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單元測試卷(有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單元測試卷(有解析)

資源簡介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單元測試卷
(滿分:100分 時間:60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如圖所示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2.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為40℃
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是23℃
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100℃
D.冰箱保鮮室的溫度是﹣5℃
3.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溫度計的量程為2℃﹣35℃
B.該溫度計可以用沸水消毒
C.該溫度計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D.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是37.8℃
4.用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8oC,若沒有甩過,又用它去依次測量乙和丙的體溫,已知他們的實際體溫是37.5 oC和38.5 oC,那么兩次測完后記下的數據是(  )
A.37.5 oC和38.5 oC B.37.5 oC和38.5 oC
C.38 oC和38.5 oC D.38 oC和38 oC
5.近年來,建筑垃圾再循環利用成為新嘗試,如廢鋼筋、廢鐵絲等經過分揀、回爐熱加工可制成鋼材等金屬制品。對于廢鋼筋、廢鐵絲再循環利用涉及的物態變化以及對應的吸、放熱情況(  )
A.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 B.先汽化吸熱,后液化放熱
C.先熔化吸熱,后汽化吸熱 D.先熔化放熱,后汽化放熱
6.用圖像來描述物理現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簡單明了。從圖中讀出的物理信息錯誤的有(  )
A.甲是非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逐漸升高
B.乙是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C.乙物質在B時刻是固態,C時刻是固液共存狀態
D.乙物質的熔點是210℃
7.盛夏,打開冰箱門、會看到“白氣”冒出;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也會不斷呼出“白氣”、對這兩種“白氣”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前者是汽化現象,是冰箱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現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現象,是口腔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現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8.如圖所示,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的水開始沸騰以后,碗中的水將( )
A.同時沸騰 B.稍后沸騰
C.不會沸騰,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D.不會沸騰,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9.學校田趣社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田趣社同學在春季植樹時把大量的側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這樣做的目的與下列選項中做法目的相同的是(  )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內
C.將濕衣服撐開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
D.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
10.地球上的水是不斷循環和變化的。但淡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最為寶貴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以下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驚蟄時節,冰液化成水,放出熱量
B.立秋時節,水蒸氣液化形成露珠,放出熱量
C.立冬時節,水蒸氣凝華形成霜,吸收熱量
D.大寒時節,冰汽化,衣服變干,吸收熱量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空1.5分,共30分)
1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性質制成的,小強用溫度計分別測一塊冰和另一杯水的溫度,如圖中甲、乙所示,那么甲的溫度是 ℃,乙的溫度是 ℃。

12.下面是測量熱水溫度的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排列是 。
A、選取合適的溫度計,觀察它的測溫范圍和分度值;
B、估計待測水的測溫度;
C、讓玻璃泡和待測水充分接觸;
D、取出溫度計;
E、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記錄溫度值。
13.如圖是小明自制的溫度計,瓶中裝滿帶有紅顏色的水,該溫度計是利用液體 原理工作的;將瓶放入熱水中,瓶中水柱會 (選填“上升”或“下降”),為了提高該溫度計的精確度,細管應做得 (選填“粗一些”或“細一些”)。
14.小文和同學去電影院觀看《長津湖》,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下決心一定要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祖國而刻苦學習,影片中志愿軍戰士吃的熟土豆在-40℃的嚴寒中結冰變得和石頭一樣硬,這里熟土豆結冰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此過程需要 熱。
15.寒冷的冬天,北方窗玻璃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冰花在玻璃的 (選填“內側”或“外側”)。
