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2分。1.公元前1650年,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如圖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態銅倒入陶范中冷卻成固態青銅器,該過程屬于( )A. 凝華B. 汽化C. 液化D. 凝固2.在二千多年前,《墨子經下》中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圖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日晷計時 B. 水中倒影C. 筷子彎折 D. 雨后彩虹3.2024年3月10日,在法國羽毛球公開賽上,中國隊拿到男單、女雙和混雙三項冠軍,成為最大贏家。如圖所示是中國羽毛球隊陳清晨、賈一凡爭奪女雙的精彩瞬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運動員擊球時,球拍發生了形變B. 運動員擊球時,拍對球的力和球對拍的力是一對平衡力C. 上升的羽毛球最終落向地面是由于慣性的作用D. 羽毛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小于阻力4.在生物學實驗課上,學生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玻片標本。下列關于此過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 用膠頭滴管從試劑瓶中吸取清水,利用了引力的作用B. 切洋蔥的小刀,刀刃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C. 切洋蔥時感到“辣”眼睛是擴散現象造成的D. 用鑷子夾取鱗片葉表皮時,鑷子是省力杠桿5.有關生活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燈與控制它的開關是串聯的,與插座也是串聯的B. 家里正在工作的用電器發生短路,會燒壞該用電器C. 為了電路安全,保險絲應選熔點高的材料制作D. 三腳插頭的最長腳的作用是將用電器金屬外殼與大地相連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向左移動的過程中,設燈泡L的電阻保持不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電壓表V1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B. 電壓表V2和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變小C. 燈泡L亮度變暗,電壓表V1的示數變小D. 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電路的總功率變小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分。7.下列做法是為了減小摩擦力的是( )A. 剎車時用力捏車閘B. 冰壺運動員刷冰C. 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D. 滴加潤滑油8.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別倒入相同體積的水和濃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兩杯液體中,靜止時雞蛋在甲杯中下沉、在乙杯中懸浮。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雞蛋的密度大于甲杯中液體的密度B. 乙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甲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乙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D. 甲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9.如圖電路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60Ω,0.5A”、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6V,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只閉合開關S1時,小燈泡正常發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中點,再閉合開關S2,電流表的示數為0.4A,在電路安全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源電壓為6VB. 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2AC. 電路的最大功率為4.2WD. 閉合開關S1、S2,滑動變阻器連入的最小阻值是15Ω三、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2分。10.如圖甲,彈奏古琴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______;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說明聲可以傳遞 ______。11.2022年2月6日,中國女足再次問鼎亞洲杯,為祖國爭得榮譽。守門員奮勇躍起截住飛來的足球,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足球在空中飛行時,若沒有受到力的作用,足球將做______運動。12.如圖甲所示是我國神舟號飛船繞地球飛行的場景,飛船運行過程中,通過______與地面遙控中心進行信息傳遞;如圖乙一款太陽能庭院燈,太陽能它來源于太陽內部發生的核______,產生大量的能量。13.汽車行駛中,是在四沖程汽油機的______沖程獲得動力,如突然搖下車窗,車內的遮陽簾會被“吸”向窗外,這是因為車窗外空氣流速大,壓強______。14.某人用200N的拉力通過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吊起質量為30kg的物體,物體被勻速提高了1m,則動滑輪的重是______N,該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g=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15.小明一家假期外出旅游,家中只有一個網絡攝像頭和一個路由器在工作,其實際功率分別為5W和15W。出發和回家時,電能表示數如圖所示,這段時間內小明家消耗電能______kW h,小明一家外出______h。(電路其它元件損耗電能不計)四、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分。16.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已知入射光線AO,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OB和折射光線OC的大致方向。17.