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1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某同學觀察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水中的反射和折射現象,畫出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A. B.C. D.2.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激光是一種人工產生的相干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B.由于激光的方向性好,所以激光不能發生衍射現象C.光纖通信是激光和光導纖維相結合的產物D.普通攝像技術所記錄的只是光波的強弱信息,而全息攝像技術還可以記錄光波的相位信息3.如圖所示是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三顆炭粒運動時的位置連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炭粒越小,溫度越高,無規則運動越明顯B.每段線段對應的是這段時間內炭粒運動的位移C.炭粒的運動是由于液體分子撞擊的不平衡造成的D.炭粒的運動其實就是分子的熱運動4.下列關于熱力學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需要節約能源B.氣體吸收熱量的同時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C.熱量不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D.第二類永動機無法制成是因為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5.關于全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不可能發生全反射B.光從光疏介質射向光密介質時可能發生全反射C.光從折射率大的介質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質時不可能發生全反射D.光從傳播速度小的介質射向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時可能發生全反射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一個物體的能量減少時,一定有其他物體的能量增多B.只要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的過程都是存在的C.世上總能量不變,所以我們不需要節約能源D.人類不斷地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創造7.如圖所示為某窯爐的溫控原理示意圖。質量為M的窯爐開口向下掛在一根輕桿上,用質量為m、橫截面積為S的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爐內。活塞下面連接一根彈簧,彈簧下端連接質量為的物體,物體與地面間有一壓力傳感器。當爐內溫度為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等于,對爐內停止加熱,當爐內溫度降為T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等于0,加熱設備就會立即重新啟動。不計一切摩擦,活塞處密封性良好。則在爐內溫度從變為T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的體積增大,每個分子對器壁的撞擊力均減小B.氣體的壓強減小,單位體積的分子數增多C.氣體的溫度降低,吸收熱量D.外界對氣體做功,封閉氣體的內能增大8.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兩個不同過程,分別由壓強—體積(p-V)圖上的兩條曲線Ⅰ第和Ⅱ表示,如圖所示,曲線均為反比例函數曲線的一部分。a、b為曲線Ⅰ上的兩點,氣體在狀態a和b的壓強分別、,溫度分別為、。c。d為曲線Ⅱ上的兩點,氣體在狀態c和d的壓強分別、,溫度分別為、。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 B. C. D.9.某卡片由內外兩層膠合而成,內層為黑色塑料,外層為透明、硬質塑料。由于兩層間左下角張開進入空氣,在激光照射下仔細觀察會看到明暗相間的條紋(如圖1所示)。已知任意一條明條紋或暗條紋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任意相鄰明條紋或暗條紋所對應的薄厚度差恒定。現對卡片左下角施加壓力F,如圖2所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條紋變疏,且向右上方移動 B.條紋變疏,且向左下方移動C.條紋變密,且向左下方移動 D.條紋變密,且向右上方移動10.一池塘,從水面往下越深水溫越低,一水底的魚吐出一氣泡,氣泡在緩慢上浮的過程中(接近水面時氣泡內的溫度高于在水底的溫度),關于氣泡內的氣體(可看作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的內能減小B.氣體對外做正功C.氣體的壓強增大D.氣體吸收的熱量小于內能增加量二、多選題11.關于固體、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熱的針尖接觸涂有蜂蠟薄層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蠟呈橢圓形,說明云母是晶體B.把一枚針輕放在水面上,它會浮在水面上,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張力C.當液體與固體的相互作用小于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時,則此時表現為浸潤D.液晶像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但其光學性質具有各向異性12.在最近幾年的空調市場上出現一個新寵——變頻空調,據專家介紹變頻空調比定頻的要節能,因為定頻空調開機時就等同于汽車啟動時,很耗能,是正常運行的5~7倍。空調在工作時達到設定溫度就停機,等溫度高了再繼續啟動。這樣的頻繁啟動,耗電多,而變頻空調啟動時有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而運行過程是自動變速來保持室內溫度,從開機到關機中間不停機。而是達到設定溫度后就降到最小功率運行,所以比較省電。閱讀上述介紹后,探究以下說法中合理的是( )A.變頻空調節能,運行中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B.變頻空調運行中做功少,轉化能量多C.變頻空調在同樣工作條件下運行效率高,省電D.變頻空調與定頻空調做同樣功時,消耗同樣電能13.運用分子動理論的相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僅與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有關B.某氣體的摩爾體積為V,每個分子的體積為V0,則阿伏加德羅常數可表示為NA=C.陽光從縫隙射入教室,從陽光中看到的塵埃運動不是布朗運動D.生產半導體器件時需要在純凈的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其他元素,這可以在高溫條件下利用分子的擴散來完成14.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依次經過狀態B、C后又回到狀態A。圖中C→A為雙曲線的一支。該循環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碰撞器壁單位面積的分子數減少B.B→C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C.該循環過程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等于該圖像圍成的陰影部分面積D.該循環過程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對外做功,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三、實驗題15.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儀器:A.白熾燈 B.雙縫 C.單縫 D.