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壓強課時練習一、單選題1.下圖所示的是勞動人民在田間勞作的情景。下列選項可以增大壓強的是( )A.把鐮刀磨鋒利 B.四方桶的底面積較大C.牛的腳掌較大 D.扁擔較寬2.下列情況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鞋底刻有花紋B.圖釘?shù)尼斆氨葓D釘尖的面積做得大C.鋼軌下面鋪上枕木D.用鈍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變鋒利了3.如圖所示,把鉛筆壓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若大拇指受到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p1,食指受到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p2,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F1C.F14.下列選項中展示了生活生產(chǎn)中的四種情境,其中運用了增大壓強的知識的是( )A.穿上滑雪板滑雪 B.切蛋器切雞蛋C.在螺母下方墊墊片 D.拖拉機輪子上裝履帶5.下列能正確表示物體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是( )A. B.C. D.6.如圖所示,若將正方體沿水平方向從一半處切開,拿走上邊一半,則下邊一半對桌面的壓力、壓強與原來相比( )A.壓力減半,壓強減半 B.壓力不變,壓強減半C.壓力減半,壓強不變 D.壓力、壓強都不變7.用水平作用力F把物體壓在豎直墻面上,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力F增大一些,物體仍保持靜止,則( )A.物體所受的重力增大B.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增大C.物體對墻面的壓強增大D.物體所受的合力增大8.如圖為指甲剪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指甲剪由3個杠桿組成,且它們的支點相同B.杠桿ABC是費力杠桿,動力作用在C點,阻力作用在A點C.DBO和DEO是兩個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D.D處的剪刃做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剪刃對指甲的壓力9.如圖甲,在水平面上的盛水容器中,一個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被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一根細線拉住后完全浸沒在水中靜止。當將細線剪斷后,物體漂浮在水面上,且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乙),比較甲、乙兩圖( )A.物體受到的浮力之比1∶1B.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力之比1∶1C.物體與水的密度之比為4∶3D.水對容器底的壓強之比4∶310.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高度。則它們對地面壓力的變化量 F甲、 F乙的關(guān)系是( )A. F甲一定大于 F乙B. F甲一定小于 F乙C. F甲可能大于 F乙D. F甲可能小于 F乙二、填空題11.如圖所示,兩手指略為用力壓住鉛筆,使它保持靜止,則左側(cè)手指所受壓力 右側(cè)手指所受壓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結(jié)合對比兩側(cè)手指的感受,能夠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12.如圖所示的演示實驗說明: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壓力作用效果與 有關(guān)。13.減小壓強的方法:保持 不變,增大 ;保持 不變,減小 ;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14.如圖所示,鐵锨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生產(chǎn)工具,鐵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通過 來增大壓強;腳踏的部位卻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為了 壓強(選填“增大”或“減小”)。 15.如圖甲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運動到圖乙位置。在此過程中,桌面所受壓力的大小 ,桌面所受的壓強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6.如圖所示,圖釘尖的面積是1×10-7m2,圖釘帽的面積是1×10-4m2,墻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4×108Pa。手指必須用大于 N的壓力,才能將圖釘尖按入墻壁。17.A、B兩個均勻?qū)嵭闹w單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乙所示,A的高為5cm,底面積為20cm2,B的底面積為50cm2,已知A的密度2×103kg/m3,則甲圖中A對地面的壓強為 Pa;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B對A的壓強為5.0×103Pa,則圖乙中B對地面的壓強與圖丙中A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18.切割大理石、鋼板的“水刀”可以對切割表面產(chǎn)生高達的壓強,那么“水刀”作用在的面積上時,產(chǎn)生的壓力為 N,“水刀”能切割鋼板,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三、實驗題19.小聰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中:(1)小聰將廢棄的礦泉水瓶裝滿水分別放在海綿上進行實驗,如圖甲、乙所示; (2)分析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3)此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用硬紙板代替海綿,原因是 ;(4)利用現(xiàn)有器材,小聰想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之間的關(guān)系,做法是 ;(5)小聰發(fā)明的塑料袋小提手如圖丙所示,它能防止手被勒得發(fā)痛,使用這種小提手的原理是 。20.小川所在小組用完全相同的長方體物塊和海綿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1)首先他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各種猜想。如圖甲所示,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是差不多的,但一個陷下去了,另一個卻沒有,由此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 有關(guān)。(2)接著他們又設(shè)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來繼續(xù)探究:實驗中同學們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3)①通過比較圖A、B,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②通過比較圖 ,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③下列實例中運用到①中結(jié)論的是 (填字母)。a、鐵軌鋪在枕木上 b、汽車不能超載 c、菜刀鈍了要磨一磨(4)小組中的一位同學在對比圖A、D時,得出了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guān)的結(jié)論,請你指出他在分析時的錯誤: 。(5)本實驗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是 法和 法。(6)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小川用如圖丙、丁所示兩種方式壓在鉛筆兩端。圖 的方式不合理,因為該方式?jīng)]有控制 。(7)[開放探究]課后老師要求用身邊的物品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小川選擇了海綿和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請你幫他設(shè)計實驗方案: 。