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4機械效率 課時練習(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級下冊物理[人教版 (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4機械效率 課時練習(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級下冊物理[人教版 (2024)]

資源簡介

12.4機械效率課時練習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
1.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鉤碼的總重為1 N,鉤碼上升的高度h為0.1 m,測力計豎直勻速向上移動的距離s為0.4 m,此時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忽略杠桿轉動軸的摩擦,僅將鉤碼的懸掛點從A移到B,若鉤碼被提升的高度相同,額外功與有用功的比值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杠桿的機械效率將 。
2.斜面長5m,高1m,把重為5000N的物體勻速地推向斜面頂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則推力為 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為1250N,則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利用斜面所做的額外功為 J,物體受到斜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N。
3.用如圖的實驗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將總重為G=100N的鉤碼掛在鐵質杠桿上,彈簧測力計作用于P點,現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鉤碼上升的高度為h=0.2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50N,其移動的距離為s=0.5m(不計轉軸O處的摩擦,鉤碼重不變),則此時杠桿的機械效率η為 ;若將鉤碼移動到Q點,仍將鉤碼勻速提升h的高度,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η′ 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用如圖所示的電動起重機將3 000 N的貨物提高4 m,起重機對貨物做的有用功是 J;它的電動機功率為3 000 W,此過程用時10 s,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 %;若減小動滑輪的重力,起重機的機械效率將變 。
5.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動滑輪重,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拉力大小為 .若重物勻速上升,則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 ,機械效率為 .
二、單選題(本大題共8小題)
6.如圖所示,甲、乙杠桿的質量和長度均相同,機械摩擦不計,分別使用甲、乙杠桿將物體A提升相同的高度,則在工作過程中,甲、乙杠桿的機械效率相比(  )
A.甲的大 B.乙的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7.如圖斜面長為2m、高為0.4m,現將重為20N的物體沿斜面向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若拉力F為5N,則(  )
A.拉力所做的功為2J B.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
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5N D.有用功為40J
8.分別用如圖所示的兩個滑輪組,將同一物體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體受到的重力為100N,動滑輪的重力為20N。在把物體勻速提升1m的過程中(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
B.甲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200J,乙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300J
C.甲、乙滑輪組中繩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D.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于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9.工人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滑輪把同樣一袋沙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沙和袋總重為100N,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比乙更省力
B.甲做的總功比乙的多
C.甲做的有用功比乙的多
D.甲的機械效率比乙的高
10.利用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一個重為2N的物體,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2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了0.6m。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滑輪受到的重力就是0.4N B.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3m/s
C.該滑輪組的額外功為0.12J 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55.6%
11.下列物理數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標準大氣壓強為1.013×108Pa
B.成人標準體重為600kg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以達100%
D.人體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約為20℃
12.小波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300N重物,在繩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為125N,2s內重物勻速上升1m,不計繩重和輪、軸間摩擦。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25W B.拉力所做的總功為250J
C.動滑輪的重力為50N D.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13.如右圖所示,某同學使用動滑輪把600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3m,所用的拉力是4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效率是80% B.有用功是1800J
C.額外功是300J D.總功是2100J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
14.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斜面來探究斜面的省力情況、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之間的關系,他首先測出木塊重,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拉動木塊,調節斜面傾斜角度的大小多次測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數據:
實驗次數 斜面傾角θ 木塊重G/N 斜面高h/m 斜面長s/m 拉力F/N 有用功W有/J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η/%
1 15° 10 0.1 0.4 3.6
2 30° 10 0.2 0.4
3 15° 20 0.1 0.4 7.2
(1)實驗中,小明的拉力方向應與斜面 ,拉著木塊做 運動;
(2)當斜面傾斜角為30度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此時拉力F= N;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使用斜面 力,但 距離(選填“省”或“費”),使用機械 (能/不能)省功;
(4)通過對比實驗 的數據(選填實驗次數),可以得出的探究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斜面傾斜角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 (選填“高”或“低”);
(5)若想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則要保持 不變,斜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只改變物重。通過對比實驗 的數據(選填實驗次數),得出的結論是對于同一斜面,機械效率與所拉物體的重力 。(有關/無關)
15.在“探究哪些因素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小組利用如圖A所示裝置測得了四組數據,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實驗中,第 次實驗數據明顯出現錯誤,應當剔除.