濾光片 E、光屏(1)把以上儀器裝在光具座上時,正確的先后排列順序應該是 (填寫字母代號)。(2)已知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500 mm,雙縫之間的距離d=0.50 mm,單縫到雙縫之間的距離s=100 mm,某同學在用測量頭測量時,調整手輪,在測量頭目鏡中先看到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A亮條紋的中心,然后他繼續轉動,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B亮條紋的中心,如圖甲,前后兩次游標卡尺的讀數如圖乙所示。則入射光的波長λ=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3)實驗中發現條紋太密,難以測量,可以采用的改善辦法有___________。A.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B.增大雙縫間距16.在用《游標卡尺觀察光的衍射現象》實驗中,可以調節游標卡尺的狹縫寬度,如圖是A、B兩把卡尺的游標位置,它們的下腳狹縫的寬度,A尺是 mm,B尺是 mm,通過它們能觀察到明顯衍射圖樣的是 尺。四、解答題17.當把常溫下的體溫計立即放入40℃的水中時,你又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18.醫學利用液晶的溫度效應可以探測溫度。醫學上可用查腫瘤,在皮膚表面涂上一層液晶,由于腫瘤溫度與周圍正常組織的溫度不同,液晶就會顯示出不同顏色。此外,還可以用液晶制造顯示體溫的帽子、顯示氣溫的日歷。液晶還可以用探測微電路中的熱點(短路處),檢查制冷機的漏熱等。你知道,液晶的溫度效應還有什么應用嗎?19.如圖所示,內徑均勻的U形管中裝入水銀,兩管中水銀面與管口的距離均為l=10.0cm,大氣壓強p0取75.8cmHg,將右側管口封閉,然后從左側管口處將一活塞緩慢向下推入管中,直到左右兩側水銀面高度差達h=6.0cm為止。求:(1)右側管內氣體此時的壓強。(2)活塞在左側管內移動的距離。(結果均保留一位小數) 試卷第2頁,共2頁試卷第1頁,共1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1》參考答案1.B【知識點】根據反射與折射定律畫出光路圖【詳解】光由空氣射入水中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分居法線兩側。又因為水相對于空氣是光密介質,則由折射定律知,光由空氣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且分居法線兩側。故選B。2.B【知識點】激光的特點及其應用、波的衍射概念及產生明顯衍射的條件【詳解】A.根據激光的定義可知激光是一種人工產生的相干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故A正確;B.激光是一種波,只要是波就能發生衍射現象,故B錯誤;C.光纖通信是激光和光導纖維相結合的產物,故C正確;D.普通攝像技術所記錄的只是光波的強弱信息,而全息攝像技術還可以記錄光波的相位信息,故D正確。題目要求選擇錯誤的,故選B。3.D【知識點】影響微粒布朗運動快慢的因素、布朗運動的定義、現象和解釋【詳解】ACD.布朗運動是懸浮顆粒的無規則運動,是液體分子撞擊的不平衡造成的,反映了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布朗運動劇烈程度與溫度和顆粒大小有關,溫度越高,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劇烈,故AC正確,D錯誤;B.圖像是每隔一定時間固體顆粒的位置連線,對應的是顆粒的在這段時間內炭粒運動的位移,故B正確。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D。4.B【知識點】能源與環境、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第二類永動機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詳解】A.能量雖然守恒,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需要節約能源,故A錯誤;B.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吸收熱量的同時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故B正確;C.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不能自發的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但若通過外力做功是可以把熱量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的,例如冰箱制冷,故C錯誤;D.第二類永動機無法制成是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故D錯誤。故選B。5.D【知識點】發生全反射的條件、臨界角【詳解】全反射的條件是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折射率大的介質相對于折射率小的介質是光密介質,同一種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傳播速度小的介質相對于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是光密介質。故選D。6.A【知識點】第二類永動機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詳解】A.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當一個物體的能量減少時,一定有其他物體的能量增多,故A正確;B.根據熱力學第一定理,能量守恒是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但符合能量守恒的并不一定都能自動發生,還必須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就是說能量的轉移是有方向性的,故B錯誤;C.在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過程中,雖然能量的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質卻降低了,可被人類直接利用的能量在逐漸減少,這就是能量耗散現象,所以能量雖然守恒,但我們還要節約能源,故C錯誤;D.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故D錯誤。故選A。7.B【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分子動能【詳解】A.彈簧由原長變為伸長,活塞向上運動了,說明溫度降低后,氣體的體積減小,分子平均動能減小,分子對器壁的平均撞擊力減小,故A錯誤;B.對活塞受力分析,當氣體的溫度為時,氣體的壓強解得當氣體的溫度為T時,氣體的壓強解得比較兩個狀態的壓強可知壓強減小,又因為氣體的體積減小了,所以單位體積的分子數增多,故B正確;CD.理想氣體的溫度降低,內能減少,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內能減少,且外界對氣體做功,所以放出熱量,故CD錯誤。故選B。8.B【知識點】氣體等溫變化的圖象【詳解】A.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及曲線均為反比例函數曲線的一部分可得ab為等溫變化,所以有A錯誤;B.a到c為等壓變化,所以有得B正確;C.cd為等溫變化,所以有解得所以有C錯誤;D.ab為等溫變化,所以有得所以有D錯誤。故選B。9.B【知識點】檢查工件的平整度【詳解】內外兩層間形成空氣劈尖,光線在空氣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并發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設空氣膜頂角為,兩相鄰亮條紋的間距為,如圖所示,兩處光的路程差分別為,由得由幾何關系得即當用力按壓左下角時,角減小,增大,條紋變疏。又任意一條明條紋或暗條紋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可知條紋向左下方移動。故選B。 10.B【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處理實際問題【詳解】A.