四、計算題21.如圖所示,一厚度均勻的鋁板質(zhì)量為16.2kg,面積為5m2,求它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g=10N/kg)22.總重量為7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個雞蛋上,雞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內(nèi),如圖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雞蛋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來保護雞蛋。已知兩腳與雞蛋的總接觸面積約為1.4×10-3m2,求:(1)此時腳對雞蛋的壓強;(2)若此人換成單腳站立在雞蛋上,計算此時腳對雞蛋的壓強。23.小宇在超市買了一袋10kg的大米,小宇將這袋大米扛在肩膀上,已知小宇的重力500N。()(1)當他扛起這袋大米靜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是多少?(2)小宇雙腳站立時與水平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他扛起這袋大米靜止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詳解】A.圖甲中把鐮刀磨鋒利,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刀刃變薄,受力面積減小。根據(jù),受力面積減小,壓強增大,故A符合題意;B.圖乙中木桶底面積較大,在壓力一定時,底面積增大,根據(jù),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減小,故B不合題意;C.圖丙中牛的腳掌較大,在壓力一定時,腳掌面積增大,根據(jù),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減小,故C不合題意;D.圖丁中扁擔較寬,在壓力一定時,扁擔與肩膀接觸面積增大,根據(jù),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減小,故D不合題意。故選A。2.D【詳解】A.鞋底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圖釘?shù)尼斆氨葓D釘尖的面積做得大,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釘冒壓強比釘尖小,為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鋼軌下面鋪上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故C不符合題意;D.用鈍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變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3.B【詳解】鉛筆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相等,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這兩個力大小也相等,即兩手指受到鉛筆給的壓力大小相同,即,由圖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積比較小,根據(jù)可知,食指受到的壓強比較大,即。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4.B【詳解】A.滑雪者站在滑雪板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滑雪者對雪地的壓強的,故A不符合題意;B.細線切割肥皂,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細線對肥皂的壓強的,故B符合題意;C.在螺母下方墊墊片,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故C不符合題意;D.拖拉機輪子上安裝履帶,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C【詳解】壓力是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且作用點在受力物體上,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6.A【詳解】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體對水平面的壓強沿如圖所示的虛線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動時,剩余物體的重力減半,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減半,受力面積不變,則此時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故選A。7.C【詳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體受到的力,當力F增大一點,重力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B.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墻壁對它的向右的推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沒有掉下來,是由于墻壁給它施加了一個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靜止,所以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于重力不變,所以摩擦力也不變,始終等于其重力,故B不符合題意;C.墻面的受力面積不變、壓力增大,由可知,物體對墻面的壓強變大,故C符合題意;D.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所受合力為0,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C【詳解】A.由圖可知,該指甲剪由DBO、DEO和ABC3個杠桿組成,DBO和DEO的支點是O點,ABC的支點是B點,故A錯誤;B.由圖可知,杠桿ABC使用時,支點是B點,阻力作用在C點,動力作用在A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個省力杠桿,故B錯誤;C.由圖可知,杠桿DBO和DEO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兩個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故C正確;D.D處的剪刃做得很鋒利,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錯誤。故選C。9.B【詳解】A.甲圖中木塊浸沒在水中,浮力F浮甲=ρ水gV,乙圖中木塊漂浮,且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浮力F浮乙=ρ水g(1-)V=ρ水gV則木塊受到水的浮力之比F浮甲∶F浮乙=ρ水gV∶ρ水gV=4∶3故A不符合題意;B.容器、水、物體的重力不變,則整個裝置的總重力不變,對水平面的壓力不變,即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力之比1∶1,故B符合題意;C.將細線剪斷后,物體漂浮在水面上,且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所以F浮=Gρ水g(1-)V=ρ水gV =ρ物gV得到故C不符合題意;D.當將細線剪斷后,物體漂浮在水面上,此時物體排開的水的體積變小,液面的高度會下降,由于不知道水和木塊體積的具體關(guān)系,所以無法判定物體漂浮時與浸沒時液面的高度的比值,所以無法判定比值的大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B【詳解】兩個正方體的棱長分別為h甲和h乙,則h甲可知:由于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p甲=p乙,所以則在兩正方體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積不變,對地面的壓力變化是切去的部分,即則所以,ΔF甲<ΔF乙,故ΔF甲一定小于ΔF乙,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1. 等于 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詳解】兩手指略為用力壓住鉛筆,使它保持靜止,受力平衡,則左側(cè)手指所受壓力等于右側(cè)手指所受壓力。