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時包含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與 “科學家的品格” 兩部分。“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呈現科學家科研場景,展現其探索過程的努力與挑戰;“科學家的品格” 通過鄧稼先、錢三強等事例,體現科學家愛國、質疑、求實等精神。旨在引導學生了解科學家的工作與精神品質,激發對科學家的崇敬與向其學習的熱情。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對科學家有初步認知,但對其探索過程的艱辛、精神品格的內涵理解不深。他們崇敬科學家,卻缺乏從具體事例中感悟精神、內化為自身品質的能力。教學需結合生動案例與體驗活動,幫助其深入理解,培養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分析政治認同:理解科學家為國家、人類發展的貢獻,認同愛國、奉獻等精神是國家寶貴財富,堅定向科學家學習、報效祖國的信念。 道德素養:在了解科學家事跡中,培養崇尚科學、勇于探索、愛國奉獻、嚴謹求實的品德,提升道德修養與精神境界。 法治觀念:認識到科學家的科研活動受法律保護與規范,明白尊重知識產權、維護科研秩序是法治要求,增強科研領域法治意識。 健全人格:通過感悟科學家精神,塑造堅韌不拔、追求真理、胸懷家國的人格,提升面對困難與追求理想的心理韌性。 責任意識:明確傳承科學家精神、學習科學知識、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是自身責任,激發主動擔當的意識。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體會其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感受科學探索的艱辛。 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家的品格(愛國、質疑、求實等 ),學習并崇尚這些精神品質。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度感悟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將對科學家的崇敬轉化為學習其精神、踐行科學品質的實際行動。 引導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持續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的精神品格,形成穩定的價值追求與行為習慣。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含科學家科研場景圖片、鄧稼先等科學家事跡視頻 )、“科學家探索卡”“品格感悟卡”(用于學生梳理與分享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一段科學家科研工作的混剪視頻(如實驗室實驗、極地考察、考古挖掘 ),提問:“同學們,視頻里的科學家在干啥?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容易嗎?”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思考回答,初步感知科學家探索的不易,如 “他們在做實驗、考察,肯定很難” 。 設計意圖:以直觀視頻引發學生對科學家工作的關注,激發探究興趣,自然導入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學家的品格” 主題。二、講授新課 第一模塊: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1. 體會科學家的探索艱辛 教師活動:呈現教材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板塊插圖(科學實驗室、南極考察、考古挖掘、青藏觀測站 ),發放 “科學家探索卡”,讓學生分組討論 “科學家在科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組織 “困難大發現” 分享會,邀請小組代表結合插圖與生活認知匯報,補充極端環境、資金技術等困難(如南極極寒、考古挖掘體力消耗大 )。 學生活動:觀察插圖,分組討論梳理科學家面臨的困難,填寫探索卡。積極參與分享會,介紹小組發現(如 “南極很冷,科學家考察會凍傷” ),傾聽同學補充,深刻體會探索艱辛。 設計意圖:依托教材插圖與分組討論,引導學生主動挖掘科學家探索的困難,在分享中全面認識科研不易,激發對科學家的崇敬。 2. 聆聽科學家的探索心聲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中科學家關于科研的心聲插圖(促進人類進步、享受探索過程等 )及王建宇事跡,提問:“科學家這么辛苦,為啥還堅持?從他們的心聲和事跡里,你學到啥?” 引導學生從成就感、好奇心、責任感等角度分析,分享自己被打動的語句(如 “科技創新促進全人類進步,很有成就感” )。 學生活動:閱讀心聲與事跡,思考分析科學家堅持的原因,發言分享(如 “王建宇為航天探索,說明科學家有責任擔當” )。