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內氣體溫度越來越高,內能增加,故A錯誤;C.根據液體內部的壓強公式可知氣泡上升,氣體壓強越來越小,故C錯誤;B.由于氣泡溫度升高、壓強減小,根據可知氣體體積一定變大,氣體對外做功,故B正確;D.由于氣體內能增加,且對外做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吸收的熱量大于內能增加量,故D錯誤。故選B。11.ABD【知識點】液晶、浸潤和不浸潤、液體的表面張力、晶體和非晶體【詳解】A.燒熱的針尖接觸涂有蜂蠟薄層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蠟呈橢圓形,表明云母具有各向異性,說明云母是晶體,故A正確;B.表面張力具有引力效果,把一枚針輕放在水面上,它會浮在水面上,這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張力,故B正確;C.當液體與固體的相互作用小于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時,則此時表現為不浸潤,故C錯誤。D.液晶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形態,液晶像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但其光學性質具有各向異性,故D正確。故選ABD。12.CD【知識點】能量守恒定律在科技中的應用【詳解】A.自然界的一切過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A錯誤;BD.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同樣功,消耗同樣電能,B錯誤,D正確;D.由變頻空調的工作特點可知省電的原理是效率高,C正確。故選CD。13.CD【知識點】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布朗運動的定義、現象和解釋、擴散現象解釋分子熱運動、物質的量、摩爾質量、分子質量之間的關系【詳解】A.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與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有關,還與分子平均速率有關,選項A錯誤;B.由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氣體的體積可以占據很大的空間,故不能用摩爾體積除以分子體積得到阿伏加德羅常數,選項B錯誤;C.布朗運動的微粒非常小,肉眼是看不到的,陽光從縫隙射入教室,從陽光中看到的塵埃運動是機械運動,不是布朗運動,選項C正確;D.擴散可以在固體中進行,生產半導體器件時需要在純凈的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其他元素,這可以在高溫條件下利用分子的擴散來完成,選項D正確。故選CD。14.AC【知識點】熱力學第二定律兩種表述、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處理實際問題、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詳解】A.A→B過程,壓強保持不變,體積增大,由可知溫度升高,則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由則單位時間內碰撞器壁單位面積的分子數要減少,故A正確;B.B→C過程體積保持不變,壓強減小,則溫度降低,由可知,,,則,即氣體要放出熱量,故B錯誤;C.一個循環過程為,溫度不變,,氣體對外界做的功大于外界對氣體做的功,即總功為負,則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等于總功的大小,由圖像的圖像所圍面積表示做功的大小,則該循環過程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等于該圖像圍成的陰影部分面積,故C正確;D.該循環過程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對外做功,但引起狀態參量的變化,有吸熱和放熱,引起了其它變化,則不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故D錯誤。故選AC。15.(1)ADCBE(2)(3)A【知識點】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干涉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游標卡尺的使用與讀數【詳解】(1)在本實驗中,白熾燈發出的光經濾光片成為單色光,把單縫照亮。單縫相當于一個線光源,它又把雙縫照亮。來自雙縫的光在雙縫另一側的空間發生干涉,最后在光屏上呈現出干涉條紋,所以光具座上儀器的正確排列順序為白熾燈、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即ADCBE(2)由題圖可知游標卡尺讀數精確度為0.1mm。A位置游標卡尺讀數為B位置讀數為則相鄰兩亮條紋的間距為根據解得(3)根據可知,要增大條紋間距,可改用波長較長的入射光、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或減小雙縫間距。故選A。16. 21.3 0.3 B【知識點】光發生明顯衍射的條件、游標卡尺的使用與讀數【詳解】[1]A尺的游標卡尺的固定刻度讀數為21mm,游標卡尺第3個刻度游標讀數所以最終讀數為[2]B尺的游標卡尺的固定刻度讀數為0mm,游標卡尺第3個刻度游標讀數所以最終讀數為[3]根據光的明顯衍射條件可知,通過它們能觀察到明顯衍射圖樣的是B尺。17.體溫計的示數繼續上升,因為體溫計玻璃泡的溫度與水的溫度不相同,沒有達到熱平衡【知識點】熱力學第零定律:熱平衡定律【詳解】把常溫下的體溫計放入40℃的水中時,體溫計的示數繼續上升,因為體溫計玻璃泡的溫度與水的溫度不相同,沒有達到熱平衡。18.膽甾型液晶在溫度改變時會改變顏色。隨著溫度的升高,色彩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變化,溫度下降時又按相反順序變色,而且靈敏度很高,在不到1℃的溫差內就可顯出整個色譜【知識點】液晶【詳解】膽甾型液晶在溫度改變時會改變顏色。隨著溫度的升高,色彩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變化,溫度下降時又按相反順序變色,而且靈敏度很高,在不到1℃的溫差內就可顯出整個色譜。19.(1)108.3cmHg;(2)6.4cm【知識點】應用波意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詳解】(1)設U形管橫截面積為S,則右側氣體的體積為V=(l-)S取右側氣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玻意耳定律有p0lS=p2(l-)S解得p2==cmHg=108.3cmHg(2)設活塞在管內移動的距離為x,則左側氣體的體積為V'=(l+-x)S左側氣體的壓強為p1=p2+h取左側氣體為研究對象,由玻意耳定律得p0lS=p1(l+-x)S解得x=6.4cm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2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能和風能屬于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C.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在轉化過程中總量減少了D.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在可利用的品質上也不變2.在熱學研究中,常常把物質的熱學性質和規律看作微觀粒子熱運動的宏觀表現。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擴散現象是不同物質間的一種化學反應B.布朗運動是由于液體的對流形成的C.分子間的作用力總是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D.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觀察到布朗運動3.下列關于系統是否處于平衡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將一根鐵絲的一端插入100℃的水中,另一端插入0℃的冰水混合物中,經過足夠長的時間,鐵絲處于平衡態B.