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綜合提高練習(共3份打包,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綜合提高練習(共3份打包,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綜合提高練習1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如圖所示是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由圖可知物體(  )
A.初速度為0 B.2s末的速度大小為3m/s
C.5s內的位移為0 D.加速度大小為1.5m/s2
2.在某次救援中,消防隊員抱著被救者在懸停直升機的豎直懸繩牽引下以的速度勻速上升。當上升到離地面高處時,被救者的手機突然從口袋中掉出。則手機從掉出到落地的時間為(不計空氣阻力,)( )
A. B. C. D.
3.t=0時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經過B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之后在BC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停在C點。若第2s末和第6s末速度大小均為8m/s,第4s末速度大小為12m/s,則( )
A.運動員在第4s末恰好經過B點
B.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15m/s
C.運動員在第10s末恰好停在C點
D.運動員在第8s末恰好停在C點
4.甲、乙兩物體由同一位置出發沿同一直線運動,其速度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兩物體兩次相遇的時刻分別為2 s末和6 s 末
C.乙在前4 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2 s后甲、乙兩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5.某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 )
A.0-2 s內的加速度為
B.0-5 s內的位移為12 m
C.第1 s末與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與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6.質點在Ox軸運動,時刻起,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圖線0~1s內為直線,1~5s內為正弦曲線,二者相切于P點,則(  )
A.0~3s內,質點的路程為2m B.0~3s內,質點先做減速運動后做加速運動
C.1~5s內,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27m/s D.3s末,質點的速度大小為2m/s
7.關于某質點的x-t圖像(如圖甲所示)和另一質點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都為3m
B.兩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都沒有變化
C.圖甲中質點在3s內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圖乙中質點在3s內也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D.圖甲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圖乙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
8.以10 m/s速度行駛的汽車,制動后以2 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則汽車在制動后6 s內的位移是(  )
A.24 m B.25 m C.35 m D.96m
9.某質點從一定高度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它下落至總高度的一半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它著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10.某同學從一塔頂上每隔0.8s由靜止釋放一個小球,當剛釋放第7個小球時,第1個小球恰好落地。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56m/s
B.第1個小球落地時,第6個小球下落的距離為3.2m
C.第1個小球落地時,第2個小球與第3個小球的間距為16m
D.第1個小球落地前瞬間,第1個、第2個和第5個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多選)、兩物體沿同一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時,物體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B.內,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
C.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內,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
12.甲車和乙車從同一位置出發沿平直公路行駛,它們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分別為如圖所示的直線甲和曲線乙,時,直線甲和曲線乙剛好相切。有關兩車在內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車做勻加速運動且其加速度為
B.內,乙車的平均速度大于
C.時兩車間隔距離為
D.時甲車和乙車相距最遠
13.下列關于直線運動的甲、乙、丙、丁四個圖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所描述的物體在0~2s內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乙圖中所描述的物體在時段通過的位移為
C.丙圖中所描述的物體在時段速度的變化量為
D.若丁圖中所描述的物體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該物體的加速度為
14.某質點以10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開始以大小為2 m/s2的加速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從質點開始減速至速度大小變為6 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的位移大小一定是9 m B.質點的路程可能是34 m
C.經歷的時間可能是8 s D.經歷的時間一定是2 s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某同學進行“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時。
(1)除電磁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臺、導線及開關外,在下列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
A.電壓8V、頻率50Hz的交流電源
B.電壓8V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槽碼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
B.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時,再松開紙帶
C.紙帶上的打點密集說明紙帶運動速度較大
D.從紙帶上能看清的點開始選擇計數點,并測量處理數據
(3)該同學按打點先后順序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點,得到了O、A、B、C、D等幾個計數點,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點時紙帶的速度大小為0.25m/s。紙帶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6.小明與他的同伴做“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
(1)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確該實驗的目的及原理,他從實驗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其中哪些器材是多余的;
①電磁打點計時器 ②天平 ③細繩 ④紙帶 ⑤小車 ⑥鉤碼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
(2)為達到實驗目的,還需要的器材是;
(3)在該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靠近滑輪一端
B.開始實驗時小車遠離打點計時器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后再釋放小車
D.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越多越好
(4)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其中相鄰的兩個計數點還有4個點未畫出,則根據紙帶,回答下列問題:
①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s;
②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則計數點1時小車對應的速度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③據此可求出小車從1到3計數點內的加速度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7.有一顆石子從深井的井沿邊上自由落下,經落到深井里的水面上。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井的深度h;
(2)石子落到水面上的瞬時速度v的大小。
18.有些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某型號的戰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能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7.5m/s2,當飛機的,速度達到50m/s時才能離開航空母艦起飛。問:
(1)現在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若要求該飛機滑行140m后起飛,彈射系統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現在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若艦上不裝彈射系統,要求該種飛機仍能從此艦上正常起飛,問該航母起飛跑道至少應為多長?(保留整數)
(3)若航空母艦上不裝彈射系統,設航空母艦的起飛跑道長為L=140m,為使飛機仍能從此艦上正常起飛,這時可以讓航空母艦沿飛機起飛方向以某一速度勻速航行,則這個速度至少為多少?(可以保留根號)
19.甄、賈兩位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合作完成了對某地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1)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應選用______ ;
A.8V左右的交流電源
B.8V左右的直流電源
C.220V的交流電源
D.220V的直流電源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先接通電源,后釋放重錘
B.釋放重錘時,重錘應盡量遠離打點計時器
C.紙帶上的打點越密,表明重錘的速度越大
(3)賈同學分析紙帶乙圖,其中A、B、C…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0.10s,由圖中給定的長度,求得打下C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是 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結果都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甄同學通過多次操作從其中選擇了一條比較清晰的紙帶,并選取了第一個比較清晰的點為計數點A,并依次計算出到A點的距離x與所用時間t的比值,作出了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坐標系中已標出的坐標值為已知量,則A點的速度為= ,重力加速度為g= (均用a、b、c表示)。
20.(14分)如圖所示,甲、乙兩名運動員在訓練接力賽跑.已知甲、乙兩運動員的起跑過程可看成加速度大小為的勻加速運動且經加速后都能達到并保持的最大速度跑完全程.已知接力區的長度為,乙在接力區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在甲、乙相遇時完成交接棒,假設接棒動作不影響運動員的速度大小.
