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二課時 學會依法辦事第二單元 維護社會秩序第六課 提升法治素養01大單元03大視野06對點練04微探究05劃重點02新課標目錄 CONTENTS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維護社會秩序遵守社會規則社會生活講道德維護秩序靠規則遵守規則文明有禮誠實守信社會秩序的含義、種類、重要性社會秩序與社會規則的關系需要增強規則意識、需要他律與自律需要堅定地維護規則、需要積極完善規則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什么是誠實守信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如何做誠實守信的人友善待人友善的含義及重要性如何友善待人為什么要樹立法治觀念如何樹立法治觀念提升法治素養樹立法治觀念學會依法辦事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02 新課標【法治觀念】 守法用法意識和行為。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參見課程標準 P7)單元學習指導03 大視野河北邯鄲校園霸凌案涉案的張某某、李某、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全部抓獲。檢察機關高度重視,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機關偵查活動。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3人作案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故意殺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節惡劣,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河北省檢察機關逐級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準追訴。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準追訴。思考:當我們遇到校園霸凌時,應該怎么做?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一天,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讓小華再次通過報警裝置報警器仍然鳴叫。保安就將小華帶到走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因沒有發現任何物品,保安才讓小華回家。思考:超市保安能隨意搜查顧客身體嗎?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應該怎么做呢?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04 微探究某公司因經營不善停業,一直拖欠工人工資。老板和20多名工友多次討要工資未果,決定到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反映情況。接待人員了解情況后向中心負責人報告,很快請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會商。縣勞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調查取證并向公司負責人講理講法,勞動仲裁部門工作人員到該公司調取考勤記錄,確認應付工資數額,銀行根據要求將公司賬戶余額優先用于支付工人工資,經過多部門聯動,公司負責人最終與工人簽訂了調解協議書。思考:結合案例,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依法辦事?任務探究一任務探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四條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十三條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以上法律規定,你自覺遵守了嗎?結合生活經驗,分享你自覺守法的事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第四款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如何依法辦事(1)自覺守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如果違反法律會有什么后果:在行動上以法律為準繩,自覺遵守法律的各項規定。任務探究一思考:以上兩個情境中,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情境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在高考前夕,其弟弟被李某打傷,王某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無法參加高考。情境二:村民張某等人將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轉給李某經營。李某因發展柑橘種植獲利頗豐,張某等人看著眼紅,想毀約。村干部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張某等人進行教育,維護了李某的合法權益。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如何依法辦事(2)遇事找法。在遇到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主動咨詢相關專業人士,充分利用能夠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和機構,如人民調解委員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任務探究一思考:小峰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我們來說有何啟示?中學生小峰自創的歌詞在“全國少年兒童歌詞征集活動”中獲特別獎,但小峰并未接到獲獎通知書。經調查發現,參加復評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腳,將獎項給了張某。小峰一紙訴狀將李某和張某告到法院,狀告他們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經法院審結,小峰獲得1.7萬元賠償。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如何依法辦事(3)解決問題靠法。當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特別是自己或他人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要學會以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通過法律途徑、運用法律武器加以解決。我們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任務探究一思考:材料說明我們應如何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2025年2月21日,中央網信辦聯合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精心打造的法治宣傳品牌“全國網絡普法行”啟動儀式在貴陽舉行。面向近年來人民群眾所熱切關注的網絡法治問題,此次活動重點宣介包括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在內的網絡法治知識,讓網絡法治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促進自覺遵守網絡方面的法律規則,共同營造更加清朗、健康、有序的網絡生態。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如何依法辦事(4)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樹立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05 劃重點如何依法辦事(重點)重點梳理06 對點練1.周某因與兒子發生爭執,為泄憤連續將水杯、碗筷等從12樓扔下,把正在行走的路人李某砸傷。基于以上事實,你認為李某正確的做法是( )①私下找人報復周某 ②到法院起訴周某③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④及時尋求法律幫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歷年真題D1.【解析】遇到非法侵害,應該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見,②④是李某正確的做法。①③做法錯誤,不能選。故選D。歷年真題2. 江蘇南通15歲少年制止校園欺凌被毆致死一案依法宣判。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告人之一蔡某(19歲)被判處無期徒刑,另一名被告人范某(14歲)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當我們遭遇校園欺凌的侵害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①及時告訴老師、父母和其他監護人②加入勢力比較強大的團伙,積極尋求保護③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前提,不能硬拼和蠻干④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不以暴制暴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歷年真題B2.【解析】遭遇校園欺凌的侵害,我們應該及時告訴老師、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應該以保護自身安全為前提,不能硬拼和蠻干;應該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不以暴制暴;等等。可見,①③④做法正確。②做法錯誤,應當排除。故選B。歷年真題3. 你認為漫畫中工人的正確做法是( )A.抓住經理,讓他的家人送錢來B.將工程單位的財產變賣抵工資C.忍氣吞聲,回家等候,等經理說有錢了再來D.到勞動主管部門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歷年真題D3.【解析】漫畫中的工人付出勞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為此,他應依法維權,可以到勞動主管部門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D符合題意,正確。A、B的做法是違法行為,不可取。C錯誤,忍氣吞聲的做法是缺乏法治觀念的體現,不可取。故選D。歷年真題4.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A.民事訴訟B.刑事仲裁C.行政訴訟D.刑事自訴歷年真題D4.【解析】根據教材知識,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違法或明顯不當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B說法錯誤,沒有刑事仲裁的說法。故選D。歷年真題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了提高學生守法和用法的自覺性,八年級某班開展了以“學會依法辦事”為主題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陳某的父母工作忙,對陳某疏于管教。陳某平時在校不認真學習,經常與社會上的閑散青年交往,沉迷于網絡游戲。為了去學校附近的網吧上網,他由偷父母的錢發展到偷同學的財物,甚至把學校的電腦零件偷去賣,結果被行政拘留。某天,他因與“朋友”小張攔路搶劫小學生,并把小學生打成重傷,被公安機關抓獲。(1)結合材料中陳某的案例,分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2)材料警示我們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緩,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如何學會依法辦事?歷年真題5.【答案】(1)①家庭原因:監護人沒有履行好監護職責和教育保護的義務。②學校原因:忽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③社會原因:社會環境比較復雜,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④個人原因:身心發育不夠成熟,法律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交友不慎。(從家庭、學校、社會、個人四個角度作答)(2)①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杜絕不良行為。②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③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④謹慎交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⑤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言之有理即可)歷年真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