如圖所示是未完成連接的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標出閉合開關后圖中小磁針靜止時左端磁極名稱,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端移動,通電螺線管的磁性增強,導線不能交叉。五、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1分。18.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每隔0.5min記錄一次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象。(1)組裝圖(甲)的器材應按照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2)圖甲中溫度計示數顯示的是在第______min時水的溫度;(3)加熱過程時,小明看到在水中有氣泡產生,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或消失,說明此時水______(填“已經”或“即將”)沸騰;(4)小明想證明液體沸騰時需要吸熱,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5)小麗覺得小明的實驗過程從開始加熱到沸騰前所用時間太長,她利用原有器材,并增加了一個無孔的硬紙板蓋在燒杯上,如圖丙所示,重新做實驗。實驗時間縮短了,但測得水的沸點是100℃,經分析是因為______,導致水的沸點升高。(6)同學們在實驗中發現有時看不清溫度計的示數,交流后找到的原因是水蒸氣在溫度計表面發生了______現象。19.小明發現用凸透鏡看遠處物體時,可以看見倒立、縮小的像;而用該凸透鏡看自己的指紋時,能看見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鏡成像的虛實、大小和倒正可能與物距有關。為了驗證此猜想他找來一些器材:帶刻度尺的光具座、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光屏、蠟燭和火柴等。(1)實驗前,小明調節______、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2)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從0cm刻度線處逐漸移動至35cm處過程中時,發現在光屏上成的像由倒立縮小變為倒立放大,則說明凸透鏡成像的______與物距有關;(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繼續向右移動蠟燭,發現光屏上出現一個大小變化的圓形光斑,且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燭焰的像,如圖所示,則需要進一步在______(填“A”或“B”)處觀察到是否有燭焰的像;接著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眼睛直視光屏看不到像,則說明此時成的是______像,進一步說明凸透鏡成像的虛實與物距有關;通過上述探究過程,小明終于明白了凸透鏡成像的虛實、大小和倒正與物距有關。(4)同組小亮認為:凸透鏡成實像時,不但像與物上下是顛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請你設計一種簡單的方法驗證小亮的觀點是否正確______。20.為了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A、B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采用如圖所示甲、乙兩種裝置進行實驗,其中甲裝置U形管內裝有已染色的水,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是U形管壓強計,實驗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______(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分析丙、丁,得出結論: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______越大,壓強越大;分析丁、戊可知,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______有關。(3)橡皮膜在同種液體、同一深度處時,為了使U形管內左右液面高度差增大一點,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A.改用內徑更細的U形管B.改用更長的U形管C.U形管中換用密度更小的液體(4)在正確操作后,小明把壓強計的金屬盒從圖戊鹽水中取出。靜置較長一段時間后,鹽水中的部分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后導致液面明顯下降,鹽水的密度會變大。那么此時鹽水對容器底所產生的壓強將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5)小明再用圖己所示的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橡皮膜剛好變平,測出左側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2;已知橡皮膜距容器底的深度為h,水的密度為ρ水。則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液= ______(用題中測得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21.如圖甲所示是“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電路圖。(1)電路連接好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小燈泡不亮,如果電路只有一個元件有故障,該故障可能是______;排除故障后,繼續進行實驗,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______V。(2)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小燈泡工作時I-U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______Ω;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W;由圖丙可知,不同電壓下,小燈泡電阻值不同,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升高而______。(3)若實驗過程中發現電壓表損壞,現增加一個已知阻值為R0的定值電阻和一個開關,設計如圖丁所示的電路。也能測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其實驗步驟如下:①閉合開關S,斷開開關S1,移動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為I額,并記錄下來;②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動,閉合開關S和S1,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1;③保持開關S和S1閉合,移動滑片P至最右端,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④則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的表達式為______(用I額、I1、I2和R0表示)。