交流被打動的內容,理解科學家的內在動力與精神追求。 設計意圖:通過心聲與事跡分析,讓學生理解科學家探索的精神支撐,感受其對科學事業的熱愛與奉獻,深化對科學家的認知。 第二模塊:科學家的品格 1. 感悟科學家的愛國奉獻 教師活動:呈現教材 “科學家的品格” 板塊鄧稼先事跡插圖與閱讀角內容,發放 “品格感悟卡”,組織 “愛國故事會”,讓學生分組講述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國奉獻的故事。提問:“他們的行為體現啥品格?對國家有啥意義?” 引導提煉愛國、奉獻、擔當等品格,聯系當下科技發展,強調傳承價值。 學生活動:閱讀事跡,分組準備并講述科學家故事(如 “鄧稼先隱姓埋名搞核研,讓國家更安全” )。思考回答問題,感悟愛國奉獻品格的意義,明白其對國家科技發展的關鍵作用。 設計意圖:以故事講述與分析,讓學生深刻感悟科學家的愛國奉獻品格,增強家國情懷與向其學習的意愿。 2. 學習科學家的質疑求實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錢三強質疑、屠呦呦不怕失敗的事跡插圖與閱讀角內容,開展 “品格大討論”:“錢三強、屠呦呦有啥精神品質?還有哪些科學家有類似品質?” 引導學生分析質疑、求實、堅韌等品質,舉例其他科學家(如袁隆平不斷探索雜交水稻 ),強調這些品質對科學發現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閱讀事跡,參與討論,提煉科學家的精神品質(如 “錢三強敢于質疑,屠呦呦不怕失敗” )。列舉其他科學家事例(如 “袁隆平反復實驗找水稻良種” ),理解質疑求實等品格對科學進步的價值。 設計意圖:通過事跡討論與拓展舉例,讓學生學習科學家質疑求實、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明白其對科學研究與個人成長的意義。三、課堂練習 1. 單項選擇題 (1)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會面臨( ) A. 只有有趣的事,沒有困難 B. 很多困難,如極端環境、實驗失敗等 C. 國家會解決所有困難,不用科學家操心 答案:B (2)鄧稼先的事跡體現了科學家( )的品格 A. 愛國奉獻 B. 敢于質疑 C. 喜歡隱姓埋名 答案:A (3)關于科學家的品格,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愛國奉獻,沒有其他 B. 包含愛國、質疑、求實等多樣品質,推動科學進步 C. 和我們小學生沒關系 答案:B 2. 判斷題 (1)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很辛苦,但他們因為熱愛和責任堅持著。(√) (2)科學家的品格只在科研時有用,生活中不需要。(×,科學家品格對生活學習也有指導意義 ) (3)我們小學生要學習科學家的精神品質,努力成長為有用的人。(√)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超厲害的科學家!他們在實驗室、極地、考古現場…… 克服重重困難探索未知,還擁有愛國、質疑、求實的寶貴品格!這些精神超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向科學家致敬,努力傳承他們的品質,未來也為國家發光發熱!板書設計走近科學家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面臨困難:極端環境、實驗失敗、資源有限…… 堅持動力:熱愛科學、促進人類進步、責任感…… 科學家的品格 愛國奉獻:鄧稼先隱姓埋名搞核研…… 質疑求實:錢三強質疑、屠呦呦不怕失敗……教學反思教學中通過故事、討論,學生對科學家探索與品格有了一定感悟,但在 “深度內化精神品質” 和 “日常踐行” 上,引導不足。后續可開展 “科學家精神踐行周” 活動,讓學生記錄踐行科學家品質的小事,定期分享,持續強化精神傳承,真正讓科學家精神融入學生成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走近科學家第5課第二單元 愛科學 學科學(統編版)一年級上第1課時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學家的品格1234567素養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1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理解科學家為國家、人類發展的貢獻,認同愛國、奉獻等精神是國家寶貴財富,堅定向科學家學習、報效祖國的信念。道德素養:在了解科學家事跡中,培養崇尚科學、勇于探索、愛國奉獻、嚴謹求實的品德,提升道德修養與精神境界。法治觀念:認識到科學家的科研活動受法律保護與規范,明白尊重知識產權、維護科研秩序是法治要求,增強科研領域法治意識。健全人格:通過感悟科學家精神,塑造堅韌不拔、追求真理、胸懷家國的人格,提升面對困難與追求理想的心理韌性。責任意識:明確傳承科學家精神、學習科學知識、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是自身責任,激發主動擔當的意識。2新知導入觀看科學家科研工作的混剪視頻(如實驗室實驗、極地考察、考古挖掘 ),提問:“同學們,視頻里的科學家在干啥?