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共3份打包,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共3份打包,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1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在垂直上升過程中,以下各組描述其運動的物理量均為矢量的是(  )
A.位移、時間 B.位移、速率
C.時間、速度 D.速度、加速度
2.下列有關質點和參考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觀看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時,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
B.當物體體積很小時,就可以看成質點
C.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擇任意物體作參考系,對運動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D.研究太陽系各行星的運行,選擇太陽比選擇地球作為參考系更好
3.如圖所示,在學校運動場的400m標準跑道上,一位同學沿跑道跑了2周,共計用時200s。該同學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
A.0 B.2m/s C.4m/s D.8m/s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云的夜晚,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這是以月亮為參考系來描述的
B.足球比賽中,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不可以把足球看做質點
C.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飛流”作為參考系的
D.邢臺市舉辦的國際公路自行車比賽,當研究運動員騎行到哪里時不可以將其看做質點
5.根據如圖所示的時間坐標軸,下列有關時刻與時間間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s末或第3s內,也可以稱為2s時
B.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2s內或第2s內
C.t2~t3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3s內
D.tn-1~tn表示時間間隔,稱為前ns內
6.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龍舟比賽在溫州龍舟基地舉行,六個項目的角逐中,我國健兒取得了5金1銀的好成績。下列有關龍舟500米直道競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研究隊員的劃槳動作時,可將隊員看成質點
B.比賽過程中冠軍龍舟的平均速度一定最大
C.比賽過程中冠軍龍舟撞線時的瞬時速度一定最大
D.龍舟齊頭并進時,可以認為龍舟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7.以下計時數據指時間間隔的是(  )
A.天津開往德州的K625次列車于13點35分從天津發車
B.李明用16s跑完100m
C.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D.某場足球賽開賽15分鐘時甲隊攻入一球
8.關于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被看成質點
B.質點是用一個點來代表整個物體,不包括物體的質量
C.在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做質點
D.在研究地球自轉時,可以把地球看做質點
9.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塊將彈簧壓縮至M點,釋放后滑塊滑至最右端N點.若以圖中的O點為參考點,則在此過程中滑塊的位移( )

A.一直變大 B.一直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10.如圖甲所示是一種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在這個系統中B為一個能發射超聲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子B向勻速直線運動的被測物體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超聲波速度為,脈沖被運動的物體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從小盒子B發射超聲波開始計時,經時間再次發射超聲波脈沖,圖乙是連續兩次發射的超聲波的位移—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脈沖第一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的距離
B.脈沖第二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的距離
C.若,可以分析出物體在靠近超聲波發射器
D.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二、多選題
11.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3s時指的是物體在3s末時,指的是時刻
B.物體在3s內指的是物體在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
C.物體在第3s內指的是物體在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時刻
12.下列情況中的運動物體,能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宇宙飛船飛往火星時的最佳運行軌道
B.調整人造衛星的姿態,使衛星的照相窗口對準地面
C.計算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時間
D.跳水運動員完成跳水動作
13.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險的,為防止汽車超速,高速公路都裝有測汽車速度的裝置。如圖甲所示為超聲波測速儀測汽車速度的示意圖,測速儀A可發出并接收超聲波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可以推測出被測汽車的速度,如圖乙所示是以測速儀所在位置為參考點,測速儀連續發出的兩個超聲波信號的圖像,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離測速儀越來越遠
B.超聲波信號的速度是
C.汽車在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
D.在測速儀發出兩個超聲波信號的時間間隔內,汽車通過的位移為
14.一輛汽車行駛在平直的公路上,某時刻油管破裂,每隔相同時間有一滴油滴出,選取汽車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我們可以根據油滴之間的距離判斷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汽車一定一直做加速運動
B.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汽車的加速度可能增大
C.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減小時,汽車的加速度可能增大
D.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減小時,汽車的加速度一定減小
三、實驗題
15.電火花計時器和電磁打點計時器都必須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電源,其中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 V,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約 V,每隔 s打一個點。
16.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1)若采用電火花計時器,則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為220 V (選填“直流”或“交流”)電源。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應該讓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
B.應該先放開小車,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C.為了得到更精確的實驗結果,測量打出的紙帶數據,應使用分度值為1 cm的刻度尺
(3)已知實驗所使用電源的頻率為f,圖乙給出了該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1、2、3、4、5、6、7都為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測得相鄰兩計數點間的距離分別為s1、s2、s3、s4、s5、s6。在計數點3所代表的時刻,小車運動的瞬時速度大小v3= (用題中給出的字母表示)。

17.(1)打點計時器接 (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當頻率是50Hz時,打點計時器每隔 秒打一個點。
(2)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時間間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時速度
(3)關于打點計時器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36V以下的直流電源
B.在測量物體速度時,先讓物體運動,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C.使用的電源頻率越高,打點的時間間隔就越小
D.紙帶上打的點越密,說明物體運動的越快
(4)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某同學選出了一條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是小車拖動紙帶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求BD段的平均速度及E點的瞬時速度。 m/s;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8.(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220V 電源(選填“直流”或“交流”)的計時儀器,當電源頻率為50 Hz時,它每隔 s 打一次點。現在用打點計時器測定物體的速度,當電源的頻率低于50Hz時,如果仍按50Hz的時間間隔打一個點來計算,則測出的速度值將比物體真實的速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2)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是50Hz的交流電,其相鄰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若紙帶上共打出N個點,這紙帶上記錄的時間為t,則( )
A.T = 0.1s B. T = 0.02s C. t= (N 1)T D.t= N T
(3)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時間間隔 B.位移
C.瞬時速度 D.平均速度
四、解答題
19.計算下列物體的加速度:(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1)高速列車過橋后沿平直鐵路勻加速行駛,經100s速度從36km/h增大到180km/h。
(2)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運動的小球,撞墻后以8m/s的速度反彈,與墻壁接觸時間為0.1s。
20.足球比賽中,運動員罰點球時,原來靜止的足球獲得的速度,球和腳的作用時間為,球在空中勻速飛行一段時間后被門柱擋出,球以速度原路反彈,若球與門柱作用時間為,求:
(1)運動員罰點球瞬間,足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球被門柱擋出瞬間,足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學物理的實驗手段也在不斷進步。用“位移傳感器”把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轉換成電信號,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顯示物體運動的速度,自動繪制出物體運動的圖像。有一種位移傳感器,如圖所示。這個系統有一個不動的小盒C,工作時小盒C向被測物體D(向右運動)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脈沖被運動物體反射后又被小盒C接收。根據第一次發射與接收超聲波脈沖的時間差和空氣中的聲速,可以得到運動物體D第一次反射聲波脈沖時與小盒C的距離;同理,根據第二次發射與接收超聲波的時間差和空氣中的聲速,可以得到運動物體D第二次反射聲波脈沖時與小盒C的距離。如果已知小盒C兩次發射聲波脈沖的時間間隔為,試用題中所給物理量表達出運動物體D的速度。
22.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沿江路,地處贛江東岸。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為豫章古文明之象征。滕王閣立面圖如圖甲所示,已知其屋檐邊緣O到水平地面的高度約為70m,現以O為原點,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直線坐標系,如圖乙所示,A點為O點在地面上的投影點,B距地面高度為20m。現將一小球(可視為質點)從O點由靜止釋放,第一次與地面接觸后剛好能豎直彈起到B點高度,測得從釋放到B點經歷的時間為6s。求:
(1)A點和B點的坐標;
(2)此過程小球的路程和位移;
(3)此過程小球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五、綜合題
運動描述
23.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觀察到太陽表面上有顆小黑點緩慢走過,持續時間達六個半小時,那便是金星,如圖所示。下面說法正確的(  )

A.地球在金星與太陽之間
B.觀測“金星凌日”時可將太陽看成質點
C.以太陽為參考系,金星繞太陽一周位移不為零
D.以金星為參考系,可以認為太陽是運動的
24.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指物體的(  )
A.位置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
25.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B.速度、力、時間、平均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度、時間 D.速度、質量、加速度、路程
26.下表是Z107次列車北京西至聊城區間的運行時刻表,則(  )
車次 出發站 開車時間 到達站 到達時間 用時 里程
Z107 北京西 19:53 聊城 23:32 3小時39分 350km
A.表中“23:32”表示時刻
B.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位移為
C.根據表中數據能求出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平均速度
D.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全程做勻速直線運動
27.“50TFSI”為某品牌汽車的尾部標識,如圖所示。其中“50”稱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為車輛從靜止加速到速度為(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若某車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9s,由此推算,該車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為 (保留一位有效數字),該車的尾標應該是 TFSI。

京滬高速鐵路,簡稱京滬高鐵,是一條連接北京市與上海市的高速鐵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長1318km,直線距離約為900km,設計的最高速度為380km/h。京滬高鐵的開通不僅讓人們享有更快、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也將對沿線城市的經濟、文化、旅游等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小張乘坐G17次列車,于當天19:00從北京南站始發,途經南京南站,于當天23:18到達上海虹橋站,全程時間為4小時18分鐘。
28.請列舉文字材料中出現的標量名稱,并寫出數值與單位(至少寫兩個): 。
29.關于材料中的相關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9:00表示時間間隔 B.4小時18分鐘表示時刻
C.1318km表示位移 D.380km/h表示瞬時速度
30.為了研究列車的運動,某同學利用傳感器繪制出了一段時間內列車運動的x-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列車在0~3s內做曲線運動
B.0~3s內列車的速度逐漸增大
C.列車在2s末和3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D.列車在0~3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4m/s
31.小張同學乘京滬高鐵往返于上海與北京兩地,往、返過程的位移 (選填“相同”或“不同”), (選填“能”或“不能”)畫出他從上海到北京過程的v-t圖像。
32.當小張觀察到G17次列車屏幕上顯示的 (選填“平均速度”或“瞬時速度”)為360km/h時,突然身體不適,急就醫,列車長決定在前方最近的車站臨時停車1min,讓小張得以及時得到急救,假設該列車減速過程的加速度為,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減速過程加速度大小的一半,則該列車因小張突發身體不適臨時停靠而延誤的時間為 min,估計該列車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為 m/s(均保留2位小數即可)。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1》參考答案
1.D
【知識點】標量與矢量
【詳解】A.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時間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故A錯誤;
B.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故B錯誤;
C.時間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C錯誤;
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D正確。
故選D。
2.D
【知識點】已知物體運動情況判斷參考系、質點
【詳解】A.質點是理想化模型,只有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可忽略不計時才能把物體看作質點,觀看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時,不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錯誤;
B.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不是看物體的體積和質量大小,而是看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的問題中能否忽略,B錯誤;
C.選擇不同的參考系,運動的描述是不一樣的,C錯誤;
D.應選擇使運動的描述更簡單的物體作為參考系,選擇太陽更容易描述行星的運動,D正確。
故選D。
3.A
【知識點】平均速度
【詳解】在學校運動場的400m標準跑道上,一位同學沿跑道跑了2周,則位移為零,根據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時間,可知平均速度為零。
故選A。
4.B
【知識點】已知物體運動情況判斷參考系、質點
【詳解】A.有云的夜晚,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這是以云為參考系來描述的,故A錯誤;
B.足球比賽中,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時,足球的大小、形狀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把足球看做質點,故B正確;
C.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以地面作為參考系的,故C錯誤;
D.邢臺市舉辦的國際公路自行車比賽,當研究運動員騎行到哪里時,運動員的形狀、大小可以忽略,故可以將其看做質點,故D錯誤。
故選B。
5.C
【知識點】時間
【詳解】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s末或第3s初,故A錯誤;
B.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前2s內或最初2s內,故B錯誤;
C.t2~t3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3s內,故C正確;
D.tn-1~tn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s內,故D錯誤。
故選C。
6.B
【知識點】平均速度、已知參考系判斷物體運動情況、質點
【詳解】A.研究隊員的劃槳動作時不能忽略隊員的形狀,所以不能看作質點,故A錯誤;
B.龍舟比賽中位移相同,冠軍運動的時間最短,根據
可知冠軍龍舟的平均速度一定最大,但瞬時速度不一定最大,故B正確,C錯誤;
D.龍舟齊頭并進時,龍舟之間相對靜止,故D錯誤。
故選B。
7.B
【知識點】時間
【詳解】時刻是指時間軸上的一個點,而時間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時間。
ACD.列車發車、火箭發射、進球都是事件發生的瞬間,對應的都是時刻,A、C、D錯誤;
B.跑完100m是事件發生的過程,對應的是時間間隔,B正確。
故選B。
8.C
【知識點】質點
【詳解】AB.質點是一個有質量的點,將物體看做質點的條件是物體的形狀或大小對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對研究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并不是根據本身體積大小來判斷,故AB錯誤;
CD.在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做質點,而在研究地球自轉時,不能把地球看做質點,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9.C
【知識點】路程和位移的計算
【詳解】以圖中的O點為參考點,則在此過程中滑塊先接近后遠離O點,故位移先變小后變大,故選C。
10.D
【知識點】雷達測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A.由乙圖可知,脈沖第一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B的距離
故A錯誤;
B.脈沖第二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B的距離
故B錯誤;
C.若x2>x1,說明小盒子B與物體的距離在增加,則物體在遠離超聲波發射器。故C錯誤;
D.由題可知物體通過的位移為x2-x1時,所用時間為
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故D正確。
故選D。
11.ACD
【知識點】時間
【詳解】A.3s時指的是3 s末這一時刻,故A正確;
B.3s內指的是前3s這一段時間,故B錯誤;
C.第3s內指的是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故C正確;
D.前1s末和后1s初是同一時刻,故第4s末和第5s初是同一時刻,故D正確。
故選ACD。
12.AC
【知識點】質點
【詳解】A.研究宇宙飛船飛往火星時的最佳運行軌道時,可以把宇宙飛船看作質點,故A錯誤;
B.調整人造衛星的姿態,使衛星的照相窗口對準地面,不可以把人造衛星看作質點,故B錯誤;
C.計算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時間時,火車長度可忽略不計,可以把火車看作質點,故C錯誤;
D.跳水運動員完成跳水動作的過程中,不可以把運動員看作質點,故D錯誤。
故選AC。
13.AC
【知識點】平均速度、路程和位移的計算
【詳解】A.第二次超聲波反射的距離
說明距離變大,則汽車離測速儀越來越遠,A正確;
B.在圖像中圖像的斜率表示超聲波信號的速度,則超聲波信號的速度為