22.某物理實踐小組設計了一種質量測量裝置(電子秤),開展了項目式學習,下面是該小組同學交流的實踐過程,請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內容。[項目分解](1)制作質量測量裝置;(2)應用質量測量裝置。[項目實施](1)制作質量測量裝置:經過課堂學習,某物理實踐小組設計了一種質量測量裝置,其原理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電阻R0為120Ω,電壓表量程為0~3V(可顯示質量大小),R1是力敏電阻,其阻值隨壓力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O點是杠桿ABO的支點,托盤固定在A點,AO:BO=5:1。托盤及杠桿組件的質量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①托盤中加入物體時產生的力作為動力,該杠桿OBA屬于______杠桿;②由圖像乙可知,力敏電阻R1的阻值隨著壓力的減小而______;③當托盤所受壓力增大時,電壓表的示數______。(2)應用質量測量裝置:①托盤不受壓力時,電壓表的示數為______V;(保留一位小數)②在保證電路安全的前提下,電子秤能稱量的最大質量是______kg;③托盤中放2kg物體時,電路消耗總功率是______W。(項目優化)(3)優化:為了提高質量測量精確度,再次設計測量裝置時,可以通過______方法實現。(寫一種方法即可)六、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8分。23.小明想利用家用汽車12V的點煙器為電源設計一款車載電熱杯,其電路如圖所示:開關S控制電熱杯可處于“加熱”或“保溫”狀態。加熱電阻絲R1、R2阻值均為2.4Ω。求:(1)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電路的電流;(2)電路在加熱狀態下,每分鐘所產生的熱量;這些熱量最多可使0.3kg的茶水升高的溫度;(3)在調試時小明發現,水杯給水加熱的實際升溫較慢,于是他想把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在只增加或更換一個元件的條件下,請你通過計算,設計出一種可行的辦法,使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七、綜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7分。24.如圖所示為我國生產的一款水陸兩棲觀光車,它既能在陸地上行駛,又能像船一樣在水中航行。該車的總質量是12t,空載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四個車輪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2m2。求:(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該車空載(駕駛員質量忽略不計)在水中航行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該車在水中以36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5min,此時發動機輸出功率為180kW,觀光車航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1.【答案】 【解析】解: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在這一過程中,液態的銅液變為固態的銅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故選:D。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知道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現象,可解答此題。2.【答案】 【解析】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A、日晷計時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故A正確;B、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筷子彎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錯誤;D、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A。(1)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象等。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屬于基礎知識。3.【答案】 【解析】解:A.擊球時,球拍由于發生了彈性形變,要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而對羽毛球產生彈力,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而改變了運動狀態,故A正確;B.擊球時,拍對球的力和球對拍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上升的羽毛球因為受到重力,最終會落向地面,故C錯誤;D.羽毛球下落過程中,開始加速重力大于阻力,后來勻速重力等于阻力,故D錯誤。故選:A。(1)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或形狀;(2)拍對球的力和球對拍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3)物體由于受到重力最終會落向地面;(4)根據羽毛球的運動狀態分析力的大小關系。此題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辨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與運動的關系等,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但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4.【答案】 【解析】解:A.用膠頭滴管從試劑瓶中吸取清水,擠壓后排出管內部分空氣,恢復原狀時內部氣壓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吸水,是利用了大氣壓,故A錯誤;B、切洋蔥的小刀,刀刃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錯誤;C、切洋蔥時感到“辣”眼睛,是因為辣味的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進入我們的眼睛引起刺激,故C正確;D、鑷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D錯誤。