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共5份打包,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共5份打包,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1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以下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時間、力 B.位移、速度的變化量、加速度
C.位移、平均速率、力 D.位移、速度的變化量、時間
2.一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取g = 10 m/s2,則第2 s末物體速度的大小為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3.雨滴從高空由靜止下落做加速直線運動,由于空氣阻力的作用,其加速度逐漸減小,直到變為零,在此過程中雨滴的運動情況是(  )
A.速度不斷減小,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
C.位移先增加后減小
D.速度變化率越來越大
4.下列關于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和電磁打點計時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是使用交變電源
②兩種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與交變電源的頻率一樣
③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靠振針和復寫紙在紙帶上打點的
④電磁打點計時器打點是靠電火花和墨粉在紙帶上打點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打點前,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要先接通電源,待計時器開始打點再釋放小車
B.計時器應使用6伏特以下的直流電源
C.打點頻率為50Hz,每四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則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D.實驗中應使小車速度盡量小些
6.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也為零
C.物體的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體加速度值減小,速度可能增大
7.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于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研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同樣可以借助數學工具,有一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是,則當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8.如圖所示,汽車向右沿直線運動,原來的速度是v1,經過一小段時間之后,速度變為v2,表示速度的變化量。由圖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
B.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的方向相同
C.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的方向相同
D.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的方向相反
9.如圖所示,、、、、為馬路一側的五根路燈桿(粗細不計),相鄰兩根路燈桿之間的距離均為,若某汽車從路燈桿處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剛好在路燈桿處停下,汽車通過段的總時間為,汽車可視為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經過路燈桿處時的速度大小為
B.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C.汽車通過段所用的時間為
D.汽車通過段所用的時間為
10.某人站在樓房頂層O點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0m,然后落回到拋出點O下方25m的B點,則小球在這一運動過程中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  )
A.25m,25m B.65m,25m C.25m,-25m D.65m,-25m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有關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知,a的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
B.a的方向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只要a>0,物體就做加速運動
D.a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
12.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點(  )
A.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加速度是1m/s2
C.第2s末的速度是9m/s
D.第2s內的位移是6m
13.滑塊以某一初速度從斜面底端O上滑到最高點D,用頻閃儀記錄的上滑過程如圖所示,則(  )
A.滑塊在B點的速度大小為在C點的兩倍
B.滑塊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在C點的兩倍
C.AB和CD的距離之比為
D.AB和CD的距離之比為
14.在一筆直公路上有a、b、c三輛汽車,它們同時經過同一路標開始計時,此后的v t圖象示意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t1時刻a、b速度相等
B.0~t1時間內,a、b間距離在減小
C.0~t1時間內,a位于b、c前面
D.t1時刻以后,b位于a、c前面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某同學向正東走了300m,接著向正南走了400m。求他發生的位移。(取sin53°=0.8)
16.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擊墻壁后,以8.0m/s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墻壁的接觸時間是0.10s,則足球在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
17.像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門計時器(后續簡稱“光電門”)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構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門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某同學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在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d的遮光條,如圖乙所示。實驗時可通過調節旋鈕調節氣墊導軌左右側的高度,從光電門1的右側輕推滑塊,滑塊先后通過光電門1、2,配套的計時器記錄了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光電門2的時間分別為t 、t ,并記錄了遮光條從開始遮住光電門1到開始遮住光電門2的時間為。

