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東辰國際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物理試卷一、單選題1.某同學將玻璃瓶、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和橡皮塞組裝成如圖所示的裝置,甲瓶裝滿水;乙瓶裝適量水,并向瓶內吹入空氣使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裝置可以用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的關系B.甲裝置若選用更細的玻璃管,實驗現象更明顯C.將乙裝置從1樓拿到6樓,玻璃管中的水柱將降低D.乙裝置不能精確測量大氣壓的數值2.下列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甲圖是加速升空的火箭受力示意圖B.乙圖是某物體受平衡力時的示意圖C.丙圖是小木塊沿斜面向上運動時的受力示意圖D.丁圖是漂浮在置于斜面上的燒杯中水面的小球受力示意圖3.下列有關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物體受力以后一定運動C.推出去的鉛球繼續前進是因為鉛球受到慣性力的作用D.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4.小劉同學站在電子秤上測體重,下列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小劉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電子秤的支持力B.電子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電子秤的支持力C.小劉受到的重力和電子秤對小劉的支持力D.小劉受到的重力和小劉對電子秤的壓力5.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駱駝寬大的腳掌B.啄木鳥的尖嘴C.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D.書包寬大的肩帶6.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有水的容器,如圖甲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木塊用細線系住浸沒在水中。將細線剪斷,木塊最終漂浮在水面上,且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中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B.甲乙兩圖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相等C.甲乙兩圖中木塊受到的浮力相等D.木塊的密度為0.4g/cm37.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一個物體的重力,讀數是9 N,那么物體的實際重 ( )A.略大于9 N B.略小于9 NC.可能等于9 N D.一定等于9 N8.物體溫度發生變化(但物態不變)時,下列物理量中發生變化的是( )A.質量 B.重力 C.密度 D.重力和密度9.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用腳踏碓給稻谷去殼的過程,用腳連續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頭就會連續起落,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腳踏碓在應用中屬于省力杠桿B.人腳越靠近O點越省力C.碓的頭部較細,是為了增大壓力D.腳踩位置有粗糙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10.對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同物質,m越大,ρ越大 B.同種物質,ρ與m成正比C.不同物質,m與V的比值一般不同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二、多選題11.如圖所示,有兩個相同的密閉輕質容器一正一倒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忽略不計。已知甲、乙中所裝不同液體的體積相同,乙中液體為水,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甲圖中液體深度為10cm,A點到液面距離1cm,甲圖中容器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乙圖中液面高度和甲圖中A點等高,B點距離容器底部1cm,乙圖中容器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中液體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甲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小于乙C.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45ND.甲中液體對A點的壓強為150Pa12.在勞動實踐中,小孫在水平地面與車廂間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F=250N的推力將重G=600N的貨物勻速地從斜面底端推到頂端的車廂,如圖所示。已知斜面長l=6m,高h=1.5m,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60%B.貨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250NC.若增大推行速度,則貨物受到的摩擦力將變大D.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三、填空題1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在探測器繞月飛行時,它的運動狀態 (選填“改變”或“不變”);探測器登月前需要減速,向 (選填“運動方向”或“運動反方向”)噴射高速氣體,以獲得制動力。14.圖所示茶壺的壺身與壺嘴做成一樣高,并且壺蓋上留一小孔,如此的設計應用到兩個物理知識,請順次寫出這些知識的關鍵詞 、 .15.《中國機長》是2019年的熱播電影之一,它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飛行中風擋破裂并脫落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當風擋脫落的一瞬間,副駕駛被“吸出”艙外。造成副駕駛被“吸出”艙外的原因是 。飛機發動機是汽油機,石油是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6.學習了浮力有關知識后,同學們都已經知道:浮力跟物體所浸在的液體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但王麗總感到:浮力大小應與物體所在液體的深度有關,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實驗:她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接近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1)分析圖象可知,圓柱體的重力是 N;(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3)圓柱體的體積是 m3。 17.如圖所示,重為600的小明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他用500的拉力在20s內將800的重物勻速提升1m。小明在用力拉重物前,他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為 Pa;在本次提升重物的過程中,他做功的功率大小為 W。18.小明同學發現,當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時,滿載狀態下的車速要比空載時的車速要小。