故選:C。(1)滴管吸水是利用大氣壓來完成的;(2)壓強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3)兩種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4)分析鑷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得出結論。這樣的題目對學生的知識點要求比較高,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四個選項逐一排查、分析后,才能夠得出正確答案。這也是中考的常見題型,難度不大,但是考查的知識面廣泛。5.【答案】 【解析】解:A、燈與控制它的開關是串聯的,燈和插座上連接的用電器是并聯的,故A錯誤;B、家里正在工作的用電器發生短路,電流不流過用電器,不會燒壞該用電器,但會燒壞連接它的導線,故B錯誤;C、保險絲應選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制作,當電流過大時及時熔斷保護電路,故C錯誤;D、三腳插頭的最長腳的作用是將用電器金屬外殼與大地相連,防止因外殼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故D正確。故選:D。(1)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是并聯的;用電器與控制它的開關是串聯的;(2)用電器發生短路時,往往會造成空氣開關跳閘,但不會燒壞用電器;(3)保險絲應選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材料;(4)三腳插頭的最長腳與用電器的金屬外殼相連。本題主要考查了對家庭電路連接的了解,對短路、對保險絲的認識,對三腳插頭作用的理解等,有一定綜合性。6.【答案】 【解析】解:A、由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電壓表V1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故A錯誤;B、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V2和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等于變阻器的阻值,所以電壓表V2和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變大,故B錯誤;C、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通過燈泡的電流變小,由U=IR可知,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V1示數變小,根據P=UI可知,燈泡的實際功率變小,燈泡變暗,故C正確;D、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小,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大,即電壓表V2示數變大;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流變小,根據P=UI可知,電路的總功率變小,故D錯誤。故選:C。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電壓表V1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根據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分析電路總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電流的變化;根據U=IR可知燈泡兩端電壓的變化和燈泡亮度的變化;根據P=UI分析電路總功率的變化;根據R=分析電壓表V2和電流表兩表示數之比的變化。本題考查了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電路連接方式的辨別和電表所測電路元件的判斷。7.【答案】 【解析】解:A.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冰壺運動員刷冰,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C.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以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滴加潤滑油,通過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BCD。(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2)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理解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并且能解釋生活中有關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實例。8.【答案】 【解析】解:A、因為雞蛋在甲杯中下沉,所以雞蛋的密度大于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即ρ甲<ρ雞蛋,故A正確;B、因為雞蛋在乙杯中懸浮,所以乙杯中雞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確;C、因為雞蛋在乙杯中懸浮,則雞蛋的密度等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即ρ乙=ρ雞蛋,所以ρ甲<ρ乙,又因為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倒入相同體積的水和濃鹽水,且雞蛋均浸沒在液體中,則兩杯子中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較大,故C正確;D、雞蛋在甲杯中下沉,則F浮甲<G雞蛋,在乙杯中懸浮,則F浮乙=G雞蛋,所以F浮甲<F浮乙,故D錯誤。故選:ABC。(1)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判斷雞蛋的密度與甲中液體密度的關系;(2)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判斷雞蛋受到的浮力與重力的關系;(3)根據雞蛋的浮沉條件分析雞蛋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根據p=ρgh可判斷兩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關系;(4)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判斷雞蛋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本題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和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一定要掌握物體浮沉情況與密度的關系,同時要搞清不同狀態下(漂浮、懸浮)物體所受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系。