(1)某次實驗時測得,說明滑塊在做 (填“加速”、“減速”或“勻速”)直線運動。
(2)該次實驗時滑塊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大小v = ,滑塊從光電門1運動到光電門2的過程中平均加速度大小 。(用題目中給定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18.汽車剎車前速度為20m/s,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求:
(1)汽車剎車開始后20s內滑行的距離;
(2)靜止前最后2.5s內汽車滑行的距離。
19.礦井中的升降機停在井口時,一螺釘從升降機底板松脫后做自由落體運動,經過螺釘剛好落到井底。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螺釘剛到達井底時的速度大小v;
(2)升降機停在井口時底板距井底的高度h。
20.甲、乙兩位同學設計了利用數碼相機的連拍功能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實驗中,甲同學負責釋放金屬小球,乙同學負責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時候拍照.已知相機每間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從拍得的照片中獲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實驗中還必須使用的器材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
A.米尺 B.秒表 C.光電門 D.天平
(2)簡述你選擇的器材在本實驗中的使用方法.
答:                                     .
(3)實驗中兩同學由連續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則該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m/s2.(保留2位有效數字)
21.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接周期為T=0.02 s的交流電源。某組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分別如圖所示。他們都在各自的紙帶上取了A、B、C、D、E、F、G共7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圖中沒有畫出)。
(1)測量得∶d1=3.62 cm、d2=8.00 cm、d3=13.20 cm、d4=19.18 cm、d5=25.99 cm、d6=33.60 cm。計算得∶vB=0.400 m/s、vC=0.479 m/s、vD=? m/s、vE=0.640 m/s、vF=0.721 m/s。經計算可得vD= m/s。(本小問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2)請寫出利用所有數據運用逐差法求物體加速度的計算公式a= 。
(3)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a= m/s2。(本小問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參考答案
1.【答案】B
【詳解】
位移、力、加速度、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都是矢量,時間、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故選B。
2.【答案】B
【詳解】
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公式可得第2s末的速度為,故B正確.
3.【答案】B
【詳解】
AB.雨滴從高空由靜止下落,由于空氣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漸減小,因為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速度一直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故A錯誤,B正確;
C.雨滴從高空由靜止下落過程中,位移越來越大,故C錯誤;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減小,則速度的變化率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4.【答案】A
【詳解】①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是使用交變電源,①正確;
②兩種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與交變電源的頻率一樣,②正確;
③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電火花和墨粉紙盤在紙帶上打點的,③錯誤;
④電磁打點計時器打點是靠振針和復寫紙在紙帶上打點的,④錯誤。選A。
5.【答案】A
【詳解】A.打點前,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要先接通電源,待計時器開始打點再釋放小車,A正確;
B.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的交流電源,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應使用8伏左右的交流電源,B錯誤;
C.打點頻率為50Hz,每四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則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C錯誤;
D.實驗中應使小車速度適當小些,D錯誤。選A。
6.【答案】D
【詳解】
AB.加速度是形容速度變化快慢,與速度大小無關,故AB錯誤;
C.物體速度變化的越快,加速度越大,不能只看變化量,故C錯誤;
D.當物體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加速度減小,速度依然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7.【答案】C
【詳解】
由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
可知
v0=4m/s
a=2m/s2
則當t=3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v=v0+at=10m/s
故選C。
8.【答案】C
【詳解】AB.由圖可知,v1、v2速度方向相同,v2小于v1,則汽車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AB錯誤;
CD.由加速度定義及圖可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相同,故C正確,D錯誤。
選C
9.【答案】D
【詳解】A.根據
可得汽車經過路燈桿處時的速度大小為
選項A錯誤;
B.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選項B錯誤;
C.由逆向思維可知,汽車通過段所用的時間為
選項C錯誤;
D.同理,汽車通過段所用的時間為
選項D正確。
故選D。
10.【答案】D
【詳解】
小球整個運動過程如圖所示
整個過程小球的路程為
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其位移為-25m,“-”表示其方向豎直向下,故選D。
11.【答案】AD
【詳解】
由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故A正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故B錯誤.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a>0,但a的方向與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
12.【答案】AC
【詳解】
AB.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公式有
可得質點的初速度為
加速度為
選項A正確,B錯誤;
C.第2s末的速度為
選項C正確;
D.第內的位移
選項D錯誤。
故選AC。
13.【答案】AD
【詳解】滑塊從O到D做勻減速運動,可看成從D到O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頻閃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滑塊的加速度為a,則,,,滑塊在B點的速度大小為在C點的兩倍,滑塊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在C點的三倍,A正確,B錯誤;由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推論知AB和CD的距離之比為,C錯誤,D正確。
14.【答案】AC
【詳解】
A.根據圖象可知,在t1時刻a、b速度相等.故A正確;
B.0時刻兩車同時經過公路旁的同一個路標,在t1時間內a車速度大于b的速度,a車在b車的前方,所以兩車逐漸遠離,距離增大,故B錯誤;
C.0~t1時間內,a的位移最大,所以a位于b、c前面,t1時刻以后的一段時間內,a位于b、c前面.故C正確,D錯誤.
15.【答案】位移大小為500m,方向東偏南53°
【詳解】如圖所示
這位同學的位移為,且,所以方向東偏南53°。
16.【答案】故足球在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為180m/s2,方向與原速度反向
【詳解】
設足球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初速度,末速度,時間,由加速度公式,有
加速度方向與原速度反向
17.【答案】減速; ;
【詳解】(1)[1]經過第1個光電門的速度,滑塊經過第2個光電門的速度,因為,因此,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2]滑塊經過第2個光電門的速度
[3]加速度大小為
18.【答案】(1)100m;(2)6.25m
【詳解】
(1)汽車剎車時間為
汽車剎車開始后20s,汽車已經停下來,則20s內滑行的距離為
(2)利用逆向思維,汽車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靜止前最后2.5s內汽車滑行的距離為
19.【答案】(1)30m/s;
(2)45m;
【詳解】
(1)由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知
代入數值解得。
(2)由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知
代入數值解得。
20.【答案】(1)A;(2)將米尺豎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時盡量靠近米尺;(3)9.7
【解析】(1)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測量重力加速度,由于時間已知,根據h=gt2,可知還需要測量長度,故為了從照片中獲取必要的信息,還必須使用的器材是米尺,選項A正確.
(2)將米尺豎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時盡量靠近米尺,用米尺測量出照片上相鄰小球間的距離.
(3)因ab=24.5 cm、ac=58.7 cm,所以bc=ac-ab=34.2 cm,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Δx=gT2可得g=,代入數據得g=×10-2 m/s2=9.7 m/s2.
21.【答案】(1)0.559;(2);(3)0.800
【詳解】(1)題意知每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則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時間間隔,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某段時間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得
(2)逐差法可得加速度
(3)代入題中數據,可得加速度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2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則物體運動4m所需的時間為(  )
A.1s B.2s C.3s D.4s
2.在桌球比賽中,某球以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為的速度垂直撞擊邊框后,以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邊框接觸的時間為,該撞擊過程中球的加速度為(  )
A.,方向水平向左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方向水平向右
3.在人類進入空間站之前,人們就開始在地面進行微重力模擬實驗工作。圖甲為微重力實驗室落塔,該實驗裝置由靜止開始自由釋放,隨后進入減速階段,其運動過程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由下落階段的運動方向與減速階段的運動方向相反
B.自由下落階段與減速階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自由下落階段的平均速度與減速階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自由下落階段的位移與減速階段的位移大小相等
4.滑躍式起飛是一種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式,飛機跑道的前一部分是水平的,跑道尾段略微向上翹起,假設某飛機滑躍式起飛過程是兩段連續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一段的加速度為,位移為,后一段的加速度為,位移為100m,飛機離艦時的速度為(  )
A.50m/s B.52m/s C.53m/s D.51m/s
5.一質點沿x軸運動,其位置x隨時間t變化的規律為:(m),t的單位為s.下列關于該質點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B.物體回到x=0處時其速度大小為10m/s
C.t=2s時刻該質點速度為零
D.0~2s內該質點的平均速度為5m/s
6.趙州橋是聞名遐邇的石拱橋,是我國橋梁建筑的瑰寶。一輛以36km/h速度行駛的汽車在駛近趙州橋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是0.2m/s2,汽車減速行駛1min后的速度大小是(  )
A.24m/s B.2m/s C.0 D.18km/h
7.汽車以15m/s的速度在馬路上勻速行駛,駕駛員發現正前方21m處的斑馬線上有行人,于是勻減速剎車禮讓,汽車恰好停在斑馬線前,假設駕駛員反應時間為0.4s。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8.甲、乙兩輛車在同一水平直道上運動,其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車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0~10 s內,乙車速度的大小一定比甲的大
C.在0~10 s內,甲、乙兩車相遇兩次
D.在0~4 s內,甲、乙兩車運動方向相反
9.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和路程總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是描述直線運動的,路程是描述曲線運動的
C.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而路程還與實際運動的路線有關
D.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的大小
10.一個質點做速度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  )
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
B.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
C.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大
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近年來,一些高級轎車的設計師提出了“加速度的變化率”的概念,用這一新的概念來描述轎車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快慢,轎車的“加速度的變化率”越小,乘坐轎車的人感覺越舒適.圖示是一輛汽車在水平公路上行駛時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在圖像中圖像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物體速度的變化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運動學角度定義,“加速度的變化率”的單位應是
B.加速度的變化率保持為0的直線運動是速度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C.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圖像如圖所示,表示的是汽車的速度在減小
D.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汽車在時速度為,則末的速度大小為
12.我國國產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平直的專用測試路段上做測試時的圖像如圖所示,則( )
A.汽車在時的加速度大于時的加速度
B.前內汽車的位移大小為
C.時汽車離出發點最遠
D.時汽車的速度為0
13.ETC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汽車以朝收費站正常沿直線行駛,如果過ETC通道,需要在收費站中心線前處正好勻減速至,勻速通過“勻速行駛區間”后,再勻加速至正常行駛;如果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過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至正常行駛。設汽車加速和減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均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汽車走人工收費通道時,開始減速的位置距離收費站中心線是
B.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C.若采用ETC通道,汽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的總時間為
D.汽車采用ETC通道比人工收費通道節約的時間
14.深中大橋于2024年6月30日開始投入運營,如圖甲所示。深中大橋是一座連接廣州、深圳與中山市的跨海大橋,是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圖乙中、、、、為大橋上五根鋼絲吊索,每兩根吊索之間距離相等,若汽車從橋上某點點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剛好在吊索處停下,汽車通過吊索時的瞬時速度為,通過段的時間為,則(  )
A.汽車經過每兩根鋼絲吊索的速度變化量相同
B.汽車通過段的時間為
C.汽車通過點時的速度為
D.汽車在點的瞬時速度與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如圖所示為某實驗小組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打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0、1、2、3、4、5、6為紙帶上選取的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畫出。從紙帶上測出,,,,則打出1點時小車速度為 m/s,小車加速度大小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6.如圖所示,某質點沿邊長AB = 3m,BC = 4m的矩形從A點沿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在5s內運動了矩形周長的一半到達C點。求:
(1)平均速度;
(2)平均速率。
17.圖a為某大廳自動感應門,門框上沿中央安裝有傳感器。圖b為感應門的俯視圖,A為傳感器的位置,半徑為L的虛線圓是傳感器的感應范圍,當人或物進入感應范圍內時中間兩扇門分別向左向右平移開啟。已知每扇門的寬度為d,若門開啟時先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勻減速運動,且勻加速運動和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每扇門完全開啟時速度剛好減為零,移動的總位移剛好為d,不計門及門框的厚度。(結果可用根號表示)
(1)求門開啟時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沿圖中虛線s勻速走向感應門,進入感應范圍時門立即開啟,人到達門框時每扇門運動距離為0.75d,則該人勻速運動的速度v大小為多少?
(3)若人推著寬度為1.75d的小車仍以速度v(和第二問中速度大小一樣)勻速走向感應門,運動中小車中心始終沿虛線s(如圖c所示),小車進入感應范圍時門立即開啟,為使小車能安全通過感應門,感應門的最大移動速度至少應調整為多大?(仍保證門開啟時先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等大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每扇門完全開啟時的速度剛好為零)。
18.某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懸停的飛機后先做自由落體運動,當下落時開始打開降落傘,到達地面時速度減為。如果認為開始打開降落傘直至落地前運動員在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為,g取。問:
(1)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
(3)運動員離開飛機后,經過多少時間才能到達地面?
19.據報道,一兒童玩耍時不慎從36 m高的陽臺上無初速掉下,在他剛掉下時恰被樓下管理人員發現,該人員迅速由靜止沖向兒童下落處的正下方樓底,準備接住兒童.已知管理人員到樓底的距離為18m,為確保能穩妥安全接住兒童,管理人員將盡力節約時間,但又必須保證接兒童時沒有水平方向的沖擊(即水平速度為零).設兒童下落過程中加速度為8m/s2,將兒童和管理人員都看做質點.
(1)管理人員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樓底?
(2)若管理人員在奔跑過程中做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過9 m/s,求管理人員奔跑時加速度的大小需滿足什么條件?
20.某組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測定重物做自由落運動的加速度。