16.入秋以后,夜晚氣溫下降,如果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且氣溫高于冰點(0℃),此時近地面的水汽會液化成露,當溫度繼續下降至冰點以下,則會 成冰珠,俗稱為凍露;而如果近地面的水汽由于溫度下降較快直到冰點以下則會 成霜。(均填物態變化)
17.如圖所示,一次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通常情況下呈氣態,它是在常溫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如果不小心將其摔壞,待里面的液體剛消失時,立刻撿起殘骸,會感覺到殘骸較冷,這是因為里面的液體迅速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要吸收大量的熱。

18.有一種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裝置叫干濕泡溫度計,它是有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被濕布包起來了。兩個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這是由于濕布中的水在 時要吸熱。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示數差越小,表示空氣的濕度越 。
19.在家庭實驗中,小紅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如圖所示,在兩只相同的燒杯中倒入體積、溫度均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將干冰放入油和水中,都會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是因為干冰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但水面上方有“白氣”而油面上方沒有“白氣”,說明產生“白氣”的物質主要來自于 (杯內/杯外)。
20.有一支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溫度計,測得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沸水的溫度是103℃,若測得室溫是19℃,則實際室溫是 ℃。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40分)
21.如圖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 (選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處的溫度 B處的溫度(選填“<”、“=”或“>”);
(3)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如果請你提出兩條提高測量準確程度的建議,從彎管方面考慮,應該 ;從瓶子角度考慮,應該 ;
(4)炎熱的夏天,如果上述的溫度計壞了,小明放了一只甩過的體溫計在陽臺上,晚上放學后小明觀察并記錄了體溫計的示數。你認為記錄的示數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當天的最高氣溫。
22.如圖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實驗,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圖象。
(1)由圖可知,冰在熔化過程 (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由圖乙可知,冰的熔點是 ℃,第6分鐘時冰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有圖乙可知,冰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了 min;
(3)如圖甲安裝實驗裝置的順序是 (選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該實驗采用水浴加熱的目的是 。
23.小明發現嚴冬時路面會結冰,道路工人常通過在路面撒鹽的方式來融冰,從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小明就觀察鹽水的物態和記錄鹽水溫度,并根據凝固過程中記錄的溫度數據。
(1)在圖甲中的第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 態;凝固過程用了 min;
(2)從圖甲中可知此鹽水凝固點為 ℃,由此證明了在雪上撒鹽可以 (選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點;
(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燒杯中含鹽的冰未完全熔化前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24.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 ;
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
(2)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
(3)如圖a、b所示,圖 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4)如下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 ℃,當地的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t/min … 8 9 10 11 12 13 …
t/℃ … 96 97 98 98 98 98 …
(5)如圖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
(6)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水沸騰的條件是 。
25.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鮮的一個方面,為了探究“影響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軍同學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與蔬菜所處環境的溫度有關;
猜想②:與蔬菜的表面積有關;
猜想③:與蔬菜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小軍按圖進行了4次實驗(實驗中的胡蘿卜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剖開的胡蘿卜均為均勻剖開)。
(1)在上述實驗中,實驗C的探究方法不正確,原因是 ;
(2)這4次實驗中,實驗 可驗證猜想①是否正確,實驗D可驗證猜想 是否正確;(均填序號)
(3)在實驗B中,發現剖開的胡蘿卜比未剖開的胡蘿卜干癟,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寫出一條即可)。