9.【答案】 【解析】解:A.只閉合開關S1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燈泡單獨工作,則電源電壓為6V,故A正確;B.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中點,再閉合開關S2,此時燈泡和變阻器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此時變阻器的電流為;則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IL=I-I滑=0.4A-0.2A=0.2A,故B正確;CD.閉合開關S1、S2,燈泡和變阻器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則干路電流最大為0.6A,則電路的最大功率為P大=UI大=6V×0.6A=3.6W;則變阻器的最大電流為I滑大=I大-IL=0.6A-0.2A=0.4A;此時變阻器的阻值最小為;故C錯誤,D正確。故選ABD。(1)只閉合開關S1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燈泡單獨工作,電源電壓等于額定電壓;(2)再閉合開關S2,此時燈泡和變阻器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結合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3)閉合開關S1、S2,燈泡和變阻器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則干路電流最大為0.6A,結合并聯電路的特點計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和P=UI計算電阻和功率。本題考查并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等,屬于中檔題。10.【答案】 【解析】解:彈奏古琴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調;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故答案為:音調;信息。(1)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2)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音調和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本題屬于基礎性題目。11.【答案】 【解析】解:(1)當守門員截住飛來的足球時,說明飛來的足球由運動變為靜止,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2)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力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運動狀態;勻速直線。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物體不受力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本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和運動的關系。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是解答第二個問題的關鍵。12.【答案】 【解析】解:飛船運行過程中,通過電磁波與地面遙控中心進行信息傳遞;如圖乙一款太陽能庭院燈,太陽能它來源于太陽內部發生的核聚變,產生大量的能量。故答案為:電磁波;聚變。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太陽內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核聚變。本題考查的是電磁波的特點及應用;知道核聚變。13.【答案】 【解析】解:在汽油機的四個沖程中,只有做功沖程可以使汽車獲得動力;因為汽車行駛時,車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車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車內的氣壓大于車外的氣壓,壓強差就把窗簾壓向車外。故答案為:做功;小。(1)四沖程汽油機中,只有做功沖程對外輸出功;(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是:流體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小。本題綜合考查了內燃機的四個沖程、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應用,難度不大。14.【答案】 【解析】解: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2,繩子移動距離s=nh=2×1m=2m;人做的總功:W總=Fs=200N×2m=400J;物體重力:G=mg=30kg×10N/kg=300N;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1m=300J;不計繩重和摩擦:W額=W總-W有=400J-300J=100J;由W額=G動h可知,得動滑輪重:G動===1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75%。故答案為:100;75%。首先判定連接動滑輪繩子的段數,然后根據W=Fs求出人所做的總功;根據W=Gh求出有用功,根據有用功和總功求出額外功,然后根據W=G動h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利用機械效率公式求出機械效率的大小。本題考查了功、機械效率和重力計算公式的應用,屬于綜合性題目。15.【答案】 【解析】解:這段時間內小明家消耗的電能為:2023.6kW h-2018.8kW h=4.8kW h;小明一家假期外出旅游時,電路的總功率為P=5W+15W=20W=0.02kW;小明一家外出的時間為:t===240h。故答案為:4.8;240。(1)電能表讀數時,電能表的最后一位數是小數,單位是kW h;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等于前、后電能表的示數之差;(2)根據t=計算小明一家外出的時間。此題考查了消耗電能的計算、電功率公式的應用,比較簡單,屬基礎題。16.