為了弄清其原因,他查閱到了如下資料:①汽車行駛時,其輸出功率恒定;②汽車在同一平直路面行駛時,受到阻力f隨汽車對地面壓力的增大而增大;③汽車在恒定功率下行駛時,速度v與所受牽引力F的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F(N) 2000 1000 500 400 200v(m/s) 5 10 20 25 50(1)分析比較上表中速度v與所受牽引力F的變化關系,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汽車在恒定功率下行駛時, ;(2)請分析汽車在同一平直路面行駛,滿載時的行駛速度一般比空載時小的原因。四、作圖題19.畫出重力為30牛頓小球沿弧面上滾時所受重力示意圖. ( )20.如圖所示,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的墻面上,請畫出物體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五、實驗題21.如圖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時使用小車而不使用木塊,是因為小車與桌面間的 更小,從而減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當兩個盤中分別放上相同的砝碼后,小車靜止在桌面上,這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 ;(3)保持兩盤中砝碼質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放手后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這個實驗現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這兩個力才能彼此平衡。22.下面是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中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1)方案一:小周同學用金屬塊按照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步驟依次進行實驗驗證。①由圖甲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N,排開水的重力 N,發現,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A.整個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都沒有進行調零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裝到溢水杯的溢水口C.步驟C中,石塊浸沒后,碰觸到溢水杯的底部②小周同學改正錯誤后,得出金屬塊浸沒水中的浮力為,則金屬塊密度為 ;(2)方案二:小龍同學將裝滿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臺C上,用升降臺來調節水杯的高度,如圖乙所示。當小龍逐漸調高升降臺時,發現隨著金屬塊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A示數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且彈簧測力計A示數的變化量 B示數的變化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從而驗證了。23.小東在驗證杠桿平衡條件時,使用的每個鉤碼的重力均為2N,杠桿上相鄰刻線間的距離相等。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端調節。杠桿水平平衡后,在杠桿上的A點懸掛了2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在B點施加的最小拉力為 N,拉力的方向為 (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 六、計算題24.如圖所示,面積為S1的水平桌面上放置著質量為m1、底面積為S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度不計)。容器中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已知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的豎直距離為H,液體中A處到容器底豎直距離為h,容器和液體總質量為m2,求:(1)A處的液體壓強;(2)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3)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 25.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個動滑輪和幾個相同的杠鈴片自制了一個健身器,已知動滑輪的質量為5kg,每個杠鈴片的質量為10kg。若動滑輪下掛著兩個杠鈴片,小明通過握桿豎直向上勻速拉動繩子提升杠鈴片,杠鈴片在0.5s內上升了0.2m。(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杠鈴片和動滑輪的總重;(2)握桿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C B A A C D C題號 11 12答案 AD AD13. 改變 運動方向14. 連通器 大氣壓15. 艙內空氣流速小壓強大,艙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 不可再生16. 12 8 8×10-417. 5018. v與F成反比相比空載汽車滿載時汽車總重力較大,因為壓力F等于重力G,所以汽車所受阻力較大,又因為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等于阻力,所以牽引力較大,根據第(1)小題結論可知,滿載時行駛速度較小。19.20. 21. 摩擦力 相等 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2. 0.5 0.4 A 變小 等于23. 右 2.4 豎直向上24.(1);(2);(3)【詳解】解:(1)A處在液體中的深度為H h,由液體壓強公式可得A處的壓強pA=ρg(H h)(2)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為H,則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ρgH由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F=pS2=ρgHS2(3)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則其壓力為F總=m2g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答:(1)A處的液體壓強為ρg(H h) ;(2)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ρgHS2 ;(3)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25.(1)250N;(2)100W;(3)80%【詳解】解:(1)動滑輪下掛著兩個杠鈴片,杠鈴片和動滑輪的總重:G總=m總g=(m動+m杠鈴片)h=(5kg+2×10kg)×10N/kg=250N(2)不計繩重和摩擦,根對杠鈴片和動滑輪做的總功:W總=G總h=250N×0.2m=50J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3)對杠鈴片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G杠鈴片h=m杠鈴片gh=2×10kg×10N/kg×0.2m=40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答:(1)杠鈴片和動滑輪的總重為250N;(2)握桿對繩子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3)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