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章 第73練 光的折射、全反射[B][分值:60分]1.(6分)(2025·江蘇南通市調研)在某種透明液體中有一單色點光源,光源距液面的距離為R,在液面上方可以觀察到有光射出的部分是半徑為R的圓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求:(1)(3分)液體對該光的折射率n;(2)(3分)射出的光線在液體中傳播的最短時間t。2.(8分)(2024·江蘇常州市期末)帶圓孔的遮光板N和光屏M平行放置,O點為圓孔的圓心,OO'連線垂直于光屏M,在OO'連線的延長線上放置一個點光源S,S到光屏M距離H=20 cm,在光屏M上形成的圓形光斑半徑r1=20 cm。將厚度d=10 cm、表面足夠大的平行玻璃板放置在M、N板之間,上下表面與兩板平行,在光屏M上圓形光斑半徑變為r2=15 cm。過OO'的截面如圖所示,求:(1)(4分)入射和出射光線的最大側移量;(2)(4分)玻璃板的折射率n。3.(10分)(2024·江蘇常州市期末)如圖所示,圖中陰影部分ABC為一透明材料做成的柱形光學元件的橫截面,該材料的折射率n=2,圓弧半徑為R的圓弧,D為圓弧面圓心,ABCD構成正方形。在D處有一點光源,只考慮首次從圓弧直接射向AB、BC表面的光線,求:(1)(2分)該透明材料的臨界角;(2)(8分)有一部分光不能從AB、BC面直接射出,這部分光照射圓弧的弧長。4.(12分)(2024·江蘇省五校聯考模擬)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梯形的透明體ABDE折射率為,∠BAE和∠AED均為90°,AE邊界上的O點與A點距離為a,一束激光從O點與AE成45°的夾角射入透明體,能傳播到AB邊界,已知真空中光速為c,求:(1)(6分)光由O點傳播到AB邊界的時間t;(2)(6分)光經AB邊界反射后,射到BD邊界能發生全反射,∠BDE的最大值α。5.(12分)(2024·江蘇徐州市調研)如圖所示,三棱鏡的橫截面ABC的AC與BC垂直,∠A=60°,BC所在面鍍銀。一束單色光在ABC平面內從AB上的D點射入,入射角為45°,光恰好沿原路返回,已知A、D間距離為L,真空中光速為c。(1)(4分)求三棱鏡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n;(2)(8分)將入射光線繞D點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光線射入三棱鏡后,經BC反射到AC上E點時恰好發生全反射,DE平行于BC,求光從D點傳到E點的時間t。6.(12分)(2024·江蘇省模擬)如圖所示,“水滴形”透明體其縱截面由等邊三角形和半圓形組成,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為A、B、C,邊長為L。一束平行于BC邊的光線入射到AB邊上,只有BD區域的光線能夠射入半球體,BD長度等于,不考慮反射,=3.6。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求:(1)(6分)該“水滴形”透明體的折射率;(2)(6分)折射光線在半球體中傳播的最長時間。參考解析1.(1) (2)解析 (1)由幾何關系可知,該單色光在液面發生全反射時的臨界角為C=45°則液體對該光的折射率為n=(2)該單色光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為v=垂直液面射出的光線在液體中傳播的時間最短t=。2.(1) cm (2)解析 (1)設射入玻璃板光線入射角的最大值為θ1,對應的折射角為θ2,則由光路圖和幾何關系可知sin θ1=解得θ1=45°則最大側移ΔLm=(r1-r2)sin 45°= cm(2)由光路圖和幾何關系可知sin θ2=由折射定律有n=解得n=。3.(1)30° (2)πR解析 (1)根據臨界角公式sin C=可知臨界角為C=30°(2)如圖所示,若沿DE方向射到AB面上的光線剛好發生全反射,則∠ADF=30°同理沿DG方向射到BC面上的光線剛好發生全反射,則∠CDH=30°所以照射在AC邊上的入射光,有弧長為πR區域的光不能從AB、BC邊上直接射出,即πR。4.(1) (2)75°解析 (1)射入O點的光入射角θ1=45°,設折射角為θ2,由于n=,代入數據解得θ2=30°光在透明體中的傳播速度v=則t=,解得t=(2)當光經AB邊界反射后射到BD邊界恰能發生全反射時,∠BDE有最大值,設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C,則sin C=由幾何關系有α=θ2+(90°-C),解得α=75°。5.(1) (2)解析 (1)根據題意可知,光路圖如圖甲所示甲根據折射定律可得n=(2)光路圖如圖乙所示乙根據題意有sin ∠FED=所以∠FED=∠EDF=45°,∠DFE=90°根據幾何關系可得DE=ADsin ∠A=L,DF=EF=DEsin ∠FED=L所以光從D點傳到E點的時間為t=。6.(1)1.8 (2)解析 (1)從D點入射的光線,恰好從C點射入半球體,光路如圖所示設折射角為θ,由正弦定理有,又n=,解得n==1.8(2)依題意,可知光線在半球體中傳播的最長路程為x=Lcos (30°-θ)由x=vt,n=,聯立求得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