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班級 姓名 分數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航母艦載機即將起飛前,燃料燃燒向后噴射出高溫高速燃氣流。為了避免對艦上人員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裝了偏流板(如圖),偏流板后面裝有供冷卻水循環流動的格狀水管,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來降低偏流板的溫度。 第1題 第2題 第3題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橘子洲最佳賞梅期,游客遠遠地聞到梅花香,這是 現象。3.2021年 12 月 9 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授課時,“太空教師”王亞平先制作了一個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體積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 。4.“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宋代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一句詩.詩中描述的“花氣襲人”現象表明:分子在 。5.小文在上學路上發現商販在用沙子翻炒栗子,如圖所示。最終栗子被炒熟是通過 的方式使栗子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第5題 第7題 第8題6.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的理療方式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刮痧”時要在皮膚上涂一些藥油,利用刮痧使皮膚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7.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產生高溫形成火球進入黑障區(如圖)。返回艙溫度升高,在這個過程中將 能轉化為內能。8.如圖是探究改變物體內能的實驗:瓶子里裝有一些水,用力打氣,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內氣體的內能將 。9.在“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時,某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所示。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為4.2×103J/(kg·℃),質量為20g,由圖可知,該物質熔化過程中BC段吸收的熱量為 J。第9題 第10題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0.3kg的水和0.7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 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c水=4.2×103J/(kg·℃)]。二、單選題(每題2分,共14分)11.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吸收和放出的熱量有關B.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溫度有關C.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質量有關D.物體的比熱容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12.下列的現象不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br/>A.冬天的雪花飛揚 B.炒菜的時候聞到香味C.盛夏時節花氣四溢 D.有人吸煙時聞到了二手煙13.使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互相接觸(C銅A.熱量從銅塊傳到鐵塊 B.熱量從鐵塊傳到銅塊C.它們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D.無法確定14.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 ).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15.南極“萬年冰”中含有很多壓縮氣泡,科考隊員取一小塊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塊會在酒面上漂來漂去.下面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冰塊熔化,氣泡破裂,使冰塊漂來漂去B.冰塊吸熱,內能增加,使冰塊漂來漂去C.冰塊熔化,氣泡破裂,氣泡的內能減少D.冰塊吸熱,酒水放熱,酒水的內能減少16.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B.0℃的冰沒有內能C.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 D.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17.某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分別質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繪制出沙子與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分別如圖a、圖b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沙子的吸熱能力大于水的吸熱能力B.加熱2min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Q水吸為4.2×105JC.加熱2min時間內沙子吸收的熱量Q沙吸吸水為4.2×104JD.求得沙子的比熱容c沙為0.92×103J/(kg·℃)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18.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了,該現象說明了分子之間有 。19.小聽進行了如下實驗:將A、B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分別裝入等量的硫酸銅溶液和水。硫酸銅溶液和水的分界面明顯,管內液體溫度與室溫均為25℃。把兩試管分別浸入甲、乙兩個大燒杯中,如圖1所示,甲燒杯放在恒溫壺上,使水溫保持為90℃,乙燒杯內裝有冰水混合物。(1)甲燒杯中試管內的液體在達到90℃之前的過程中,內能 ?。ㄟx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經過10分鐘后,小聽記錄了甲、乙兩燒杯中試管內液體的情況如圖2所示,則浸在甲燒杯中的是 試管(選填“A”或“B”);(3)再經過10分鐘,小聽發現A試管內的兩種液體分界面還是沒有明顯變化,她認為試管內的液體分子沒有做熱運動,你認為她的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第19題 第20題20.如圖所示,小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裝置,完成下面實驗。(1)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的大小,他應選擇 ?。ㄟx填“甲、乙”、“甲、丙”或“乙、丙”)兩套裝置。實驗應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溫相同、 相同。(2)小明通過比較 ?。ㄟx填“加熱時間”、“溫度計上升的示數”)來比較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3)經過實驗得出了水和煤油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所示,則圖線 ?。