【答案】 【解析】分析:一束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在水面上發生折射的同時也發生了反射,利用光的反射規律、折射規律即可作出對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詳解:法線已畫出,在法線的右側空氣中畫出折射光線OC,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然后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OB,如圖所示: 點評:本題考查了根據光的折射規律作圖,弄清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還是從水斜射向空氣,從而確定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17.【答案】 【解析】首先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然后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小磁針的N、S極;通電螺線管的磁性強弱跟電流大小和匝數有關。在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滑動變阻器有四個接線柱,選擇一上一下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電流越大。本題把安培定則、磁極間的作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歐姆定律、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性很強,是一個好題。18.【答案】 【解析】(1)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因為要根據酒精燈的火焰高度確定鐵圈及石棉網的高度,然后再依次安裝燒杯、溫度計等,這樣能保證安裝過程中各器材的位置合理,便于實驗操作和觀察。(2)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因此示數為96℃,由圖乙可知,第3min時水的溫度為96℃。(3)水中有氣泡產生,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或消失,這是因為底部水的溫度較高,水先沸騰,產生的水蒸氣向上上升過程中,遇到較冷的水不斷液化,因此氣泡越來越小或消失,因此這是水沸騰前的情形,說明水即將沸騰。(4)實驗中,要想證明液體沸騰時需要吸熱,可以在水沸騰后,撤掉了酒精燈,觀察水是否還能沸騰,如水繼續沸騰,則證明液體沸騰時不需要吸熱,反之,則證明液體沸騰時需要吸熱。(5)液體的沸點與液體上方氣體的壓強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原實驗中,水的沸點為99℃,而增加了一個無孔的硬紙板蓋在燒杯上,測得水的沸點是100℃,這是因為加蓋后,燒杯內水面上方的氣壓增大,導致水的沸點升高。(6)水蒸氣在溫度計表面發生了液化現象。熱水上方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溫度計,會放熱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溫度計的外壁上,使溫度計變得模糊,難以看清示數。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3;(3)即將;(4)在水沸騰后,撤掉了酒精燈,觀察水是否還能沸騰;(5)燒杯內水面上方的氣壓增大;(6)液化。(1)為了讓酒精燈外焰加熱,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2)讀溫度計示數時,要認清分度值,同時觀察液面是否在0以下。(3)水中有氣泡產生,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或消失,這是水沸騰前的情形。(4)液體沸騰時需要吸熱,溫度不變。(5)液體的沸點與液體上方氣體的壓強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6)水蒸氣在溫度計表面發生了液化現象。此題是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涉及到水的沸點、器材的組裝、水的沸騰特點,難度不大。19.【答案】 【解析】解:(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2)將蠟燭從0cm刻度線處逐漸移動至35cm處過程中時,發現在光屏上成的像由倒立縮小變為倒立放大,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物距有關;(3)繼續向右移動蠟燭,發現光屏上出現一個大小變化的圓形光斑,且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燭焰的像,此時物距小于焦距,像物同側,應該在B處觀察;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上看不到;(4)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動燭焰,觀察光屏上像的晃動方向是否與燭焰的晃動方向相反。故答案為:(1)燭焰;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大小;(3)B;虛;(4)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動燭焰,觀察光屏上像的晃動方向是否與燭焰的晃動方向相反。(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物距有關;(3)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物同側;(4)凸透鏡成實像時,上下顛倒,左右也是相反的,可以使燭焰左右晃動,觀察像的晃動方向。本題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考查器材調試、成像規律的運用和實驗方案的設計。20.【答案】 【解析】解:(1)使用壓強計前,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2)由丙、丁兩次實驗可知,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液面高度差不同,丁中液體密度大,液面高度差大,說明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由丁、戊兩次實驗可知,液體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液面高度差不同,產生的壓強不同,探究的是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深度有關;(3)在壓強一定時,根據p=ρgh,密度越小,高度差越大,故應改用密度小的液體,從而增大U形管內液面高度差;改用內徑更細的U形管或改用更長的U形管,對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沒有影響,不能使U形管內左右液面高度差增大,故選C;(4)因為鹽水中水分蒸發,所以容器中水減少,而鹽的質量不變,故使得每升水中鹽的質量增加,鹽水的密度變大;因為容器為規則柱體,所以容器底部所受壓力等于鹽水的重力,由于水分蒸發,鹽水的重力減小,對容器底壓力減小,根據P=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小;(6)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橡皮膜剛好變平,測出左側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2;橡皮膜是平的,故左右兩邊受到壓強相等,已知橡皮膜距容器底的深度為h,水的密度為ρ水,即ρ水g(H1-h)=ρ液g(H2-h),可知液體的密度的表達式:ρ液=。