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這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處于非平衡態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環境中,冰水混合物處于平衡態D.壓縮密閉容器中的空氣,空氣處于平衡態4.如圖所示,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屏上一點到雙縫的距離之差為,若用單色光照射雙縫時,發現點正好是從屏中間算起的第四條暗條紋,換用單色光照射雙縫時,發現點正好是從屏中間算起的第三條亮條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單色光的頻率大于單色光的頻率B.單色光的波長小于單色光的波長C.單色光的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小于單色光的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D.用單色光和在同一單縫衍射的裝置上做實驗,在縫寬不變的情況下,單色光更容易發生明顯衍射5.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歷一系列狀態變化,其圖線如圖所示,變化順序由,圖中線段延長線過坐標原點,線段與軸垂直,線段與軸垂直。氣體在此狀態變化過程中( )A.,壓強減小、溫度不變、體積減小B.,壓強增大、溫度升高、體積增大C.,壓強不變、溫度升高、體積減小D.,壓強減小、溫度升高、體積不變6.將一根筷子豎直插入裝有水的玻璃杯中,從水平方向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看上去浸在水中的這段筷子產生了側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筷子側移是光的反射現象B.筷子側移是光的折射現象C.筷子側移,說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若將杯中的水部分移出,則無法觀察到筷子側移現象7.新冠病毒還在通過不同的渠道傳播。為了預防感染,人們使用乙醇噴霧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殺。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運動的結果B.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態變為同溫度的氣態的過程中,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C.酒精由液態揮發成同溫度的氣態過程中,內能不變D.若揮發出的酒精氣體的溫度升高,則這部分酒精氣體分子的動能都增大8.物理學的發展豐富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革命和創新,促進了物質生產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彩色,這是光的衍射現象B.麥克斯韋首先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并通過實驗加以證實C.機械波和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大小均只與介質有關D.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9.密閉容器中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從狀態1到狀態2,一次經過過程A,一次經過過程B,其P-V圖像如圖所示。則對比A、B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系統增加的內能A過程大于B過程 B.系統升高的溫度A過程小于B過程C.系統吸收的熱量A過程大于B過程 D.系統對外做的功A過程等于B過程10.如圖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要增大觀察到的條紋間距,正確的做法是( )A.增大雙縫與毛玻璃間的距離 B.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C.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 D.增大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二、多選題11.關于分子間距與分子力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原來的體積之和,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間有空隙,才可以將物體壓縮B.實際上水的體積很難被壓縮,這是由于水分子間距稍微變小時,分子間的作用就表現為斥力C.一般情況下,當分子間距rr0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D.彈簧被拉伸或被壓縮時表現的彈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對應表現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懸浮在液體中固體小顆粒的無規則運動是布朗運動B.單晶體和多晶體均有固定的熔點C.相同質量的0℃的水和冰的內能相同D.熱量可以由低溫物體傳遞給高溫物體E.空調既能制冷又能制熱,說明熱傳遞不存在方向性13.如圖所示為一套茶杯和杯蓋,從消毒碗柜里高溫消毒后取出,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立刻蓋上杯蓋,假定密封效果很好,則過一段時間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內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 B.杯內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C.杯內氣體的壓強增大 D.杯內氣體的壓強減小14.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一定是晶體B.晶體在物理性質上一定是各向異性的C.非晶體在物理性質上是各向同性的D.晶體有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三、實驗題15.在“用DIS研究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中:(1)所需的實驗器材為:數據采集器、計算機、 和 。(2)若在輸入體積值時未加上軟管的體積,則實驗結果的圖線可能是 。(圖中實線是實驗所得圖線,虛線為一根參考雙曲線)A. B. C. D.16.如圖所示,讓太陽光或白熾燈光通過偏振片P和Q,以光的傳播方向為軸旋轉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這是光的偏振現象,這個實驗表明 . 四、解答題17.如圖所示,一根豎直插入水中的桿AB,在水中部分長1.0 m,露出水面部分長0.3 m,已知水的折射率為,則當陽光與水平面成37°角時,桿AB在水下的影長為多少?(sin 37°=0.6,cos 37°=0.8)(答題卡上要體現出光路圖)18.根據《乘用車輪胎氣壓檢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規定要求,我國生產的所有車輛都必須安裝直接式或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TPMS)系統。已知某汽車輪胎氣壓的正常范圍值為,最大限壓為。汽車輪胎內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正常狀態下容積為。(i)司機在某次啟動汽車后發現,儀表盤上顯示左前方輪胎壓只有,如圖所示。現用車載充氣泵充氣,每分鐘充入壓強為的氣體,若將其胎壓恢復至,則需充氣多長時間?(忽略充氣過程輪胎體積和溫度變化)(ii)若室外溫度為,此時車胎胎壓為,現將車停至地下停車場(溫度為),經較長時間停放后,該車胎氣壓變為多少?是否有爆胎危險?(忽略此過程胎內氣體體積變化)19.如圖所示,MN是一條通過透明球體球心的直線,在真空中波長為的單色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體,B為入射點,若出射光線CD與MN的交點P到球心O的距離是球半徑的倍,且與MN所成的夾角,求:①透明球體的折射率;②此單色光在透明球體中的波長.