(4)小軍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多少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把相同溫度的水分別裝入兩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實驗發現水少的杯中沒有水時,另一杯中還殘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多少有關,水越少,蒸發越快。從得出結論環節看,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 (填“正確”或“不正確”)的;
(5)小明戴好隔熱手套取下盛有熱水的燒杯。又找來一個相同的空燒杯。小紅找來4張衛生紙,把它們都噴濕,把其中的一張濕紙對折后撕去一半,將它們貼在燒杯的外壁,分別標記為1、2、3、4(如圖乙所示)。
①電吹風對著1號濕紙吹冷風,比較1、2兩張濕紙,先落下的是 號紙片;
②比較2、3兩張濕紙,先落下的是3號紙片,理由是 ;
③比較3、4兩張濕紙能否得出表面積對蒸發快慢的影響? (能/不能)。
26.某物理興趣小組在學習物態變化知識時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錘內放入適量的碘顆粒,將碘錘在熱水中加熱,你會看到碘錘內出現 ,這種物態變化叫做 ,這個過程需要 (填選“吸收”或“放出”)熱量;停止加熱,并給上方的頂部加幾滴冷水,觀察發現碘錘 (選填“上”或“下”)端內壁出現碘顆粒較多;
(2)接著同學們利用干冰做了相關實驗: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如圖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氣”是 (選填“水蒸氣”、“小水滴”或“二氧化碳氣體”),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選填“白氣”、“二氧化碳氣體”或“水蒸氣”),此實驗中杯中水溫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的溫度,如圖所示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正確的方法是:①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A.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A錯誤;
B.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故B錯誤;
C.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C正確;
D.溫度計觸碰到了燒杯的側壁,故D錯誤。
故選C。
2.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為40℃
B.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是23℃
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100℃
D.冰箱保鮮室的溫度是﹣5℃
【答案】B
【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37℃,變化很小,故A不符合題意;
B.人體感覺舒適的室內溫度約為23℃,所以大多數人喜歡春秋天,故B符合題意;
C.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C不符合題意;
D.冰箱保鮮室的溫度約是5℃,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溫度計的量程為2℃﹣35℃
B.該溫度計可以用沸水消毒
C.該溫度計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D.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是37.8℃
【答案】C
【解析】A.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42℃,故A錯誤;
B.沸水的溫度是100℃左右,超出了體溫計的量程,故B錯誤;
C.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熱液柱可以通過縮口上升,使用之前必須用手向下甩,故C正確;
D.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此時的示數是38.2℃,故D錯誤。
故選C。
4.用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8oC,若沒有甩過,又用它去依次測量乙和丙的體溫,已知他們的實際體溫是37.5 oC和38.5 oC,那么兩次測完后記下的數據是(  )
A.37.5 oC和38.5 oC B.37.5 oC和38.5 oC
C.38 oC和38.5 oC D.38 oC和38 oC
【答案】C
【解析】體溫計液泡上方有一縮口,在離開人體后,液柱不下降,使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但是體溫計在使用前必須用力甩,如果用沒甩的體溫計測病人的體溫,若被測病人的體溫比原來病人的體溫高,則準確,如果低,則顯示原來的示數,故本題中:乙和丙的實際體溫是37.5 oC和38.5 oC,那么兩次測溫后,他的記錄數據是38 oC和38.5 oC,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近年來,建筑垃圾再循環利用成為新嘗試,如廢鋼筋、廢鐵絲等經過分揀、回爐熱加工可制成鋼材等金屬制品。對于廢鋼筋、廢鐵絲再循環利用涉及的物態變化以及對應的吸、放熱情況(  )
A.先熔化吸熱,后凝固放熱 B.先汽化吸熱,后液化放熱
C.先熔化吸熱,后汽化吸熱 D.先熔化放熱,后汽化放熱
【答案】A
【解析】廢鋼筋、廢鐵絲先從固態加熱到液態的鐵,這個過程叫做熔化, 熔化吸熱;后從液態變為固態制成鋼材等金屬制品,這個過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熱。
故選A。
6.用圖像來描述物理現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簡單明了。從圖中讀出的物理信息錯誤的有(  )
A.甲是非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逐漸升高
B.乙是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C.乙物質在B時刻是固態,C時刻是固液共存狀態
D.乙物質的熔點是210℃
【答案】C