B錯誤。
D.由圖可知第一次超聲波碰到車反射時的時刻為,位置為,第二次超聲波碰到車反射時的時刻為,位置為,故應是兩個超聲波信號反射的時間內,汽車通過的位移為,D錯誤;
C.兩次反射汽車通過的位移為,時間間隔為,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C正確。
故選AC。
14.BC
【知識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別
【詳解】A.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增大時,只能說明汽車的平均速度增大,不能說明汽車做加速運動,可能先加速后減速,總距離增大,故A錯誤;
B.沿運動方向,油滴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汽車可能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符合題意,故B正確;
CD.當汽車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時,符合題意,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15. 交流 220 8 0.02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種類及構造
【詳解】[1][2][3][4]電火花計時器和電磁打點計時器都是計時儀器,它們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電源,其中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220V,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8V,若電源頻率為50Hz,這兩種打點計時器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點。
16. 交流 A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若采用電火花計時器,則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為220 V的交流電源;
(2)[2] A.實驗開始時,應該讓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故A正確;
B.應該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后放開小車,故B錯誤;
C.為了得到更精確的實驗結果,測量打出的紙帶數據,應使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故C錯誤。
故選A。
(3)[3]已知電源頻率為f,則打點的時間間隔為
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相鄰兩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5T,打計數點3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17. 交流 0.02 AB/BA C 0.21 0.31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打點計時器的操作步驟、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
【詳解】(1)[1]打點計時器接交流電源。
[2]當頻率是50Hz時,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間隔為
(2)[3]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時間間隔和位移,故選AB。
(3)[4] A.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交流電源,故A錯誤;
B.在測量物體速度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讓物體運動,故B錯誤;
C.使用的電源頻率越高,打點的時間間隔就越小,故C正確;
D.紙帶上打的點越密,說明物體運動的越慢,故D錯誤。
故選C。
(4)[5] BD段的平均速度為
[6] E點的瞬時速度為
18. 交流 0.02 偏大 BC/CB AB/BA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2]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它的工作電壓為220V,當電源頻率為50Hz時,它每隔 0.02s打一次點。
[3] 當電源頻率低于50Hz,其打點周期大于0.02s,所以仍按50Hz計算,即0.02s,據可知,測出的速度數值將比真實值偏大。
(2)[4]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
紙帶上共打出N個點,則總的時間間隔是:(N-1)個,所以時間
故BC正確,AD錯誤。
故選BC。
(3)[5] A.打點計時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個點,所以數點就知道時間間隔,故A正確;
B.位移利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即可得出,故B正確;
C.瞬時速度需要通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出,故C錯誤;
D.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運用物理公式,故D錯誤。
故選AB。
19.(1)0.4m/s2,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2)180m/s2,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知識點】加速度的計算
【詳解】(1)列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初速度為
經過時間
速度增大到末速度
則列車加速度為
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2)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小球初速度為
撞墻后速度變為
與墻壁接觸時間為
則小球與墻壁接觸過程中,小球的平均加速度為
即加速度大小為180m/s2,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20.(1);(2)
【知識點】加速度的計算
【詳解】(1)規定足球開始運動時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罰點球時,足球的初速度為零,末速度為
球和腳的作用時間為
則運動員罰點球瞬間,足球的加速度的大小為
(2)由題意可知,球被門柱擋住前的初速度為,球被門柱擋住后的末速度為
球與門柱作用時間為
則球被門柱擋出瞬間,足球的加速度為
球被門柱擋出瞬間,足球的加速度的大小為。
21.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雷達測速
【詳解】第一次反射時D與C的距離
第二次反射時D與C的距離
設D在兩次反射聲波脈沖的時間t內位移為x,則有
其中

解得
22.(1),
(2)90m,50m,豎直向下
(3),
【知識點】平均速度、速率與速度、路程和位移的計算、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
【詳解】(1)以O為原點,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直線坐標系,則A點的坐標為
B點的坐標為
(2)小球的路程為軌跡的長度
位移大小為
方向豎直向下
(3)此過程小球的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的大小
23.D 24.C 25.A 26.A 27. 4 40
【知識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
【解析】23.A.金星通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才能看到金星沒有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呈黑色,故A錯誤;
B.因為觀測“金星凌日”時太陽的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將太陽看成質點,故B錯誤;
C.金星繞太陽一周,起點與終點重合,位移為零,故C錯誤;
D.金星相對于太陽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以金星為參考系,太陽是運動的,故D正確。
故選D。
24.物體的運動狀態的特征物理量是速度矢量,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故選C。
25.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A正確;
B.速度、力、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時間是標量,故B錯誤;
C.位移、加速度、速度都是矢量,時間是標量,故C錯誤;
D.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質量、路程是標量,故D錯誤。
故選A。
26.A.表中“23:32”表示時刻,故A正確;
B.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路程為,位移大小小于,故B錯誤;
C.從表中數據無法知道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位移,故無法求出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
D.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全程中不是做直線運動,故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A。
27.[1]依題意,可知
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
該車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為。
[2]該車的G值為
即尾標應該是40TFSI。
28.1318km代表路程、4小時18分鐘代表時間 29.D 30.B 31. 不同 不能 32. 瞬時速度 2.25 58.14
【知識點】平均速度、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時間、標量與矢量
【解析】28.全長1318km代表路程,全程時間為4小時18分鐘代表時間。
29.A.19:00表示時刻,故A錯誤;
B.4小時18分鐘表示時間間隔,故B錯誤;
C.1318km是運動軌跡的長度,表示路程,故C錯誤;
D.380km/h表示瞬時速度,故D正確。
故選D。
30.A.x-t圖像只能表示直線運動,故列車在0~3s內做直線運動,故A錯誤;
BC.x-t圖像的切線斜率表示速度,0~3s內,x-t圖像的切線斜率逐漸增大,則0~3s內,列車的速度逐漸增大,列車在2s末的速度大小小于3s末的速度大小,故B正確,C錯誤;
D.列車在0~3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故D錯誤。
故選B。
31.[1][2]位移是矢量,往返過程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往返過程的位移不同;上海到北京的路線是曲線,則小王從上海到北京速度方向不斷變化,v-t圖像只能描述直線運動,故不能畫出他從上海到北京過程的v-t圖像。
32.[1]360km/h表示瞬時速度;
[2]根據單位換算可得v=360km/h=100m/s,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可得減速時間為
=50s
加速啟動時間為
=100s
兩段時間內運動的位移為
=7500m
勻速運動此段用時為
75s
則因臨時停靠耽誤時間為
t= t0+ t1+ t2- t3=60s+50s+100s-75s=135s=2.25min
[3]該列車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為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2
一、單選題
1.以下計時數指時間間隔的是(  )
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每晚19:00開播
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開始上第一節課
C.老師上物理課超時了,課上了47分鐘