(1)在該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
A.如果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應配合使用電壓為220V的直流電源
B.如果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應配合使用電壓為220V的交流電源
C. 不管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還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應該先接通電源, 再釋放重物
D.為使紙帶上打盡量多的點,應使重物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釋放
(2)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紙帶上被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乙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紙帶上的A、B、C、D、E為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1個點未畫出,測出兩個相鄰計數點的間距分別為、、、 。打點計時器在打下A和E兩計數點過程中,重物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打點計時器打下D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為vD= m/s,測定的重力加速度g= m/s2。(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
(3)某同學在實驗時得到的一段紙帶如圖丙所示,A、B、C、D、E、F、G、H為八個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由于C、D、F、G點模糊不清,只測出了AB間的距離為x1,E、H間的距離為x,本次測量重物的加速度為 (用題中已知測量物理量x1、x、T表示)。
21.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已知電源頻率為50Hz)
(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必須接電壓為 V, 電源(“交流”、“直流”);
(2)圖乙中紙帶標出的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則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T= s, 可以判斷紙帶的運動方向 (“向左”、“向右”)
(3)計數點D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重錘的加速度大小 , (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
(4)安裝好實驗裝置后開始實驗。以下實驗操作中必需的是
A.首先測出重錘的質量
B.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C.釋放紙帶時,不需要用手托住重錘釋放
D.釋放紙帶前,重錘應盡可能靠近打點計時器放置
參考答案
1.【答案】B
【詳解】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
代入數據,解得
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答案】A
【詳解】
設向左為正方向,則加速度為
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答案】C
【詳解】兩階段速度都是正的,都是向下運動,A錯誤;圖像斜率可以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與方向,兩階段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B錯誤;由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相等,C正確;圖像與時間軸所圍成面積的表示位移大小,位移大小之比為,D錯誤。
4.【答案】D
【詳解】設前一段100m的末速度為,后一段100m的末速度為,即飛機離艦時的速度,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有,,聯立解得,選D。
5.【答案】B
【詳解】對比公式可得,,A錯誤;當時解得,代入可得,故B正確,C錯誤;質點在0時刻和2s時刻的位置相同,即位移為零,所以平均速度為零,D錯誤;
6.【答案】C
【詳解】
汽車減速到零的時間為
則汽車減速行駛1min后汽車已經停止,速度為零。
故選C。
7.【答案】C
【詳解】由題意可知,汽車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后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下,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解得
負號表示汽車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則有汽車加速度大小為7.5m/s2。
故選C。
8.【答案】C
【詳解】A.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據圖像可知,甲車先做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不動,A錯誤;
B.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據圖像可知,在0~10s內,乙車速度的大小先比甲的小,后比甲的大,B錯誤;
C.兩圖線的交點表示相遇,根據圖像可知,在0~10s內,甲、乙兩車相遇兩次,C正確;
D.根據x-t圖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方向,知在0~4s內,甲、乙兩車運動方向相同,D錯誤。選C。
9.【答案】C
【詳解】AD.只有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與路程相等,其它情況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AD錯誤;
B.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B錯誤;
C.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長,所以位移取決于初末位置,路程等于運動軌跡的長度,所以路程與實際運動的路線有關,C正確。選C。
10.【答案】B
【詳解】
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則當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在此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大,當加速度減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在此過程中位移一直變大。
故選B。
11.【答案】BD
【詳解】變化率是變化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加速度的變化率”是,的單位是 ,的單位是,則的單位為 ,故錯誤;加速度的變化率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變,即加速度恒定,做速度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故正確;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則汽車做加速運動,如題圖所示,加速度減小,則汽車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但仍在加速,速度不會減小,故錯誤;根據題意可知在圖像中圖像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汽車速度的變化量,則,由于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故汽車做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初速度為,則汽車在末的速度大小為,故正確.
12.【答案】BD
【詳解】圖像越陡表示加速度越大,由題圖可知,汽車在時的加速度小于時的加速度,錯誤;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圖形面積表示位移,由題圖可知,前內汽車的位移大小為,故正確;汽車內先向正方向運動,后向負方向運動,時速度方向為負,所以前汽車速度已經反向,時汽車離出發點不是最遠,錯誤;
時間內汽車的加速度為,汽車時的速度為,從該時刻起,汽車的速度減為零所需時間為,即時汽車的速度為0,故正確.
【方法總結】
速度是矢量,圖像上的點的縱坐標的正負號表示速度的方向;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沿正方向,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方向沿負方向;圖線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物體在對應時間段內的位移,若在時間軸上方,位移為正值,表示物體在對應時間段內的位移沿正方向;若在時間軸下方,位移為負值,表示物體在對應時間段內的位移沿負方向.
13.【答案】AB
【詳解】A.汽車走人工收費通道時,開始減速的位置距離收費站中心線為
故A正確;
B.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的位移為
汽車加速階段的位移與減速階段的位移大小相同,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故B正確;
C.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的時間為
汽車加速階段的運動時間與減速階段的運動時間相同,汽車經過勻速行駛區間的時間為
若采用ETC通道,汽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的總時間為
故C錯誤;
D.走人工通道的總位移與總時間
通過相同的總位移,汽車走ETC通道,多運動的時間為
汽車采用ETC通道比人工收費通道節約的時間為
故D錯誤。
故選AB。
14.【答案】BCD
【詳解】BC.運用逆向思維,將該勻減速運動逆向看成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其加速度大小為a,故
每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為x,則
汽車通過段的時間為
汽車通過A點時的速度為
故BC正確;
A.根據

故汽車經過每兩根鋼絲吊索的速度變化量不相同,故A錯誤;
D.段的平均速度為
故D正確。
故選BCD。
15.【答案】 0.143 0.750
【詳解】[1]電源頻率為50Hz,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畫出,則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
則打出1點時小車速度為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可得

16.【答案】(1) = 1m/s,方向由A指向C;(2) = 1.4m/s
【詳解】
(1)根據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
=
x = m
計算出
= 1m/s
方向由A指向C
(2)根據平均速率的計算公式
=
s = 3 + 4m = 7m
計算出
= 1.4m/s
17.【答案】(1);(2);(3)
【詳解】(1)設門全部開啟所用的時間為t,則有
可得門開啟的時間為
由速度時間關系得
則門開啟時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設人從進入感應區到門框所用時間為,則有
設門經過最后用時為,因為門最后靜止,則有
解得

聯立可得
則人的速度
(3)依題小車移到門框過程中,每扇門至少要移動
的距離,門移動位移為的時間為,設門的最小加速度調整為,由(1)(2)解析方法可知,調整加速度后,門全開啟所用時間為,有
最后的位移所需時間為
因此有


可得

18.【答案】(1);(2);(3)
【詳解】運動員下落過程如圖所示,規定向下為正方向
(1)運動員離開飛機,做自由落體運動有,得
(2)打開降落傘,運動員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有,得 ,則
(3)自由落體階段有,得,勻減速直線運動有,得,
19.【答案】(1)6m/s;
(2)a 9m/s2 ;
【詳解】
(1)兒童下落過程,由運動學公式得
管理人員奔跑的時間
對管理人員奔跑過程,由運動學公式得
代入數據得
(2)假設管理人員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奔跑到樓底,奔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
由運動學公式得,得

故管理人員應先加速到9m/s,再勻速,最后勻減速奔跑到樓底
設勻加速、勻速、勻減速過程的時間分別為t1、t2、t3,位移分別為x1、x2、x3
由運動學公式得
,,,,