試卷第2頁,共2頁試卷第1頁,共1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2》參考答案1.A【知識點】能源與環境【詳解】A.水能和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的能源,可知水能和風能屬于可再生能源,A正確;B.化石能源不可能在短時間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可知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錯誤;C.能量耗散是指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C錯誤;D.根據上述可知,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并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D錯誤。故選A。2.D【知識點】生活中的擴散現象、影響微粒布朗運動快慢的因素、分子間的引力、斥力合力與距離的關系圖像【詳解】A.擴散現象是不同物質間的一種物理現象。故A錯誤;B.布朗運動是由于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造成的懸浮微粒的無規則運動。故B錯誤;C.根據分子間作用力的特點可知,分子間的斥力和引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先而減小,合力先減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加到某一最大值再減小。故C錯誤;D.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越小,越容易觀察到布朗運動。故D正確。故選D。3.B【知識點】熱力學第零定律:熱平衡定律【詳解】A.鐵絲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不是處于平衡態,只是一種穩定狀態,A錯誤;B.兩物體溫度不同,接觸后高溫物體會向低溫物體傳熱,處于非平衡態,B正確;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環境中,周圍環境會向冰水混合物傳熱,不是處于平衡態,C錯誤;D.壓縮密閉容器中的空氣,空氣的體積、壓強在變化,不是處于平衡態,D錯誤。故選B。4.D【知識點】干涉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光發生明顯衍射的條件【詳解】ABC.由題意可知,單色光A照射雙縫時條紋間距較小,根據可知單色光A的波長較小,頻率較大,選項ABC錯誤;D.因單色光B的波長較大,則用單色光A和B在同一單縫衍射的裝置上做實驗,在縫寬不變的情況下,單色光B更容易發生明顯衍射,選項D正確。故選D。5.B【知識點】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處理實際問題【詳解】A.由圖像可知,過程,氣體壓強減小而體積增大,故A錯誤;B.由圖示可知,過程,壓強變大、體積增大,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知,溫度一定升高,故B正確;C.由圖像可知,過程,氣體壓強不變而體積變小,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氣體溫度降低,故C錯誤;D.由圖像可知,過程,氣體體積不變,壓強變小,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氣體溫度降低,故D錯誤。故選B。6.B【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光路的可逆性【詳解】AB.根據題意可知,筷子側移是光的折射現象,故A錯誤,B正確;C.筷子側移是光的折射現象,折射現象的光路是可逆的,故C錯誤;D.若將杯中的水部分移出,仍能看到側移現象,發生側移的位置下降了,故D錯誤。故選B。7.B【知識點】布朗運動的定義、現象和解釋、分子動能【詳解】A.在房間內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酒精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選項A錯誤;B.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則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態變為同溫度的氣態的過程中,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選項B正確;C.酒精由液態揮發成同溫度的氣態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則內能增加,選項C錯誤;D.若揮發出的酒精氣體的溫度升高,則這部分酒精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但不是所有分子的動能都增加,選項D錯誤。故選B。8.D【知識點】發生雙縫干涉的條件、電磁場理論與電磁波的發現、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詳解】A.水面上的油膜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彩色,這是光的干涉現象,A錯誤;B.麥克斯韋首先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赫茲通過實驗加以證實,B錯誤;C.機械波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大小只與介質有關,C錯誤;D.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一切物理規律都是相同的,D正確。故選D。9.C【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詳解】AB.設狀態1的溫度為,狀態2的溫度為;氣體從狀態1到狀態2,由題圖可知,,,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得;可知A過程和B過程系統升高的溫度相等,均為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內能只跟溫度有關,所以A過程和B過程系統增加的內能相等,故AB錯誤;CD.根據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做功的大小,由題圖可知,系統對外做的功A過程大于B過程;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得由于A過程和B過程系統增加的內能相等,可知系統吸收的熱量A過程大于B過程,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0.A【知識點】干涉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詳解】根據條紋間距公式可知BCD.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增大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都不會改變條紋間距,故BCD錯誤;A.增大雙縫與毛玻璃間的距離,即增大,條紋間距增大,故A正確。故選A。11.ABC【知識點】分子間存在間隙、分子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實例、分子間的引力、斥力合力與距離的關系圖像【詳解】A.分子間有空隙,所以物體可以被壓縮,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才會減小,選項A正確;B.水被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選項 B正確;C.r=r0時,F=0,rr0時,分子力表現為引力,當r>10r0時,F≈0,選項C正確;D.彈簧的彈力是由于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而產生的,與分子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選項D錯誤。故選ABC。12.ABD【知識點】布朗運動的定義、現象和解釋、理解內能的概念、晶體和非晶體、熱力學第二定律兩種表述【詳解】A.懸浮在液體中固體小顆粒的無規則運動是布朗運動,故A正確;B.單晶體和多晶體均有固定的熔點,故B正確;C.