D.我得早出發,去趕6:00的頭班車
2.聲吶是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和通訊的電子設備。如圖所示為一靜止在水面上的測量船利用聲吶測量海底深度的顯示裝置,圖中兩個波形是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已知發射信號持續時間為0.15s,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30m/s,則該處海水深度為(  )
A.344.25m B.459m C.688.5m D.918m
3.自然界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參考系,下列關于參考系的選取錯誤的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江水以河岸為參考系
B.“地球的公轉”是以太陽為參考系
C.“鐘表的時針在轉動”是以分針為參考系
D.“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地球為參考系
4.高空跳傘是一種非常刺激的體育運動。如圖所示,某運動員從勻速飛行的飛機跳傘后,運動員經過10分鐘落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研究飛機在天空中的位置時,可以把飛機看作質點
B.10分鐘表示時刻,飛行員甲和地面上的人乙得出不同的結論是因為參考系的選擇不同
C.運動員從跳傘到落地這一過程,位移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D.運動員從跳傘到落地這一過程,平均速率要小于平均速度
5.手機導航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某次導航的具體路徑有三種方案,如圖所示,其中推薦路徑有兩個數據,26分鐘、29公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6分鐘指的是某個時刻
B.29公里指的是此次行程的位移
C.圖中三種方案,汽車的路程相同
D.圖中三種方案,汽車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6.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運動,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兩車的位置x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B.從0到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C.從到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
D.從到時間內兩車沒有速度相等的時刻
7.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在北京發布,若該款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從某時刻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其位置與時間的關系是,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初始時刻汽車在坐標原點 B.1s末汽車離坐標原點8m
C.第一秒內平均速度為8m/s D.前兩秒內平均速度為16m/s
8.下列運動不可能發生的是(  )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不等于0
B.兩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量比較大,而加速度卻比較小
C.物體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減小
D.物體做直線運動,后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小,但平均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
9.如圖所示,一滑板愛好者站在滑板上,以水平向右v0=15m/s的速度從水平地面沖上圓弧滑道,2s后以9m/s的速度返回地面,則在這個過程中滑板愛好者的速度變化量為(  )
A.24m/s,方向水平向左
B.12m/s,方向水平向左
C.6m/s,方向水平向右
D.3m/s,方向水平向右
10.如圖甲所示是一種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在這個系統中B為一個能發射超聲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子B向勻速直線運動的被測物體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超聲波速度為,脈沖被運動的物體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從小盒子B發射超聲波開始計時,經時間再次發射超聲波脈沖,圖乙是連續兩次發射的超聲波的位移—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脈沖第一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的距離
B.脈沖第二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的距離
C.若,可以分析出物體在靠近超聲波發射器
D.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二、多選題
11.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3s時指的是物體在3s末時,指的是時刻
B.物體在3s內指的是物體在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
C.物體在第3s內指的是物體在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
D.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時刻
12.關于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選取的參考系是地球
B.由于運動是絕對的,描述運動時,無需選定參考系
C.乘客看到汽車窗外的景物飛速后退,選取的參考系是汽車
D.物體運動的軌跡與參考系的選取無關
13.一種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如圖甲所示。在這個系統中K為一個能發射超聲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子K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小車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脈沖被小車反射后又被小盒子K接收,從小盒子K發射超聲波開始計時,經時間再次發射超聲波脈沖,如圖乙是連續兩次發射超聲波的x-t圖像,其中、、和均為已知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的速度大小為
B.超聲波的速度大小為
C.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D.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14.如圖所示,熱氣球已成為公眾休閑觀光和體育旅游項目。在一次觀光游覽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個熱氣球,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乙看到甲勻速上升,甲看到丙勻速上升,丙看到乙勻速下降。那么,從地面上看,關于甲、乙、丙的運動情況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
A.甲、乙勻速下降,v乙B.甲、乙勻速下降,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勻速下降,v乙>v甲,丙勻速上升
D.甲、乙勻速下降,v乙>v甲,丙靜止
三、實驗題
15.某同學利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應記為 cm,其有效數字的位數為 位。
16.某班同學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的儀器,如圖甲是實驗室兩種常用的打點計時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該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是圖乙中的 (填“A”或者“B”)。
(2)如下圖所示是該同學在某次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在所打的點中,取A、B、C、D、E為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若已知,,、,則打下C點時小車的速度v= 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如上圖所示,是該同學從兩次實驗中得到數據后畫出的小車運動的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實驗中處理紙帶時,舍掉了開頭一些密集的打點
B.第二次實驗中處理紙帶時,舍掉了開頭一些密集的打點
C.第一次的實驗誤差比第二次的較大
D.第一次的實驗誤差比第二次的較小
17.如圖所示,是某人練習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得到的紙帶,所用電源頻率為50。
(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 V的 電源
(2)圖中直尺的單位為。從打下O點到打下H點,共9點,共歷時 s,位移為 ,
(3)內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打下G點時的速度是 。(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18.某同學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打出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按照打點的先后順序,紙帶上的計數點依次用O、A、B、C、D、E表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畫出來。(已知電源頻率為50Hz)
(1)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 V的 電源;
(2)由圖可以知道,A、B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 s,OE段的位移大小是 m。
(3)C點的瞬時速度是 m/s,A、C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是 m/s。
四、解答題
19.下列關于各種“速度”的說法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時速度?
(1)羽毛球比賽中的最高球速曾達到。
(2)高鐵經加速到。
(3)臺風中心以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
(4)車輛通過擁堵路段耗時,車速僅為。
20.一輛汽車在兩相距20km的景點A和B之間來回往返行駛,A、B在一條直線上,從A景點出發時有一位細心的旅客看了自己的手表,指針恰好指在09:00:00,到達B景點時,已是09:30:00,導游要求各位旅客在B景點處只能游玩30分鐘,準時發車返回A景點,當回到A景點時剛好是事先約定好的10:20:00,求:
(1)汽車從A景點去B景點時的平均速度;
(2)汽車從B景點返回A景點時的平均速度;
(3)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21.如圖甲所示,一本物理書在水平桌面上移動。圖乙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示意圖。
(1)結合下表分析書和地球能不能看作質點,并把結果填在下表中。
研究對象 研究問題 能不能看作質點
書 測量書移動的距離
測量書經過A點的時間
地球 測量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
測量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所用的時間
(2)根據前面的分析,質量小或體積小的物體一定可以看作質點嗎?質量大或體積大的物體一定不可以看作質點嗎?轉動的物體一定不能看作質點嗎?為什么?