(1)乙能否在接力區內達到最大速度?
(2)為了取得最好成績,需要乙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則甲應在距離接力區前端多遠時對乙發出起跑口令?
(3)若接力區的長度只有,甲應在距離接力區前端多遠處對乙發出起跑口令,才能使他們取得最好成績?
21.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各地積極籌備物資支援疫情災區,某地一運送物資的貨車在筆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途中不慎掉落一包物資。后方一轎車發現并撿起物資后鳴笛示警,同時啟動并用最短時間追趕貨車,此時貨車在其前方處,貨車司機在轎車鳴笛后經開始制動剎車,最終兩車停在同一地點完成交接。已知貨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轎車啟動和剎車的加速度大小均為,該路段所允許的最大速度為。轎車鳴笛示警到追上貨車的過程中,求:
(1)貨車運動的距離;
(2)轎車運動的時間;
(3)轎車與貨車的最遠距離。
參考答案
1.【答案】B
【詳解】
A.初速度為5m/s,A錯誤;
B.2s末的速度大小為3m/s,B正確;
C.5s內的位移為
C錯誤;
D.加速度大小為
D錯誤。
2.【答案】B
【詳解】手機掉出口袋時,由于慣性,有豎直向上的速度,大小為,手機做豎直上拋運動,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有
解得
,(舍)
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3.【答案】C
【詳解】
A.第2s末速度為8m/s,則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
若運動員在第4s末恰好經過B點,則運動員在第4s末的速度應該為
而實際上,第4s末速度大小為12m/s,說明運動員在第3s末和第4s末速度大小相同,第4s末已經越過B點,故A錯誤;
B.第4s末到第6s末過程中,運動員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設運動員在t時間到達B點,有最大速度v,則有
解得
故B錯誤;
CD.設運動員在t’時間恰好停在C點,則有
解得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4.【答案】B
【詳解】
A.乙先做勻加速后做勻減速,加速度發生了變化,所以乙做的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圖像與坐標軸包圍的面積代表位移,由圖可知,2s、6s內二者的位移相等,他們從同一位置出發,同向運動,故2 s末和6 s 末二者相遇,故B正確。
C.乙在前4s內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
D.由圖可知,2s后二者的速度方向沒有變化,故D錯誤。
故選B。
5.【答案】C
【詳解】A.0-2 s內的加速度大小為,A錯誤;
B.速度圖像的圖線與兩個坐標軸所圍“面積”等于位移,,B錯誤;
C.速度的正負表示方向,第1 s末;與第4.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確;
D.速度圖像的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圖可知,第1 s末與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錯誤。選C。
6.【答案】D
【詳解】A.根據縱坐標的變化量表示位移,可知,內,質點通過的位移大小為3.27m,路程為3.27m。內,質點通過的位移大小為1.27m,路程為1.27m,故內,質點的路程為
A錯誤;
B.根據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內,質點先做勻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后做加速運動,B錯誤;
C.內,質點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為0,C錯誤;
D.3s末質點的速度大小等于1s末質點的速度大小,為
D正確。
故選D。
7.【答案】D
【詳解】
A.圖甲中的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為△x=0-0=0,圖乙中的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為
故A錯誤;
B.根據x-t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圖甲中的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圖乙中的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B錯誤;
C.圖甲中質點速度在1s時刻發生變化,不是勻變速運動,也不是勻速運動,圖乙中質點在1s時刻,加速度方向發生改變,不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圖甲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斜率之比為2:1,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圖乙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斜率之比為2:1,加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B
【詳解】
汽車停止運動的時間
則汽車在制動后6 s內實際運動了5s,則位移為
解得
故選B。
9.【答案】C
【詳解】
由速度位移關系可知,做自由落體運動的質點下落至總高度的一半過程中,有
在全過程中
聯立解得,質點著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故選C。
10.【答案】B
【詳解】小球在空中的點跡如圖
A.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落地的速度為
故A錯誤;
B.第1個小球落地時,第6個小球下落的距離為
故B正確;
C.第1個小球落地時,第2個小球距離釋放點的距離為
第3個小球距離釋放點的距離為
第2個小球與第3個小球的間距為
故C錯誤;
D.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可得第1個小球落地前瞬間,第1個、第2個和第5個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
故D錯誤。
故選B。
11.【答案】CD
【解析】內,物體始終沿負方向運動,則時,物體運動方向沒有發生改變,錯誤;圖像的切線斜率表示速度,由題圖可知,內,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錯誤;內,兩物體的位移大小均為,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正確;由題圖可知,物體的圖線的切線斜率的絕對值先小于物體的,后大于物體的,故內某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正確.