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容易嗎?”3新知講解第一模塊: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教材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 板塊插圖(科學實驗室、南極考察、考古挖掘、青藏觀測站 )。“科學家探索卡”——分組討論 “科學家在科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1.體會科學家的探索艱辛南極極寒、考古挖掘體力消耗大科學實驗室南極科學考察隊雪地車3新知講解教材中科技在國防、經濟、農業等領域提升國力的插圖與案例(如航母提升國防實力、航天工程帶動經濟、農業科技提高產量 )“科技在這些領域是咋提升國力的?結合生活或資料,說說還有哪些體現?”2.探究科技提升國力的多元體現考古挖掘現場青藏科學考察觀測站結合上面的圖片,談談在科研過程 中,科學家會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科學家面臨諸多挑戰:哥白尼、伽利略因挑戰地心說,遭教會壓制,甚至人身受威脅;環保科研中,需突破技術難關,還可能因觸動部分利益受阻力,同時要長期堅持,克服實驗失敗等困難。盡管科學研究十分辛苦,但科技創新能促進全人類進步。 這是一項很有成就感的事業!大自然是一個充滿未知的神奇世界,吸引著我不斷探索其 中的奧秘,我很享受發現奧秘的過程!3新知講解教材中科學家關于科研的心聲插圖(促進人類進步、享受探索過程等 )及王建宇事跡。科學家這么辛苦,為啥還堅持?從他們的心聲和事跡里,你學到啥?”“科技創新促進全人類進步,很有成就感”2.探究科技提升國力的多元體現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失敗,但成功時的喜悅 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逐漸意識到,知道得越多,需要探索的東西越多。我要保 持不斷學習的態度,積極擁抱新鮮事物。請你想象一下,科學家可能還有怎樣的心聲 過去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到木星衛星等,證明地球并非中心,打破這一傳統觀念。如今,環保科技讓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摒棄以往破壞環境的觀念,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 。王建宇是我國著名的光電技術專家,長期致力于航天領域的探索。 2003年起,他帶領年輕團隊研制激光高度計,搭載在2007年發射的嫦 娥一號衛星上,首次實現了中國人“為月球量身高”的夢想。2007年起,他帶領團隊參與研制星地量子通信設備。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像王建宇這 樣的科學家,初心、好奇心和責任心指引著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探索 未知、勇攀高峰。閱讀角3新知講解展示教材錢三強質疑、屠呦呦不怕失敗的事跡插圖與閱讀角內容,開展 “品格大討論”:“錢三強、屠呦呦有啥精神品質?還有哪些科學家有類似品質?” 引導學生分析質疑、求實、堅韌等品質,舉例其他科學家(如袁隆平不斷探索雜交水稻 ),強調這些品質對科學發現的重要性。2.學習科學家的質疑求實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美國結束學業后,鄧稼先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1958年,錢三強對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你愿不愿意參加這項需要嚴格保密的工作 ”參與這項工作意味著要從此開始隱姓埋名的生活。鄧稼先沒有猶豫,將祖國的需要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他帶 領一批科研工作者在荒涼偏僻的戈壁灘艱苦奮斗,終于研制成功中國 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1986年,積勞成疾的鄧稼先被癌癥奪去生命。在生命最后一個月里,他28年的秘密經歷才為人所知。“假如生命終結之后能夠再生, 那么,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鄧稼先的這句話反映了他一生矢志報國的信念。矢志報國的鄧稼先3新知講解第二模塊:科學家的品格教材 “科學家的品格” 板塊鄧稼先事跡插圖與閱讀角內容。“品格感悟卡”,——分組講述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國奉獻的故事。“他們的行為體現啥品格?對國家有啥意義?”1.感悟科學家的愛國奉獻祖國強大的背后,離不開心系祖國的科學家的無私奉獻。過去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到木星衛星等,證明地球并非中心,打破這一傳統觀念。