代入數據得
20.【答案】CD/DC;1.18 ;1.57 ;9.59;
【詳解】(1)[1]A. 如果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應配合使用電壓為220V的交流電源,A錯誤;
B. 如果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應配合使用電壓為8V的交流電源,B錯誤;
C. 不管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還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為打點穩定,都應該先接通電源, 再釋放重物,C正確;
D. 為使紙帶上打盡量多的點,應使重物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釋放,D正確。選CD。
(2)[2]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打點計時器在打下A和E兩計數點過程中,重物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平均速度,打點計時器打下D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為
[4]根據逐差法求出測定的重力加速度為
(3)[5]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鄰相等時間間隔內發生的位移差的關系,可得,,,則,本次測量重物的加速度為
21.【答案】(1) 220V 交流
(2) 0.1 向左
(3) 3.19 9.85
(4)BD
【詳解】(1)[1][2]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必須接220V交流電源;
(2)[1]因為電源頻率為,則可得其打點時間間隔(周期)為
又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則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
[2] 由紙帶可以看出,A、B、C、D四個點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可以判斷紙帶的運動方向是向左;
(3)[1]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得計數點D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2]根據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
(4)A.本實驗沒有必要測出重錘的質量,A錯誤;
B.為了獲取更多的點,減小實驗誤差,需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B正確;
C.為了保證紙帶下落時,初速度為零,且紙帶豎直,故釋放紙帶時,要用手提著重錘釋放,C錯誤;
D.為了獲取到更多的點,減小實驗誤差,釋放紙帶前,重錘應盡可能靠近打點計時器放置,D正確。
故選BD。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自然界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參考系,下列關于參考系的選取錯誤的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說的是水相對于岸(或地面)的運動
B.“月亮在云中穿行”說的是月亮相對云的運動
C.“太陽東升西落”說的是太陽相對地球的運動
D.“坐地日行八萬里”說的是人相對于地面的運動
2.物體從距地面某高處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則物體在第2秒末速度的大小和前2秒的位移的大小分別為(取g=10m/s2)(  )
A.20m/s,20m B.20m/s,15m C.15m/s,20m D.20m/s,25m
3.2023年12月26日15:00邵永高鐵項目在邵陽、永州兩地同時舉行開工儀式。邵永鐵路北起邵陽市,南至永州市,新建線路全長約96公里,建設工期4年,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023年12月26日15:00指的是時間間隔
B.線路全長約96公里指的是位移
C.時速350公里/小時指的是平均速度
D.估算某列動車從邵陽至永州行駛的時間,可將此動車視為質點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大,則速度也越大 B.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則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5.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時58分57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然后神舟十八號飛船與離地面高約的天宮實驗室對接,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經過一系列航天實驗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神舟十八號飛行高度很高在研究其對接時可以視作質點
B.“2024年4月25日20時58分57秒”是時間間隔
C.神舟十八號飛船飛行的路程約為
D.6個月是指時間間隔
6.以10m/s的速度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空氣的阻力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小球拋出后1s末的速度大小為10m/s B.小球拋出后2s末的速度大小為10m/s
C.小球拋出后1s內的位移為0 D.小球拋出后2s內的位移為5m
7.一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減速滑動,若已知物體在第秒內位移為,在第秒內位移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B.物體的加速度可能為
C.物體在第秒末速度一定為 D.物體在第秒末速度一定為
8.1929年5月20日,紅四軍來到長汀縣濯田鎮水口村汀江渡口。在群眾的幫助下,紅四軍乘坐插著紅色軍旗的木船,順利渡過汀江。行軍三天后,抵達龍巖。為此留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的豪邁詩篇。關于此次行軍說法正確的是(  )
A.“紅旗躍過汀江”是以木船為參考系的
B.研究紅旗的飄揚時可以將紅旗看成質點
C.研究戰士從長汀到龍巖的運動軌跡時可以將戰士視為質點
D.研究戰士從長汀到龍巖的平均速度大小時,不能將戰士視為質點
9.2023屆亞運會于9月23日在杭州盛大舉行,對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投擲鉛球項目中,鉛球在達到最高點后,鉛球做自由落體運動
B.開幕式上,中國方陣隊整齊劃一的前進,以方陣隊其中一名成員為參考系,其余成員是運動的
C.在跳水運動中,可以將運動員看成質點
D.加速度是衡量短跑運動員能力的重要標準,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就越快
10.如圖所示,電動公交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進站,連續經過、、三點,已知間的距離是的兩倍,段的平均速度是,段的平均速度是,則公交車經過點時的瞬時速度為(  )
A. B. C. D.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甲、乙兩輛車沿平直公路同時同地開始運動,它們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均為0.5m/s2
B.t = 2s時,甲、乙兩車相遇
C.0 ~ 2s內,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0 ~ 4s內,甲車的運動方向改變
12.深中大橋于2024年6月30日開始投入運營,如圖甲所示。深中大橋是一座連接廣州、深圳與中山市的跨海大橋,是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圖乙中、、、、為大橋上五根鋼絲吊索,每兩根吊索之間距離相等,若汽車從橋上某點點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剛好在吊索處停下,汽車通過吊索時的瞬時速度為,通過段的時間為,則(  )
A.汽車經過每兩根鋼絲吊索的速度變化量相同
B.汽車通過段的時間為
C.汽車通過點時的速度為
D.汽車在點的瞬時速度與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13.(多選)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兩塊木板、,兩塊木板緊挨在一起,木板的長度是的3倍.一顆子彈(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從端水平射入木板,到達端時速度恰好為零,經歷的時間為,子彈在木板中的運動可以看成是勻減速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子彈到點的速度為 B.子彈到點的速度為
C.子彈從到的時間為 D.子彈從到的時間為
14.甲、乙兩個遙控小汽車沿同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同時通過某一位置M點時開始計時,得到它們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遙控小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B.乙遙控小汽車通過M點時速度大小為
C.甲、乙遙控小汽車此后還能相遇一次
D.相遇前兩車間最大距離為4m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接低壓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從O點后開始每5個計時點取一個記數點,依照打點的先后順序依次編號為0、1、2、3、4、5、6,測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 ;
(2)打點計時器打記數點4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m/s。
(3)打點計時器工作時,出現了打點不清晰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復寫紙用太久 B.振針過低 C.電壓過高
(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流電的頻率是,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6.甲、乙兩車相距7 m,同向運動,乙車在前,甲車在后。其中甲車以4 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初速度為4 m/s,以-2 m/s2的加速度做減速運動,求:經多長時間甲車追上乙車?
17.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物體,已知物體出手時其速度大小為5.0m/s,經過3.0s,該物體落到拋出點下某處,速度大小為25m/s,若該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加速度保持不變,求該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8.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頻率為50Hz交流電源、紙帶、復寫紙)、小車、長木板和鉤碼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需使用的是(  )
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彈簧測力計
(2)實驗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  )
A.電磁打點計時器接220V交流電源
B.釋放小車時,小車應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
C.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有滑輪的一端
D.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3)某同學實驗中獲得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兩相鄰計數點間有3個點未畫出、已知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打點A時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偏 (填“大”或“小”)。
19.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紅燈攔停了很多汽車,攔停的汽車排成筆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輛汽車的前端剛好與路口停車線相齊,相鄰兩車的前端之間的距離均為l=6m;若汽車起動時都以a=2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到v=10m/s后做勻速運動。該路口亮綠燈時間t=30s,而且有按倒計時顯示時間顯示燈。另外交通規則規定:原在綠燈時通行的汽車,黃燈亮起時,頭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允許通過。
(1)若綠燈亮起瞬時,所有司機同時起動汽車,有多少輛汽車能通過路口?
(2)第(1)問中,不能通過路口的第一輛汽車司機,在時間顯示燈剛亮出“3”時(表示綠燈顯示的時間還剩3秒)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結果汽車的前端與停車線相齊時剛好停下,求剎車后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3)事實上由于人反應時間的存在,綠燈亮起時不可能所有司機同時起動汽車。現假設綠燈亮起時,第一個司機滯后,Δt=0.8s起動,且后面司機都比前一輛汽車滯后0.8s起動汽車,在該情況下,有多少輛車能通過路口?
20.圖a為某大廳自動感應門,門框上沿中央安裝有傳感器。圖b為感應門的俯視圖,A為傳感器的位置,半徑為L的虛線圓是傳感器的感應范圍,當人或物進入感應范圍內時中間兩扇門分別向左向右平移開啟。已知每扇門的寬度為d,若門開啟時先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勻減速運動,且勻加速運動和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每扇門完全開啟時速度剛好減為零,移動的總位移剛好為d,不計門及門框的厚度。(結果可用根號表示)
(1)求門開啟時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沿圖中虛線s勻速走向感應門,進入感應范圍時門立即開啟,人到達門框時每扇門運動距離為0.75d,則該人勻速運動的速度v大小為多少?
(3)若人推著寬度為1.75d的小車仍以速度v(和第二問中速度大小一樣)勻速走向感應門,運動中小車中心始終沿虛線s(如圖c所示),小車進入感應范圍時門立即開啟,為使小車能安全通過感應門,感應門的最大移動速度至少應調整為多大?(仍保證門開啟時先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等大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每扇門完全開啟時的速度剛好為零)。
21.某實驗小組用光電計時器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測量小鋼球的直徑D;
②讓鋼球吸附器通電吸附小鋼球,用刻度尺測量小鋼球球心到光電門的高度h;
③將斷開鋼球吸附器的開關,讓小鋼球由靜止釋放,記錄小鋼球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
④改變光電門的位置,重復步驟②和③,記錄多組關于h、t的數據。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步驟①②③可知,小鋼球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 (結果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2)以h為縱坐標,以為橫坐標,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在坐標紙上描點,擬合圖線,得到的圖像最合理的是_______;
A.B.C.D.
(3)根據上述最合理的圖像計算出圖線的斜率k,則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 。
參考答案
1.【答案】D
【詳解】
A.“一江春水向東流”說的是水相對于岸(或地面)的運動,選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月亮在云中穿行”說的是月亮相對云的運動,選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太陽東升西落”說的是太陽相對地球的運動,選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坐地日行八萬里”說的是人相對于太陽的運動,選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答案】A
【詳解】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得,物體在第2秒末速度的大小,前2秒的位移的大小。
3.【答案】D
【詳解】A.2023年12月26日15:00指的是時刻,A錯誤;
B.線路全長約96公里指的是路程,B錯誤;
C.時速350公里/小時指的是最高速度,即瞬時速度大小,C錯誤;
D.估算某列動車從邵陽至永州行駛的時間,動車的形狀大小可以忽略不計,可將此動車視為質點,D正確。選D。
4.【答案】C
【詳解】
A.加速度大,則速度不一定越大,例如自由落體運動剛開始下落時,選項A錯誤;
B.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還與時間有關,選項B錯誤;
C.根據加速度的概念可知,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則加速度越大,選項C正確;
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選項D錯誤.
5.【答案】D
【詳解】A.對接時,神舟十八號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不能將其看成質點,A錯誤;
B.“2024年4月25日20時58分57秒”是一個時間點,是時刻,不是時間間隔,B錯誤;
C.神舟十八號飛船與離地面高約指的是離地面的豎直高度,C錯誤;
D.6個月是指時間間隔,D正確。選D。
6.【答案】B
【詳解】A.由,小球拋出后1s末的速度大小為,A錯誤;
B.1s物體達到最高點,由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具有對稱性,2s末物體回到出發點,速度大小為10m/s,B正確;
C.小球拋出后1s達到最高點,位移不為0,C錯誤;
D.由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具有對稱性,2s末物體回到出發點,位移大小為0,D錯誤。選B。
7.【答案】A
【詳解】
ABC.根據位移時間公式得,第1s內的位移為
第3s內的位移為
代入數據得