ㄟx填“a”或“b”)對應液體的吸熱能力強。它在第2min的內能 在第5min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4)下列示例中與比熱容無關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城市建造人工湖來改善氣候B.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用冷水冷卻發動機四、計算題(每小問2分,共16分)21.(4分)工匠用鋼鐵打制刀具時,有一個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剛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爐火中充分煅燒,然后將其迅速放入水中驟冷.現有一成型的合金鋼刀具的質量為1kg,溫度為20℃,放入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卻,最后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不計過程中的熱量損失,c水=4.2×103J/(kg·℃),c水合金鋼=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了多少熱量 (2)淬火后水的溫度為多少攝氏度 (6分)森林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氣.小明同學為測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陽能的本領,做了如下實驗:用一臉盆裝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積為0.1m2,經太陽垂直照射15min,溫度升高了1℃。請計算[水的比熱容是(1)實驗時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2)若地表植物吸收太陽能的能力與水相等,每平方米綠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陽能為多少焦耳 (3)100m2綠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氣 (設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陽能可以放出0.05L 的氧氣)23.(6)人類的祖先鉆木取火,為人類文明揭開了新的一頁.鉆木取火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將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壓住木棒來回拉動鉆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轉動時,板與棒互相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而熱集中在洞內,不易散發,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溫度,當達到約260℃時木棒便開始燃燒.因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故受熱厚度很薄,木棒受熱部分的質量只有0.25g.已知:來回拉一次鉆弓需1.0s,弓長為s=0.25m,人拉弓的力為16N,木頭比熱容c木=2×103J/(kg·℃),室溫為20℃,問:(1)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則1s內可使木棒尖端溫度提高多少攝氏度 (3)請你估算用多長時間才能使木棒燃燒起來 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答案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比熱容大 2.擴散 3.引力 4.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5.熱傳遞6.做功 7.機械能 8.增加 9.672 10.0.9×103二、單選題(每題2分,共14分)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C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18.間隙19.(1)變大;(2)B;(3)錯誤;20.(1)甲、丙;質量(2)加熱時間(3)a;小于(4)B四、計算題(每小問2分,共16分)21.(1)解:合金鋼刀具放入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達到熱平衡,溫度相同,所以,合金鋼刀具的末溫t=836℃,則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的熱量:Q合吸=c合金鋼m合金鋼(t-t0)=0.42×103J/(kg ℃)×1kg×(836℃-20℃)=3.4272×105J。(2)解: 將煅燒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卻,最后刀具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設為t',則有:Q水吸=Q合放,即:c水m水(t'-t0')=c合金鋼m合金鋼(t-t'),代入數據:4.2×103J/(kg ℃)×5kg×(t'-20℃)=0.42×103J/(kg ℃)×1kg×(836℃-t'),解得:t'=36℃。22.(1)解:(1)水吸收的熱量:Q吸=cm△t=4.2×103J/(kg ℃)×6kg×1℃=2.52×104J;(2)解: 水面的表面積為0.1m2,經太陽垂直照射15min,水吸收的熱量為2.52×104J,所以每平方米綠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陽能:;(3)解: 100m2綠地每秒吸收太陽能為:Q總=100Q1=100×280J=2.8×104J,100m2綠地每秒鐘放出的氧氣體積為:。23.(1)解:人來回拉一次鉆弓移動的距離:s'=2s=2×0.25m=0.5m,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16N×0.5m=8J;(2)解:由可得,木棒尖端吸收的熱量:Q吸=W×25%=8J×25%=2J;由Q吸=cmΔt可得,木棒升高的溫度:;(3)解: 由(2)可知,木棒尖端吸熱每秒溫度升高4℃,要使木棒燃燒起來,升高的溫度為260℃-20℃=240℃;需要的時間: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班級 姓名 分數一、填空題(每空 2分,共 20 分)1.航母艦載機即將起飛前,燃料燃燒向后噴射出高溫高速燃氣流。為了避免對艦上人員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裝了偏流板(如圖),偏流板后面裝有供冷卻水循環流動的格狀水管,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來降低偏流板的溫度。 第 1題 第 2題 第 3題2.每年 2月中旬至 3月上旬,是橘子洲最佳賞梅期,游客遠遠地聞到梅花香,這是 現象。3.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授課時,“太空教師”王亞平先制作了一個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體積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 。4.“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宋代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一句詩.詩中描述的“花氣襲人”現象表明:分子在 。5.小文在上學路上發現商販在用沙子翻炒栗子,如圖所示。最終栗子被炒熟是通過 的方式使栗子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第 5題 第 7 題 第 8 題6.