(2)第四次實驗中,有用功是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3)根據以上信息,請判斷:該小組設計這四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 是否有關.
(4)小紅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B所示.
① 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 ;
②當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同一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四、綜合題(本大題共1小題)
16.圖甲為玩具“跳跳桿”及組成部件(相關信息見下表).桿內的彈簧可以自由伸縮,人站上踏板后彈簧受拉伸長,隨后收縮將人向上彈起,帶動跳跳桿一起向上運動.由于重力作用,人和跳跳桿在到達最高處后會下落,桿著地后,人繼續往下運動拉長彈簧,接著彈簧又收縮將人向上彈起,……所以人就和桿一起連續跳.
(1)人站在踏板彈簧向下伸長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重力勢能減小 B.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 C.人的機械能守恒
(2)玩跳跳桿需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協調,這主要是 (選填“大腦”、“小腦”或“腦干”)的功能.
(3)如圖乙,質量為60kg、雙腳面積為0.04m2的同學在玩跳跳桿,當彈簧的長度為56cm時,踏板與他的雙腳完全接觸,此時彈簧的彈力通過踏板對腳的壓強是多少(踏板的重力忽略不計,彈簧的長度與所受拉力關系如圖丙)? .
(4)上題中的同學在水平地面上連續跳了20次,桿每次上升的高度平均為0.2m,則彈簧克服桿本身重力做功 J(假設桿始終豎直),從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跳桿本身的重量應該 .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
17.如圖所示,工人師傅用150N的拉力,以0.2m/s的速度勻速提升重為 200N的物體。(不計繩重及摩擦)求:
(1)求工人師傅拉力的功率;
(2)求動滑輪的重;
(3)若物重增大到 40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18.如圖1所示,某打撈船打撈水中重物,A是重為600N的動滑輪,B是定滑輪,C是卷揚機,卷楊機拉動鋼絲繩通過滑輪組AB豎直提升水中的重物。如圖2所示,體積為0.3m3的重物浸沒在水中,此時鋼絲繩拉力F的大小1000N。摩擦、鋼絲繩重、重物表面沾水的質量及水對重物的阻力均忽略不計,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當重物底部位于水面下5m深處時,水對重物底部的壓強是多少Pa?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3)物體的密度多大?
(4)重物全部露出水面后再勻速上升了1m,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參考答案
1.【答案】0.5;50%;減小;增大
【詳解】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1 N,所以示數是0.5 N;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已知條件可知有用功:W有=Gh=1 N×0.1 m=0.1 J,總功:W總=Fs=0.5 N×0.4 m=0.2 J,所以杠桿的機械效率:η=×100%=×100%=50%;用杠桿提升鉤碼時,對鉤碼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并且W有+W額=W總;設杠桿重心升高的距離為h杠,則有Gh+G杠h杠=Fs,將鉤碼的懸掛點從A移到B,G不變,h不變,G杠不變,杠桿重心升高的高度變小,克服杠桿重力所做的額外功變小,所以額外功與有用功的比值減小;因為Gh+G杠h杠變小,所以Fs也變小,根據:η==×100%可知,機械效率增大。
2.【答案】1000;80%;1250;250
【分析】
【詳解】
[1]所做的有用功為
W有=Gh=5000N×1m=5000J
若斜面光滑,則沒有額外功,即推力做的功
W總=W有=5000J
推力的大小
F==1000N
[2]如果斜面不光滑,推力為1250N,則推力的功為
W總′=Fs=1250N×5m=6250J
斜面的機械效率
η==80%
[3]額外功
W額=W總′﹣W有=6250J﹣5000J=1250J
[4]根據W額=fs可得摩擦力的大小
f==250N
3.【答案】80%;大于
【詳解】
[1]杠桿的機械效率
[2]若將鉤碼移動到Q點,且仍勻速提升h的高度,則有用功不變,當不計轉軸摩擦時,克服杠桿重力做功為額外功,由于杠桿重心移動的距離變小,額外功減小,由
知,當有用功不變,額外功減小時,機械效率變大,所以η′大于η。
4.【答案】1.2×104;40;大
【詳解】起重機對貨物做的有用功W有=Gh=3 000 N×4 m=1.2×104 J;電動機所做的總功W總=Pt=3 000 W×10 s=3×104 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η=×100%=×100%=40%;提升同一物體時,減小動滑輪的重力,則所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減小,總功減小,由η=×100%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5.【答案】; ; ;