相同質量的0℃的水和冰,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但水的分子勢能較大,故相同質量的0℃的水比0℃的冰內能大,故C錯誤;D.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在一定條件下熱量可以由低溫物體傳遞給高溫物體,故D正確;E.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傳遞存在方向性,故E錯誤。故選ABD。13.BD【知識點】分子動能、應用查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詳解】高溫的茶杯放置一段時間后,由于熱傳遞作用杯子和杯內氣體的溫度降低,故杯內氣體的內能減小,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此過程中氣體發生的是等容變化,根據查理定律得可得杯內氣體的壓強減小。故選BD。14.CD【知識點】晶體和非晶體、各向異性【詳解】A.單晶體具有規則幾何外形,但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不一定是晶體,比如人工加工成規則幾何外形的非晶體(如玻璃制成正方體 ),故A錯誤;B.多晶體是由許多單晶體雜亂無章組合而成,在物理性質上表現為各向同性,并非所有晶體在物理性質上都是各向異性,故B錯誤;C.非晶體內部原子或分子排列無序,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質相同,即具有各向同性,故C正確;D.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熔點;非晶體在熔化時,溫度持續上升,沒有確定的熔點,故D正確。故選CD。15. 壓強傳感器 注射器 B【知識點】應用波意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詳解】(1)[1][2]需要測量壓強和體積,所需的實驗器材為壓強傳感器、注射器。(2)[3]AD.壓強測量值正確,體積測量值偏小,故實際曲線(虛線)應該在實線上方,故AD錯誤;BC.因為體積變化時,軟管中氣體的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比會變化,故圖線不是雙曲線,故B正確;C錯誤。故選B。16. 透射光的強度(或亮度)發生變化 光是一種橫波【知識點】偏振現象及其解釋【詳解】縱波振子是沿傳播方向震動的,所以它可以通過那個紙板上的眼,也就不能偏振了;而橫波振子是沿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方向震動的,而且振子的平衡位置不變,當波傳到紙板處,這里的振子無法震動,部分波就無法傳過去了,即發生了“偏振”現象;所以讓太陽光或白熾燈光通過偏振片P和Q,以光的傳播方向為軸旋轉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的現象是透射光的強度(或亮度)發生變化;這是光的偏振現象,這個實驗表明光是一種橫波.17.1.15m【知識點】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根據反射與折射定律畫出光路圖【詳解】根據題意可知,入射角為,則繪制出的光路圖如下所示根據折射定律可得,折射角大小為因此影子的長度解得18.(i);(ii),沒有【知識點】應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處理實際問題【詳解】(i)以充氣后胎內氣體為研究對象,設充氣分鐘,由玻意耳定律得:其中,,,解得(ii)以充氣后車胎內所有氣體為研究對象,則,設充分熱交換后輪胎內氣體壓強為,溫度初態和末態體積相同,由查理定律得解得該胎壓沒超過限壓,所以沒有爆胎危險。19.①;②【知識點】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折射率的波長表達式和速度表達式【詳解】①連接OB.BC,在B點光線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別標為,如圖所示.在中:有據題:,,解得(值舍去)進而可得由折射率定義:在B點有在C點有又,所以又故因此透明體的折射率②由于代入數據解得【名師點睛】本題是較為復雜的幾何光學問題,其基礎是作出光路圖,根據幾何知識確定入射角與折射角,根據折射定律求解,折射過程中頻率不變.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3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用圖示實驗裝置演示光的偏振現象,白熾燈O發出的光通過兩個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通過偏振片前后的光束分別用Ⅰ、Ⅱ、Ⅲ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熾燈發出的光是縱波B.偏振片Q起到檢偏的作用C.光束Ⅱ中光振動方向與透振方向垂直D.將偏振片Q以光傳播方向為軸轉過45°,光束Ⅲ完全消失2.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圖像如圖所示。該氣體在此過程中( )A.溫度不變 B.內能減少C.對外做負功 D.從外界吸熱3.如圖所示,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發生色散,a、b是其中的兩束單色光,這兩束光相比較( )A.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大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長大C.三棱鏡對b光的折射率小D.光從三棱鏡中射向空氣,b光的臨界角大4.晶體熔化過程中所吸收的熱量主要用于( )A.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B.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動能C.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同時增加分子動能D.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增加分子勢能,但不增加分子動能和內能5.傍晚,太陽從西邊落下,在人們觀察到日落的時刻(太陽剛落在地平線上),太陽的實際位置( )A.完全在地平線下方 B.完全在地平線上方C.恰好落在地平線上 D.部分在地平線上方,部分在地平線下方6.空氣彈簧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商業汽車、巴士、高鐵及建筑物基座的減震裝置,其基本結構和原理如圖所示,在導熱良好的汽缸和可自由滑動的活塞之間密封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若外界溫度保持不變,緩慢增大重物的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B.汽缸內氣體的內能一定變大C.汽缸內氣體一定從外界吸熱D.汽缸內氣體對汽缸底部單位時間內撞擊的分子數增多7.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則( )A.分子數密度不變,壓強不變B.分子平均動能變大,壓強變大C.分子平均動能變小,壓強變小D.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碰撞器壁的分子數減少8.把一平行玻璃板壓在另一個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墊起,構成空氣劈尖,讓單色光從上方射入,如圖所示,這時可以看到明暗相間的條紋。下面關于條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干涉條紋的產生是由于光在空氣劈尖膜的上下兩表面反射形成的兩列光波疊加的結果B.干涉條紋中的暗紋是由于上述兩列反射光的波谷與波谷疊加的結果C.增大薄片的厚度,條紋間距變大D.觀察薄膜干涉條紋時,眼睛應在入射光的另一側9.關于分子動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PM2.5的無規則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B.給車胎打氣,越壓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C.在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其他元素,可以利用分子的擴散來完成D.溫度升高,所有氣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10.