說明在3s前物體已經停止
0.5s末的速度等于第1s內平均速度,為
則從0.5s末開始到停止的時間為
則2s后運動的時間為
采用逆向思維得,2s后到停止的位移為
解得
BC錯誤A正確;
D.從0.5s末開始到停止的時間為
則2.5s末的速度為零,D錯誤。
故選A。
8.【答案】C
【詳解】A.紅旗插在木船上,以木船為參考系,紅旗靜止,紅旗躍過汀江,是以江岸為參考系,A錯誤;
B.研究紅旗的飄揚時,紅旗的形狀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質點,B錯誤;
C.研究戰士從長汀到龍巖的運動軌跡時,戰士的大小和形狀忽略不計,可以將戰士視為質點,C正確;
D.研究戰士從長汀到龍巖的平均速度大小時,戰士的大小和形狀忽略不計,可以將戰士視為質點,D錯誤。選C。
9.【答案】D
【詳解】A.鉛球在達到最高點后,因存在水平方向的速度,故會做勻變速曲線運動,故A錯誤;
B.方陣隊在行走過程中,以其中一名隊員為參照物,其他隊員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B錯誤;
C.研究運動員的跳水動作時,運動員自身的姿態和形狀直接影響觀察結果,所以不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故C錯誤;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快,故D正確;
故選D。
10.【答案】D
【詳解】因為ST段的距離是RS段的兩倍,設RS段的距離為,則ST段的距離為,則RS段所用時間為
ST段所用時間為
可得
設點時的瞬時速度為,電動公交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則有
聯立解得
根據
解得公交車經過點時的瞬時速度為
故選D。
11.【答案】CD
【詳解】v—t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則由題圖可看出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A錯誤;由題知甲、乙兩輛車沿平直公路同時同地開始運動,再由題圖可看出t = 2s時甲車的位移大于乙車的位移,則t = 2s時,甲、乙兩車不可能相遇,B錯誤;由于0 ~ 2s內甲、乙兩車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有,,C正確;由題圖可看出,0 ~ 4s內,甲車的v—t圖像與t軸有交點,則甲車的運動方向改變,D正確。
12.【答案】BCD
【詳解】BC.運用逆向思維,將該勻減速運動逆向看成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其加速度大小為a,故
每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為x,則
汽車通過段的時間為
汽車通過A點時的速度為
故BC正確;
A.根據

故汽車經過每兩根鋼絲吊索的速度變化量不相同,故A錯誤;
D.段的平均速度為
故D正確。
故選BCD。
13.【答案】AD
【解析】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有,,又,聯立解得子彈到點的速度為,故正確,錯誤;采用逆向思維,將子彈運動過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有,,又,可得,則子彈從到的時間為,故錯誤,正確.
【快解】采用逆向思維法,將子彈的運動過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連續相等時間內位移之比為 ,則點對應段的中間時刻,正確;利用中間時刻速度公式,可得,正確.
14.【答案】BC
【詳解】AB.依題意,小汽車沿同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可知,整理可得,結合圖像,可得,,A錯誤,B正確;
CD.同理,可得,,綜上所述,甲車初速度較大,加速度較小,所以兩車此后還能相遇一次,相遇前兩車共速時,有最大距離,可得,解得,則相遇前兩車間最大距離為,C正確,D錯誤。選BC。
15.【答案】(1)0.80
(2)0.24
(3)A
(4)偏小
【詳解】(1)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T=0.1s
加速度
因此加速度的大小為0.80 m/s2;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3)打點計時器接低壓交流電源,可知為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時,出現了打點不清晰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是復寫紙用太久,故A正確,BC錯誤;故選A。
(4)如果在某次實驗中,交流電的頻率51Hz,f>50Hz,那么實際打點周期變小,而計算時仍用0.02s計算,則所得到的速度值與真實的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16.【答案】2.75 s
【詳解】設乙車從開始減速到停止所用時間為t,則,此時乙的位移為,在這段時間內甲車的位移,所以甲車在乙車停止后才追上乙車,所經時間。
17.【答案】;豎直向下。
【詳解】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加速度定義式可得,該加速度的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
18.【答案】(1)A,(2)B,(3)0.42;0.61,(4)大
【詳解】(1)在實驗中需要測量紙帶上的點之間的間距,必須使用刻度尺。選A。
(2)A.電磁打點計時器應使用低壓交流電源,A錯誤;
B.為收集更多的點,在釋放小車時應使小車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B正確;
C.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遠離滑輪的一端,C錯誤;
D.應先接通電源,等打點穩定后再釋放小車,D錯誤。選B。
(3)[1]打點A時小車的速度為
[2]小車的加速度為
(4)由第三問可知當頻率偏小時,計算時仍用50Hz計算,則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偏大。
19.【答案】(1)46輛;(2)1.61m/s2;(3)34輛
【詳解】(1)汽車加速時間
30.0s時間,汽車能行駛的位移
根據題意,所以能有46輛汽車通過路口。
(2)記t0=3.0s,當計時燈剛亮出“3”時,第47輛汽車行駛的位移
此時汽車距停車線的距離x2=46L-x1=46×6m-245m=31m
第47輛車剎車后加速度
(3)設能通過k輛汽車,則
數據代入后解得k≤34.3
所以能通過34輛汽車。
20.【答案】(1);(2);(3)
【詳解】(1)設門全部開啟所用的時間為t,則有
可得門開啟的時間為
由速度時間關系得
則門開啟時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設人從進入感應區到門框所用時間為,則有
設門經過最后用時為,因為門最后靜止,則有
解得

聯立可得
則人的速度
(3)依題小車移到門框過程中,每扇門至少要移動
的距離,門移動位移為的時間為,設門的最小加速度調整為,由(1)(2)解析方法可知,調整加速度后,門全開啟所用時間為,有
最后的位移所需時間為
因此有


可得

21.【答案】(1),(2)D,(3)
【詳解】(1)由于小鋼球的遮光時間較短,可認為小鋼球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等于小鋼球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則有
(2)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整理可得,可知為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選D。
(3)根據,可知圖像的斜率為,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4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對于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方向為正,速度方向一定為正
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C.物體的速度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
D.物體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變得越快
2.2021年10月21日,湖南省足球協會青少年錦標賽(男子甲組)在湖南省網球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拉開帷幕,關于足球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守門員看到足球迎面飛來,守門員描述足球的運動選取的參考系是足球
B.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可將足球看成質點
C.一場球賽90分鐘,這里的“90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
D.運動中的足球,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3.下列說法表示時刻的是:( )
A.第5s內 B.前5s內 C.第5s末 D.從第3s末到第5s末
4.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s~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
D.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5.如圖所示,某型號車尾部標有“35TFSI”字樣,其中“35”就是從靜止加速到的最大加速度乘以10,再四舍五入算出來的,稱為值。值越大,加速越快,由此推算,則該車加速到的加速時間約為(  )
A. B. C. D.
6.一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初速度為0.5 m/s,第9 s內的位移比第5 s內的位移多4 m,則該質點的加速度、第9 s末的速度和質點在前9 s內通過的位移分別是(  )
A.a=1 m/s2,v=9 m/s,x=40.5 m
B.a=1 m/s2,v=9 m/s,x=45 m
C.a=1 m/s2,v=9.5 m/s,x=45 m
D.a=0.8 m/s2,v=7.7 m/s,x=36.9 m
7.2021年8月5日,在東京奧運會女子單人10米臺跳水決賽中,來自中國的跳水小將全紅嬋以絕對實力碾壓對手獲得金牌!將全紅嬋進入水中后向下的運動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該運動過程的總時間為。全紅嬋入水后前時間內的位移為,后時間內的位移為,則為(  )
A. B. C. D.
8.如圖所示,運動員將冰壺(可視為質點)從點(冰壺已離手)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冰面推出,冰壺離手后依次經過、、三點后在點與豎直墻壁發生碰撞,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彈回,最終停在點。已知冰壺在碰撞前、后均做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碰撞時間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壺離手后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B.冰壺離手后運動的時間為
C.冰壺從點運動到點的時間和從點返回到點的時間之比為
D.冰壺與豎直墻壁碰撞前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9.一質點沿x軸運動,其位置x隨時間t變化的規律為:(m),t的單位為s.下列關于該質點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B.物體回到x=0處時其速度大小為10m/s
C.t=2s時刻該質點速度為零
D.0~2s內該質點的平均速度為5m/s
10.甲、乙兩車在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朝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則( )
A.它們的初速度均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t1時刻,甲、乙兩車相遇
D.0~t1時間內,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一些說法中,可能存在的有(  )
A.物體的速度在減小,而位移卻增大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其速度在減小
C.物體的速度為零,而加速度很大
D.物體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時,當加速度減小,速度也隨之減小
12.(多選)對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都使用交流電
B.兩種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與交流電源的頻率一樣
C.電火花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振針和復寫紙
D.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電火花和墨粉
13.甲、乙兩質點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在時間內(  )
A.甲、乙兩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
B.時刻兩質點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變速直線運動
D.時間內,甲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
14.在一段直線公路上,甲、乙兩車在同一車道上同向行駛,甲車在前,乙車在后,速度均為20m/s,相距45m。在t=0時刻,甲車司機發現前方有一只小狗,于是馬上采取措施,以下甲、乙兩圖分別是甲、乙兩車的運動圖像,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2-6s內,甲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在0-6s內,甲乙兩車不會相撞
C.甲乙兩車在4s末距離最近
D.在0-6s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為10m/s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長木板一定要水平擺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不必估讀
C.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D.作v-t圖象時,所描曲線必須經過每一個點
16.小張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小明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進行試驗,所用交流電頻率為。實驗打出的紙帶的一部分如圖乙所示,圖中標出的點均為計時點。
(1)為了測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還需要下面實驗器材中的 ;(填所有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2)若換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測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變小,其原因是 ;
(3)如圖乙,若實驗測得,兩點之間的距離為,兩點之間的距離為,則C點處對應重物的速度為 ,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7.某摩托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v=10+5t(v的單位是m/s,t的單位是s)。請作出對應的v-t圖像,并寫出一個可用此關系式求解的物理問題。
18.一個物體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已知它第內的位移為,第7、8兩秒內的位移為,求它的加速度及初速度的大小。
19.(1)如圖所示為“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打點計時器應使用交流電
D.打點結束,應先取下紙帶,然后再關閉電源
(2)如圖為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從中確定五個計數點,量得。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是。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 ,小車的加速度 。(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0.用運動傳感器可以測量運動物體的速度。如圖所示,這個系統有一個不動的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向汽車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脈沖被汽車反射后又被接收。將信息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處理該信息,可得到汽車的速度。若每間隔發出一個超聲波脈沖,而第一次收到超聲波脈沖與第二次收到超聲波脈沖間隔為,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
(1)試判斷汽車遠離小盒,還是靠近小盒;
(2)試求汽車的速度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1.有一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某型號的戰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起飛速度為,如果航母甲板跑道長160m,問:
(1)彈射系統應至少使飛機產生多大的初速度?
(2)如果航空母艦上不安裝彈射系統,要求這種飛機仍能在艦上起飛,問甲板上跑道至少應為多長?
(3)如果航空母艦上不安裝彈射系統,要求這種飛機仍能在艦上起飛,問航空母艦應以多大速度航行?
參考答案
1.【答案】D
【詳解】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為正,速度變化量方向為正,速度方向既可以為正,也可以為負,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B錯誤;在勻減速直線運動中,物體的速度減小,加速度不變,C錯誤;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的加速度越大,速度改變得越快,D正確。
2.【答案】C
【詳解】A.守門員看到足球迎面飛來,守門員描述足球的運動選取的參考系是地面或運動員自身,A錯誤;
B.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足球的旋轉和姿態占主要因素,則足球不能質點,B錯誤;
C.一場球賽90分鐘,這里的“90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C正確;
D.運動中的足球,可以是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其位移大小一定小于等于路程,D錯誤。選C。
3.【答案】C
【思路點撥】:對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質不同,如時刻具有瞬時性的特點,是變化中的某一瞬間通常與物體的狀態相對應;時間間隔具有連續性的特點,與某一過程相對應.
【詳解】第5秒內,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距離,指的是時間,A錯誤;前5秒內,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距離,是從0時刻到4秒末之間,是時間,B錯誤;第5秒末,在時間軸上對應時間點,是時刻,C正確;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在時間軸上對應的是時間段,是時間間隔,D錯誤.選C.
4.【答案】D
【詳解】
A.乙出發4s之后甲才出發,所以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A正確;
B.圖像的傾斜程度表示物體的速度,甲和乙同學圖像傾斜程度沒變,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正確;
C.如圖,在0s~8s內,甲乙都通過了5m,通過的路程相等,C正確;
D.圖像的傾斜程度表示物體的速度,甲和乙同學圖像傾斜程度不相同,即速度不同,D錯誤。
故選D。
5.【答案】C
【詳解】根據題意可知,該車的最大加速度約為,該車的末速度為,則該車加速到的加速時間約為,C正確。選C。
6.【答案】C
【詳解】
由 T2解得