12.【答案】BC
【詳解】
A.甲車的圖線為傾斜直線,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
A錯誤;
B.內,若乙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為
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實際上,乙車在這2s內的位移大于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故乙車的平均速度大于,B正確;
C.,甲車的位移為
此時乙車才剛要出發,故時兩車間隔距離為,C正確;
D.前,甲車在前速度較大,故距離增大,后,甲車在前速度仍大于乙車,故距離繼續增大,D錯誤。
故選BC。
13.【答案】AC
【詳解】A.甲圖是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圖像可知,0~2s內物體的加速度恒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正確;
B.乙圖中所描述的物體在時段通過的位移為,選項B錯誤;
C.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丙圖中所描述的物體在時段速度的變化量為,選項C正確;
D.若丁圖中所描述的物體正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得,則該物體的加速度,解得加速度為,選項D錯誤。選AC。
14.【答案】BC
【詳解】
CD.若末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由
可知,經歷的時間
t=2 s
若末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同理可知,經歷的時間
t′=8 s
選項C正確,D錯誤。
AB.由
可知,物體的位移大小為
若末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則由速度由10 m/s減為零的時間
路程為
此后反向做加速運動至速度大小為6 m/s的時間
路程為
則總時間
t=t1+t2=8 s
總路程為
x=x1+x2=34 m
選項A錯誤,B正確。
故選BC。
15.【答案】 (1)ACF (2)ABD (3)0.40
【詳解】(1)AB.電磁打點計時器需使用電壓8V、頻率50Hz的交流電源,A正確,B錯誤;
C.需用刻度尺測量紙帶上的點距,C正確;
D.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通過紙帶上的點即可知道小車在不同階段的運動時間,不需要秒表,D錯誤;
EF.本實驗目的是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通過槽碼牽引小車運動,但不需要測量小車的質量,不需要天平,E錯誤,F正確。
故選ACF。
(2)A.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源,A正確;
B.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時,再松開紙帶,B正確;
C.紙帶上的打點密集,說明紙帶運動速度較小,C錯誤;
D.從紙帶上能看清的點開始選擇計數點,并測量處理數據,D正確。
故選ABD。
(3)由于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點,故T=0.1s,由逐差法可得,紙帶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16.【答案】天平和秒表;ABD;C;0.1;0.36;0.38
【詳解】(1)[1]該實驗需要①電磁打點計時器、③細繩、④紙帶、⑤小車、 ⑥鉤碼和⑧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但是不需要②天平和⑦秒表,則多余的器材是天平和秒表;
(2)[2]為達到實驗目的,還需要重錘、刻度尺和低壓交流電源,選ABD;
(3)[3]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遠離滑輪一端,選項A錯誤;
B.為了充分利用紙帶,開始實驗時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選項B錯誤;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后再釋放小車,選項C正確;
D.小車的加速度不需要太大,則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不是越多越好,選項D錯誤。選C。
(4)①[4]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1s;
②[5]根據紙帶上的數據,則計數點1時小車對應的速度為
③[6]據此可求出小車從1到3計數點內的加速度為
17.【答案】(1)20m;(2)20m/s
【詳解】
(1)由
代入數據解得
h=20m
(2)根據公式
v=gt
代入數據解得
v=20m/s
18.【答案】(1);(2);(3)
【詳解】
(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

(2)無彈射體統時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
得艦身長度為
(3)設飛機起飛所用的時間為t,在時間t內航空母艦航行的距離為,航空母艦最小速度為,對航空母艦有
對飛機有 -
聯立解得
19.【答案】(1)C,(2)A,(3)2.0;9.6,(4)b ;
【詳解】(1)實驗時,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應選用220V交流電源,選C。
(2)A.先接通電源,后釋放重錘,能在紙帶上打出較多的點,A正確;
B.釋放重錘時,重錘應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以便充分利用紙帶,在紙帶上打出較多的點,B錯誤;
C.紙帶上點跡間的時間間隔相等,紙帶上的打點越密,表明重錘的速度越小,C錯誤。選A。
(3)[1]打下C點時重物的速度大小是
[2]由逐差法求解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
(4)[1][2]重錘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位移—時間公式,則,結合圖像可知A點的速度為,圖像的斜率,則重力加速度為
20.【答案】(1)能  (2)  (3)
【解析】(1)設乙起跑后一直以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跑完接力區,由運動學公式得,解得,則乙能在接力區內達到最大速度.
(2)乙從起跑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所用時間設為,則,
這段時間內乙的位移,
故乙起跑時,與甲的距離為,
即甲應在距離接力區前端處對乙發出起跑口令,這樣才能取得最好成績.
(3)由于,故不可能在乙達到最大速度時完成接棒.為取得最好成績,應在接力區末端即乙跑出時完成交接棒,設乙此時的速度為,有,
代入數據解得,
此時乙所用時間為,
故乙起跑時,與甲的距離為,
即甲應在距離接力區前端處對乙發出起跑口令,這樣才能取得此種情況下的最好成績.
21.【答案】(1)135m;(2)31.75s;(3)351m
【詳解】
(1)貨車勻速運動的位移

貨車剎車過程的位移為,由
則貨車運動的距離為
(2)轎車先勻加速運動至最大速度,再以勻速運動最后剎車勻減速運動用時最短
由于轎車啟動的加速度大小與減速階段加速度大小相等,則勻加速運動時間與勻減速運動時間相等,由

轎車勻加速與勻減速運動階段運動的距離相等,由

勻速運動的時間為,則


(3)當轎車速度與貨車速度相等時,兩車距離最大。設轎車經時間與貨車速度相等,共同的速度為,則

此時轎車前進距離

貨車前進距離

轎車與貨車相距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綜合提高練習2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下列所給的位移-時間圖像或速度-時間圖像中,表示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無法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
A.B.C.D.
2.如圖所示,一平直公路上有三個路標O、M、N,且xOM=3m、xMN=12m。一輛汽車在該路段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經過O、M、N三個路標,已知汽車在路標OM間的速度增加量為Δv=2m/s,在路標MN間的速度增加量為Δv=4m/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汽車在OM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m/s
B.汽車從M處運動到N處的時間為3s
C.汽車經過O處時的速度大小為1m/s
D.汽車在該路段行駛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3.在交警處理某次交通事故時,將監控儀器獲得的數據輸入計算機后,得到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剎車過程中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為v=10-4t,v的單位是米/秒(m/s),t的單位是秒(s)。該汽車開始剎車后3s內的位移為(  )
A.12m B.12.5m C.13m D.13.5m
4.高速公路的 電子收費系統如圖所示, 通道的長度是識別區起點到自動欄桿的水平距離.某汽車以 的速度勻速進入識別區, 天線用了 的時間識別車載電子標簽,識別完成后發出“滴”的一聲,司機發現自動欄桿沒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動剎車,汽車剛好沒有撞桿.已知司機的反應時間為 ,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則該 通道的長度為( )
