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液體的壓強課時提高專練: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下冊一、單選題1.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圖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br/>A.茶壺 B.船閘C.地漏 D.抽水機2.2023年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1500米深處的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開啟了我國深??脊诺男缕隆N覈d人潛水器能夠到達的最深處,潛水器表面每平方米受到水的壓力大約是( ?。?br/>A.104N B.108N C.1.5×107N D.1.5×104N2.如圖所示,A、B兩個內徑相同的試管內裝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液面相平,試管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A、pB,則( ?。?br/>A.pApBC.pA=pB D.無法判斷4.如圖所示,液體在a、b、c三處產生的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a、b兩點的壓強相等 B.c點壓強比b點壓強大C.b、c兩點的壓強相等 D.a點向下的壓強比向上的壓強大5.如圖所示,重為5N的容器中裝有質量為800g的水,容器的底面積為40c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為8N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2.3×103PaC.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小為5ND.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2.25×103Pa6.下列實驗或原理與應用技術匹配關系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用吸盤搬運玻璃 B.帕斯卡裂桶實驗——滑雪時穿上雪板C.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浮筒打撈 D.帕斯卡定律——飛機的機翼獲得升力7.如圖所示是小剛同學在跨學科實踐活動課上制作的簡易活塞式抽水機,下列關于簡易活塞式抽水機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約為B.簡易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原理與船閘的工作原理相同C.使用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抽水,提起活塞時,玻璃球堵住進水口,活塞上的閥門打開D.使用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抽水,壓下活塞時,玻璃球堵住進水口,活塞上的閥門打開8.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臺形容器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裝滿水。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r/>A.p1>p2 B.p1'<p2' C.F1<F2 D.F1'>F2'9.下列關于壓強的四幅圖中,體現了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是( )A. B.C. D.10.如圖甲所示,一密封容器中裝有部分水,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將容器倒放,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br/>A., B.,C., D.,11.某同學將一支自制的簡易密度計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燒杯中,靜止后的情形如圖所示,兩液面相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密度計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和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不同B.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比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C.密度計越靠上的刻度,對應的密度值越大D.甲液體的密度比乙液體的密度大12.如圖所示是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的實驗,當橡皮膜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時,液體壓強計U形管中液面的變化情況是( )A.左、右側液面均升高,液面的高度差減小B.左側液面降低,右側液面升高,液面的高度差變大C.左、右側液面均降低,液面的高度差不變D.左側液面升高、右側液面降低,液面的高度差變小13.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50N的物體提升到高處,小陽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小陽用豎直向下拉力F拉繩,拉力F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若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5×10-2m2,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動滑輪受到的重力為50N B.在0~1s內,重物對地面的壓強為800PaC.在1~2s內,拉力F做的功為125J D.在2~3s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14.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a、b是體積相等的兩個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則下列選項正確的( ?。?br/>A.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B.兩種液體的質量m甲>m乙C.兩個小球所受的重力Ga>Gb D.兩個小球所受的浮力Fa>Fb15.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50cm2的圓柱形玻璃筒中裝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臺面上,底面積為10cm2的圓柱形物體A浸沒在水中,細繩對物體的拉力為F拉。如圖乙所示,當物體A有的體積露出水面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豎直向上的拉力為4N,筒中水的深度比圖甲中水的深度下降了0.4cm,此時,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F浮,水在物體A底面處產生的壓強為p,g取10N/kg,懸掛物體的細繩的質量忽略不計。則下列正確的是( )A.F拉的大小為4.8NB.F浮的大小為0.2NC.ρA的大小為8g/cm3D.p的大小為300Pa二、填空題16.物理知識在多個方面都有應用,如圖所示中屬于阿基米德原理應用的是 ;屬于連通器原理應用的是 。17.如圖,組裝完成后,輕壓探頭的橡皮膜幾次,U形管內液面沒有明顯變化,說明裝置 。18.