【解析】A.甲圖象中,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熔化圖象,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逐漸升高,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乙圖象中,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熔化圖象,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乙圖象中,物質在BC段屬于熔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態,物質在B時刻還沒有熔化,所以是固態,在C時刻剛熔化完,是液態,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乙圖象中,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210℃不變,所以熔點為210℃,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盛夏,打開冰箱門、會看到“白氣”冒出;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也會不斷呼出“白氣”、對這兩種“白氣”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前者是汽化現象,是冰箱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現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現象,是口腔內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現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答案】B
【解析】AB.打開冰箱門,看到“白氣”,這是冰箱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錯誤,B正確;
CD.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是口腔內的水蒸氣呼出后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CD錯誤。
故選B。
8.如圖所示,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當鍋里的水開始沸騰以后,碗中的水將( )
A.同時沸騰 B.稍后沸騰
C.不會沸騰,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D.不會沸騰,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答案】C
【解析】當鍋里的水開始沸騰以后,碗里的水可以從鍋里的水中吸收熱量,達到沸點;鍋里的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碗里的水和鍋里的水沒有溫度差,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碗里的水不會沸騰,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學校田趣社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田趣社同學在春季植樹時把大量的側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這樣做的目的與下列選項中做法目的相同的是(  )
A.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內
C.將濕衣服撐開晾到向陽、通風的地方
D.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
【答案】B
【解析】A.在春季植樹時把大量的側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這樣做是為了減慢蒸發,用電熱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既加快了空氣流動,也增加了液體溫度,所以蒸發加快,故A不符合題意。
B.將水果用保鮮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內,降低了液體溫度和減慢了液體上方空氣流動,故蒸發減慢,故B符合題意;
C.將濕衣服撐開晾到向陽的地方,提高了液體溫度,增加了液體表面積,故蒸發加快,故C不符合題意。
D.用掃帚把地面的積水向周圍掃開增加了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地球上的水是不斷循環和變化的。但淡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最為寶貴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以下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驚蟄時節,冰液化成水,放出熱量
B.立秋時節,水蒸氣液化形成露珠,放出熱量
C.立冬時節,水蒸氣凝華形成霜,吸收熱量
D.大寒時節,冰汽化,衣服變干,吸收熱量
【答案】B
【解析】A.驚蟄時節,冰熔化成水,熔化吸熱,故A錯誤;
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C錯誤;
D.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冰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空1.5分,共30分)
1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性質制成的,小強用溫度計分別測一塊冰和另一杯水的溫度,如圖中甲、乙所示,那么甲的溫度是 ℃,乙的溫度是 ℃。

【答案】 熱脹冷縮 -12 38
【解析】[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溫度計內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C,圖甲測量冰的溫度時,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在0°C以下,-10°C下兩格處。示數為-12°C。
[3]圖乙測量水的溫度時,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在30°C以上8格處,所以示數為38°C。
12.下面是測量熱水溫度的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排列是 。
A、選取合適的溫度計,觀察它的測溫范圍和分度值;
B、估計待測水的測溫度;
C、讓玻璃泡和待測水充分接觸;
D、取出溫度計;
E、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記錄溫度值。
【答案】BACED
【解析】估測是溫度測量時常用的步驟,一般放在正式測量之前,目的是為了選擇適合的溫度計;選好溫度計就可以將感溫泡浸沒熱水中進行測量,液柱穩定后才能讀數,并且讀數時不能將其從液體中取出;讀完結果并記錄后,就可以整理儀了。因此正確的實驗步驟是BACED。
13.如圖是小明自制的溫度計,瓶中裝滿帶有紅顏色的水,該溫度計是利用液體 原理工作的;將瓶放入熱水中,瓶中水柱會 (選填“上升”或“下降”),為了提高該溫度計的精確度,細管應做得 (選填“粗一些”或“細一些”)。