A. B. C. D.
5.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關于物體在前8s內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第6s末改變速度方向
B.0~4s內的速度大于6~8s內的速度
C.前4s內的速度為1m/s
D.后4s內的路程為0
6.2021年6月1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舉行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公布了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經理論計算如在火星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物體從一定的高度處自由下落,應測得在第內的位移是,則(  )
A.物體在末的速度是
B.物體在第內的平均速度是
C.物體在第內的位移是
D.物體在內的位移是
7.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 所示,設向右為正方向.關于物體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 1s 內向右運動,第 2s 內向左運動
B.第 1s 內加速度大小為 0.25m/s2
C.第 1s 內位移大小為 4m
D.第 1s 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 2s 內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8.A、B兩質點從同一地點運動的x-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兩質點在4s末速度相等
B.前4s內A、B之間距離先增大后減小,4s末兩質點相遇
C.前4s內A質點的位移小于B質點的位移,后4s內A質點的位移大于B質點的位移
D.B質點先加速后減速,8s末回到出發點
9.甲、乙兩個臺球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被先后擊出,運動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  )
A.2.5t0時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5t0時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6t0時乙恰好與甲相碰 D.3t0-6t0內兩球的平均速度相等
10.如圖所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個相等的部分,一物體從點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到達點速度恰好為零,關于物體向上滑動過程中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物體到達、點的速率之比
B.物體到達、經歷的時間之比
C.物體通過每一部分時,其速度變化量的大小越來越大
D.物體從到的平均速度等于過點時的瞬時速度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多選)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其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兩車在時并排行駛,則( )
A.在時,甲車在乙車后
B.在時,甲車在乙車前
C.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
D.甲、乙兩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為
12.ETC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汽車以朝收費站正常沿直線行駛,如果過ETC通道,需要在收費站中心線前處正好勻減速至,勻速通過“勻速行駛區間”后,再勻加速至正常行駛;如果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過繳費成功后,再啟動汽車勻加速至正常行駛。設汽車加速和減速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均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汽車走人工收費通道時,開始減速的位置距離收費站中心線是
B.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C.若采用ETC通道,汽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的總時間為
D.汽車采用ETC通道比人工收費通道節約的時間
13.物體以12m/s的速度沖上一個足夠長的斜坡,當它再次返回坡底的時候速度的大小為8m/s,設上行和下滑階段物體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 )
A.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時間之比為2:3
B.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位移大小之比為3:2
C.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3:2
D.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加速度之比為9:4
14.如圖所示,一顆子彈水平向右飛行,恰好能夠依次穿過豎直固定著的厚度相同的3塊木塊,子彈在木塊中的運動可以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子彈進入每塊木塊前的速度之比
B.子彈依次穿過三塊木板的時間之比
C.改變木板的厚度,讓子彈恰好穿過三塊木塊的時間相等,則三塊木塊的厚度之比
D.改變木板的厚度,讓子彈恰好穿過三塊木塊的時間相等,則子彈進入每塊木塊前的速度之比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某同學利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測量學校圖書樓的高度,從圖書樓天臺邊緣由靜止釋放一個小物體,用秒表記錄了下落時間2s,重力加速度,不計阻力。
(1)求圖書樓的高度;
(2)小物體落地前用0.2s時間經過圖書樓附近的一顆樹,求樹的高度。
16.某同學仿照“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實驗,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
(1)對該實驗裝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磁打點計時器應接直流電源
B.應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
C.重物最好選用密度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開始時應使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并保持靜止
(2)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實驗中得到的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把開頭幾個模糊不清的點去掉,以較清晰的某一個點作為計數點A,依次標記為點B、C、D、E、F、G,相鄰兩個計數點的時間間隔T=0.02s。測量出各點間的距離已標在紙帶上。求打點計時器打出點D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 m/s,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的值約為 m/s2。(本題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若實際電源的頻率大于50Hz,測得的加速度 (填“偏大”或“偏小”)。
17.某同學用如圖(a)所示裝置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從所打的紙帶中選出來如圖(b)所示的一條紙帶(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紙帶下方的數字為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圖(c)(d)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兩種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回答問題:
(1)圖(c)所示的打點計時器,電源要求是(  )
A.直流220V B.交流220V C.交流6V D.直流6V
(2)關于圖(c)(d))所示兩種打點計時器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必須用復寫紙
B.都必須把紙帶壓在復寫紙的上面
C.都必須要先通電后釋放紙帶,紙帶通過后立即關閉電源
(3)根據圖(b)所示紙帶數據,打下第1點時,小車速度大小為 m/s。(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4)為減小誤差,利用逐差法計算加速度,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5)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小車的加速度,當電源頻率低于50Hz時,如果仍然按50Hz的頻率計算,則測出的加速度數值將比小車的真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8.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打出了一條紙帶,O、A、B、C、D幾個相鄰的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0.1s,用刻度尺量得各段長度如下:OA=1.48cm,AB=1.91cm,BC=2.31cm,CD=2.70cm。
(1)通過分析紙帶數據,可判斷在實驗誤差范圍內小車在做 直線運動。(填“勻加速”或“勻減速”)
(2)計數點C對應的速度大小為 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小車的加速度大小 m/s2 。(用逐差法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9.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其v-t圖像如圖所示,試根據v-t圖像判斷:
(1)第1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多大 第2 s和第4 s內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2)在第4 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大
(3)物體在5 s內的位移為多大
20.如圖所示,一氦氣球下方系有一物體從地面由靜止釋放,氦氣球攜物體以2.5m/s的加速度勻加速豎直上升,當物體運動到距地面h=20m高處時繩子突然斷裂。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繩子斷裂時,物體的速度大小;
(2)物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3)繩子斷裂后,物體多久落地。
21.自行車在出廠時都要檢驗剎車性能,甲、乙兩類不同的自行車分別以最大速度15m/s、10m/s同時在同一路面的同一起點做剎車性能檢測,它們的圖像如圖所示,求:
(1)甲、乙自行車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兩自行車間的最大距離s。
參考答案
1.【答案】B
【思路點撥】圖象為物理學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圖象時首先要明確圖象的坐標,從而理解圖象的意義;即可確定點、線、面的含義.
【詳解】A.由圖可知,物體的初位置和末位置縱坐標均為零,A圖中物體回到了初始位置,A錯誤;
B.圖中根據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知2s內物體的位移不為0,則物體在2秒末不能回到初始位置,B正確.
C.圖中物體先向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后沿負方向做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勻速直線運動,則t=2s內位移為零,物體回到初始位置,C錯誤.
D.由圖可知,圖像的“面積”等于位移可知,物體在2s內的位移為零,則物體回到初始位置,D錯誤.選B.
