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射陽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某同學在起立或下蹲過程中,利用手機軟件記錄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圖中描述的是( )A.起立過程 B.下蹲過程C.先下蹲再起立的過程 D.先起立再下蹲的過程2.如圖所示,在一次訓練中,冰壺(可視為質點)以某一速度沿虛線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垂直進入四個完全相同的矩形區域,離開第四個矩形區域邊緣的E點時速度恰好為零。冰壺從A點運動到E點和從B點運動到E點的時間分別為和,則與之比為( )A. B. C. D.3.如圖甲所示的家用燃氣爐架有五個爪,將總質量為m的鍋正放在爐架上,示意圖如圖乙所示。忽略爪與鍋之間的摩擦力,鍋底可看作半徑為R的球面,重力加速度為g,則每個爪與鍋之間的彈力( )A.等于,且R越大彈力越大B.等于,且R越大彈力越小C.大于,且R越大彈力越大D.大于,且R越大彈力越小4.如圖所示,ab、cd是豎直平面內兩根固定的光滑細桿,a、b、c、d位于同一圓周上,b點為圓周的最低點,c點為圓周的最高點,若每根桿上都套著一個小滑環(圖中未畫出),將兩滑桿同時從a、c處由靜止釋放,用t1、t2分別表示滑環從a到b、c到d所用的時間,則( ) A.t1=t2 B.t1>t2 C.t15.如圖所示,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擋板,擋板上連接一輕質彈簧,緊貼彈簧放一質量m的滑塊,此時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已知滑塊與板的動摩擦因數為,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將板的右端緩慢抬起(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直到板豎直。此過程中( )A.當時,彈簧的彈力 B.當時,摩擦力C.當時,摩擦力達到最大 D.當時,彈簧的彈力6.圖甲是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圖乙是利用該實驗裝置拍攝小球運動的頻閃照片,每次曝光的時間間隔相等,由照片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斜槽末端切線水平B.小球從0運動到2和從4運動到6的時間相等C.小球在1、2位置速度相同D.小球豎直方向上的分運動仍然是自由落體運動7.小船橫渡一條兩岸平行的河流,水流速度與河岸平行,船相對于水的速度大小不變,船頭始終垂直指向河岸,小船的運動軌跡如圖虛線所示。則小船在此過程中( )A.運動的加速度不變 B.越接近河岸速度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先指向下游后指向上游 D.水流速度變化,渡河的時間也會改變8.如圖所示,籃球從同一高度先后拋出后均直接落入籃筐,不計空氣阻力,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籃球先后兩次( )A.入籃前運動的時間相同 B.入籃前時的速度相同C.入籃前運動的速度的變化快慢不同 D.第一次拋出的籃球在豎直方向的速度較大9.鏈球是奧運會比賽項目,研究運動員甩動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簡化模型如圖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和鏈重,則( )A.鏈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三個力的作用B.鏈長不變,轉速越大,鏈條張力越小C.鏈長不變,轉速越大,角越小D.轉速不變,鏈長越大,角越大10.水平地面上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時刻開始F隨時間均勻減小直至時刻減小為零。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為μ,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f、加速度為a、速度為v,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f、a、v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二、實驗題11.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阻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及其他阻力:(1)某小組補償阻力時是這樣操作的:將小車靜止地放在水平長木板上,把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慢慢墊高,如圖乙,直到小車由靜止開始沿木板向下滑動為止,即認為剛好補償阻力完畢。請問該小組補償阻力的操作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2)如果該小組已按(1)中的操作補償阻力,保持M(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砂桶中沙子質量,得到圖像是下圖中的 (將選項代號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 B. C. D. (3)若在另一組實驗過程中,保持M(小車質量)不變,通過改變砂桶中沙子質量,分別測量小車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據測得的多組數據畫出關系圖線如圖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沒有平衡小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 B.木板傾斜角度過大C.所用小車的質量過大 D.所加沙子的總質量過大(4)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下圖是某小組在正確操作下獲得的一條紙帶,A、B、C、D、E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標出,根據紙帶所提供的數據,算得C點的速度大小為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5)在本實驗中認為細線的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的總重力,由此造成的誤差是系統誤差,設拉力的真實值為,為了使,應當滿足的條件是 。三、解答題12.如圖所示,一質量為的小球(可視為質點),用長為0.4m的輕繩拴著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求:(1)小球要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在最高點的速度至少為多少?(2)若輕繩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為45N,小球在最低點的最大速度不能超過多少?13.如圖所示,質量都為1kg的兩個物體A、B,用輕繩跨過定滑輪相連接,在水平力作用下,物體B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物體A恰以速度2m/s勻速上升,已知物體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重力加速度為g=10m/s 。當物體B運動到使斜繩與水平方向成α=37°時。(已知sin37°=0.6,cos37°=0.8)求:(1)物體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物體B的速度大小。 14.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質量都為0.2kg,兩物體間連一輕細線,細線長為0.5m,一恒力F=5N豎直作用在A上,系統由靜止開始運動(兩物體可看做質點,g=10m/s2)。(1)求運動過程中細線的張力;(2)在t=2s時細線斷裂,求B運動到最高點時A的速度;(3)在2s時刻細線斷裂,求再經2s時間兩物體間的距離。15.如圖所示,一豎直光滑半圓軌道AB的頂端B的切線沿水平方向,底端A與傳送帶平滑連接。傳送帶與水平方向夾角,傳送帶足夠長且以2m/s的速度逆時針勻速轉動。一質量m=1kg的小球從B端以水平速度v0離開圓軌道,經t=0.4s垂直落在傳送帶上。小球離開圓軌道的同時,在傳送帶上某處一個滑塊由靜止釋放,小球與滑塊恰好能發生碰撞。滑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球離開圓軌道時速度v0大小;(2)圓軌道的半徑R;(3)滑塊釋放的位置距A端的距離。江蘇省射陽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物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A D B C D D B11. 不正確 C D 0.6012.(1)(2)13.(1)0.4N;(2)2.5m/s【詳解】(1)A物體勻速運動可得T=mg當斜繩與水平方向成α角時,解得f=0.4N(2)如圖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將B物體的速度沿繩子方向和垂直繩子方向進行分別有解得B物體的速度大小14.(1)2.5N;(2);(3)【詳解】(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整體有對B有解得=2.5N(2)根據運動學公式有 解得(3)斷裂后,根據運動學公式有15.(1)3m/s;(2)0.85m;(3)2.095m【詳解】(1)小球離開圓軌道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末速度為小球垂直落到傳送帶上時,由速度偏角公式可得解得(2)根據幾何關系可得代入數據解得(3)滑塊釋放后,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解得若一直加速0.4s,則末速度為滑塊速度大于傳送帶速度v后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改變,加速度改變,故實際情況應該是滑塊先以a1加速t1后速度達到2m/s,再以a2加速,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解得由速度公式可得滑塊釋放的位置距A端的距離為聯立代入數據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