【答案】 熱脹冷縮 上升 細一些
【解析】[1]該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工作的,不同溫度下瓶內液體體積不同,管內的液柱長度也不同,從而顯示不同的溫度。
[2]將瓶放入熱水中,瓶內液體受熱體積膨脹,瓶中水柱會上升。
[3]當溫度變化相同時,瓶內液體的體積變化是相同的,瓶中的細管越細,管中液柱長度變化越大,溫度計的精確度越高,所以,為了提高該溫度計的精確度,細管應做得細一些。
14.小文和同學去電影院觀看《長津湖》,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下決心一定要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祖國而刻苦學習,影片中志愿軍戰士吃的熟土豆在-40℃的嚴寒中結冰變得和石頭一樣硬,這里熟土豆結冰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此過程需要 熱。
【答案】 凝固 放
【解析】[1][2]熟土豆結冰,是由于土豆中的水分遇冷放熱凝固成固態的冰。
15.寒冷的冬天,北方窗玻璃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冰花在玻璃的 (選填“內側”或“外側”)。
【答案】 凝華 內測
【解析】[1][2]寒冷的冬天,北方窗玻璃上會出現美麗的冰花,冰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凝華成的冰晶附在玻璃的內側。
16.入秋以后,夜晚氣溫下降,如果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且氣溫高于冰點(0℃),此時近地面的水汽會液化成露,當溫度繼續下降至冰點以下,則會 成冰珠,俗稱為凍露;而如果近地面的水汽由于溫度下降較快直到冰點以下則會 成霜。(均填物態變化)
【答案】 凝固 凝華
【解析】[1]當溫度繼續下降至冰點以下,露就會由液態變為固態形成冰珠,屬于凝固現象。
[2]如果近地面的水汽由于溫度下降較快直到冰點以下,就會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形成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
17.如圖所示,一次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通常情況下呈氣態,它是在常溫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如果不小心將其摔壞,待里面的液體剛消失時,立刻撿起殘骸,會感覺到殘骸較冷,這是因為里面的液體迅速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時要吸收大量的熱。

【答案】 壓縮體積 汽化
【解析】[1][2]氣體液化有兩種方式: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打火機里的燃料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打火機里面的液體消失,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汽化吸收熱量,故會感覺到殘骸較冷。
18.有一種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裝置叫干濕泡溫度計,它是有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被濕布包起來了。兩個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這是由于濕布中的水在 時要吸熱。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示數差越小,表示空氣的濕度越 。
【答案】 蒸發 大
【解析】[1][2]有一種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裝置叫“干濕泡溫度計”,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被濕布包起來了,兩個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濕泡溫度計的讀數較低,這是由于濕布中的水在蒸發時吸熱。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小,表示空氣濕度越大。
19.在家庭實驗中,小紅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如圖所示,在兩只相同的燒杯中倒入體積、溫度均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將干冰放入油和水中,都會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是因為干冰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但水面上方有“白氣”而油面上方沒有“白氣”,說明產生“白氣”的物質主要來自于 (杯內/杯外)。
【答案】 升華 杯內
【解析】[1]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易發生升華現象,在油和水中產生氣態二氧化碳,形成氣泡。
[2]“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小水滴,水面上方存在大量水蒸氣,在干冰升華吸熱時,水蒸氣放熱液化;油面上方水蒸氣很少,不會出現“白氣”,可知產生“白氣”的水蒸氣主要來自杯內。
20.有一支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溫度計,測得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沸水的溫度是103℃,若測得室溫是19℃,則實際室溫是 ℃。
【答案】20
【解析】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沸水的溫度是100℃,所以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若測得室溫是19℃,則實際室溫是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40分)
21.如圖是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這個溫度計是根據 (選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A、B兩處刻度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處的溫度 B處的溫度(選填“<”、“=”或“>”);
(3)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如果請你提出兩條提高測量準確程度的建議,從彎管方面考慮,應該 ;從瓶子角度考慮,應該 ;