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的理療方式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刮痧”時要在皮膚上涂一些藥油,利用刮痧使皮膚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7.2025年 4月 30日神舟十九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層摩擦產生高溫形成火球進入黑障區(如圖)。返回艙溫度升高,在這個過程中將 能轉化為內能。8.如圖是探究改變物體內能的實驗:瓶子里裝有一些水,用力打氣,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內氣體的內能將 。9.在“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時,某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所示。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為 4.2×103J/(kg·℃),質量為 20g,由圖可知,該物質熔化過程中 BC段吸收的熱量為 J。第 9題 第 10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 0.3kg的水和 0.7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c =4.2×103水 J/(kg·℃)]。二、單選題(每題 2分,共 14 分)11.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吸收和放出的熱量有關B.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溫度有關C.物體的比熱容與物體的質量有關D.物體的比熱容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12.下列的現象不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冬天的雪花飛揚 B.炒菜的時候聞到香味C.盛夏時節花氣四溢 D.有人吸煙時聞到了二手煙13.使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互相接觸(C銅A.熱量從銅塊傳到鐵塊 B.熱量從鐵塊傳到銅塊C.它們之間不發生熱傳遞 D.無法確定14.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熱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區陸地表面的氣溫比海面的氣溫晝夜變化顯著.因此( ).A.白天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夜晚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B.白天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夜晚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陸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風多是從海面吹向陸地15.南極“萬年冰”中含有很多壓縮氣泡,科考隊員取一小塊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塊會在酒面上漂來漂去.下面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冰塊熔化,氣泡破裂,使冰塊漂來漂去B.冰塊吸熱,內能增加,使冰塊漂來漂去C.冰塊熔化,氣泡破裂,氣泡的內能減少D.冰塊吸熱,酒水放熱,酒水的內能減少16.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 B.0℃的冰沒有內能C.一個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 D.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17.某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分別質量都是 200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繪制出沙子與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分別如圖 a、圖 b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 c =4.2×103水 J/(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沙子的吸熱能力大于水的吸熱能力B.加熱 2min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 Q 5水吸為 4.2×10 JC.加熱 2min時間內沙子吸收的熱量 Q 沙吸吸水為 4.2×104JD.求得沙子的比熱容 c 3沙為 0.92×10 J/(kg·℃)三、實驗探究題(每空 2分,共 20 分)18.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了,該現象說明了分子之間有 。19.小聽進行了如下實驗:將 A、B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分別裝入等量的硫酸銅溶液和水。硫酸銅溶液和水的分界面明顯,管內液體溫度與室溫均為 25℃。把兩試管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別浸入甲、乙兩個大燒杯中,如圖 1所示,甲燒杯放在恒溫壺上,使水溫保持為 90℃,乙燒杯內裝有冰水混合物。(1)甲燒杯中試管內的液體在達到 90℃之前的過程中,內能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經過 10分鐘后,小聽記錄了甲、乙兩燒杯中試管內液體的情況如圖 2所示,則浸在甲燒杯中的是 試管(選填“A”或“B”);(3)再經過 10分鐘,小聽發現 A試管內的兩種液體分界面還是沒有明顯變化,她認為試管內的液體分子沒有做熱運動,你認為她的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第 19題 第 20 題20.如圖所示,小明利用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裝置,完成下面實驗。(1)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的大小,他應選擇 (選填“甲、乙”、“甲、丙”或“乙、丙”)兩套裝置。實驗應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溫相同、 相同。(2)小明通過比較 (選填“加熱時間”、“溫度計上升的示數”)來比較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3)經過實驗得出了水和煤油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丁所示,則圖線(選填“a”或“b”)對應液體的吸熱能力強。它在第 2min的內能 在第 5min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4)下列示例中與比熱容無關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城市建造人工湖來改善氣候B.空調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濕度C.用冷水冷卻發動機四、計算題(每小問 2 分,共 16 分)21.(4分)工匠用鋼鐵打制刀具時,有一個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剛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爐火中充分煅燒,然后將其迅速放入水中驟冷.現有一成型的合金鋼刀具的質量為1kg,溫度為 20℃,放入 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迅速取出放入 5kg、20℃的水中冷卻,最后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不計過程中的熱量損失,c 水=4.2×103J(/ kg·℃),c =4.2×103水合金鋼 J/(kg·℃)]。