合對比兩側(cè)手指的感受,能夠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在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12.受力面積【詳解】物體壓力一定,受力面積越小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所以可得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13. 壓力 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 壓力【詳解】要減小壓強有三種方法:一是當壓力一定時,需增大受力面積;二是當受力面積一定時,需減小壓力;三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14. 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詳解】鐵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腳踏的部位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腳的壓強,使腳感到舒服。15. 不變 變小【詳解】物體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運動到圖乙位置,桌面始終支撐住物體,因此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大小始終等于物體A的重力,因此桌面所受壓力的大小不變。移動過程中,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大,根據(jù)可知,桌面所受的壓強變小。16.40【詳解】由壓強公式得,墻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故手指必須用大于40N的壓力,才能將圖釘尖按入墻壁。17. 1000 1:3【詳解】A的重力為甲圖中A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A重力,A對地面的壓強為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B對A的壓強為5.0×103Pa,則B的重力為則圖乙中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B重力,圖乙中B對地面的壓強圖丙中A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AB重力之和圖丙中A對地面的壓強為圖乙中B對地面的壓強與圖丙中A對地面的壓強之比18. 10 形狀【解析】略19. 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不能 硬紙板受力后形變不明顯 將圖甲(或乙)中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再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 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詳解】(2)甲、乙兩圖中,海綿受到的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不同,海綿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要通過受壓面的形變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而硬紙板受力后形變不明顯,因此不能用硬紙板代替海綿。(4)將圖甲(或乙)中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然后放在海綿上,可以改變海綿受到的壓力,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5)圖丙小提手的原理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20.(1)受力面積(2)海綿的凹陷程度(3) 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 A、C a、c(4)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5) 轉(zhuǎn)換 控制變量(6) 丁 壓力相同(7)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詳解】(1)如圖所示,兩個人與雪地的接觸面積不同,而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是差不多的,所以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2)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運用了轉(zhuǎn)換法。(3)由圖A、B可知,壓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受力面積小的,海綿的凹陷程度大,說明壓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比較A、C兩圖發(fā)現(xiàn),受力面積相同,C圖中壓力更大,海綿凹陷程度更大。可說明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a.鐵軌鋪在枕木上,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減小壓強的,即通過改變受力面積可以改變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①的實驗結(jié)論,故a符合題意;b.汽車不能超載是通過減小壓力大小來減小壓強的,沒有用到①的實驗結(jié)論,故b不符合題意;c.菜刀鈍了要磨一磨,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積來增大壓強的,即通過改變受力面積可以改變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①的實驗結(jié)論,故c符合題意。故選a、c。(4)A、D兩圖中,在改變壓力的同時,受力面積也發(fā)生了改變。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guān)的結(jié)論。(5)本實驗中用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這里用到了轉(zhuǎn)換法。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關(guān)系時,控制受力面積一定;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控制壓力大小一定。這是用了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6)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壓力相等。小川用如圖丙、丁所示兩種方式壓在鉛筆兩端。圖丙所示的方式是合理的,當鉛筆靜止時,水平方向只受到左右兩手指對鉛筆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壓力,二力平衡。控制了壓力大小相等;圖丁所示的方式不合理,原因是丁圖中兩手指沿豎直方向捏住鉛筆靜止時,鉛筆受三個力的作用,分別為食指對鉛筆豎直向下的壓力、重力、拇指對鉛筆豎直向上的壓力。三力平衡。三個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所以食指和拇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不同。沒有控制壓力相等,不能得到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是否有關(guān)的正確結(jié)論。(7)用海綿和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實驗操作步驟為: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得出結(jié)論。21.32.4Pa【詳解】鋁板受到重力G=mg=16.2kg×10N/kg=162N鋁板對地面產(chǎn)生的壓強22.(1)(2)【詳解】(1)人兩腳站立在六個雞蛋上,腳對雞蛋的壓強為(2)此人換成單腳站立在雞蛋上,腳對雞蛋的壓強為23.(1)600N(2)【解析】【小題1】這袋大米的重力當他扛起這袋大米靜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小題2】他扛起這袋大米靜止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