(4)炎熱的夏天,如果上述的溫度計壞了,小明放了一只甩過的體溫計在陽臺上,晚上放學后小明觀察并記錄了體溫計的示數。你認為記錄的示數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當天的最高氣溫。
【答案】 氣體 > 將彎管內徑變細 將瓶子體積變大 等于
【解析】(1)[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
(2)[2]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就要膨脹,所以會把液柱向左推,故A處的溫度高于B處的溫度。
(3)[3][4]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變化不明顯,導致示數不準確。對此可以換用更細的玻璃管,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4)[5]由于體溫計比實驗用溫度計多了一個縮口,所以體溫計內的液體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所以體溫計的示數在不甩的情況下是不會下降的,但是如果甩過后,液柱會退回到玻璃泡中,遇到更高的溫度會上升,最終體溫計顯示的是它所接觸到的最高氣溫。
22.如圖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實驗,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圖象。
(1)由圖可知,冰在熔化過程 (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由圖乙可知,冰的熔點是 ℃,第6分鐘時冰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有圖乙可知,冰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了 min;
(3)如圖甲安裝實驗裝置的順序是 (選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該實驗采用水浴加熱的目的是 。
【答案】 吸熱 不變 晶體 0 固液共存態 6 自下而上 使冰受熱均勻
【解析】(1)[1][2][3]由乙圖可知從第2min到第8min冰熔化,冰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加熱,故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為晶體,故冰是晶體。
(2)[4][5][6]從第2min開始熔化到第8min完全熔化,一共用了6min;熔點即熔化時溫度不變的那一個點,故為0℃;第6min時仍處在熔化階段,屬于固液共存態。
(3)[7][8]如圖甲,要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安裝實驗裝置的順序是自下而上;通過加熱燒杯中的水再加熱試管的加熱方法是水浴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固體受熱均勻。
23.小明發現嚴冬時路面會結冰,道路工人常通過在路面撒鹽的方式來融冰,從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小明就觀察鹽水的物態和記錄鹽水溫度,并根據凝固過程中記錄的溫度數據。
(1)在圖甲中的第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 態;凝固過程用了 min;
(2)從圖甲中可知此鹽水凝固點為 ℃,由此證明了在雪上撒鹽可以 (選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點;
(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燒杯中含鹽的冰未完全熔化前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答案】 液 10 ﹣2 降低 變多
【解析】(1)[1]在圖甲中的第5min時,物質還沒有開始凝固,為液態。
[2]由圖像甲可知,凝固過程用了
(2)[3]從圖像可知:溫度保持不變的溫度是﹣2℃,故該鹽水的凝固點是﹣2℃。
[4]水的凝固點為0℃,鹽水的凝固點低于水的凝固點,則撒鹽可以降低雪的熔點。
(3)[5]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2℃。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放熱發生凝固現象,則燒杯中含鹽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變多。
24.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其合理的先、后順序是(填序號) ;
①溫度計②石棉網③裝水的燒杯④酒精燈
(2)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
(3)如圖a、b所示,圖 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4)如下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 ℃,當地的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t/min … 8 9 10 11 12 13 …
t/℃ … 96 97 98 98 98 98 …
(5)如圖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
(6)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水沸騰的條件是 。
【答案】 ④②③① 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在水中,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壁 (a) 98 小于 乙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解析】(1)[1]為保證用酒精燈外焰加熱,組裝順序是自下而上,故正確順序是④②③①。
(2)[2]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故溫度計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溫度計玻璃泡要浸沒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
(3)[3]水沸騰時,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增大,所以圖(a)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
(4)[4]水沸騰時,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通過表格中數據可知,該地水的沸點為98℃。
[5]液體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而該地水的沸點是98℃,故當地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
