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液體的壓強課時練習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下列裝置不是連通器的是( )A.牲畜自動飲水器 B.注射器C.茶壺 D.船閘2.圖所示事例中,沒有利用連通器的是( )A.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氣 B.攔河壩形狀上窄下寬C.過路涵洞 D. 船閘3.如圖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積為S,在容器中裝入某種液體,液體的重力為G,密度為ρ,深度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為( )A.GS B. C. D.ρghS4.連通器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的是( )A. 過路涵洞 B. 攔河大壩C. 洗手間下水管 D. 船閘5.如圖所示,甲、乙兩支試管中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管豎直,乙管傾斜放置,兩管液面等高,則試管底部受到的壓強關系是( )A.甲一定大 B.乙一定大C.一樣大 D.無法確定6.如圖,A、B兩容器中裝有同一液體,且液面高度相同,a點的壓強小于b點的壓強,當A、B間的閥門打開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液體由A流向B B.液體由B流向AC.液體在A、B間來回流動 D.液體靜止不動7.如圖所示、一未裝滿橙汁的封閉飲料杯,先正方在桌面上,然后反過來倒立在桌面上。兩次放置橙汁對底部的壓強分別是p1和p2,則( )A.p1>p2 B.p18.一個塑料瓶,在側壁上用錐子戳了三個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從小洞中噴出(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題9.如圖輪船由上游通過船閘駛往下游的情況:首先關閉閥門 (用字母表示),打開閥門A,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了一個 。當閘室水面與上游水面相平后,打開閘門,船駛入閘室。當閘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時,打開閘門 ,船駛向下游。10.如圖所示,容器右端封閉、左端開口,里面盛的是水,此容器 (填“是”或“不是”)連通器;若在A點挖一個小孔,水 (填“會”或“不會”)從小孔向外噴出,理由是 。11.如圖向我們展示了許多建筑中的精巧設計,對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識敘述正確的是 ;A. 三峽船閘應用了連通器原理B. 新疆地區(qū)的坎兒并利用地下渠道引水,減少了水的蒸發(fā)C. 國家大劇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這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發(fā)生折射而形成的D.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底座特別寬大,目的是減小整體對地面的壓強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液體內部同一深度 。1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壺,它的壺身和壺嘴組成了一個 ,在茶壺中裝水至虛線處,水面距壺底,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強為 Pa,茶壺內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 水的重力。若從茶壺中倒出2N重的水,則茶壺對桌面減小的壓力 2N,水對壺底減小的壓力 (后三個空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13.位于陜西涇陽的鄭國渠,是我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圖是鄭國渠跨路面兩側的截面示意圖,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個 ;當水不流動時,水對A點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對B點的壓強。14.如圖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容器壁AB所受水的壓強是 Pa,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是 Pa。換盛另一種液體,此時容器壁AB受到的壓強為5.4×103Pa,該液體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三、實驗題15.如圖,在透明密閉正方體塑料盒的上下左右四個面的中心處,挖出四個大小相同的圓孔,在孔的表面分別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抓住手柄將塑料盒豎直浸沒到水中后靜止。(1)通過觀察橡皮膜 (選填字母)的形變可知,液體內部存在向上的壓強;(2)觀察到橡皮膜 (選填字母)的形變程度相同,可知:同種液體同一深度處的液體壓強相等;(3)通過橡皮膜的形變大小來反映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這運用了 法。16.小強利用U形管壓強計和裝有水的大燒杯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1)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過 方法可以進行調節(jié)(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①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③向U型管內加適量水;(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將金屬盒浸沒于水中,發(fā)現隨著金屬盒沒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逐漸變大,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液體內部的壓強與 有關;(3)小強保持丙圖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實驗情形如圖丁所示。比較丙、丁兩次實驗,小強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可靠? 原因是: 。四、計算題17.如圖所示是某型號電熱水壺,水壺底面積為200cm2(忽略內外底面積的差異),空熱水壺質量是0.5kg,當熱水壺裝1.5kg水時,水深20cm。將它放置于面積為1.2m2的水平桌面上。