如圖所示,在傾角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個帶有活塞A的導熱汽缸B,當活塞A用輕彈簧拉住時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離為;當讓汽缸B開口向下、汽缸底部被輕彈簧拉住時,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離為,并測得。已知活塞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大氣壓強與汽缸橫截面積S的乘積,操作過程中環境溫度不變,輕彈簧平行于斜面。則汽缸的質量M為( )A.m B.26m C.4m D.5m二、多選題11.某校中學生參加中央電視臺“異想天開”欄目的活動,他們提出了下列四個設想方案。從理論上講可行的方案是( )A.城市上空的氣溫比周圍環境要高,利用城市上空的熱源來進行發電B.在繁華的馬路上設計一種裝置,使行人走路時的一部分能量轉化為電能C.將屋頂都蓋上太陽能板,可直接用太陽能來解決家庭照明和熱水供應問題D.想辦法使汽車尾氣中的各類有害氣體自發地分離開,再將干凈的氣體排到空氣中12.關于物體的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大B.物體放出熱量,同時對外做功,內能一定減少C.物體體積改變,內能可能不變D.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為功13.如圖所示是某噴水壺示意圖。未噴水時閥門K閉合,壓下壓桿A可向瓶內儲氣室充氣。多次充氣后按下按柄B打開閥門K,水會自動經導管從噴嘴噴出。儲氣室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充氣和噴水過程溫度保持不變,則( )A.充氣過程中,儲氣室內氣體的內能增大B.充氣過程中,儲氣室內氣體分子平均動能減小C.噴水過程中,儲氣室內氣體壓強減小D.噴水過程中,儲氣室內氣體放熱14.某同學用單色光進行雙縫干涉實驗,在屏上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條紋,僅改變一個實驗條件后,觀察到的條紋如圖乙所示。他改變的實驗條件可能是( ) A.減小光源到單縫的距離 B.減小雙縫之間的距離C.增大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 D.換用頻率更高的單色光源三、實驗題15.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儀器:A.白熾燈 B.雙縫 C.單縫 D.濾光片 E、光屏(1)把以上儀器裝在光具座上時,正確的先后排列順序應該是 (填寫字母代號)。(2)已知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500 mm,雙縫之間的距離d=0.50 mm,單縫到雙縫之間的距離s=100 mm,某同學在用測量頭測量時,調整手輪,在測量頭目鏡中先看到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A亮條紋的中心,然后他繼續轉動,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B亮條紋的中心,如圖甲,前后兩次游標卡尺的讀數如圖乙所示。則入射光的波長λ=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3)實驗中發現條紋太密,難以測量,可以采用的改善辦法有___________。A.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B.增大雙縫間距16.用圖甲所示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1)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保證封閉氣體的氣密性,應在柱塞與注射器壁間涂上潤滑油B.應快速推拉柱塞C.為方便推拉柱塞,應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柱塞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勻即可,可以不標注單位(2)測得多組空氣柱的壓強p和體積V的數據后,為直觀反映壓強與體積之間的關系,以p為縱坐標,以為橫坐標在坐標系中描點作圖。小明所在的小組壓縮氣體時漏氣,則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圖線應為圖乙中的 (選填“①”或“②”)。(3)為更準確地測出氣體的壓強,小華用壓強傳感器和注射器相連,得到某次實驗的圖如圖丙所示,究其原因,是溫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A.一直下降 B.先上升后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D.一直上升四、解答題17.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氘,總蘊藏量約有。已知兩個氘核可結合成一個氦核并放出一個中子,中子、氘核和氦核的質量分別為。(1)寫出核聚變的方程并算出釋放的核能;(已知相當于的能量)(2)若每升海水中含氘量為,讓其全部發生核聚變釋放的能量和完全燃燒多少千克汽油放出的熱量相當?(汽油的熱值,,)18.如圖所示,導熱性能良好的汽缸開口向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將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在缸內,活塞橫截面積為S,活塞與汽缸內壁間無摩擦且不漏氣,活塞靜止時離缸底的距離為h,汽缸側壁有一氣嘴,現用氣筒通過氣嘴向缸內打氣,共打了50次,活塞上升的高度為,每次打進的氣體壓強為、體積為,設打氣過程中氣體溫度始終等于環境溫度大氣壓強為,重力加速度為g,求:(1)活塞的質量;(2)若不打氣,通過緩慢升高環境溫度使活塞上升的高度,則升高后的環境溫度為多少。19.如圖所示是18世紀人們發明的不同形式的“永動機”,現在這些“永動機”只能在博物館中看到了,警示人們不要再做這方面的工作,試分析“永動機”不能成功的原因。 試卷第2頁,共2頁試卷第1頁,共1頁《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3》參考答案1.B【知識點】偏振現象及其解釋【詳解】A.白熾燈的光通過兩個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不能說明白熾燈的光是縱波,A錯誤;B.當白熾燈光經偏振片P后就成為偏振光,又經與P平行的偏振片Q照到光屏上,所以偏振片Q起到檢偏的作用,B正確;C.光束Ⅱ中的光是經偏振片P透射來的,所以光束Ⅱ中光振動方向與透振方向平行,C錯誤;D.將偏振片P以光傳播方向為軸轉過45°,光束Ⅲ將會減弱,但不會完全消失,D錯誤;故選B。2.D【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氣體等壓變化的圖象【詳解】AB.由圖可知,氣體從狀態A變化到狀態B的過程中,壓強不變,根據可知,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AB錯誤;C.因為氣體體積增大,所以氣體對外做正功,故C錯誤;D.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其中所以即,氣體從外界吸熱,故D正確。故選D。3.B【知識點】 折射率的波長表達式和速度表達式、發生全反射的條件、臨界角【詳解】A.在真空中光速都相同,都為,故A錯誤;BC.由題圖可看出,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根據折射定律有而b光的折射角更大,因此隨著光的波長增大,同一物質對其的折射率減小,可知故B正確,C錯誤;D.根據可知故D錯誤。故選B。4.A【知識點】晶體和非晶體【詳解】晶體有確定的熔點,熔化過程吸收的熱量主要用于破壞空間點陣結構,因為溫度不變,所以分子動能不變,吸收的熱量用于增加分子勢能,內能增加。故選A。5.A【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光路的可逆性【詳解】由于太陽光從真空進入地球大氣層時要發生折射,使我們看到的太陽位置比實際位置要高,因此當人們觀察到太陽還在地平線上時,太陽的實際位置已在地平線以下。故選A。6.D【知識點】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詳解】A.設活塞的質量為,根據平衡條件可得可知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故A錯誤;BC.