【詳解】
(1)由圖知,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n=2,不計繩重及摩擦,所以拉力為:F=(G+G動)=×(270N+30N)=150N;(2)繩子拉下的長度為:s=2h=2×1m=2m,拉力做的功為:W=Fs=150N×2m=300J;(3)機械效率:η==90%
6.【答案】B
【詳解】
由圖甲可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所以省力,而乙杠桿是等臂杠桿,不省力;當甲杠桿提升物體時,會提升杠桿,即對杠桿做額外功,機械效率低;乙杠桿支點在中間,杠桿兩側等重,即不需要對杠桿做額外功,不計摩擦時,機械效率100%,所以乙杠桿的機械效率更大,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答案】B
【分析】
【詳解】
A.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5N×2m=10J
故A不符合題意;
BD.有用功
W有=Gh=20N×0.4m=8J
斜面的機械效率
故B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C.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額外功
W額=W總-W有=10J-8J=2J
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
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答案】A
【詳解】
AB.甲、乙兩滑輪組所提的重物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據可知兩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則
故A正確,B錯誤;
C.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動滑輪的個數和重力以及物體的重力相同,根據可知,兩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不相等,故C錯誤;
D.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滑輪組的額外功是由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根據可知,動滑輪重和上升高度相同時,兩者的額外功相等,即
由于
則兩滑輪組的總功相同,即
有用功相同,總功相同,根據可知,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等;故D錯誤。
故選A。
9.【答案】D
【詳解】
A.由圖可知,甲滑輪是定滑輪,繩重和摩擦不計,使用該滑輪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為100N;乙滑輪是動滑輪,繩重和摩擦不計,使用該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體和滑輪總重力的一半,則
所以
F甲>F乙
故A錯誤;
BCD.把同樣一袋沙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有=Gh可知有用功是相同的,繩重和摩擦不計,甲做的總功等于有用功,乙做的總功等于有用功和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功之和,乙做的總功較多,由可知,有用功相同時,總功越大的,機械效率越小,所以
η甲>η乙
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0.【答案】C
【分析】
【詳解】
A.沒有說是否忽略摩擦,所以無法計算動滑輪自重,故A錯誤;
B.有兩股繩,物體上升距離
物體上升的速度為
故B錯誤;
C.有用功
W有=Gh=2N×0.3m=0.6J
總功
W總=Fs=1.2N×0.6m=0.72J
額外功
W額= W總- W有=0.72J-0.6J=0.12J
故C正確;
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D
【詳解】
A.標準大氣壓強為1.013×103Pa,故A不符合題意;
B.成人標準體重約為60kg,故B不符合題意;
C.通過滑輪組做功,不可避免要做額外功,則它的機械效率不會達到100%,故C不符合題意;
D.20攝氏度是人體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2.【答案】D
【詳解】
AB.由圖可知,3段繩子提升動滑輪,重物上升1米,繩子移動3米,拉力所做的總功為
拉力功率為
故AB錯誤;
C.物重300N,繩子拉力125N,3段繩子提升動滑輪,則
動滑輪的重力為
故C錯誤;
D.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故D正確。
故選D。
13.【答案】B
【詳解】
分析:已知物體的重力和升高的高度,根據公式可求有用功;已知物體上升的高度和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以及拉力的大小,根據公式可求拉力做的總功;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就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有用功;故B正確;拉力做的總功為
故D錯誤;,故C錯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故A錯誤.
故選B.