第9 s末的速度

質點在前9 s內通過的位移
故C正確;
7.【答案】A
【詳解】
將入水過程的逆過程看做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則后時間內的位移為
前時間內的位移為
故選A。
8.【答案】B
【詳解】A.假設沒有墻壁,則冰壺經過d點后再運動L將停止,則冰壺離手后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選項A錯誤;
B.冰壺離手后運動的時間為
選項B正確;
C.由逆向思維,冰壺從點運動到點的時間和從點返回到點的時間之比為
選項C錯誤;
D.冰壺與豎直墻壁碰撞前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選項C錯誤。
故選B。
9.【答案】B
【詳解】對比公式可得,,A錯誤;當時解得,代入可得,故B正確,C錯誤;質點在0時刻和2s時刻的位置相同,即位移為零,所以平均速度為零,D錯誤;
10.【答案】B
【詳解】A.甲物體零時刻的速度為零,乙物體零時刻的速度不為零,A錯誤;
B.在圖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向右上方傾斜,加速度為正,向右下方傾斜加速度為負;圖中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即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所以B正確;
C.甲乙同時出發,且圖像中圍成面積表示位移,在時間內,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兩車在t1時刻沒相遇,C錯誤;
D.在時間內,甲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位移)小于乙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位移), 即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D錯誤。選B。
11.【答案】ABC
【詳解】
A.物體做減速運動時,物體的速度在減小,而位移卻增大,選項A正確;
B.當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其速度在減小,選項B正確;
C.物體的速度為零,而加速度很大,例如火箭將要發射時,選項C正確;
D.物體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時,當加速度減小,速度會增加,選項D錯誤。
故選ABC。
12.【答案】AB 
【解析】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約為8 V的低壓交流電,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220 V的交流電,A正確;兩者的打點頻率都與交流電源的頻率相等,B正確;電火花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電火花和墨粉,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振針和復寫紙,C、D錯誤.
13.【答案】CD
【詳解】A.根據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為正,乙的斜率為負,則甲、乙兩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反,A錯誤;
B.時刻兩圖線相交,表示兩質點到達同一位置而相遇,斜率不同,則速度不同,B錯誤;
C.甲圖線的斜率不變,表示甲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圖線的斜率先變大后變小,表示乙質點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則乙做變速直線運動,C正確;
D.時間內,甲、乙兩質點通過的位移大小相等,所用時間也相等,則甲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D正確。選CD。
14.【答案】ABC
【詳解】A.由甲的a-t圖像可知,在0-2s內甲車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小量為20m/s,即2s末速度減為零,在2s-6s內,甲車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C.因在t=2s時刻,甲的速度為零,乙開始減速,其加速度為
當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
解得
t=2s
即在t=4s時刻兩車距離最近,甲乙兩車最近距離為
解得
s=5m
即兩車不會相撞,故B正確,C正確;
D.由乙的v-t圖像可知,面積代表位移,即
在0-6s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ABC。
15.【答案】C
【詳解】
A. 做這個實驗時,讓小車做變速運動即可,不考慮平衡摩擦力,所以長木板可以水平擺放,也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A錯誤;
BC. 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B錯誤,C正確;
D. 作v-t圖象時,用平滑的曲線盡可能多地通過所描的點,但不必經過每一個點,故D錯誤.
16.【答案】B;電磁式打點計時器與紙帶間的摩擦力較大;0.788;9.75;
【詳解】
(1)[1]測重力加速度需要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需要刻度尺;打點計時器本身具有計時功能,不需要秒表;測加速度用推論,不需要質量。故選B。
(2)[2]電磁式打點計時器與紙帶間的摩擦力較大
(3)[3]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可求C點瞬時速度
[4]根據推論可求加速度
17.【答案】見解析
【詳解】摩托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v=10+5t,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可知該運動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初速度大小為,加速度大小為,其圖像如圖所示