由于汽缸導熱良好,外界溫度保持不變,則汽缸內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汽缸內氣體的內能不變;緩慢增大重物的質量,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增大,根據,可知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汽缸內氣體從外界放熱,故BC錯誤;D.由于汽缸內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氣體分子平均動能不變,而汽缸內氣體的壓強增大,根據壓強微觀意義可知,汽缸內氣體對汽缸底部單位時間內撞擊的分子數增多,故D正確。故選D。7.B【知識點】理解查理定理【詳解】ABC.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則分子平均動能變大,根據可知壓強變大,氣體質量不變,分子數不變,則分子數密度不變,故AC錯誤,B正確;D.溫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變大,體積不變,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碰撞器壁的分子數增多,故D錯誤。故選B。8.A【知識點】薄膜干涉現象和原理【詳解】AB.根據薄膜干涉的產生原理,上述現象是由空氣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兩列光疊加而成的,當波峰與波峰、波谷與波谷相遇疊加時,振動加強,形成亮條紋,故A正確,B錯誤;C.當增大薄片的厚度,即增大空氣薄層的厚度,導致同級的光程差的間距變小,則干涉條紋間距會變小,故C錯誤;D.因相干光是反射光,故觀察薄膜干涉時,應在入射光的同一側,故D錯誤。故選A。9.C【知識點】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氣體溫度的微觀意義、氣體分子速率分布圖像、布朗運動的定義、現象和解釋、生活中的擴散現象【詳解】A.空氣中的無規則運動屬于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熱運動。故A錯誤;B.給車胎打氣,越壓越吃力,是因為胎內氣體壓強增大,并不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原因。故B錯誤;C.在純凈的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溫條件下利用分子的擴散來完成。故C正確;D.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并不是所有氣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D錯誤。故選C。10.C【知識點】應用波意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詳解】當活塞被輕彈簧拉住時,汽缸內氣體的壓強為,對汽缸根據平衡條件有當汽缸被輕彈簧拉住時,汽缸內氣體的壓強為,對活塞根據平衡條件可得缸內氣體做等溫變化,根據玻意耳定律有解得故選C。11.ABC【知識點】熱力學第二定律兩種表述【詳解】A.由于城市上空的氣溫比周圍環境要高,因此可以根據“熱島效應”進行發電,故A正確;B.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知道,在不產生其它影響時,可以設計一種裝置使得行人走路時的一部分能量轉化為電能,故B正確;C.太陽能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清潔能源,最有前途的領域是通過太陽電池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再加以利用,故C正確;D.有害氣體和其他各類氣體是自發的混合在一起的,而無法自發的分離,如果要進行分離則必須借助外力,故D錯誤。故選ABC。12.BC【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熱力學第二定律兩種表述【詳解】A.物體吸收熱量,若同時對外做功,其內能可能減少,故A錯誤;B.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物體放出熱量,同時對外做功,內能一定減少,故B正確;C.物體體積改變,若同時物體與外界發生熱量交換,其內能可能不變,故C正確;D.可以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為功,但是會引起其他變化,故D錯誤。故選BC。13.AC【知識點】判斷系統吸放熱、做功情況和內能變化情況【詳解】AB.充氣過程中,儲氣室內氣體的質量增加,氣體的溫度不變,故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氣體內能增大,A正確,B錯誤;CD.噴水過程中,氣體體積增大,氣體對外做功,而氣體溫度不變,則氣體內能不變,氣體吸熱,由=C可知,氣體壓強減小,C正確,D錯誤。故選AC。14.BC【知識點】更換光的顏色判斷條紋間距的變化、改變雙縫間距判斷條紋間距的變化、改變雙縫到光屏距離判斷條紋間距的變化【詳解】BCD.通過觀察發現,圖乙中干涉條紋的寬度比甲圖中的大,根據干涉條紋寬度干涉有因此可以使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變大,雙縫距d減小,或換用波長較長即頻率較低的光,可以達到要求,故BC正確,D錯誤;A.與光源到單縫的距離無關,故A錯誤。故選BC15.(1)ADCBE(2)(3)A【知識點】游標卡尺的使用與讀數、干涉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詳解】(1)在本實驗中,白熾燈發出的光經濾光片成為單色光,把單縫照亮。單縫相當于一個線光源,它又把雙縫照亮。來自雙縫的光在雙縫另一側的空間發生干涉,最后在光屏上呈現出干涉條紋,所以光具座上儀器的正確排列順序為白熾燈、濾光片、單縫、雙縫、光屏,即ADCBE(2)由題圖可知游標卡尺讀數精確度為0.1mm。A位置游標卡尺讀數為B位置讀數為則相鄰兩亮條紋的間距為根據解得(3)根據可知,要增大條紋間距,可改用波長較長的入射光、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或減小雙縫間距。故選A。16. AD/DA ② B【知識點】理解玻意耳定律【詳解】(1)[1]A.為保證封閉氣體的氣密性,應在柱塞與注射器壁間涂上潤滑油。故A正確;BC.快速推拉或用手握住注射器,會導致氣體溫度發生變化,不符合實驗條件。故BC錯誤;D.實驗只需要關注圖像的斜率變化即可探究壓強跟體積的關系,所以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勻即可,可以不標注單位。故D正確。故選AD。(2)[2]根據克拉伯龍方程可知,圖像的斜率與氣體質量成正比,所以漏氣導致氣體質量減小,即圖像斜率減小。故選②。(3)[3]根據圖像與等溫線的關系,可知氣體溫度先升高再降低。故選B。17.(1),3.26MeV;(2)【知識點】計算物質所含分子個數、根據條件寫出核反應方程、計算核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詳解】(1)核反應方程如下核反應的質量虧損為所以釋放的能量為(2)每升海水含有的氘對數為所以釋放的能量為所以相當于汽油的質量為18.(1)(2)【知識點】應用蓋呂薩克定律解決實際問題、應用波意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詳解】(1)設活塞的質量為m,則缸內氣體的壓強為充氣過程,對所有充進氣體研究有解得(2)若不打氣,通過緩慢升高環境溫度使活塞上升的高度,氣體發生等壓變化,設升高后的溫度為T,則有解得19.永動機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知識點】第一類永動機對于熱力學第一定律的違反【詳解】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機器不會一直轉動下去,因為它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動機不能成功。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1.docx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2.docx 2026屆人教版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學熱學綜合基礎練習3.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