2.【答案】D
【詳解】CD.設汽車經過0路標時速度為v,又由于汽車在OM段速度增加量為 ,故通過M時速度為v+2,同理通過N時速度為v+6,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
解得
C錯誤,D正確;
A.汽車在OM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A錯誤;
B.汽車在MN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汽車從M處運動到N處的時間為
B錯誤。
故選D。
3.【答案】B
【詳解】根據汽車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v=10-4t,可知,汽車剎車時的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4m/s2,則剎車停止用時間,3s汽車已經停止,則汽車開始剎車后3s內的位移為,選B。
4.【答案】D
【詳解】汽車的初速度 ,汽車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為 ,剎車的位移為 ,則該 通道的長度為 ,故選 .
5.【答案】C
【詳解】A.由圖可知,第4s末物體速度的方向由正向變為負向,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A錯誤;
B C.根據圖像斜率等于物體的速度可知,0~4s內的速度小于6~8s內速度,且物體0~4s內的速度v1=1m/s,B錯誤,C正確;
D.后4s內的物體從正向4m處移到負向4m處,則路程為8m,D錯誤。選C。
6.【答案】C
【詳解】第內的位移為
解得
A.物體在末的速度是
A錯誤;
B.物體在第內的位移為
在第內的平均速度是
B錯誤;
C.物體在第內的位移是
C正確;
D.物體在內的位移是
D錯誤。
故選C。
7.【答案】D
【思路點撥】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速度時間圖線表示的物理意義,知道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積”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負值表示運動的方向.
【詳解】因0-2s內物體的速度均為正值,則第1s內和第2s內物體均向右運動,選項A錯誤;第 1s 內加速度大小為,選項B錯誤;第 1s 內位移大小為,選項C錯誤;第 1s 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 2s 內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選項D正確;故選D.
8.【答案】B
【詳解】A.x-t圖像中,切線的斜率表示速度,4s末二者的斜率不同,所以速度不相等,A錯誤;
B.前4s內A、B之間距離先增大后減小,4s末兩質點相遇,B正確;
C.前4s內A質點的位移與B質點的位移相同,后4s內A質點的位移與B質點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錯誤;
D.由圖線切線的斜率知,B質點先減速后反向加速,8s末回到出發點,D錯誤。選B。
9.【答案】C
【詳解】A.根據運動位移-時間圖像可知,圖像的斜率表示臺球的速度,則2.5t0時甲的速度為
2.5t0時乙的速度為
則有,所以A錯誤;
B.根據運動位移-時間圖像可知,兩臺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加速度都為0,所以B錯誤;
C.根據運動位移-時間圖像可知,圖像的交點表示兩臺球相遇,所以C正確;
D. t0-6t0內甲球的平均速度為
t0-6t0內乙球的平均速度為
則有,所以D錯誤;
選C。
10.【答案】C
【詳解】A.物體從A點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動,到達E點速度恰好為零,可研究它的逆過程,即從E點開始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根據,可知物體到達D、B點的速率之比,A錯誤;
B.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可得,則物體到達、經歷的時間之比,B錯誤;
C.物體上滑時,物體的速度逐漸減小,通過每一部分時的時間逐漸變大,根據,可知其速度變化量的大小越來越大,C正確;
D.對逆過程來說,D點是從E到A的中間時刻,可知經過D點的瞬時速度等于EA間的平均速度,則物體從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過D點時的瞬時速度,D錯誤。選C。
11.【答案】BD
【解析】圖像與軸圍成的圖形的面積表示位移,由題圖可知,在內,甲、乙圖線與軸圍成的圖形的面積相等,即內兩車位移相等,由題知時兩車并排行駛,所以在時,甲、乙兩車第一次并排行駛,故A、C錯誤;由題圖可知,內,乙的位移比甲的大,而二者又在時并排行駛,所以時甲在乙前面,二者相距,故B正確;甲、乙兩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也就是從第末到第末兩車運動的位移,即,故D正確.
12.【答案】AB
【詳解】A.汽車走人工收費通道時,開始減速的位置距離收費站中心線為
故A正確;
B.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的位移為
汽車加速階段的位移與減速階段的位移大小相同,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為
故B正確;
C.汽車走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的時間為
汽車加速階段的運動時間與減速階段的運動時間相同,汽車經過勻速行駛區間的時間為
若采用ETC通道,汽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的總時間為
故C錯誤;
D.走人工通道的總位移與總時間
通過相同的總位移,汽車走ETC通道,多運動的時間為
汽車采用ETC通道比人工收費通道節約的時間為
故D錯誤。
故選AB。
13.【答案】ACD
【思路點撥】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并能靈活運用.
【詳解】B.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位移大小之比為,B錯誤;
C.物體在上行的平均速度大小為,物體在下滑的平均速度大小為,所以,C正確;
A.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距離大小s,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時間之比,A正確;
D.物體在上行和下滑階段運動的加速度之比,D正確;選ACD。
14.【答案】BCD
【詳解】A.設木塊的厚度均為d,子彈的加速度大小為a。將子彈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逆向看作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可知子彈進入木塊3、2、1前的速度之比為,即,A錯誤;
B.將子彈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逆向看作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可知子彈穿過木塊3、2、1的時間之比為,即,B正確;
CD.將子彈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逆向看作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若改變木板的厚度,讓子彈恰好穿過三塊木塊的時間相等,則根據,可知木塊3、2、1的厚度之比為,即,根據,可知子彈進入木塊3、2、1前的速度之比為,即,CD正確。選BCD。
15.【答案】(1)20m;(2)3.8m
【詳解】(1)根據自由落體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有
代入數據可得
(2)設樹的高度為,物體下落到樹頂端所用時間為,則有
其中
代入數據解得
16.【答案】 BD/DB 0.58 9.6 偏小
【詳解】(1)[1]A.電磁打點計時器通過振針的周期性振動而在紙帶上留下點跡,接的是低壓交流電,A錯誤;
B.為了不浪費紙帶,同時獲取更多的數據點,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B正確;
C.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造成的誤差,重物最好選用密度大體積小的材料,C錯誤;
D.開始時應讓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并保持靜止,這樣做可以節約紙帶同時保證重物有足夠的下落距離,獲得更多的數據點,D正確。
選BD。
(2)[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位移所用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因此可得打點計時器打出點D時重物的瞬時速度為
[3]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逐差相等公式有
可得
(3)[4]若實際電源的頻率大于50Hz,則根據頻率 與周期之間的關系
可知,打點的實際周期小于,因此測量得到的加速度偏小。
17.【答案】(1)B,(2)C,(3)0.715,(4)1.90,(5)偏大
【詳解】(1) 其中圖(c)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為交流電源220V。選B。
(2) AB.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用復寫紙,必須把紙帶壓在復寫紙的下面;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不需要用復寫紙,而用墨粉紙盤,AB錯誤;
C.為了充分利用紙帶,兩種打點計時器使用時,都必須要先通電后釋放紙帶,紙帶通過后立即關閉電源,因為兩種計時器都不能長時間的工作,所以紙帶通過后立即關閉電源,C正確。選C。
(3)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則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打下1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
(4)根據逐差法,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5)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低于50Hz,則計算用的打點的時間間隔T小于真實值,計算的出加速度的測量值大小大于真實值。
18.【答案】勻加速;0.25;0.41;
【詳解】
(1)[1]由題中數據可算得
即連續且相等的時間段內的位移差基本相等,且位移差為正值,說明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2]勻變速直線運動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所以
(3)[3]小車的加速度
19.【答案】(1)4 m/s2 相同  (2)2 m/s2 (3)4 m
【解析】(1)a== m/s2=4 m/s2 ;同一條直線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
(2)在第4 s內,物體的加速度a'= = m/s2=-2 m/s2,加速度大小為2 m/s2.