求:(1)熱水壺對桌面的壓強;(2)水對熱水壺底部的壓強;(3)水對熱水壺底部的壓力。 18.如圖所示,將底面積為100cm2、質量為0.5kg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裝有重為45N,深為40cm的某種液體,已知A處液體的壓強為2400Pa。(g取10N/kg)(1)A處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2)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和壓力;(3)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19.如圖底面積為S的平底魚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內裝有體積為V的水,水深為h。求:(水的密度為ρ)(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2)通過計算說明,水對容器底部壓力和水重力的關系。(寫出具體推導過程)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詳解】A.牲畜自動飲水器,它們的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為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B.注射器吸取藥液依靠大氣壓強的作用,與連通器無關,故B符合題意;C.壺身和壺嘴上端開口,底部連通,是連通器,故C不符合題意;D.船閘的閘室和上游或下游,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相當于連通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B【詳解】A.回水管成U形,水不流動時,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氣味散發(fā)出來,屬于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B.攔河大壩是根據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特點修建成上窄下寬的形狀,不屬于連通器,故B符合題意;C.涵洞是上面開口,下面連通的,屬于連通器,故C不符合題意;D.船閘工作時,閥門A關閉,閥門B打開,上游和閘室下端連通,上游和閘室組成一個大的連通器,上游的液面高,閘室的液面低,水從上游流入閘室,最終閘室和上游的液面相平,水不再流動,在閘室中的船被抬高,該過程利用的是連通器的工作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D【詳解】某種液體的深度為h,則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ρgh;由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F=pS=ρghS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4.B【詳解】A.過路涵洞符合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特點,屬于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B.攔河大壩是利用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原理,不符合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特點,不是連通器,故B符合題意;C.洗手間下水管符合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特點,屬于連通器,故C不符合題意;D.船閘的上游閥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下游閥門打開時,下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A【詳解】兩支試管中液體質量相等,由題意可知,乙試管內液體體積大于甲試管內液體體積,由可知,甲試管液體的密度大于乙試管液體的密度;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深度相同的情況下,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故甲試管底部受到的壓強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6.D【詳解】A、B上端開口,中間聯通,是連通器,由于容器中裝有同一種液體,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開閥門后,液面仍然相平,故液體不流動,故D正確。故選D。7.A【詳解】同一杯橙汁,其密度是不變的;由于杯子中的橙汁是未裝滿的,正放和倒放時橙汁的深度不相同,由題意可知根據可知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8.C【詳解】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從小洞中噴出,根據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液體的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越靠下部的小孔處水的深度越大,水產生的壓強越大,所以水噴射的也越遠,由圖可知,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9. B 連通器 D【詳解】如圖輪船由上游通過船閘駛往下游的情況:首先關閉閥門B,打開閥門A,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了一個連通器;當閘室水面與上游水面相平后,打開閘門,船駛入閘室。當閘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時,打開閘門D,船駛向下游。10. 不是 不會 見解析【詳解】容器左端開口,右端封閉,故而此容器不是連通器。當在A點處開一個小孔后,容器的左右兩端就構成了連通器,而連通器內裝的是同種液體,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兩邊液面總是相平的,則液體會從高處向低處流動,直到液面保持相平,即水不會從小孔向外噴出。11. ABD 壓強處處相等【詳解】A.船閘應用了連通器原理,其閘室與上下游均可以構成連通器,故A正確;B.坎兒井是新疆吐魯番地區(qū)龐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兒井在地下,井內的水溫比外界低,可以降低液體的溫度、減少水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減慢水面空氣的流速,從而減少水的蒸發(fā);故B正確;C.由于平靜的水面相當于一面鏡子,由于鏡面反射,劇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虛像,所以從遠處觀看大劇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個完整的“鴨蛋”;而不是折射,故C錯誤;D.