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奉賢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第七學程考試試卷高二物理(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生注意:1.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考試分設試卷和答題紙。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班級、座位號,并將自己的條形碼貼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須涂或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本試卷標注“多選”的試題,每小題應選兩個及以上的選項;未特別標注的選擇類試題,每小題只能選一個選項。4.本試卷標注“計算”“簡答”“論證”的試題,在列試計算、邏輯推理以及回答問題過程中,須給出必要的圖示、文字說明、公式、演算等。一、傳感器(9分)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輸出,以用于信息的傳輸、處理、儲存、顯示、記錄和控制等方面。1.(3分)下列關于傳感器說法正確的是()A.當重物穩定在壓電陶瓷上后,傳感器可以輸出脈沖電壓B.霍爾元件可以把磁感應強度這個磁學量轉換為電壓這個電學量C.應變片可以把電阻這個電學量轉換為物體形變這個力學量D.熱敏電阻可以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流這個電學量2.(6分)如圖所示,某霍爾元件的主要部分由一塊邊長為a、厚度為h的正方形半導體薄片構成,M和N、P和Q是相互兩兩正對的面,半導體薄片水平放置并通以從M到N的電流后,施加磁感應強度為B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已知該半導體薄片的自由電荷是電子。(1)在剛施加勻強磁場時,電子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發生側向偏轉,使得圖中面的電勢升高,與其正對的面之間出現電勢差,稱霍爾電勢差。(2)若電子沿電流方向的定向移動速率為v,電子電荷量為一,則穩定后的霍爾電勢差大小U=,一:若僅稍微改變半導體薄片與水平面的夾角,則U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二、微觀世界(23分)19、20世紀之交,電子的發現揭開了人類探索物質微觀結構的序葉,人們意識到原子并非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從而一步步揭開了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3.(3分)人類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是從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入的過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的溫度越高,分子平均動能越小B.凡是晶體,其物理性質必定是各向異性的C.溫度升高,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狀是由于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瑞ApP4.(4分)當甲、乙兩分子間距離為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0。現把甲分子固定,使兩分于之間的距離從0.9o增大到1.1ro,在該過程中,分子間的作用力,,一,(填一直減小”、“一直增大”、“先減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減小”),甲分子對乙分子(填一直做正功”、“一直做負功”、“先做正功后做負功”或“先做負功后做正功”)。5.(4分)1897年,湯姆孫根據陰極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情況,斷定陰極射線是(填“電磁波”或“電子),進而認為原子是一個球體,提出原子“模型”6.(4分)(多選)1909年,盧瑟福與他的學生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下列對此實驗與模型的說法,正確的是()A.α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B.純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主要是因為電子的質量太小C.極少數粒子穿過金箔后發生大角度偏轉,是因為其受到金原子核的強庫侖斥力D.α粒子散射實驗說明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7.(4分)(多選)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示意圖如圖放射源熒光屏所示,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A、B、C、D四個顯微鏡位置時,關于在相同時間(足夠長)內觀察到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A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最多B.在B位置時屏上能觀察到閃光,是因為α粒子發生了衍射C.在D位置時屏上一定不能觀察到閃光D.在C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比在D位置時觀察到的多8.(4分)c粒子散射實驗中,如果用0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線ab和cd分別表示經過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運動軌跡,則能夠正確反映實驗結果的是()da-QCaadD三、5G技術(12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是一種新型移動通信網絡,比4G及以下網絡擁有更大的帶寬和更快的傳輸速率。9。(4分)在5G技術領域,國內某廠遙遙領先。與4G相比,5G使用的電磁波頻率更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5G使用的是電磁波B.5G使用的電磁波在同種介質中傳播速度比4G的快C.5G使用的是縱波D.空間中的5G信號和4G信號相遇會產生干涉現象v②必多Vl =VN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