(3)物體在5 s內的位移為題圖所示兩個三角形面積相抵消后的值,為 x=×3×4 m+×2×(-2)m=4 m.
20.【答案】(1)10m/s;(2)25m;(3)
【詳解】(1)物體從地面上升20m的過程中,有,可得繩子斷裂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2)繩子斷裂后,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則有,繩子斷裂后,物體上升的高度為,所以物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H=h+h1=20m+5m=25m
(3)繩子斷裂后,物體落地時間,即,解得
21.【答案】(1),;(2)
【詳解】
(1)根據圖像,剎車時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甲的剎車時間
乙的剎車時間
根據
聯立解得
(2)設經過時間t,兩車速度相等,此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
則有
解得
根據
解得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綜合提高練習3【較難】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于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研究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同樣可以借助數學工具,有一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是,則當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2.甲、乙兩物體由同一位置出發沿同一直線運動,其速度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兩物體兩次相遇的時刻分別為2 s末和6 s 末
C.乙在前4 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2 s后甲、乙兩物體的速度方向相反
3.趙州橋是聞名遐邇的石拱橋,是我國橋梁建筑的瑰寶。一輛以36km/h速度行駛的汽車在駛近趙州橋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是0.2m/s2,汽車減速行駛1min后的速度大小是(  )
A.24m/s B.2m/s C.0 D.18km/h
4.關于某質點的x-t圖像(如圖甲所示)和另一質點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都為3m
B.兩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都沒有變化
C.圖甲中質點在3s內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圖乙中質點在3s內也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D.圖甲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圖乙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
5.加速度的定義式為,歷史上有些科學家曾把相等位移內速度變化相等的單向直線運動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現稱“另類勻變速直線運動”),“另類加速度”的定義式為,其中和分別表示某段位移內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表示物體做減速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且保持不變,則逐漸減小
B.若不變,則物體在中間位置的速度為
C.若A不變,則物體在位移中點處的速度比小
D.若不變,則A也一定不變
6.光滑斜面的長度為L,一物體自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勻加速滑至底端,經歷的時間為t,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運動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的瞬時速度是
C.物體在時的瞬時速度是
D.物體從頂端運動到斜面中點所需的時間是
7.甲、乙兩車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20 s時相遇.它們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乙車啟動時,甲車在其前方100 m處
B.0~20 s時間內,乙車落后甲車的最大距離為75 m
C.甲車啟動10s后正好追上乙車
D.乙車超過甲車后,兩車還會再相遇
8.勞斯萊斯(Rolls-Royce)是汽車王國雍容高貴的標志,某款加長版勞斯萊斯在啟動過程中(視為勻加速),每隔1.1s曝光一次,在同一底片上曝光三次形成的照片如圖所示,已知車身總長為6m,則轎車的加速度最接近(  )
A.7m/s2 B.8m/s2 C.9m/s2 D.10m/s2
9.農村振興是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國家大力投入,近年來農村舊貌換新顏,道路情況也得到極大改善,基本村村通水泥路。有一輛長途客車在云南麗江鄉村道路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看見正前方處有一只狗,司機立即采取制動措施。若從司機看見狗開始計時,長途客車的速度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若狗正以的速度與長途客車同向勻速奔跑,為避免發生事故,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10.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時刻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4~6 s內,甲、乙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 s內甲通過的路程更大
C.前4 s內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兩物體一定在2 s末相遇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
11.四個物體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12.如圖所示,在距地面h處以速度v豎直上拋一個小球,小球上升的最高點距地面2h。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從小球拋出開始計時,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當小球距拋出點距離為時,經歷的時間可能是(  )
A. B.
C. D.
13.一輛小汽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現正前方處有一輛大卡車以的速度同方向勻速行駛,小汽車緊急剎車,剎車過程中剎車失靈。如圖所示,圖線a、b分別為小汽車和大卡車的圖像(忽略剎車反應時間),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因剎車失靈前小汽車已減速,故不會發生追尾事故
B.在時恰發生追尾事故
C.在時恰發生追尾事故
D.若緊急剎車時兩車相距,則不會發生追尾事故且兩車最近時相距
14.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球以某一速度豎直向上拋出,經過時間t后,小球再次回到拋出點,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
B.小球的拋出點到最高點的距離為
C.小球從離開拋出點到再次回到拋出點過程中的平均速率為
D.小球運動到拋出點與最高點的中點位置時所花的時間可能為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
15.已知小車(含小車配重)質量為300g,通過補償該實驗摩擦力之后(如圖),在槽碼處選擇拉小車的鉤碼質量合適的是 (5g或500g),更符合本次試驗要求。
小車拖動紙帶如下,已知xOA=2.24cm,xOB=5.04cm,xOC=8.39cm,xOD=12.29cm,則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保留兩位小數)
16.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需要的實驗操作有
A.調節滑輪使細線與軌道平行 B.傾斜軌道以補償阻力
C.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靜止釋放 D.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2)經正確操作后打出一條紙帶,截取其中一段如圖乙所示。選取連續打出的點0、1、2,3、4為計數點,則計數點1的讀數為 。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為,則打計數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3)用圖甲所示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實驗中細線拉力大小近似等于重物所受重力大小,則實驗中重物應選用下圖中的 (選填“A”、“B”或“C”)。