22.百貨大樓一、二樓間有一正以恒定速度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某人以相對扶梯的速度v從一樓向上跑,數得梯子有級,到二樓后他又反過來以相對扶梯的速度v沿梯向下跑至一樓,數得梯子有級,那么該自動扶梯實際級數應是多少?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2》參考答案
1.C
【知識點】時間
【詳解】A.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每晚19:00開播,“19:00”是時刻,故A錯誤;
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開始上第一節課,“7:30”是時刻,故B錯誤;
C.老師上物理課超時了,課上了47分鐘,“47分鐘”是時間間隔,故C正確;
D.我得早出發,去趕6:00的頭班車,“6:00”是時刻,故D錯誤。
故選C。
2.B
【知識點】速率與速度
【詳解】由題圖可知,聲波從發射到被接收所經過的總時間為
該處海水的深度為
故選B。
3.C
【知識點】已知物體運動情況判斷參考系
【詳解】A.“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江水以河岸為參考系是流動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地球的公轉”是以太陽為參考系,地球繞太陽做圓周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鐘表的時針在轉動”是以表盤為參考系,時針在轉動,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地球為參考系,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A
【知識點】質點、時間、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平均速度
【詳解】A.在研究飛機在天空中的位置時,飛機的形狀可以忽略,可以把飛機看作質點,選項A正確;
B.10分鐘表示一段時間,飛行員甲和地面上的人乙得出不同的結論是因為參考系的選擇不同,選項B錯誤;
C.位移是指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所以運動員從跳傘到落地這一過程,位移的方向不是豎直向下的,選項C錯誤;
D.運動員從跳傘到落地這一過程,路程大于位移,則平均速率要大于平均速度,選項D錯誤。
故選A。
5.D
【知識點】時間、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
【詳解】A.26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而不是時刻,故A項錯誤;
B.29公里指的是此次行程的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項錯誤;
CD.圖中三種位移,汽車的初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但汽車的路程不同,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6.C
【知識點】x-t圖像
【詳解】A.根據圖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可知,在時刻兩車速度不相等,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兩車的出發位置不同,時刻處在同一位置,則從0到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不相等,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兩車在時刻和時刻均處在同一位置,則從到時間內,兩車走過的路程相等,故C正確。
D.根據圖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圖可知,從到時間內兩車有速度相等的時刻,故D錯誤。
故選C。
7.C
【知識點】平均速度
【詳解】A.初始時刻汽車在坐標x0=6m的位置,選項A錯誤;
B.1s末汽車離坐標原點
選項B錯誤;
C.第一秒內平均速度為
選項C正確;
D.2s末汽車離坐標原點
前兩秒內平均速度為
選項D錯誤。
故選C。
8.C
【知識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詳解】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為0,速度不為0;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根據可知,速度變化量大時,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時,即使加速度減小,速度也會增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加速度大小與速度大小沒有必然聯系,則物體做直線運動,后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小,可以是前一階段做減速運動,后一階段做加速運動,則平均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A
【知識點】速率與速度
【詳解】以初速度方向為正,則在這個過程中滑板愛好者的速度變化量為
符號表示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選A。
10.D
【知識點】雷達測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A.由乙圖可知,脈沖第一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B的距離
故A錯誤;
B.脈沖第二次被運動的物體反射時,物體距離B的距離
故B錯誤;
C.若x2>x1,說明小盒子B與物體的距離在增加,則物體在遠離超聲波發射器。故C錯誤;
D.由題可知物體通過的位移為x2-x1時,所用時間為
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故D正確。
故選D。
11.ACD
【知識點】時間
【詳解】A.3s時指的是3 s末這一時刻,故A正確;
B.3s內指的是前3s這一段時間,故B錯誤;
C.第3s內指的是2s末到3s末這1s的時間,故C正確;
D.前1s末和后1s初是同一時刻,故第4s末和第5s初是同一時刻,故D正確。
故選ACD。
12.AC
【知識點】已知物體運動情況判斷參考系、同一運動在不同參考系中的描述
【詳解】A.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是以地球為參考系的相對運動,地球仍繞太陽運動,故A正確;
B.由于運動是絕對的,描述運動時,需選定參考系,故B錯誤;
C.窗外的樹是被研究的物體,窗外的樹向后退去,而實際樹是靜止的,所以樹木向后退是以汽車為參考系的,故C正確;
D.同一物體的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所觀察到的軌跡可能不同,故D錯誤。
故選AC。
13.BC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AB.由題圖可得超聲波的速度大小為
A錯誤,B正確;
CD.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C正確,D錯誤。
故選BC。
14.CD
【知識點】已知參考系判斷物體運動情況
【詳解】A.甲、乙勻速下降,v乙B.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甲看丙是勻速下降的,B不符合題意;
C.甲、乙勻速下降,v乙>v甲,乙看甲勻速上升;甲勻速下降,丙勻速上升,甲看丙勻速上升;甲勻速下降,樓房靜止,甲看樓房勻速上升,C符合題意;
D.甲勻速下降,丙和樓房都靜止,甲看樓房都勻速上升;甲、乙勻速下降,v乙>v甲,乙看甲勻速上升,D符合題意。
故選CD。
15. 4.70 三
【知識點】刻度尺的使用與讀數
【詳解】[1][2]由題圖知,需要估讀到1mm下一位,記為4.70 cm,有效數字為三位。
16. B 0.45 BC/CB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需要接220V的交電流,故選B;
(2)[2]C點的瞬時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
解得
(3)[3]第二次實驗的圖像中,速度沒有從原點開始,即舍掉了開頭一些密集的打點,且第二次實驗圖像中,點更靠近速度變化直線,誤差更小。
故選BC。
17. 220 交流 0.16 11.40/11.39/11.38 0.71 1.3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種類及構造、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2]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采用的是的交流電源
(2)[3]由電源的頻率是,可知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是,則從打下O點到打下H點共歷時
[4]位移為
(3)[5] 內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6] G點的瞬時速度等于FH段的平均速度為
18.(1) 8 交流
(2) 0.1 0.404(0.402~0.406均可)
(3) 0.975(0.965~0.985均可) 0.650(0.640~0.660均可)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2]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8V交流電源。
(2)[1]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其打點周期為0.02s,所以A、B間的時間間隔為
[2]刻度尺每一小格為1cm,所以OE段的位移大小為40.4cm,等于0.404m。
(3)[1]C點的瞬時速度為
[2]A、C兩點間的平均速度為
19.見解析
【知識點】速率與速度
【詳解】(1)瞬時速度指的是物體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則羽毛球比賽中的最高球速曾達到,指的是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指的是物體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則高鐵經加速到指的是瞬時速度;
(3)平均速度指的是某一段時間或某一過程對應的平均速度,則臺風中心以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指的是平均速度;
(4)平均速度指的是某一段時間或某一過程對應的平均速度,車輛通過擁堵路段耗時,車速僅為,指的是平均速度。
20.(1),方向由A指向B
(2)60km/h,方向由B指向A
(3)0
【知識點】平均速度
【詳解】(1)由題知汽車從A景點到B景點所用時間
所以汽車從A景點到B景點的平均速度
方向由A指向B。
(2)由題知汽車是從10:00:00開始從B景點返回的,返回到A景點的時間為10:20:00,所以汽車從B景點返回到A景點所用的時間
則汽車從B景點返回到A景點的平均速度
方向由B指向A。
(3)整個過程汽車的位移為零,所以整個過程汽車的平均速度
21.(1) 能 不能 不能 能
(2)物體能否看作質點與物體的質量或體積大小無關,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物體就可以看作質點。同樣的道理,轉動的物體有時可看作質點,有時不能看作質點。
【知識點】質點
【詳解】(1)[1]測量書移動的距離,書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書能看作質點。
[2]測量書經過A點的時間,書的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不可以忽略,書不能看作質點。