我國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跨世紀工程,如圖是三峽船閘中輪船通過船閘的示意圖,水對閥門A右側的壓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左側的壓力;此時打開上游閥門A,關閉下游閥門B,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 。當上游水道下降到和閘室水面相平后,打開上游閘門,輪船駛向閘室。19.如圖所示,攔河大壩修成上窄下寬是因為 ;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 的知識;飛機的機翼能獲得向上的升力,是應用了流體 的原理。20.如圖甲所示,溢水杯裝有4℃的水,此時水剛好不流出。已知水溫從0℃升到15℃時,水的密度ρ和水溫t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水的物態變化和溢水杯的熱脹冷縮。(g?。?br/>(1)杯中水溫上升到15℃的過程中,杯底受到水的壓強如何變化?答: 。(2)當水溫為15℃時,在水中放入體積為的物體,物體在水中懸浮。(不考慮物體熱脹冷縮)①物體所受浮力 N;②若水溫降至0℃,物體靜止時會 (選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物體所受浮力 (選填“<”“=”或“>”)。21.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兒童和青少年如果經常玩電子游戲,易患早期高血壓,正常人體舒張壓(俗稱低壓)應低于90mmHg柱產生的壓強、收縮壓(俗稱高壓)應低于130 mmHg柱產生的壓強,則正常低壓應低于 Pa。(汞的密度是 13.6×103kg/m3,g取 10N/kg)22.用吸管喝牛奶時,發現吸管有一端很尖,這是通過減小 來增大壓強,更容易將吸管插入包裝盒中,喝完后又用力吸一下,會發現奶盒變癟了,說明了 的存在。若牛奶盒內插入一根吸管,用另一根吸管對準的管口上方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中牛奶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這是因為 。三、實驗題23.做液體壓強相關實驗時,用隔板將容器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上有一個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當容器左、右兩部分注入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時,橡皮膜發生了形變,液面位置及形變情況如圖所示,則小華探究的問題是 。24.同學們利用壓強計等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進行了如下的操作:(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形管中兩側液面已有 (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 (選填字母)。A.直接從形管右側中倒出適量液體 B.拆除膠管重新安裝(2)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的實驗現象,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 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 的形狀(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3)玲玲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現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又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液面位置改變了,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 (選填“上移”或“下移”);(4)紅紅用丁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填序號);A.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B.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C.左側水到容器底的深度D.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根據你選用的物理量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 (用題中字母和表示)。25.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特點,如圖所示。(1)實驗前,波波發現U形管兩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A.將U形管右側高出部分的液體倒出B.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裝(2)組裝好的壓強計 (選填“是”或“不是”)連通器。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的液面 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此處所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分析比較圖甲和乙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若已知乙圖中U形管左側水柱高為,右側水柱高為,則U形管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4)實驗時將探頭放進盛有水的容器中,嬌嬌發現壓強計探頭處的橡皮膜受到液體的壓強會內凹,于是對探頭進行了改裝,在透明正方體塑料盒的上下左右四個面挖相同的圓孔,在孔的表面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b、c、d、如圖丙所示,若不計手柄質量,塑料盒可漂浮。①抓住手柄豎直向下緩慢將漂浮的塑料盒壓入水中,直至浸沒到水下一定深度靜止(如圖丁所示);此過程中,手對手柄的力變化情況是 ;②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保持塑料盒的位置不變,將一杯濃鹽水倒入容器中攪勻(如圖戊所示),對比圖丁、戊,得出“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的結論,波波認為嬌嬌的結論不可靠,原因是 。26.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1)將U形管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液體中,如圖甲中所示,U形管的兩管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反映 的大小,這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2)比較圖甲和乙,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 ;(3)利用圖甲和丙,可以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壓強與 的關系;(4)在實驗中發現,圖甲和丙中U形管兩管的液面高度差對比不夠明顯,對此小明提出以下兩條建議:①將金屬盒放在更深的位置 ②將U形管換成更細的管。你認為小明的兩條建議可行的有: 。提出一條不同于小明的改進建議: 。四、計算題27.航天夢的實現離不開材料的自主研制,“天問一號”探測器應用了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僅比塑料略高。如圖標有中國牌號LA103Z鎂鋰合金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質量為3kg,與地面接觸面積為0.004m2。