如今,環保科技讓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摒棄以往破壞環境的觀念,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 。敢于質疑的錢三強錢三強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他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敢于質疑。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外國科學家展示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一處重要細節被大多數科學家所忽視,但被錢三強注意到了,并引起了他的質疑。于是,他帶領團隊開始了長 期的實驗和觀察。不久,研究團隊有了全新的發現,并公開發表了研究成 果。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國際科學界逐漸認可了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收集老一輩科學家為建設祖國無私奉獻的故事,與同學交流和分享。錢學森沖破美國阻撓歸國,投身航天事業,讓中國導彈、原子彈發射進程大幅提前;鄧稼先隱姓埋名 28 年,為核武器事業鞠躬盡瘁,病危仍心系工作。他們為建設祖國無私奉獻,用行動詮釋愛國情懷與科研擔當。青蒿 (hāo) 素,是我國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但它的問世卻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在青蒿素問世以前,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感染瘧 (nüè) 疾而死亡。為研究抗瘧疾 藥物,屠呦呦團隊查閱大量古代醫學書籍和民間藥方。經過夜以繼日 的研究、篩選,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和失敗,屠呦呦團隊最終解 決了青蒿素研制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后來,屠呦呦在回憶時說 道:“我們當時也懷疑過自己前進的方向,但我不想放棄。”經過多年 的努力,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藥物終于誕生,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不怕失敗的屠呦呦錢三強和屠呦呦具備怎樣的精神品質 舉例說說,還有哪些科學家具備類似的品質。錢三強夫婦放棄國外優渥條件回國建實驗室,屠呦呦潛心研究提取青蒿素救千萬人,都有愛國、奉獻、鉆研精神。類似的還有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黃旭華隱姓埋名研核潛艇。6課堂練習(1)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會面臨( )A. 只有有趣的事,沒有困難B. 很多困難,如極端環境、實驗失敗等C. 國家會解決所有困難,不用科學家操心(2)鄧稼先的事跡體現了科學家( )的品格A. 愛國奉獻B. 敢于質疑C. 喜歡隱姓埋名(3)關于科學家的品格,說法正確的是( )A. 只有愛國奉獻,沒有其他B. 包含愛國、質疑、求實等多樣品質,推動科學進步C. 和我們小學生沒關系BAB2. 判斷題(1)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很辛苦,但他們因為熱愛和責任堅持著。(2)科學家的品格只在科研時有用,生活中不需要。(3)我們小學生要學習科學家的精神品質,努力成長為有用的人。√×√5課堂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超厲害的科學家!他們在實驗室、極地、考古現場…… 克服重重困難探索未知,還擁有愛國、質疑、求實的寶貴品格!這些精神超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向科學家致敬,努力傳承他們的品質,未來也為國家發光發熱!7板書設計5.走近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人面臨困難:極端環境、實驗失敗、資源有限……堅持動力:熱愛科學、促進人類進步、責任感……科學家的品格愛國奉獻:鄧稼先隱姓埋名搞核研……質疑求實:錢三強質疑、屠呦呦不怕失敗……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第5課《 走近科學家》第1課時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學家的品格 教案設計.docx 【課堂無憂】第5課《 走近科學家》第1課時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和科學家的品格 教學課件.pptx 視頻素材:中國科學取得成就.mp4 視頻素材:屠呦呦.mp4 視頻素材:科學成就1.mp4 視頻素材:致敬科技工作者.mp4 視頻素材:錢三強.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