[3]測量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地球的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不可以忽略,地球不能看作質點。
[4]測量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地球能看作質點。
(2)物體能否看作質點與物體的質量或體積大小無關,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物體就可以看作質點。同樣的道理,轉動的物體有時可看作質點,有時不能看作質點。
22.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設扶梯實際的級數為n,扶梯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上樓時人相對地面的速度為:,則有:
下樓時人相對地面的速度為上樓時人相對地面的速度為,則有:
解得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3
一、單選題
1.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運行6小時32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如圖所示,“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文中“11時14分”指的是時間間隔
B.文中“6小時32分鐘”指的是時刻
C.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為參考系飛船是靜止的
D.研究飛船與空間站的精準對接過程可以將飛船視為質點
2.下列決賽中可把研究對象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擲出的標槍槍尖的軌跡
B.研究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馬龍的發球動作
C.研究女子10米跳臺冠軍全紅嬋的跳水動作
D.研究蘇炳添在百米跑決賽時的起跑技術
3.學習了時間和時刻,藍仔、紅孩、紫珠和黑柱發表了如下一些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藍仔說,下午2點上課,2點是時刻。
B.紅孩說,下午2點上課,2點是時間。
C.紫珠說,下午2點上課,2點45分下課,上課的時刻是45分鐘。
D.黑柱說,2點45分下課,2點45分是時間。
4.如圖,一甲圖是限速標志,表示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圖是路線指示標志,表示到南寧還有100km。上述兩個數據的物理意義是(  )
A.60km/h是瞬時速度,100km是路程 B.60km/h是瞬時速度,100km是位移
C.6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D.6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5.貴州“村超”6月9日晚上19:30分的一場比賽中,一名球員踢出了一記“圓月彎刀”直擊球門死角,所謂“圓月彎刀”是因為足球在空中高速旋轉形成的一條優美的弧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6月9日晚上19:30分指的是時間間隔
B.研究“圓月彎刀”形成的原因時可以把足球看作質點
C.研究足球在空中飛行時間可以把足球看作質點
D.足球在空中飛行時,以足球為參考系,守門員是靜止的
6.下列情景中,物體可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接力比賽中運動員交接棒的動作 B.計算動車從南京到上海的運行時間
C.觀看跳傘運動員團隊的空中的特技表演 D.觀察螞蟻拖動小蟲時螞蟻的肢體如何分工
7.下列描述的運動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
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大
D.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方向,加速度的方向為負方向
8.一支150m長的搶險救災隊伍勻速前進,位于隊尾的隊長放出無人機到前方1000m處偵察受災路況,拍照后立即返回,當無人機返回隊長處時,隊伍已前進了200m。無人機的運動軌跡圖如圖所示,對整個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人機的路程為1400m
B.無人機的位移大小為400m
C.若無人機的平均速率為45m/s,則隊伍的速度為5m/s
D.若隊伍的速度為4m/s,則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為16m/s
9.如圖甲所示是一種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其中B為一個能發射超聲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時小盒子B向勻速直線運動的被測小車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脈沖被小車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從小盒子B發射第一列超聲波開始計時,經時間再次發射第二列超聲波,圖乙是連續兩次發射的超聲波的圖像,圖中和為已知量。則(  )
A.第一列超聲波脈沖于時被反射 B.第一列超聲波脈沖于時被反射
C.超聲波的速率為 D.小車速率為
10.如圖(a)是停在高速公路上的超聲波測連儀測盤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的汽車的速度;圖(b)中P1、P2是測速儀先后發出的兩大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測速儀檢測到的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t=1.8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直線行駛的,則根據圖(b)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b)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是0.2s
B.測速儀第一次發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遇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是102m
C.汽車是在向測速儀靠近的
D.汽車的速度是70km/h
二、多選題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錢塘江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是以潮水作為參考系的
B.物體在第5s內指的是物體在第4s末到第5s末這1s的時間
C.火箭發射的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12.下列選項所描述的運動情況,可能存在的是( )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不等于0
B.兩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快,而加速度卻比較小
C.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變化量的方向卻向西
D.物體做直線運動,加速度在減小,但速度在增大
13.為提高百米賽跑運動員的成績,教練分析了運動員跑百米全程的錄像帶,測得:運動員在前7s跑了60.20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終點共用10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百米賽跑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00m/s
B.運動員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10.00m/s
C.運動員在7s末的瞬時速度約為9.20m/s
D.運動員沖刺的速度為10.00m/s
14.如圖,光滑水平面內建立直角坐標系xOy.A、B兩小球同時從O點出發,A球速度大小為v1,方向沿x軸正方向,B球速度大小為v2 = 2m/s、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為θ。坐標系第一象限中有一個擋板L,與x軸夾角為α。B球與擋板L發生碰撞,碰后B球速度大小變為1m/s,碰撞前后B球的速度方向與擋板L法線的夾角相同,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不計碰撞時間和空氣阻力,若A、B兩小球能相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v1的最大值為,且
B.若,則v1的最大值為,且
C.若,則v1的最大值為,且
D.若,則v1的最大值為,且
三、實驗題
15.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材,請你完成下列有關問題:
(1)圖1中 (選填“A”或“B”)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它使用的電源為 (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 (前兩空選填“為220V”或“約為8V”)。已知電源頻率為,則打點計時器每隔 s打一次點。
(3)圖2為同一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兩條紙帶,記錄了甲、乙兩輛小車的運動情況。由兩紙帶可知 (選填“甲”或“乙”)小車運動的速度較大。
16.下圖為電火花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工作時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電源,其工作電壓是 V,當電源的頻率是50Hz時,每隔 s打一次點。
17.在進行“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中:
(1)圖甲、乙所示實驗器材是 (選填“計時”“測速”或“測距”)的儀器。
(2)實驗得到一條清晰的紙帶,圖丙所示是截取了其中一段紙帶用刻度尺(單位:cm)測量時的情景,其中A、B、C、D、E、F為6個相鄰的點跡。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 Hz。則計數點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讀數為 cm,小車加速過程中E點瞬時速度大小為 m/s。
四、解答題
18.學校操場跑道的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該跑道由兩個半圓跑道和兩個直線跑道組成,已知直線跑道BC=AD=100m,每個半圓跑道的弧長也為100m。某次學校舉辦運動會,甲、乙兩位同學(均視為質點)分別參加了200m和800m賽跑,兩位同學參加比賽時均以A點為起跑點,均沿逆時針方向跑動,最終獲得的成績分別為27s和180s,求:
(1)乙同學參加800m賽跑的平均速度;
(2)甲同學參加200m賽跑的位移(計算結果可保留π和根號)。
19.在如圖所示的時間軸上標出:①3s內;②第3s內;③第3s初;④第2s末;⑤3s初,同時判斷它們是時刻還是時間間隔,并說明理由。

20.計算下列物體的加速度
(1)一輛汽車從車站由靜止出發做勻加速運動,經10s速度達到108km/h。
(2)在高速公路上汽車做勻加速運動,經5s速度從54km/h。提高到144km/h。