例如下述問題:2s末摩托車的速度多大?即可用此關系式求解
18.【答案】-1.39m/s2;11.475m/s
【詳解】第3s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為,第7、8兩秒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為,則物體的加速度為,則物體的初速度為v0=v1-at′=8+1.39×2.5m/s=11.475m/s
19.【答案】BC;1.1;;
【詳解】
(1)[1]AB.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后再釋放紙帶,A錯誤B正確;
C.打點計時器應使用交流電,C正確;
D.打點結束,應先關閉電源,然后再取下紙帶,D錯誤。
故選BC。
(2)[2] C點時小車的速度
[3] 小車的加速度
20.【答案】(1)汽車靠近小盒;(2)24.3m/s
【詳解】(1)由于
即第一次收到超聲波脈沖與第二次收到超聲波脈沖間隔小于發出超聲波脈沖的時間間隔,表明A、B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即汽車靠近小盒。
(2)令t1時刻發出第一次超聲波,以該時刻為計時起點,在t2時刻接收到,從t3時刻發出第二次超聲波,在t4時刻接收到,則有
t1=0,t3=1.5s,t4-t2=1.3s
令第一次超聲波剛剛與車相遇時,A、B距離為s1,第二次超聲波剛剛與超聲波相遇時,A、B距離為s2,則有
,,
解得
vA=24.3m/s
21.【答案】(1)30m/s;(2)250m;(3)10m/s
【詳解】(1)設彈射系統必須使飛機具有的初速度為v0。則有v2 v02=2ax,代入數據解得v0=30m/s
(2)由v2=2ax′,代入數據解得x′=250m
(3)設飛機起飛所用的時間為t,在時間t內航空母艦航行的距離為L1,航空母艦的最小速度為v1.對航空母艦有L1=v1t,對飛機有v=v1+at,v2-v12=2a(L+L1),聯立解得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二章綜合基礎練習5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下列情況中的速度,屬于平均速度的是(  )
A.炮彈飛出炮管的速度為1000m/s
B.返回地球的太空艙落到太平洋水面時的速度為8m/s
C.由于堵車,汽車在通過隧道過程中的速度僅為1.2m/s
D.賽車經過某路標時,車內速度計的示數為150km/h
2.乘坐高鐵,已經成為人們首選的出行方式。某次高鐵列車從沈陽開往北京,全程約700km,列車7:16開,用時2h30min。關于運動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7:16是時間間隔 B.2 h30 min是時刻
C.全程約700km是位移 D.全程約700km是路程
3.電梯、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加速時會使乘客產生不適感,其中不適感的程度可用“急動度”來描述。“急動度”是描述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即。汽車工程師用急動度作為評判乘客不舒適程度的指標,按照這一指標,具有零急動度的乘客,感覺較舒適。圖為某汽車加速過程的急動度J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5.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5.0~10.0s時間內,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在5.0~10.0s時間內,乘客感覺較舒適
D.在5.0~10.0s時間內,汽車加速度的變化量大小為4.0
4.在兩條相互垂直的水平直道上,甲正以3 m/s的速度自西向東朝十字路口走去,乙正以4 m/s的速度通過十字路口向北走去,此時甲、乙之間的距離為100 m.則在以后的過程中,甲、乙之間的最小距離是
A.100 m B.80.8 m C.80 m D.70.7 m
5.雨雪天氣時路面濕滑,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的剎車距離會明顯增加。如圖所示為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在兩種路面緊急剎車時的圖像,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1s。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從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小于在濕滑路面的平均速度
B.從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濕滑路面的平均速度
C.從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行駛距離比在濕滑路面的行駛距離少10m
D.從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是在濕滑路面的加速度的1.33倍
6.A、B兩個質點從不同高度靜止釋放,恰好同時落地,測得A、B在通過離地高度的時間分別為和,重力加速度為,空氣阻力可忽略,則兩球釋放的時間差為(  )
A.1.5s B.2s C.1.75s D.2.25s
7.某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 )
A.0-2 s內的加速度為
B.0-5 s內的位移為12 m
C.第1 s末與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與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8.2021年6月1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舉行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公布了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經理論計算如在火星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物體從一定的高度處自由下落,應測得在第內的位移是,則(  )
A.物體在末的速度是
B.物體在第內的平均速度是
C.物體在第內的位移是
D.物體在內的位移是
9.在測試某個玩具汽車的運動中,得到該玩具汽車的位移遵循的方程為x=2t+t2(x的單位為m,t的單位為s).測試共進行了3s,則(  )
A.該汽車的初速度為4m/s
B.該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
C.3s末該汽車的速度為5m/s
D.3s時間內,該汽車的位移為15m
10.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所示.關于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4s內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在0~2s內兩車間距逐漸增大,2s~4s內兩車間距逐漸減小
C.在t=2s時甲車速度為3m/s,乙車速度為4.5m/s
D.在t=4s時甲車恰好追上乙車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多選)一質點沿某一直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先后通過a、b兩點,該質點通過ab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其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大小為v2,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大小為v3.關于這三個速度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若為勻加速運動,則v1=v2B.若為勻加速運動,則v1C.若為勻減速運動,則v1=v2D.若為勻減速運動,則v1>v2>v3
12.將一個小球以4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從小球拋出開始計時,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 )
A.0~8s,小球的平均速度為零
B.位移為75m時,經歷的時間可能為5s
C.速度變化量大小為20m/s時,經歷的時間可能為6s
D.小球在0~8s內,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13.如圖所示,一質點由A 到C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運動到A 點時速度大小為2m/s,運動到C點時速度大小為 6m/s,D點(圖中未畫出)為 AC 間的一點,質點從A到D和從D到C運動的時間相等,已知AB=BC=4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到達D點時速度大小為4m/s
B.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
C.質點從A到B和B到C點的時間之比為
D.A、D與A、C之間的距離之比為 1∶3
14.甲、乙兩車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車在前,甲車在后,某時刻兩車同時開始運動,兩車運動的x-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乙車做曲線運動,甲車做直線運動
B.甲車先做勻減速運動,后做勻速運動
C.兩車相遇兩次
D.乙車的速度不斷增大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
15.如圖所示為某實驗小組研究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打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0、1、2、3、4、5、6為紙帶上選取的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畫出。從紙帶上測出,,,,則打出1點時小車速度為 m/s,小車加速度大小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6.某物理興趣小組通過刻度尺和手機測量自由落體運動的重力加速度。該小組在鐵架臺上固定一個鐵圈,充入空氣的氣球下方懸掛一個物體,放在鐵圈上,如圖甲所示,手機置于物體正下方旁邊。用針刺破氣球時發出爆破音,手機上的傳感器接收到聲音信號開始計時。物體落地后發出聲音,傳感器再次接收到信號停止計時,得到計時時長為,如圖乙所示。
(1)要想計算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給出物理量的名稱和字母);
(2)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用測量物理量的字母表達);
(3)為減少實驗誤差,改變鐵圈的固定位置,多次測量。以為橫坐標, 縱坐標建立坐標系,圖線的斜率即為重力加速度。
(4)由于聲音傳播也需要時間,所以手機上顯示的數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
17.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并簡要說明理由。
(1)任何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那么物體的加速度一定為零,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2)若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物體的平均速度總是末速度的一半。
(3)勻加速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因此勻加速運動一定是直線運動。
18.圖示為某郊區部分道路圖,其中C、D、E三點在一條直線上,且CD與AB垂直,一歹徒在A地作案后乘車沿AD道路逃竄,同時警方接到報警信息,并立即由B地乘警車沿道路BE攔截,歹徒到達D點后沿DE道路逃竄,警車恰好在E點追上了歹徒,已知警車行駛速度為72 km/h,各段距離分別為AC=3 km、CD=4 km、BC=6 km、DE=4 km,取=8.5,求:
(1)歹徒在逃竄期間走過的路程和發生的位移大小;
(2)警方從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時間.
19.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其 圖像如圖所示,試根據 圖像求:
(1)第 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第 內和第 內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2)在第 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3)物體在 內的位移大小.
20.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1)本實驗中,不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填寫代表實驗器材的字母)。
A.220V交流電源 B.電火花計時器
C.秒表 D.小車
E.帶滑輪的長木板 F.紙帶
G.天平 H.刻度尺
(2)若按正確的操作,打出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O、A、B、C、D為依次選取的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相鄰兩計數點間的距離已在圖中標出,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C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v= m/s。(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如果當時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 (填“大”或“小”)。
21.(1)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要用到打點計時器,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常用的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是 (直流電,交流電),它們是每隔 s打一個點。
(2)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除電磁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3)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4)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其中ABCDE為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
①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
②由紙帶上所示數據可算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
22.ETC是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道路上有并行的甲、乙兩輛汽車,都以v1 = 15m/s的速度朝收費站沿直線勻速行駛,現甲車過ETC通道,需要在某位置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虛線EF處速度正好減為v2 = 5m/s,在虛線EF與收費站中心線之間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通過收費站中心線后才加速行駛恢復原來速度,虛線EF處與收費站中心線的距離d = 10m。乙車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在中心線前某位置開始做勻減速運動,至中心線處恰好速度減為零,經過20s,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行駛恢復原來的速度。已知甲、乙兩車勻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均為a1 = 1m/s2,勻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均為a2 = 2m/s2。
(1)汽車通過ETC通道比人工收費通道節約多長時間?
(2)假設進入人工收費通道的是一列車隊且勻速行駛,車距都為Δx,當乙車從中心線啟動行駛78.125m時,乙車后一輛車剛好停在中心線上,則Δx為多大?
參考答案
1.【答案】C
【詳解】A.炮彈飛出炮管的速度為1000m/s,指的是瞬時速度,故A錯誤;
B.返回地球的太空艙落到太平洋水面時的速度為8m/s,指的是瞬時速度,故B錯誤;
C.由于堵車,汽車在通過隧道過程中的速度僅為1.2m/s,指的通過隧道過程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
D.賽車經過某路標時,車內速度計的示數為15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故D錯誤。
故選C。
2.【答案】D
【詳解】A.7:16是時刻,A錯誤;
B.2 h30 min是時間間隔,B錯誤;
CD.全程約700km是路程,C錯誤,D正確。選D。
3.【答案】D
【詳解】AB.根據
可知,在0~5.0s時間內,急動度增加,加速度增加的越來越快,在5.0~10.0s時間內,急動度不變,則加速度均勻增加,故物體加速度一直在變化,故AB錯誤;
C.在5.0~10.0s時間內,急動度最大,乘客最不舒服,故C錯誤;
D.在5.0~10.0s時間內,
故D正確。
故選D。
4.【答案】C
【詳解】
如圖所示:
設經ts兩人相距最近,此時甲運動到了C點,乙運動到了D點;此時甲向東運動了 ;乙向北運動了4t;
則此時二人相距
當時二人相遇最近,此時二次函數有最小值,且最小值為 ,故C正確;
故選C
點睛:設兩人距離最小時用時間為t,由位移公式可求得經t時兩人所在的位置;由位移的定義可得出位移表達式,分析可得出最小距離.
5.【答案】C
【詳解】AC.根據v-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從t=0到停下,汽車在濕滑路面的位移為,此過程的平均速度為,從t=0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位移為,此過程的平均速度為,則,可知,從t=0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濕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內汽車的位移相等,由,可知從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行駛距離比在濕滑路面的行駛距離少10m,A錯誤,C正確;
B.從t=1s到停下,設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為v3,在濕滑路面的平均速度為v4,即,說明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錯誤;
D.根據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則從t=1s到停下,汽車在濕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為,從t=1s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大小為,可知從t=1s到停下,汽車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是在濕滑路面的加速度的1.5倍,D錯誤。選C。
6.【答案】C
【詳解】根據題意可知兩個質點均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中間時刻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平均速度可得兩個質點在通過離地高度的中間時刻瞬時速度為,,則兩質點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分別為,,兩球釋放的時間差,解得,選C。
7.【答案】C
【詳解】A.0-2 s內的加速度大小為,A錯誤;
B.速度圖像的圖線與兩個坐標軸所圍“面積”等于位移,,B錯誤;
C.速度的正負表示方向,第1 s末;與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確;
D.速度圖像的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圖可知,第1 s末與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錯誤。選C。
8.【答案】C
【詳解】第內的位移為
解得
A.物體在末的速度是
A錯誤;
B.物體在第內的位移為
在第內的平均速度是
B錯誤;
C.物體在第內的位移是
C正確;
D.物體在內的位移是
D錯誤。
故選C。
9.【答案】D
【詳解】AB.根據位移時間關系
x=2t+t2
可知,汽車的初速度v0=2m/s,加速度為a=2m/s2,選項AB錯誤;
C.3s末該汽車的速度為
v3=v0+at3=(2+2×3)m/s=8m/s
選項C錯誤;
D.3s時間內,該汽車的位移為
x3=(2×3+32)m=15m
選項D正確。
故選D。
10.【答案】C
【詳解】A.根據圖象可知,在0~4 s內,甲的加速度不變,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乙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D.據加速度時間圖象知道圖象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速度.據圖象可知,當t=4s時,兩圖象與t軸所圍的面積相等,即該時刻兩輛車的速度相等;在4秒前乙車的速度大于甲車的速度,所以乙車在甲車的前方,所以兩車逐漸遠離,當t=4s時,兩車速度相等即相距最遠,故BD錯誤;
C.在t=2s時乙車速度為
v乙=×(1.5+3)×2=4.5m/s
甲車速度為
v甲=1.5×2=3m/s
故C正確。
11.【答案】AC 
【解析】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v1=v2,設a、b兩點的速度分別為va、vb,則v2=,v3=,因為-=-=>0,可知不論勻加速直線運動,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均有v3>v2.故A、C正確,B、D錯誤.
12.【答案】AB
【詳解】A.小球以4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0~8s的位移為
0~8s,小球的平均速度為零,故A正確;
B.位移為75m時,有
解得