A. B. C.
17.高空偵察機可進行高空偵察,導彈則是打擊高空偵察機的有力武器。假設某日有一架高空偵察機正以300m/s的速度向某城市飛來,它通過該城市上空的A點。某導彈基地通過雷達探測并計算高空偵察機的飛行規律,在高空偵察機離A點尚有一段距離時豎直向上發射導彈,導彈以80m/s2的加速度做豎直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1200m/s的速度在A點擊中敵機,求:
(1)導彈發射后經過多長時間擊中敵機?
(2)敵機離A點多遠時,開始發射導彈?
18.讓小球從斜面的頂端滾下(如圖所示標出了不同時刻小球沿斜面滾下的位置),試粗略計算:
(1)小球從O到B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
(3)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19.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安裝好實驗器材,接通電源后,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長木板運動,重復幾次。
b.選出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找一個合適的點當作計時起點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T選取一個計數點,如圖2中A、B、C、D、E、F、…所示。
c.通過測量、計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點時小車的速度,分別記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為縱軸、時間t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紙上描點,如圖3所示。
結合上述實驗步驟,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在下列儀器和器材中,還需要使用的有    (填選項前的字母)。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和秒表
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和天平(含砝碼)
C.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和刻度尺
D.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和刻度尺
(2)如圖3中已標出計數點A、B、D、E對應的坐標點,請在該圖中標出計數點C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v﹣t圖像。
(3)觀察v﹣t圖像,可以判斷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依據是    。
(4)該v﹣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    。
(5)描繪v﹣t圖像前,還不知道小車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從理論上講,對Δt的要求是    (選填“越小越好”或“與大小無關”)。
(6)從實驗操作的角度看,若測量時選取的Δx過小,會導致速度測量的誤差    (選填“增大”或“減小”)。
(7)早在16世紀末,伽利略就游想落體運動的速度應該是均勻變化的。當時只能靠滴水計時,為此他設計了如圖4所示的“斜面實驗”,讓銅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從靜止開始向下滾動,他做了上百次實驗,通過研究小球運動位移和對應時間的關系,驗證了他的猜想。請你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知識,分析說明這種做法的理由。
20.一輛貨車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勻速行駛,由于調度失誤,在后面108 m處有一輛客車以72 km/h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車司機發覺后立即合上制動器,但客車要滑行400m才能停止。求:
(1)客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2)通過計算分析兩車是否會相撞。若會相撞,將在客車剎車后何時相撞?若不會相撞,則兩車最近距離是多少?
21.2020年疫情之下,浙江省防控、展兩手抓,5月份的快遞業務量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在平直鄉村公路上一輛快遞車正以v1=12m/s的速度行駛,有快件從車上掉下一段時間后,快遞小哥才從后視鏡中發現有快件掉下,立即關閉油門以加速度大小為a1=2m/s2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快遞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同時,在其后x0=16m處一輛自行車上的人立即拾起貨物從靜止出發,以a2=2m/s2的加速度同方向追趕快遞車,已知自行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v2=8m/s,求:
(1)快遞車做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大小;
(2)自行車至少經過多長時間能追上快遞車。
參考答案
1.【答案】C
【詳解】
由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
可知
v0=4m/s
a=2m/s2
則當t=3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v=v0+at=10m/s
故選C。
2.【答案】B
【詳解】
A.乙先做勻加速后做勻減速,加速度發生了變化,所以乙做的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圖像與坐標軸包圍的面積代表位移,由圖可知,2s、6s內二者的位移相等,他們從同一位置出發,同向運動,故2 s末和6 s 末二者相遇,故B正確。
C.乙在前4s內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C錯誤。
D.由圖可知,2s后二者的速度方向沒有變化,故D錯誤。
故選B。
3.【答案】C
【詳解】
汽車減速到零的時間為
則汽車減速行駛1min后汽車已經停止,速度為零。
故選C。
4.【答案】D
【詳解】
A.圖甲中的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為△x=0-0=0,圖乙中的質點在3s內的位移大小為
故A錯誤;
B.根據x-t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圖甲中的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圖乙中的質點在3s內速度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B錯誤;
C.圖甲中質點速度在1s時刻發生變化,不是勻變速運動,也不是勻速運動,圖乙中質點在1s時刻,加速度方向發生改變,不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圖甲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斜率之比為2:1,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圖乙中質點在前1s內與后2s內斜率之比為2:1,加速度的大小之比為2:1,故D正確。
故選D。
5.【答案】A
【詳解】A.若且保持不變,相等位移內速度減小量相等,則知平均速度越來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內所用時間越來越多,由,可知,逐漸減小,選項A正確;
B.若不變,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可知,物體在中間時刻的速度為,選項B錯誤;
C.若不變,相等位移內速度變化量相等,所以在位移中點處位移為,速度變化量為,所以此位置的速度為,選項C錯誤;
D.若不變,相等時間內速度變化量相等,所以相等時間內位移會變化,會改變,選項D錯誤。選A。
6.【答案】C
【詳解】
AC.由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及平均速度的公式得
故A正確,C錯誤;
B.設物體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由公式
聯立解得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瞬時速度為
故B正確;
D.由公式
可解得物體從頂點運動到斜面中點所需時間
故D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項,故選C。
7.【答案】C
【解析】根據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10~20 s時間內,兩車的位移大小相等,因20 s時相遇,則10 s時也相遇,即甲車啟動10 s后正好追上乙車,故A錯誤,C正確;15 s時,兩車的速度相等時,乙車落后甲車的距離最大,最大距離為smax=×10×5 m=25 m,B錯誤;乙車超過甲車后,由于乙車的速度大,所以兩車不可能再相遇,D錯誤.