21.在2023年國慶假期中湖南省某市一輛婚車變道超車時,迎面與一輛卡車發生了正面碰撞,引發了重大交通事故。強行超車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極大隱患之一,如圖是汽車超車過程的示意圖,汽車甲和貨車分別以10和16的速度在限速20的路面上勻速行駛,如果兩車均視為質點,某時貨車在甲車前處,若此時甲車司機開始迅速加速從貨車左側超車,加速度大小為2,假定貨車速度保持不變,不計車輛變道和轉向的時間。
(1)甲車超過貨車之前與貨車的距離的最大值;
(2)甲車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車的最短時間;
(3)若甲車開始超車時,道路正前方的乙車迎面駛來,此時二者車頭相距183m,乙車速度為12,甲車超車的整個過程中,乙車速度始終保持不變,請通過計算分析,甲車能否安全超車;若甲車不能安全超車,則乙車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減速才能使甲車安全超車。
五、綜合題
運動描述
22.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觀察到太陽表面上有顆小黑點緩慢走過,持續時間達六個半小時,那便是金星,如圖所示。下面說法正確的(  )

A.地球在金星與太陽之間
B.觀測“金星凌日”時可將太陽看成質點
C.以太陽為參考系,金星繞太陽一周位移不為零
D.以金星為參考系,可以認為太陽是運動的
23.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指物體的(  )
A.位置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
24.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B.速度、力、時間、平均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度、時間 D.速度、質量、加速度、路程
25.下表是Z107次列車北京西至聊城區間的運行時刻表,則(  )
車次 出發站 開車時間 到達站 到達時間 用時 里程
Z107 北京西 19:53 聊城 23:32 3小時39分 350km
A.表中“23:32”表示時刻
B.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位移為
C.根據表中數據能求出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平均速度
D.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全程做勻速直線運動
26.“50TFSI”為某品牌汽車的尾部標識,如圖所示。其中“50”稱為G值,G值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為車輛從靜止加速到速度為(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若某車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9s,由此推算,該車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為 (保留一位有效數字),該車的尾標應該是 TFSI。

京滬高速鐵路,簡稱京滬高鐵,是一條連接北京市與上海市的高速鐵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長1318km,直線距離約為900km,設計的最高速度為380km/h。京滬高鐵的開通不僅讓人們享有更快、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也將對沿線城市的經濟、文化、旅游等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小張乘坐G17次列車,于當天19:00從北京南站始發,途經南京南站,于當天23:18到達上海虹橋站,全程時間為4小時18分鐘。
27.請列舉文字材料中出現的標量名稱,并寫出數值與單位(至少寫兩個): 。
28.關于材料中的相關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9:00表示時間間隔 B.4小時18分鐘表示時刻
C.1318km表示位移 D.380km/h表示瞬時速度
29.為了研究列車的運動,某同學利用傳感器繪制出了一段時間內列車運動的x-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列車在0~3s內做曲線運動
B.0~3s內列車的速度逐漸增大
C.列車在2s末和3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D.列車在0~3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4m/s
30.小張同學乘京滬高鐵往返于上海與北京兩地,往、返過程的位移 (選填“相同”或“不同”), (選填“能”或“不能”)畫出他從上海到北京過程的v-t圖像。
31.當小張觀察到G17次列車屏幕上顯示的 (選填“平均速度”或“瞬時速度”)為360km/h時,突然身體不適,急就醫,列車長決定在前方最近的車站臨時停車1min,讓小張得以及時得到急救,假設該列車減速過程的加速度為,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減速過程加速度大小的一半,則該列車因小張突發身體不適臨時停靠而延誤的時間為 min,估計該列車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為 m/s(均保留2位小數即可)。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綜合提高練習3》參考答案
1.C
【知識點】時間、已知參考系判斷物體運動情況、質點
【詳解】A.文中“11時14分”指的是時刻,故A錯誤;
B.文中“6小時32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故B錯誤;
C.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為參考系飛船是靜止的,故C正確;
D.研究飛船與空間站的精準對接過程,需要考慮對接時連接點的形狀和位置,不可以將飛船視為質點,故D錯誤。
故選C。
2.A
【知識點】質點
【詳解】A.研究女子標槍冠軍劉詩穎擲出的標槍槍尖的軌跡時,標槍的大小可忽略不計,能把標槍看做質點,選項A正確;
B.研究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馬龍的發球動作時不能把運動員看做質點,否則就沒動作可言了,選項B錯誤;
C.研究女子10米跳臺冠軍全紅嬋的跳水動作時不能把運動員看做質點,否則就沒動作可言了,選項C錯誤;
D.研究蘇炳添在百米跑決賽時的起跑技術時不能把運動員看做質點,否則就沒動作可言了,選項D錯誤。
故選A。
3.A
【知識點】時間
【詳解】AB.下午2點上課,2點是上課的時刻,故A正確,B錯誤;
CD.下午2點上課,2點45分下課,上課的時間是45分鐘,2點45分是下課的時刻,故CD錯誤。
故選A。
4.A
【知識點】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瞬時速度
【詳解】限速標志,表示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是60km/h,指的是瞬時速度,路線指示標志,表示到南寧還有100km指的是路程。
故選A。
5.C
【知識點】時間、已知參考系判斷物體運動情況、質點
【詳解】A.6月9日晚上19:30分指的是時刻,故A錯誤;
B.研究“圓月彎刀”形成的原因時,要研究足球的旋轉以及如何運動,因此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質點,故B錯誤;
C.研究足球在空中飛行時間,足球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因此可以把足球看作質點,故C正確;
D.足球在空中飛行時,以足球為參考系,守門員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C。
6.B
【知識點】質點
【詳解】A.研究接力比賽中運動員交接棒的動作,不能忽略運動員和棒的形狀大小等,不能看成質點,故A錯誤;
B.計算動車從南京到上海的運行時間,不需要考慮車的形狀大小,車可以看成質點,故B正確;
C.觀看跳傘運動員團隊的空中的特技表演,不能忽略運動員的形狀,運動員不能看成質點,故C錯誤;
D.觀察螞蟻拖動小蟲時螞蟻的肢體如何分工,不能忽略螞蟻的肢體,螞蟻不能看成質點,故D錯誤。
故選B。
7.D
【知識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別
【詳解】A.速度變化很大,但是如果時間很長,則加速度可能很小,選項A有可能存在,不符合題意;
B.當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同向時,可能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選項B有可能存在,不符合題意;
C.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率,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大,選項C有可能存在,不符合題意;
D.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速度變化的方向為正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為正方向,選項D不可能存在,符合題意。
故選D。
8.C
【知識點】平均速度、路程和位移的計算
【詳解】AB.對整個運動過程,無人機與隊伍的位移大小均為200m,無人機的路程為
AB錯誤;
C.若無人機的平均速率為45m/s,則運動時間為
則隊伍的速度為
C正確;
D.隊伍的速度與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相等,當隊伍的速度為4m/s,則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為4m/s,D錯誤。
故選C。
9.C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AB.小盒子B向被測物體發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后,經過時間到達被測物體并被反射折回,再經過時間回到小盒子B,故AB錯誤;
C.從小盒子B發射超聲波脈沖開始計時,經時間再次發射超聲波脈沖,經過時間到達被測物體并被反射折回,再經過時間回到小盒子B,該過程中超聲波經過的路程為,所以超聲波的速度可以表示
故C正確;
D.被測物體在時刻第一次接收到超聲波,接收到第二次超聲波的時刻為
該過程中被測物體發生的位移為
所以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C。
10.D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A.如圖所示,P1、P2之間一共有9格,共1.8s,則每一小格表示
A不符合題意;
B.如圖所示,測速儀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受到信號所用的時間為
在t1時間內,超聲波從發出到與汽車相遇,再從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反射回去,所以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到測速儀的距離為
B不符合題意;
C.如圖所示,測速儀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受到信號所用的時間為
在t2時間內,超聲波從發出到與汽車相遇,再從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反射回去,所以第二次相遇的位置到測速儀的距離為
因為
所以汽車是在向測速儀靠近的,C不符合題意;
D.汽車與超聲波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時間為
汽車與超聲波第一次相遇的位置到到第二次相遇的位置的距離為
則汽車的速度為
D符合題意。
故選D。
11.BD