(g取10N/kg) 求:(1)該鎂鋰合金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若該鎂鋰合金塊30s勻速直線提升了15m,需要克服重力做的功。(3)該鎂鋰合金塊勻速直線提升的速度。28.某型號導彈驅逐艦滿載時的排水量約為,當該驅逐艦以的速度在海面上勻速直線航行時,受到的阻力是其自身總重力的0.01倍。(海水的密度,?。?br/>(1)某次行動中釋放聲吶探測器到水下深處,則聲吶探測器所受海水的壓強為多少?(2)該驅逐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該驅逐艦滿載時,以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勻速航行,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4)如果想提高驅逐艦的裝載能力,請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29.小琪同學買了一只平底玻璃杯,經測算,玻璃杯的質量為0.3kg,底面積為2×10-3m2,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杯內裝有0.3kg的水,水深15cm,離杯底4cm處有一點A,如圖所示。通過計算回答:(1)A點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少Pa?(2)水對杯底的壓力是多少N?(3)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Pa?30.如圖所示,是重慶賽力斯公司生產的問界M9汽車,已知車輛總質量為,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2m2,若汽車在行駛是受到的阻力為自身重力的0.1倍,求:(1)車輛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大?。?br/>(2)車輛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強。五、科普閱讀題31.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連通器的原理及應用我們把上部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叫作連通器。如圖甲所示,將兩根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軟管連在一起,做成連通器,向管內注入適量的水,手持另一根玻璃管,使其升高、下降或傾斜,待水面靜止后,發現兩根玻璃管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為什么連通器內靜止液體的液面總是相平的呢?設想在容器相通的部分有一“液片AB”,如圖乙,容器內的液體靜止時,這個“液片”也是靜止的,這說明“液片”兩個側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壓強也相等,根據液體壓強的特點,兩管中液體的液面高度必定相同,即液面相平。我國三峽工程舉世矚目,三峽大壩上、下游水位巨大的落差帶來了航運方面的問題,解決的途徑是修建船閘。船閘由閘室和上、下游閘門以及上、下游閥門組成。船要從上游通過船閘到下游,先關閉下游閘門和閘室形成一個連通器,上游的水通過閥門A進入閘室,直到上游和閘室的水面相平,再打開上游閘門,船便可以從上游進入閘室,再關閉上游閘門和閘下閥門A,打開下游閘門下的閥門B,使閘室和下游形成一個連通器。閘室的水通過閥門B流到下游,直到水不流動時,閘室的水面和下游相平,打開下游的閘門,船便可以駛往下游。(1)圖甲玻璃管中水面靜止,再將右側玻璃管升高,待液面靜止后,兩管中的液面 (填“相平”或“不相平”),左管中的液面高度與原來 (填“相同”或“不相同”)。(2)對圖乙中靜止的豎直“液片”AB的理解,錯誤的是_______。A.液片可以薄到厚度不計B.液片左側面受到的壓力水平向右C.液片左、右側面液體壓強為零D.液片左、右兩側面受到的壓力平衡(3)以圖丙船閘為例,起始狀態是上、下游閘門和閥門A、B均關閉。船要從下游駛向上游,應首先打開 ,使閘室和 (填“上游”或“下游”)構成連通器。(4)圖丁所示為簡易U形壓強計,右端用橡皮管連接一個開有小孔的金屬盒,金屬盒上蒙有一層橡皮膜,它是通過 反映加在橡皮膜上的壓強,該裝置中U形管 (填“是”或“不是”)連通器。(5)如圖戊所示,兩端開口的U形玻璃管豎直放置,底部水平端管道上裝有一閥門,右側管的橫截面積是左管的2倍,當閥門關閉時,左、右管中的水面高度分別為h和2h,現將閥門打開,液面穩定時,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是_______。A. B. C. D.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知識點】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詳解】A.茶壺的壺身和壺嘴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是連通器,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故A不符合題意;B.船閘的閘室和上下游分別構成連通器,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使船只順利通過不同水位,故B不符合題意;C.地漏的結構是上端開口、底部連通,屬于連通器,利用連通器原理可防止異味上返等,故C不符合題意;D.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故D符合題意。故選D。2.【知識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答案】B【詳解】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圖中兩試管底部到液面的深度h相同,但所裝液體的體積不同,A試管中液體體積小,B試管中液體體積大,根據公式可知,質量相等時,體積大的密度小,體積小的密度大,故有ρA>ρB因此pA>pB,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A【知識點】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控制變量法【詳解】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是質量和速度,在探究物體具有的動能與速度大小的關系時,就要控制物體的質量不變,研究當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改變后,動能大小是怎樣變化的。所以在探究物體具有的動能與速度大小的關系時,需要控制的變量是物體的質量,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答案】B【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詳解】A.由圖知,在純水中,,根據可知,故A錯誤;BC.由圖知,,根據及可知,故B正確,C錯誤;D.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a點向下壓強和向上壓強相等,故D錯誤。故選B。5.A【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壓力的概念【詳解】AB.根據題意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為,故A正確,B錯誤;C.根據題意可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故C錯誤;D.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故D錯誤。故選A。6.A【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大氣壓的應用、飛機的升力及其應用、物體沉浮狀態與浮力、重力和體積的關系【詳解】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吸盤搬運玻璃正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故A正確;B.