故答案為:(1)不漏氣;(2)密度;深度;(3)C;(4)變小;(5)。(1)橡皮膜越薄,橡皮膜越容易發生形變;壓強計測量液體壓強時是通過橡皮膜來感知壓強的,通過橡膠管中氣體壓強的變化來改變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實驗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2)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都有關系,在實驗中,應控制其中的一個量保持不變,才能觀察壓強與另一個量的關系,從控制變量法的角度可判斷此題的實驗過程;(3)根據p=ρgh進行分析討論;(4)鹽水在蒸發過程中,水會減小,而鹽的質量不變,據此分析;根據柱狀容器底部所受的壓力與容器中液體重力相等的特點進行分析回答;(5)在本實驗中,我們要根據實驗目的,控制相應的變量。觀察到橡皮膜相平,則左右液體產生的壓強相同,根據p=ρ液gh可求出液體的密度的表達式。本題利用壓強計等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考查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的運用。21.【答案】 【解析】(1)電路連接好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路;電壓表無示數,小燈泡不亮,說明電壓表并聯的支路短路或電壓表短路,如果電路只有一個元件有故障,該故障可能是小燈泡短路;排除故障后,繼續進行實驗,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丙所示,電壓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0.1V,其示數為2.5V;(2)由I-U的關系圖像可知,當燈泡兩端電壓為2.5V時,通過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25A,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R==10Ω;額定功率P=UI=2.5V×0.25A=0.625W;由I-U的關系圖像可知,當燈泡兩端的電壓增大,通過燈泡的電流也變大,根據P=UI可知,燈泡的功率變大,燈絲的溫度升高,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3)④在步驟①中,R、R0和L串聯在電路中,電流表測串聯電路電流,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為I額,此時燈泡正常發光;根據R=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R總=;在步驟②中,R和R0串聯在電路中,電流表測串聯電路電流,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動,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1,根據R=可知,電路的總電阻為:R總1=;在步驟③中,電路為只有R0的簡單電路,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根據U=IR可知,電源電壓為U源=I2R0;由電阻的串聯可知,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的表達式為:R額=R總-R總1=-=I2R0()。故答案為:(1)小燈泡短路;2.5;(2)10;0.625;變大;(3)I2R0()。(1)電路連接好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路;電壓表無示數,小燈泡不亮,說明電壓表并聯的支路短路或電壓表短路;根據電壓表選用量程確定分度值讀數;(2)根據I-U的關系圖像確定燈泡額定電壓對應的額定電壓,根據R=算出燈泡的阻值;根據P=UI計算額定功率,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3)根據R=分別求出步驟①②中電路的總電阻,根據步驟③求出電源電壓,利用電阻的串聯寫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阻的表達式。本題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實驗,考查了電路連接、電路故障、電壓表讀數、電阻的計算、影響電阻大小因素及設計實驗方案測電阻的能力。22.【答案】 【解析】(1)①托盤中加入物體時產生的力作為動力,由圖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②由圖甲可知,R1、R0串聯,由圖乙可知,當檢測板所受壓力減小時,R1的阻值增大;③當托盤所受壓力增大時,R1的阻值減小,根據串聯的電阻特點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增大,R0是定值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可知,R0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2)①由圖乙可知,當檢測板不受壓力時,R1的阻值為300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R1+R0=300Ω+120Ω=420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A,由I=可知R0兩端的電壓:U0=IR0=A×120Ω≈1.7V;②根據電壓表量程可知,R0兩端的最大電壓:U0大=3V,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0.025A,由I=可知,電路中的最小總電阻:R總小===240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R1的最小阻值:R小=R總小-R0=240Ω-120Ω=120Ω,由圖乙可知,當R小=120Ω時,該裝置所能測量的最大壓力為300N;當力敏電阻承受最大壓力時,電子秤所稱量的質量為最大值,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大×OB=G大×OA,即300N×OB=G大×5OB,解得:G大=60N,則該秤所能稱量的最大質量是:m===6kg;③托盤中放2kg物體時,對托盤的壓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即F=G=m′g=2kg×10N/kg=20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F×OB,代入數據可得20N×5=F×1,解得F=100N,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可知杠桿對力敏電阻R的壓力為100N,由圖乙可知力敏電阻R1'=240Ω,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可得電路的電流為:I'===A,電路消耗總功率為:P=UI'=6V×A=0.1W;(3)所測質量通過電壓表顯示,要增大其精確度,則變化相等的質量,電壓表的示數變化應更大。