(5)[6]水沸騰前吸熱,溫度不斷上升,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像,其中正確的是乙。
(6)[7]水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升高到98℃時,不斷吸收熱量,水才能沸騰。所以水沸騰的條件:水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25.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鮮的一個方面,為了探究“影響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軍同學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與蔬菜所處環境的溫度有關;
猜想②:與蔬菜的表面積有關;
猜想③:與蔬菜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小軍按圖進行了4次實驗(實驗中的胡蘿卜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剖開的胡蘿卜均為均勻剖開)。
(1)在上述實驗中,實驗C的探究方法不正確,原因是 ;
(2)這4次實驗中,實驗 可驗證猜想①是否正確,實驗D可驗證猜想 是否正確;(均填序號)
(3)在實驗B中,發現剖開的胡蘿卜比未剖開的胡蘿卜干癟,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寫出一條即可)。
(4)小軍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多少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把相同溫度的水分別裝入兩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實驗發現水少的杯中沒有水時,另一杯中還殘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多少有關,水越少,蒸發越快。從得出結論環節看,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 (填“正確”或“不正確”)的;
(5)小明戴好隔熱手套取下盛有熱水的燒杯。又找來一個相同的空燒杯。小紅找來4張衛生紙,把它們都噴濕,把其中的一張濕紙對折后撕去一半,將它們貼在燒杯的外壁,分別標記為1、2、3、4(如圖乙所示)。
①電吹風對著1號濕紙吹冷風,比較1、2兩張濕紙,先落下的是 號紙片;
②比較2、3兩張濕紙,先落下的是3號紙片,理由是 ;
③比較3、4兩張濕紙能否得出表面積對蒸發快慢的影響? (能/不能)。
【答案】 缺少變量,無法探究水分散失的快慢與哪個因素有關 A ③ 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表面積有關 不正確 1 液體表面積及液體表面空氣流速快慢相同時,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不能
【解析】(1)[1]在上述實驗中,實驗C缺少變量,無法探究水分散失的快慢與哪個因素有關,因此無法進行探究,探究方法不正確。
(2)[2]這4次實驗中,實驗A只有溫度不同,其它條件相同,因此可驗證猜想“①與蔬菜所處環境的溫度有關”是否正確。
[3]實驗D只有表面空氣流動速度不同,其它條件相同,因此可驗證猜想“猜想③與蔬菜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有關”是否正確。
(3)[4]實驗B中,溫度和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最終發現剖開的胡蘿卜比未剖開的胡蘿卜干癟,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表面積有關。
(4)[5]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不正確的,這是因為沒有控制水的質量相同:經過多次實驗和精確測量,發現當放水少的杯中無水時,放水多的杯中減少的水量總和與放水少的杯中原來的水量相等。
(5)①[6]1,2兩張濕紙表面積大小一樣,溫度一樣,但是1號濕紙表面空氣流速快,液體蒸發快,所以,先掉落。
②[7]2,3兩張濕紙表面積大小一樣,空氣流動速度一樣,但是3號濕紙的溫度高,液體蒸發快,所以先掉落,原因是液體表面積及液體表面空氣流速快慢相同時,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③[8]3,4兩張濕紙吸收的水的質量不一樣,所以,不能探究表面積對蒸發快慢的影響。
26.某物理興趣小組在學習物態變化知識時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錘內放入適量的碘顆粒,將碘錘在熱水中加熱,你會看到碘錘內出現 ,這種物態變化叫做 ,這個過程需要 (填選“吸收”或“放出”)熱量;停止加熱,并給上方的頂部加幾滴冷水,觀察發現碘錘 (選填“上”或“下”)端內壁出現碘顆粒較多;
(2)接著同學們利用干冰做了相關實驗: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如圖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氣”是 (選填“水蒸氣”、“小水滴”或“二氧化碳氣體”),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選填“白氣”、“二氧化碳氣體”或“水蒸氣”),此實驗中杯中水溫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答案】 紫色的碘蒸氣 升華 吸收 上 小水滴 二氧化碳氣體 下降
【解析】(1)[1][2][3]將碘錘在熱水中加熱,由于固態碘遇熱直接變成碘蒸氣,所以是升華現象,升華需要吸收熱量,然后會看到碘錘內出現紫色的碘蒸氣。
[4]向碘錘上方的頂部加幾滴冷水,碘蒸氣在碘錘上方遇冷凝華成固態碘,所以在碘錘上端內壁出現碘顆粒較多。
(2)[5][6][7]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干冰吸熱升華,變成氣態二氧化碳冒出水面,所以水中大量氣泡中是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從周圍吸熱,所以杯中的水和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以水面上的大量“白氣”是小水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炉霍县| 明溪县| 河间市| 长子县| 浪卡子县| 灌阳县| 东港市| 乌兰察布市| 木兰县| 无锡市| 于都县| 茂名市| 凤山市| 禹州市| 晋城| 云安县| 桃江县| 河东区| 洪湖市| 苗栗市| 青阳县| 西峡县| 凤庆县| 芒康县| 富宁县| 江达县| 井陉县| 行唐县| 马龙县| 揭西县| 罗山县| 淮南市| 安平县| 澜沧| 枣阳市| 太保市| 莱西市| 江安县| 无极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