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而滑雪板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二者原理不同,故B錯誤;C.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是流速越大壓強越小,而浮筒打撈是利用浮力原理,故C錯誤;D.帕斯卡定律指密閉液體傳遞壓強的特性,而飛機機翼升力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D錯誤。故選A。7.D【知識點】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大氣壓的應用【詳解】A.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抽出來的,在1標準大氣壓下,提升水的最大高度約為,故A錯誤;B.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工作,船閘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二者原理不同,故B錯誤;C.使用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抽水,提起活塞時,抽水機儲水艙內壓力減小,大氣壓把水從進水口壓入,玻璃球打開,活塞上的閥門關閉,故C錯誤;D.使用簡易活塞式抽水機抽水,壓下活塞時,儲水艙內水的壓力變大,玻璃球堵住進水口,活塞上的閥門打開,儲水艙的水從閥門處涌出,故D正確。故選D。8.C【知識點】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比較液體在不同容器中對容器底部壓強和壓力的大小【詳解】A.兩容器中裝滿水,液體密度相等,深度h相同,根據p=ρ液gh可知,甲、乙兩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即p1=p2,故A錯誤;C.甲、乙兩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1=p2,而甲、乙容器底面積S甲D.甲、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里面水的重力之和,由于圓臺相同,圓臺的重力相同,里面裝滿水,水的重力相同,所以甲、乙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即F1' =F2',故D錯誤;B.甲、乙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1' =F2',由于甲、乙容器底面積S甲p2',故B錯誤。故選C。9.D【知識點】探究影響壓力效果因素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托里拆利實驗、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現象解釋【詳解】A.圖A是液體壓強計,表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未體現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圖B是托里拆利實驗裝置,能夠測量大氣壓強值,未體現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圖C是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未體現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圖D能夠體現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當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時,中間的氣體流速快,根據伯努力方程可知中間的氣體壓強小,外面兩側的氣壓大于兩張紙之間的氣壓,所以紙向中間靠攏,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A【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比較液體在不同容器中對容器底部壓強和壓力的大小【詳解】由圖可知,將容器正放時,容器中水的深度較大,將容器倒放時,容器中水的深度較小,由可知,;由圖可知,將容器正放時,容器與水平桌面的接觸面積較小,將容器倒放時,容器與水平桌面的接觸面積較大,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始終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即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變,由可知,p′1>p′2,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1.B【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密度及質量、物體沉浮狀態與浮力、重力和體積的關系【詳解】A.密度計漂浮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所以所受浮力相等,故A錯誤;B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因為浮力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小,所以甲液體排開的體積大,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又因為兩液面相平,根據可知,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于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故B正確,D錯誤;C.根據同一物體浮在不同液體中一定時,與成反比可知,液體的密度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小,所以密度計的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大,故C錯誤。故選B。12.B【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數據記錄和結果分析、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詳解】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當橡皮膜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時,根據上述規律,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增大。這種增大的壓強會通過壓強計傳遞到U形管中的液體,導致U形管右側液面升高,左側液面降低,從而使液面的高度差變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3.B【知識點】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滑輪組承重繩子段數與繩端拉力、移動距離的關系、滑輪、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詳解】A.由丙圖可知,物體在2~3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80N,由圖甲知,滑輪組有效繩子段數n=2,不計摩擦和繩重,拉力,則動滑輪重力G動=nF3﹣G物=2×80N﹣150N=10N故A錯誤;B.