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量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我國憲法第一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說明:①我國的國家性質是由憲法確認的 ②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 ③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④我國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我給湖南兩會捎句話”大型建言征集活動于2024年1月23日起正式啟動,廣大網友圍繞湖南發展建言獻策。該活動:①擴大了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 ②體現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③能夠促進有關部門民主決策 ④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3.網友們圍繞“我國的人權”進行交流,其中你贊同的是:①大漠秋風: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②海棠依舊:公民的基本權利一旦寫入就能實現③楊柳依依:憲法保護的人權不僅包括政治權利,還包括社會、經濟等的權利④我心永恒:在我國,人權的主體只能是我國公民,不包括外國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下列行為中,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政治權利的是:A.小貴大學畢業后參加所在村委會的換屆選舉B.小港的爺爺每月按時領到政府發放的低保金C.小桂自己開直播,每月按國家要求繳納稅款D.小林未經國家機關批準,擅自組織游行示威5.楊先生外出時忘了關好水龍頭,導致房間積水并滲入樓下靜靜家,使得墻皮發霉,客廳沙發、電器浸水毀壞。靜靜要求楊先生恢復原狀并賠償損失,卻遭到拒絕。對此,靜靜可以:A.提起民事訴訟來維權 B.提起行政訴訟來維權C.提起刑事訴訟來維權 D.曝光其個人信息維權6.某課外探究小組,在討論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時提出了以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①村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農村村民自治的一種有效形式②居委會成員由居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接受居民監督③城市居委會是基層國家機關,重大問題的解決實行民主集中制④居委會成員是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調解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等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漫畫《追責》警示我們:①言論表達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②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相應的責任③公民言論自由不應受到任何限制 ④侵犯他人權利必定受到刑法處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屬于國家主席職權的有:①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②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④2024年9月29日頒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某地交警的一個“小巧思”贏得多方叫好。為防止大型車輛右轉時因視線盲區引發事故,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具備條件的路口,施劃大型車輛“右轉彎盲區警示帶”,提醒行人注意避讓。這一做法:A.體現了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 B.體現了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C.展現了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 D.說明交警屬于國家權力機關10.2025年3月5-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審查批準了上年度國家決算和下年度國家預算。這表明:A.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大代表B.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11.某中學八年級學生佳佳在復習道德與法治知識點時,根據包含關系用圖示法整理了如下知識點,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12.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圍繞“米袋子”“菜籃子”“穩就業”等問題,積極提交議案,反映民意呼聲,踴躍建言獻策。這表明:A.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B.人大代表通過行使監督權來維護人民利益C.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D.人大代表積極盡職履責推動我國民生建設13.一名男子使用登山手杖在某景區的省級文物上刻了四個字,人民法院判決該男子支付文物修復費、修復方案設計費、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款,三筆費用合計超過12萬元。這啟示我們:①要維護景區環境衛生,愛惜公共設施 ②了解法律程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③遵守憲法和法律,履行公民基本義務 ④違反法定義務,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14.以下是某同學對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部分內容的解讀,其中正確的是:選項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節選 解讀A 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加快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 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作用B 深化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多措并舉精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C 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 政府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D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15.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從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體現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B.體現不同情況差別對待C.我國允許特殊群體享有特權 D.人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16.下列做法中能體現公平正義行為的有:①地鐵里專門設置了老人、殘疾人的專用通道②學校開展知識競賽,八年級(1)班某同學偷看了題目,比賽取得第一名③期末評選三好學生時,班主任按要求公開投票評選④有的同學為得到贊揚,當著老師的面認真做值日,老師不在時就偷懶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17題10分,第18題10分,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4分,共52分)17.學習憲法,我們不僅要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還要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憲法規定的內容(部分) 體現的憲法基本原則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①________________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②_________________請你將下表中的內容補充完整。(2分)請分析國家是如何體現②這一憲法原則的?(8分)18.2024年12月4日是我國第11個“國家憲法日”。某班同學分成小族走出校門,開展了以“憲法在身邊,法在我心中”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第一組來到當地政府,見到新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正在手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就職宣誓。新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什么必須手持憲法宣誓?(6分)第二組分頭采訪了運用法律手段討薪的農民工、舉報制售盜版光盤的消費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賬單”的網民……(2)在這些人身上,體現出法治社會對公民的哪些要求?(4分)19.對權利和義務的認識有以下幾種觀點:小明:“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小麗““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該履行多少義務。”請對以上觀點進行辨析。(8分)20.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近3000名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盛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一份新的答卷呈現在我們眼前:(2025全國答卷答題人:一府兩院一委監考人:___________閱卷人:人民)答卷中的“監考人”指的是什么?(2分)請用“根本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分析以上答卷中蘊含的道理?(8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網絡大V“辣筆小球”惡意詆毀貶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檢察機關迅速介入,依法適用已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批準逮捕。英雄烈士不容詆毀,法律法規不容挑釁。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做出“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有網友評論:“這種人的‘病’需要法律來治。”結合材料,運用“無法治不自由”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6分)(2)從正義的力量的角度,分析“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意義?(8分)2025年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5:DDBAA 6-10:AADBC 11-16:CDDDB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17題10分,第18題10分,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4分,共52分)第17題:(10分)(1)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權(2分)(2)①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立法機關)②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行政機關)③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監察機關)④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分別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司法機關)(每點2分共8分)第18題:(10分)(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2)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3)憲法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權威、法律地位;(4)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崇尚憲法的權威,維護憲法的尊嚴;(5)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自覺遵守憲法,嚴格依憲法辦事;(6)有利于強化國家公職人員的憲法意識,讓他們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力,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7)有利于培養被任命者對法律的敬畏,強化被任命者對自己的約束等。(答出三個方面記6分)(2)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守法用法;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念;依法維護國家利益和個人權利;依法規范自己行為等。(答出兩個方面記4分)第19題:(8分)小明的觀點正確,小麗的觀點錯誤。(2分)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過來,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③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任何割裂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行為都是錯誤的,同時,權利和義務并不是完全對等的。(答出三點記6分)第20題:(10分)(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分)(2)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③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的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 (答出四個方面記8分)第21題:(14分)(1)①觀點正確。(2分)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網絡大V的行為觸碰了法律的紅線,因而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答出兩個方面記4分)(2)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②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每點2分,共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