經歷的時間可能為5s也可能為3s,故B正確;
C.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為20m/s時,經歷的時間為2s,故C錯誤;
D.小球在0~4s內,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在4s~8s內,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錯誤。
故選AB。
13.【答案】AC
【詳解】A.依題意,質點到達D點時速度大小為,A正確;
B.質點從A運動到C,有,解得,B錯誤;
C.質點從A到B,有,解得,,從A到C,有,解得,,質點從A到B和B到C點的時間之比為,C正確;
D.根據,又,解得,則A、D與A、C 之間的距離之比為,D錯誤。選AC。
14.【答案】CD
【詳解】
A.乙車的x-t圖象雖為曲線,但這不是運動軌跡,且圖象只能表示正反兩個方向的運動。故A錯誤。
B.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題圖可知:甲車在前6s內沿負向做勻速直線運動,6s處于靜止狀態。故B錯誤。
C.在x-t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車相遇,故兩車相遇兩次。故C正確。
D.由于乙車圖象的斜率大小增大,即其速度逐漸增大。故D正確。
故選CD。
15.【答案】 0.143 0.750
【詳解】[1]電源頻率為50Hz,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畫出,則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
則打出1點時小車速度為
[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可得

16.【答案】(1)物體底端距地面的高度
(2)
(3)
(4)小于
【詳解】(1)根據
可知要計算重力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物體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2)根據
解得
(3)根據可得
可知以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圖線的斜率即為重力加速度
(4)由于聲音傳播需要時間,則重物落地的實際時間大于。所以手機上顯示的數值小于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
17.【答案】見解析
【詳解】(1)任何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即每一個極短時間段的平均速度都相同,可視為瞬時速度也保持不變,那么物體的加速度一定為零,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正確;
(2)若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知物體的平均速度總是末速度的一半,正確;
(3)勻加速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但勻加速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如果加速度與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則做曲線運動,錯誤。
18.【答案】(1)9 km,8.5 km (2)500 s
【解析】(1)歹徒在逃竄期間走過的路程為x1=AD+DE=+DE,解得x1=9 km,歹徒在逃竄期間發生的位移為x2=,解得x2≈8.5 km.
(2)警方從出警到追上歹徒所需的時間為t==,解得t=500 s.
19.【答案】(1) 相同
(2)
(3)
【詳解】(1) ;同一條直線斜率相同,故第 內和第 內的加速度相同.
(2) 在第 內,物體的加速度 ,加速度大小為 .
(3) 物體在 內的位移為 .
20.【答案】(1)CG,(2)1.2;0.49,(3)大
【詳解】(1)本實驗需要通過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的速度,所以需要交流電源、電火花計時器、紙帶、被測量的小車,小車放在帶滑輪的長木板上運動,處理紙帶的時候涉及長度測量,需要刻度尺,所以需要A、B、D、E、F、H。本實驗中,不需要的實驗器材是秒表、天平。選CG。
(2)[1]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小車的加速度為
[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C時,小車的瞬時速度
(3)根據速度公式,如果打點頻率變小,則打點周期變大,兩點間的實際時間大于0.02s,而測量仍按原來的時間0.02s計算,則測量時間比真實的時間小,導致速度的測量值偏大。
21.【答案】(1)交流電;0.02,(2)AC,(3)BD,(4)0.30;0.40
【詳解】(1)[1]常用的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交流電。
[2]電源頻率為50Hz,則每隔,打一個點。
(2)AB.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A正確,B錯誤;
C.刻度尺用來測紙帶上計數點間的距離,C正確;
D.打點計時器就是計時儀器,不需要秒表,D錯誤;
E.實驗是“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因此不需要天平測小車和鉤碼的質量,E錯誤。選AC。
(3)A.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這樣紙帶利用率很低,紙帶上會得到很少的數據,會產生較大的實驗誤差,A錯誤;
B.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打點穩定后再釋放小車,紙帶會得到充分利用,紙帶上會得到更多的數據,會減小實驗誤差,B正確;
C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小車會在長木板上運動更長的距離,紙帶上會打出更多的計數點,從而得到更多的數據,C錯誤,D正確。選BD。
(4)①[1]紙帶上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由在某段時間內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得,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②[2]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和紙帶所示數據算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22.【答案】(1)t = 24.92s;(2)487.5m
【詳解】
(1)甲車過ETC通道時,減速過程的位移為
x1= = 100m
加速過程中恢復原來速度的位移
x2= = 100m
所以甲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原來速度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x總 = x1 + d + x2= 210m
甲車總時間為t1為
t1= + + +

t1= 17.85s
乙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原來速度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x乙

x乙 = 168.75m

故節約時間

t = 24.92s
(2)乙車勻減速時間為t1,在中心線處的停車時間t2= 20s,勻加速78.125m的時間為t3,則
t3=
在乙車所用時間t = t1 + t2 + t3內,其后一輛車是先勻速行駛,后減速行駛,剛好停在中心線上的。該車勻減速時間也是t1,因此該車勻速行駛的時間為
Δt = t2 + t3= 32.5s
故兩車正常行駛時的車距等于在前一輛車停車時間t2和加速時間t3內以速度v1勻速行駛的距離,即
Δx = v1(t2 + t3) = 487.5m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怀远县| 陇南市| 江北区| 繁峙县| 武清区| 辽阳县| 宜春市| 阿尔山市| 阳江市| 察雅县| 黎平县| 兴城市| 砚山县| 武邑县| 定兴县| 固始县| 景东| 晋中市| 苏州市| 新昌县| 山东省| 宜都市| 秭归县| 江油市| 永登县| 琼中| 绥江县| 商城县| 抚州市| 阿拉善左旗| 柘荣县| 灯塔市| 密云县| 驻马店市| 图木舒克市| 班戈县| 秦安县| 盖州市| 松阳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