求:(1)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了多少熱量 (2)淬火后水的溫度為多少攝氏度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3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6分)森林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氣.小明同學為測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陽能的本領,做了如下實驗:用一臉盆裝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積為 0.1m2,經太陽垂直照射 15min,溫度升高了 1℃。請計算[水的比熱容是 4.2 × 103 / ]:(1)實驗時 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2)若地表植物吸收太陽能的能力與水相等,每平方米綠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陽能為多少焦耳 (3)100m2綠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氣 (設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 103J的太陽能可以放出 0.05L 的氧氣)23.(6)人類的祖先鉆木取火,為人類文明揭開了新的一頁.鉆木取火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將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壓住木棒來回拉動鉆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轉動時,板與棒互相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而熱集中在洞內,不易散發,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溫度,當達到約 260℃時木棒便開始燃燒.因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故受熱厚度很薄,木棒受熱部分的質量只有 0.25g.已知:來回拉一次鉆弓需 1.0s,弓長為s=0.25m,人拉弓的力為 16N,木頭比熱容 c 木=2×103J/(kg·℃),室溫為 20℃,問:(1)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若其中有 25%被木棒尖端吸收,則 1s內可使木棒尖端溫度提高多少攝氏度 (3)請你估算用多長時間才能使木棒燃燒起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4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答案一、填空題(每空 2 分,共 20 分)1.比熱容大 2.擴散 3.引力 4.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5.熱傳遞6.做功 7.機械能 8.增加 39.672 10.0.9×10二、單選題(每題 2分,共 14 分)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C三、實驗探究題(每空 2分,共 20 分)18.間隙19.(1)變大;(2)B;(3)錯誤;20.(1)甲、丙;質量(2)加熱時間(3)a;小于(4)B四、計算題(每小問 2 分,共 16 分)21.(1)解:合金鋼刀具放入 836℃的爐火中煅燒足夠長時間,達到熱平衡,溫度相同,所以,合金鋼刀具的末溫 t=836℃,則此刀具在火爐中吸收的熱量:Q 合吸=c 合金鋼m 合金鋼(t-t0)=0.42×103J/(kg ℃)×1kg×(836℃-20℃)=3.4272×105J。(2)解: 將煅燒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 20℃的水中冷卻,最后刀具與水達到共同的溫度,設為 t',則有:Q 水吸=Q 合放,即:c m (t' ' '水 水 -t0)=c 合金鋼m 合金鋼(t-t),代入數據:4.2×103J/(kg ℃)×5kg×(t'-20℃)=0.42×103J/(kg ℃)×1kg×(836℃-t'),解得:t'=36℃。22.(1)解:(1)水吸收的熱量:Q 吸=cm△t=4.2×103J/(kg ℃)×6kg×1℃=2.52×104J;(2)解: 水面的表面積為 0.1m2,經太陽垂直照射 15min,水吸收的熱量為 2.52×104J, 所以每平方米綠色植物每秒吸收的太陽能: = 吸41 0.1×15×60 ×2.52×10 ;0.1×15×60 = 280 (3)解: 100m2綠地每秒吸收太陽能為:Q 總=100Q1=100×280J=2.8×104J, 100m2 4綠地每秒鐘放出的氧氣體積為: = 0.05 × 總 = 0.05 × 2.8×10 。103 103 = 1.4 23.(1)解:人來回拉一次鉆弓移動的距離:s'=2s=2×0.25m=0.5m,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16N×0.5m=8J;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5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解:由 可得,木棒尖端吸收的熱量:Q 吸=W×25%=8J×25%=2J;由 Q 吸=cmΔt可得,木棒升高的溫度:;(3)解: 由(2)可知,木棒尖端吸熱每秒溫度升高 4℃,要使木棒燃燒起來,升高的溫度為 260℃-20℃=240℃;需要的時間: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6二 閱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班級:xxxxxxxxxxxx x姓名:xxxxxxxxxxx x考號:xxxxxxxxxxx x考場:xxxxxxxxxxx x座位:xxxxxxxxxxx注意事項 準考證號x x x x x x x x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0 0 0 0 0 0 0 02.選擇題部分須使用2B鉛筆填涂; 1 1 1 1 1 1 1 13.非選擇題需用黑色簽字筆填寫; 2 2 2 2 2 2 2 24.答題不得超過答題邊框區域; 3 3 3 3 3 3 3 35.保持答題卡卡面整潔,不折疊,不破損。 4 4 4 4 4 4 4 4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正確填涂 缺考標記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一、填空題(20分)x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1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二、單選題(14分)11 A B C D 16 A B C D12 A B C D 17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三、實驗探究題(20分)x18.(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19.(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一 卷第 1 頁(共 2 頁)智 方x20.(1).(4分)x x x x xxx xx x x x xx (2).(2分)x x x x x xxx x (3).(4分)x x x x xxx xx x x x xx (4).(2分)x x x x x xx四、計算題(10分)x21.(1).(2分)(2).(2分)x22.(1).(2分)x(2).(2分)x(3).(2分)四、計算題(6分)x23.(6分)能 便第 2 頁(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docx 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pdf 第十三章《內能》單元測試答題卡.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