8.【答案】C
【詳解】
車身總長為6m,在題圖中占三小格,所以一小格代表2m,由圖可看出小車在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的位移,第一段位移有8小格,則位移為
第二段位移有13.5小格,則位移為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有

故選C。
9.【答案】A
【詳解】
由圖可知,客車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5s,客車的加速度為
設客車恰好不撞到狗時狗的速度為,當客車由減速到時,所用的時間為
司機從看到狗到減速為所用過的位移為
狗通過的位移為


解得
則狗的速度的最小值為5m/s,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0.【答案】B
【詳解】
A項,在速度與時間圖像中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結合圖像知4~6 s內,甲、乙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項錯誤.
B項,圖像中圖形與時間軸所包圍的面積代表了位移,而路程就是圖像上的面積之和,從圖像上可以看出前6 s內甲通過的路程更大,故B對;
C項,圖像中圖形與時間軸所包圍的面積代表了位移, 前4 s內甲、乙兩物體的位移不相等,所以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C錯;
D項,由于甲乙兩物體起點未知,無法判斷2 s末是否相遇,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B
11.【答案】BCD
【詳解】
當v—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故選BCD。
12.【答案】BCD
【詳解】
本題考查的是豎直上拋的多解性問題,對應的解可能在上升時距離拋出點上方處,可能在下降時距離拋出點上方處,可能在下降時距離拋出點下方處,對應的時間應該有3個解:
由題意可列
解得
(舍)
故選BCD。
13.【答案】CD
【詳解】根據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大小等于位移大小,由題圖知,時大卡車的位移為
小汽車的位移為

所以在時未發生追尾事故。
在時,兩車相距
此時恰發生追尾事故;初始相距,兩車速度相等時相距最近
故選CD。
14.【答案】BD
【詳解】
AB.根據豎直上拋的對稱性
故A錯誤,B正確;
C.由平均速率的公式
故C錯誤;
D.由位移公式有
解得
故D正確。
故BD。
15.【答案】5g;0.55
【詳解】通過補償該實驗摩擦力之后,在槽碼處選擇拉小車的鉤碼質量應選擇遠遠小于小車質量的,即選擇5g更符合本實驗要求。
由題意可知xOA=2.24cm,xAB=2.80cm,xBC=3.35cm,xCD=3.90cm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即
則有
16.【答案】(1)ACD;(2)2.75;1.48;(3)C
【詳解】(1)實驗需要調節滑輪使細線與軌道平行,選項A正確;該實驗只要使得小車加速運動即可,不需要傾斜軌道補償阻力,選項B錯誤;為了充分利用紙帶,則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靜止釋放,選項C正確;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選項D正確。
(2)打計數點2時小車的速度為1、3之間的平均速度;由圖可知計數點1的讀數為2.75cm,計數點3的讀數為8.65cm;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打點周期T=0.02s,則打計數點2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3)實驗中細線拉力大小近似等于重物所受重力大小,則需要滿足重物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故實驗中重物應選用圖中的C。
17.【答案】(1)15s;(2)4500m
【詳解】
(1)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得,擊中敵機的時間
(2)開始發射導彈時,敵機離A點的距離
x=v′t=300×15m=4500m
18.【答案】(1)小球從O到B的平均速度為0.8m/s;
(2)小球在A點的瞬時速度為0.8m/s,在B點的速度為1m/s;
(3)小球從A運動B的加速度為2m/s2;
【詳解】
(1)小球從O到B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

(3)因 x=2cm,根據 解得
19.【答案】(1)AC(2)見解析(3)小車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變化(4)表示小車的加速度(5)越小越好(6)增大(7)“斜面實驗”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小球的初速度為零,依據運動學速度公式,則速度與時間成正比,那么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只需要測量小球在不同位移內對應的時間,從而可檢驗小球的速度是否隨著時間均勻變化。
【詳解】(1)在下列儀器和器材中,還需要使用的有電壓合適交流電源,供打點計時器使用;所以選擇A;還需要刻度尺,來測量各點的位移大小,從而算出各自速度大小。所以選擇C,故AC正確,BD錯誤;
(2)根據標出計數點A對應的坐標點位置,點對應的時間,從而確點的位置,再將各點平滑連接,如答圖所示
(3)小車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變化;v﹣t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可知,速度隨著時間是均勻變化的,說明小車是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4)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的加速度;
(5)當Δt→0時,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即對Δt的要求時越小越好;
(6)若測量時選取的Δx過小,會導致讀數誤差占的比例會變大,故根據表示速度時誤差增大;
(7)“斜面實驗”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小球的初速度為零,依據運動學速度公式,則速度與時間成正比,那么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只需要測量小球在不同位移內對應的時間,從而可檢驗小球的速度是否隨著時間均勻變化。
20.【答案】(1)0.5m/s2;(2)會相撞;12s
【詳解】
(1)由
v2-v02=2ax
得客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a==0.5m/s2
(2)假設不相撞,設兩車達到共同速度用時為t,則
v2-at=v1
解得
t=24s
貨車在該時間內的位移
x1=v1t=192m
客車在該時間內的位移
x2=t=336m
位移大小關系
x2>108m+x1
故會相撞.
設經t時間相撞,
解得
t=12s
21.【答案】(1)36m;
(2)8.5s;
【詳解】
(1)快遞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快遞車做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大小為
解得
(2)自行車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的時間
達到最大速度時的位移
解得
之后自行車以最大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到快遞車停止運動時,其位移為
由于
故快遞車停止運動時,自行車沒有追上快遞車,然后自行車繼續以最大速度勻速運動追趕快遞車,由勻速運動公式得
代入數據解得
自行車追上快遞車的時間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贺州市| 从江县| 调兵山市| 湖南省| 河津市| 黔东| 沽源县| 玉山县| 中阳县| 武功县| 哈巴河县| 屏山县| 淅川县| 信阳市| 定日县| 顺平县| 黄冈市| 亳州市| 临海市| 乐陵市| 临澧县| 福鼎市| 双辽市| 弋阳县| 酒泉市| 高邑县| 大同县| 文山县| 丹巴县| 金湖县| 宁波市| 石河子市| 博客| 泸西县| 余姚市| 泸溪县| 宜兰县| 成安县| 金溪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