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底座特別寬大,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整體對地面的壓強,故D正確。故選ABD。根據p=ρgh可知,液體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液體內部壓強相同。12. 連通器 1000 大于 等于 大于【詳解】茶壺的壺嘴和壺身上端都開口,底部相連通,構成了一個連通器。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由圖可知,茶壺的底部面積大于上端面積,由可得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即茶壺內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大于水的重力。茶壺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茶壺和茶壺內水的總重力,若從茶壺中倒出2N重的水,由于茶壺對桌面的壓力等于茶壺和茶壺內水的總重力,所以茶壺對桌面減小的壓力等于2N。由于容器是上小下大的形狀,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水自身的重力,所以倒出2N的水后,水對壺底減小的壓力也會大于2N。13. 連通器 小于【詳解】 跨路面兩側的水渠是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當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保持相平,因此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看作一個連通器。由圖可知,A點到液面的深度要小于B點到液面的深度,即hA14. 6×103 9×103 0.9×103【詳解】由圖可知,容器壁AB的深度為hAB=60cm=0.6m容器壁AB所受水的壓強為pAB=ρ水ghAB=1.0×103kg/m3×10N/kg×0.6m=6×103Pa容器底部水的深度為h=60cm+30cm=90cm=0.9m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9m=9×103Pa換盛另一種液體,此時容器壁AB受到的壓強為5.4×103Pa,由p=ρgh可知,另一種液體的密度為15. c b、d 轉換【詳解】(1)實驗中,我們通過觀察橡皮膜的形變來反映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當橡皮膜 c向上凸起時,說明液體內部存在向上的壓強。(2)橡皮膜b、d處于水中相同深度處,若橡皮膜b、d的形變程度相同,說明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壓強大小相等。(3)根據橡皮膜的形變程度來反映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這運用了轉換法。16. ② 深度 不可靠 沒有控制深度相同【詳解】(1)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U形管內水面有高度差,說明軟管內封閉的氣體不受力時,壓強與外界氣壓不相等,對實驗結果會造成影響,應拆除軟管重新安裝,故②符合題意。(2)金屬盒沒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逐漸變大,所以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壓強越大,所以液體壓強跟液體深度有關。(3)他的結論是不可靠的。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則應保持深度不變。小強保持丙圖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液體的密度增大,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也增大,所以不能得出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17.(1)1000Pa;(2)2000Pa;(3)40N【詳解】解:(1)熱水壺在水平桌面靜止,熱水壺對桌面的壓力F′=G總=m總g=(1.5kg+0.5kg)×10N/kg=20N熱水壺對桌面的壓強(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3)由可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2000Pa×200×10﹣4m2=40N答:(1)熱水壺對桌面的壓強為1000Pa;(2)水對熱水器底部的壓強2000Pa;(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40N。18.(1)0.3m,0.8×103 kg/m3;(2)3.2×103Pa,32N;(3)50 N,5000Pa【詳解】解:(1)由圖中可知,A處液體的深度hA=40 cm-10 cm=30 cm=0.3 m由題意可知,A處液體的壓強為2400Pa,故由p=ρgh可得,液體的密度(2)由圖中可知,容器中的液體深度h=40cm=0.4 m故由p=ρgh可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液=ρgh=0.8×103kg/m3×10N/kg×0.4m=3.2×103Pa由F=pS可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p液S底=3.2×103 Pa×100×10-4 m2=32N(3)由受力分析可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容等于容器與液體的重力之和G總,即F容=G總=G容+G液=m容g+G液=0.5kg×10 N/kg+45N=50N由可得,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答:(1)A處液體的深度為0.3m,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2)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3.2×103Pa,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32N;(3)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50N,壓強為5000Pa。19.(1);(2)見解析【詳解】解:(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水的質量為水的重力為由圖可知,所以。答:(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小于水的重力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