【知識點】時間、已知物體運動情況判斷參考系、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別、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
【詳解】A.觀潮時,觀眾只覺得潮水“撲面而來”,是以觀眾(或地面上其它不動的物體)為參考系,A錯誤;
B.第5s內指的是第4s末到第5s末這1s的時間,B正確;
C.火箭發射的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C錯誤;
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D正確。
故選BD。
12.AD
【知識點】速度、速度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詳解】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卻不等于0,例如勻速直線運動,A描述的運動情況,可能存在;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就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變化就越慢,B描述的運動情況,不可能存在;
C.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C描述的運動情況,不可能存在;
D.在直線運動中,只要物體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物體就做加速運動,如果加速度在減小,只是速度增大得越來越慢,所以物體做直線運動,加速度在減小,速度也可能在增大,D描述的運動情況,可能存在。
故選AD。
13.ABD
【知識點】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詳解】由題意可知,運動員的位移為100m,時間為10s,故平均速度,故A正確;前7s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故B正確;由題意無法求出運動員在7s末的瞬時速度,故C錯誤,D正確。
14.AC
【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詳解】方法一:由于水平面光滑,則A球做以速度勻速直線運動,B球碰前、碰后分別做速度大小為、的勻速直線運動,設B球和擋板L的碰撞點為Q點,A、B兩小球能相遇點為P點。根據幾何關系,可得各個角度關系如圖所示,設B球從O點出發和擋板L的碰撞用時,B球和擋板碰后和A球相遇用時,則由正弦定理可得


對求導可得
解得,即此時最大,
當,此時,v1的最大值為,故A正確,B錯誤;
當,此時,v1的最大值為,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方法二:由設B球和擋板L的碰撞點為Q點,A、B兩球能相遇點為P點。過Q點作的高,長度即,則由幾何關系可得

后續同方法一求解。
方法三:因為A、B兩球相遇,則第一階段B球相對于A球的速度為;第二階段B球相對于A球的速度為方向必定相反,速度矢量關系如圖所示。則面積為

后續同方法一求解。
【點睛】
15.(1) A 交流
(2) 約為8V 為220V 0.02
(3)甲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打點計時器的種類及構造
【詳解】(1)[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有墨粉盒,故A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2]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
(2)[1][2]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約為8V,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220V;
[3]已知電源頻率為50Hz,則打點周期為
(3)由圖可知,兩相同長度的紙帶上,甲打的點少,即通過相同的位移,甲所用時間短。根據可知,甲小車的速度大。
16. 交流 220 0.02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種類及構造、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
【詳解】[1][2]電火花計時器工作時使用交流電源,其工作電壓是220V;
[3]當電源的頻率是50Hz時,則有
可知每隔0.02 s打一次點。
17. 計時 8.80 1.30
【知識點】打點計時器的數據處理
【詳解】(1)[1]圖甲、乙所示實驗器材是計時的儀器,其中甲是電磁打點計時器,乙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2)[2]毫米刻度尺的精度為1mm,估讀到0.1mm,則計數點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讀數為8.80cm;
[3]DF段的位移
xDF=(11.60-6.40)cm=5.20cm
則E點的瞬時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
18.(1)0
(2),方向A指向C
【知識點】平均速度、路程和位移的計算
【詳解】(1)丙同學參加800m賽跑,終點和起點位置相同,則位移為零,則平均速度為零。
(2)乙同學參加200m賽跑的終點為C點,則位移大小為AC之間的距離,根據幾何關系可知位移大小為
m
方向:A指向C
19. ,見解析
【知識點】時間
【詳解】時間是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距離,時刻是指時間點,在時間軸上對應的是一個點;
①指的是從0時刻開始的長度為3s的時間“段”;
②指的是從0時刻起的第3個長度為1s的時間“段”;
③指的是從0時刻起的第3個長度為1s的時間“段”的起始“點”;
④指的是從0時刻起的第2個長度為1s的時間“段”的終止“點”;
⑤指的是從0時刻開始長度為3s的時間“段”的起始“點”。
如圖所示,其中③與④指的是同一時刻。

20.(1)
(2)
【知識點】加速度的計算
【詳解】(1)由題意知v0=0,,時間t=10s,所以物體的加速度
(2)由題意知,汽車的初速度v0=54km/s=15m/s,末速度v=144km/h=40m/s,時間t=5s,所以汽車的加速度
21.(1)16m;(2)8s;(3)
【知識點】避免相撞類問題
【詳解】(1)汽車甲和貨車勻速行駛的速度大小分別為,
兩車距離達到最大時應滿足的條件是
設所需時間為,由運動學公式得
解得
由運動學公式得
(2)設甲經過時間剛好完成超車,根據位移關系可得
代入數據解得
(-1s舍去)此時甲車速度為
可知甲車超過貨車前已經達到限速的速度,設甲車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車的最短時間為t,根據位移關系可得
解得
(3)在最短時間8s內甲車的位移為
乙車在8s內的位移為
故不能安全超車
要使甲車安全超車,乙車的位移至多為
設乙車減速到,則由
解得
則乙車的加速度至少為
即乙車至少以大小為的加速度減速才能使甲車安全超車。
22.D 23.C 24.A 25.A 26. 4 40
【知識點】加速度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及物理意義
【解析】22.A.金星通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才能看到金星沒有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呈黑色,故A錯誤;
B.因為觀測“金星凌日”時太陽的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將太陽看成質點,故B錯誤;
C.金星繞太陽一周,起點與終點重合,位移為零,故C錯誤;
D.金星相對于太陽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以金星為參考系,太陽是運動的,故D正確。
故選D。
23.物體的運動狀態的特征物理量是速度矢量,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故選C。
24.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A正確;
B.速度、力、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時間是標量,故B錯誤;
C.位移、加速度、速度都是矢量,時間是標量,故C錯誤;
D.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質量、路程是標量,故D錯誤。
故選A。
25.A.表中“23:32”表示時刻,故A正確;
B.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路程為,位移大小小于,故B錯誤;
C.從表中數據無法知道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位移,故無法求出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
D.該列車從北京西至聊城全程中不是做直線運動,故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A。
26.[1]依題意,可知
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
該車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為。
[2]該車的G值為
即尾標應該是40TFSI。
27.1318km代表路程、4小時18分鐘代表時間 28.D 29.B 30. 不同 不能 31. 瞬時速度 2.25 58.14
【知識點】平均速度、標量與矢量、位移的定義、路程與位移、時間
【解析】27.全長1318km代表路程,全程時間為4小時18分鐘代表時間。
28.A.19:00表示時刻,故A錯誤;
B.4小時18分鐘表示時間間隔,故B錯誤;
C.1318km是運動軌跡的長度,表示路程,故C錯誤;
D.380km/h表示瞬時速度,故D正確。
故選D。
29.A.x-t圖像只能表示直線運動,故列車在0~3s內做直線運動,故A錯誤;
BC.x-t圖像的切線斜率表示速度,0~3s內,x-t圖像的切線斜率逐漸增大,則0~3s內,列車的速度逐漸增大,列車在2s末的速度大小小于3s末的速度大小,故B正確,C錯誤;
D.列車在0~3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故D錯誤。
故選B。
30.[1][2]位移是矢量,往返過程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往返過程的位移不同;上海到北京的路線是曲線,則小王從上海到北京速度方向不斷變化,v-t圖像只能描述直線運動,故不能畫出他從上海到北京過程的v-t圖像。
31.[1]360km/h表示瞬時速度;
[2]根據單位換算可得v=360km/h=100m/s,由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公式可得減速時間為
=50s
加速啟動時間為
=100s
兩段時間內運動的位移為
=7500m
勻速運動此段用時為
75s
則因臨時停靠耽誤時間為
t= t0+ t1+ t2- t3=60s+50s+100s-75s=135s=2.25min
[3]該列車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從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為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佳木斯市| 讷河市| 大理市| 泰安市| 涪陵区| 武隆县| 孝感市| 宜阳县| 广平县| 沿河| 柞水县| 大田县| 苗栗市| 绵竹市| 娱乐| 古田县| 洞口县| 华亭县| 乐亭县| 肇东市| 宿州市| 颍上县| 荥阳市| 云梦县| 乳山市| 修水县| 滕州市| 资阳市| 涟源市| 桦川县| 深水埗区| 白银市| 侯马市| 伊宁市| 大余县| 堆龙德庆县| 枣庄市| 尼玛县| 合肥市|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