可以增加A點力臂,即托盤遠離支點,稱量相同的質量,托盤所受壓力增大,R1的阻值減小,R1兩端的電壓減小,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R0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故答案為:(1)①省力;②增大;③增大;(2)①1.7;②6;③0.1;(3)增加A點力臂,即托盤遠離支點。(1)①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②③由圖甲可知,R1、R0串聯,由圖乙可知,當檢測板所受壓力增大時,R1的阻值減小;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增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R0兩端的電壓變化;(2)①當檢測板不受壓力時,R1的阻值為300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R0兩端的電壓;②閉合開關,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測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圖乙知,壓力越大,力敏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小,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結合歐姆定律可知力敏電阻受到的壓力最大時,通過電路的電流最大,根據U=IR可知電壓表示數最大,電壓表的量程為0~3V,即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力敏電阻兩端的電壓至少為6V-3V=3V,電阻R0為120Ω,由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力敏電阻的阻值,由圖可知此時力敏電阻受到的最大壓力,當力敏電阻承受最大壓力時,電子秤所稱量的質量為最大值,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大×OB=mg×OA,根據G=mg計算該秤所能稱量的最大質量;③托盤中放2kg物體時,對托盤的壓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根據重力公式計算其重力;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F×OB,代入數據解方程可得F的值,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可知杠桿對力敏電阻R1的壓力,由圖乙可知力敏電阻R接入電路的阻值,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計算通過電路的電流,根據P=UI計算電路消耗總功率;(3)為了提高質量測量精確度,可以從通過增大壓力或增大電壓表示數的角度分析回答。本題考查串聯電路的特點以及歐姆定律的應用,能從圖中獲取相關信息是解題的關鍵。23.【答案】 【解析】(1)由圖可知,S接1時,R1與R2串聯,電路的總電阻較大;S接2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P=可知S接1時,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較小,電路處于保溫狀態;S接2時,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較大,電路處于加熱狀態。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電路總電阻:R=R1+R2=2.4Ω+2.4Ω=4.8Ω電路的電流:;(2)電路在加熱狀態下,每分鐘所產生的熱量:;這些熱量最多可使0.3kg的茶水升高的溫度:;(3)方法一:原加熱的功率,要把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在電壓不變的條件下,可將電阻變為原來的,即將R1換成阻值為×2.4Ω=0.6Ω的加熱電阻絲;方法二:原加熱的功率,要把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即P加'=4P加,則加熱的功率增加了3P加,即:,電壓一定時,有:,即可將一個0.8Ω加熱電阻與R1并聯;方法三:原加熱的功率,要把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即P加′=4P加,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可得:U′=2U=2×12V=24V,即可將電源換成電壓為24V的電源。答:(1)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電路的電流為2.5A;(2)電路在加熱狀態下,每分鐘所產生的熱量為3600J;這些熱量最多可使0.3kg的茶水溫度升高3℃;(3)將R1換成阻值為0.6Ω的加熱電阻絲(或將一個0.8Ω加熱電阻與R1并聯,或將電源換成電壓為24V的電源),使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1)由圖可知,S接1時,R1與R2串聯,電路的總電阻較大;S接2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路的總電阻較小,根據P=可知電路的工作狀態。電路處于保溫狀態時,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規律求得電路的總電阻,根據歐姆定律求電路的電流;(2)根據Q=I2Rt=t求電路在加熱狀態下,每分鐘所產生的熱量;根據Q吸=cmΔt求這些熱量最多可使0.3kg的茶水升高的溫度;(3)若要把加熱的功率調為原來4倍,根據P=分析得出可行的方法。本題考查熱量、電功率公式和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的應用,明確電路的連接方式關鍵之一。24.【答案】 【解析】(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根據G=mg得出重力,根據F=G得出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根據p=得出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該車空載(駕駛員質量忽略不計)在水中航行時,處于漂浮,根據F浮=G得出受到的浮力;(3)該車在水中以36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5min,處于平衡狀態,車受到的牽引力、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據f=F牽=得出所受到的阻力。本題考查壓強、浮力和功率的有關計算,是一道綜合題。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