14.【答案】;平行;勻速直線;6;省;費;不能;1、2;高;斜面傾斜角度;1、3;無關
【分析】
【詳解】
(1)[1][2]測拉力時要用彈簧測力計平行于斜面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3]當斜面傾斜角為30度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分度值為0.2N,則此時拉力F=6N。
(3)[4][5][6]由數據分析可知,使用斜面時,拉力小于重力,拉力移動的距離大于物體上升的高度,使用斜面費距離,三次實驗的有用功和總功
W有1=G1h1=10N×0.1m=1J
W總1=F1s1=3.6N×0.4m=1.44J
W有2=G2h2=10N×0.2m=2J
W總2=F2s2=6N×0.4m=2.4J
W有3=G3h3=20N×0.1m=2J
W總3=F3s3=7.2N×0.4m=2.88J
總功大于有用功,即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可以省功。
(4)[7][8]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
由實驗1和2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斜面傾斜角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高。
(5)[9]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保持斜面的傾斜角度相同,只改變物重,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
[10][11]比較1和3數據,對于同一斜面,物體的重力不同,斜面的機械效率相同,機械效率與所拉物體的重力無關。
15.【答案】; 3; 0.3; 83.3%; 鉤碼上升的高度; 改變力的方向; 相同; 若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都相同
【詳解】
(1)前三次實驗中,1、2兩次實驗繩端移動距離都是物體上升高度的3倍,可知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而第三次繩端移動距離與鉤碼上升高度的關系錯誤,所以應當剔除.
(2)第四次實驗的鉤碼重G=3N,鉤碼上升高度h=10cm=0.1m.所以有用功為:W有用=Gh=3N×0.1m=0.3J;測力計示數即拉力為F=1.2N,繩端移動距離為s=30cm=0.3m
所以總功為:W總=Fs=1.2N×0.3m=0.36J;所以機械效率為:η=≈83.3%.
(3)由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在4次實驗中鉤碼上升的高度不斷發生變化,所以是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鉤碼上升的高度是否有關.(4)①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②在忽略繩重及摩擦的前提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體的重力和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因此當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同一重物時,機械效率是相同的.
16.【答案】(1)A B;(2)小腦;(3)當彈簧長度56 cmm時,彈簧的彈力F=800N,受力面積S=0.004m2×2=0.008 m2,P=F/S="800N" /0.008 m2=1×105Pa;(4)100;小一點(或輕一點)
【詳解】試題分析:(1)人站在踏板彈簧向下伸長的過程中,人的高度下降,人的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高度越低重力勢能越小,所以人的重力勢能減小,A正確;彈簧的長度增加,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的伸長量有關,彈簧伸長的越長,彈簧的彈性勢能越大,所以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B正確;由A可得人的重力勢能減小,而人的動能不變,所以人的機械能減小,C錯誤.故答案選AB.(2)人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協調,主要是小腦來調節的.(3)由丙圖可以看出當彈簧的長度為56cm時,彈簧的彈力通過踏板對腳的壓力為800N;單個踏板面積為0.004m2,所以受力面積為0.004m2×2=0.008m2,所以彈簧的彈力通過踏板對腳的壓強是P=F/S="800N" /0.008 m2=1×105Pa;(4)桿的重力G=mg=2.5kg×10N/kg=25N;彈簧克服桿本身重力做功W=Gh=25N×20×0.2m=100J;從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桿的重力越小,彈簧克服桿本身重力做功就越少,彈簧對人做功就越多,所以跳跳桿本身的重量應該小一些.
17.【答案】(1)90W;(2)250N;(3)
【詳解】
解:(1)如圖,滑輪組有三股繩承擔物重,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移動速度的3倍,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工人師傅拉力的功率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解得
(3)若物重增大到 40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求工人師傅拉力的功率90W;
(2)求動滑輪的重250N;
(3)若物重增大到 40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18.【答案】(1)(2)(3)(4)
【詳解】
解:(1)由圖乙可知,此滑輪組承重繩股數為,動滑輪重為,鋼絲繩拉力,物體的體積,重物底部位于水面下深處時,根據液體壓強公式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3)根據滑輪組承重繩股數和動滑輪重物重以及自由端拉力的關系
由此可得物重
由上式可得物體質量為
再根據密度公式
(4)物體全部露出水面后,,
答:(1)當重物底部位于水面下5m深處時,水對重物底部的壓強是。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3)物體的密度。
(4)重物全部露出水面后再勻速上升了1m,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河间市| 宁国市| 长垣县| 门头沟区| 辽源市| 蒲城县| 扎兰屯市| 湘潭市| 离岛区| 延庆县| 鹰潭市| 安义县| 新绛县| 晋中市| 安宁市| 苍梧县| 庆云县| 洪洞县| 峨山| 临西县| 昌吉市| 南丹县| 都昌县| 泽库县| 抚松县| 灌阳县| 隆德县| 永年县| 托克托县| 德阳市| 平乐县| 织金县| 车险| 灵寿县| 南投县| 威海市| 彭水| 黑山县| 黑河市|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