由圖丙知,0~1s時重物上升高度為0,重物靜止在地面上,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由圖乙知此時拉力大小F1=60N,滑輪組受到向下的拉力F拉=nF1﹣G動=2×60N﹣10N=110N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物受到的拉力F′拉=F拉=110N則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G﹣F′拉=150N﹣110N=40N則重物對地面的壓強故B正確;C.由圖乙知,在1~2s內,拉力F2=100N,由圖丙知,重物上升高度h2=1.25m,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nh2=2×1.25m=2.5m拉力做的功W2=F2s2=100N×2.5m=250J故C錯誤;D.2s~3s內,F3=80N,G=15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D錯誤。故選B。14.B【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物體沉浮狀態與浮力、重力和體積的關系【詳解】A.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因為h甲>h乙,由p=ρgh可知,ρ甲<ρ乙,故A錯誤;B.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受力面積相等,根據F=pS得,甲和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而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之和,則G甲液+Ga排=G乙液+Gb排┄┄①由圖可知Va排<Vb排,且ρ甲<ρ乙,則根據G排=m排g=ρ液V排g可知,Ga排<Gb排。結合①式可知G甲液>G乙液,由可知m甲液>m乙液,故B正確;CD.a漂浮在甲液面上,則Ga=Fa浮┄┄②b在乙液體中沉底,則Gb>Fb浮┄┄③又因為F浮=ρ液gV排,乙液體密度大,b排開乙液體體積大,所以b球受到的浮力大于a球受到的浮力,即Fb?。綟a浮┄┄④由②③④可知Gb>Ga,故CD錯誤。故選B。15.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簡單應用、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密度及質量【詳解】A.從甲到乙,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減小量為根據,浮力減小量為根據稱重法可知甲中細繩對物體的拉力故A錯誤;B.物體A的體積為則乙中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故B錯誤;C.根據稱重法,A的重力為則物體A密度為故C錯誤;D.根據浮力的產生原因,乙中水在物體A底面處產生的壓力為則乙中水在物體A底面處產生的壓強為故D正確。故選D。16. B A【知識點】熟悉船閘的工作過程、密度計原理及應用【詳解】[1]阿基米德原理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密度計利用了該原理。[2]連通器內為同一液體時,當液體靜止時,所有液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船閘利用了該原理。17.漏氣【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詳解】輕壓探頭的橡皮膜幾次,U形管內液面沒有明顯變化,說明裝置漏氣,輕壓橡皮膜時,橡皮膜受到的壓強無法傳遞給U形管內的液體。18. 大于 連通器【知識點】熟悉船閘的工作過程、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詳解】[1]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連通器,此時右側水深大于左水深,右側水對閥門A的壓強大于左側水對閥門A的壓強,右側水對閥門A的壓力大于左側水對閥門A的壓力。[2]打開上游閥門A,關閉下游閥門B,閘室和上游水道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構成連通器。19. 同種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大氣壓 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現象解釋、大氣壓的應用、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詳解】[1]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所以攔河大壩修成上窄下寬的形狀。[2]圖乙中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玻璃瓶內可以支撐起一段水柱不下落。[3]飛機的機翼能獲得向上的升力,是因為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產生向上的壓強差,這樣就形成了向上的升力。20.(1)變小(2) 9.992 漂浮 =【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物體沉浮狀態與浮力、重力和體積的關系【詳解】(1)溢水杯中裝滿水,當水溫上升到15℃的過程中,根據圖像知,密度減小,體積變大,故溢出,使得使得深度不變,根據壓強公式p=ρgh計算可知水對杯底的壓強減小。(2)[1]根據浮力公式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15℃=ρ液gV排=0.992×103kg/m3×10N/kg×1×10-3m3=9.992N[2]水溫降低到0℃,密度增加,所以浮力變大,大于物體重力,導致物體漂浮,此時重力等于浮力。[3]物體的重力不變,懸浮和漂浮時的浮力均等于重力,所以兩種情況下的浮力相等。21.【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詳解】90mmHg柱產生的壓強為即正常低壓應低于。22. 受力面積 大氣壓 上升 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實例、大氣壓的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現象解釋【詳解】[1]用吸管喝牛奶時,發現吸管有一端很尖,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來增大壓強,更容易將吸管插入包裝盒中。[2]喝完后又用力吸一下,會發現奶盒變癟了,這是因為用力吸時將盒內空氣吸走,盒內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將盒子壓扁,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3][4]若牛奶盒內插入一根吸管,用另一根吸管對準的管口上方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中牛奶液面上升,這是因為吹氣時,A管上方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盒子內的牛奶在管外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A管,使管內液面升高。【點睛】23.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詳解】當容器左、右兩部分注入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時,水和酒精的液面到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橡皮膜發生了形變,說明水和酒精深度相同時,產生的壓強不同,則小華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24.(1) 高度差 B(2) 深度 上窄下寬(3)上移(4) BD【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數據記錄和結果分析【詳解】(1)[1][2]由圖甲可知,形管中兩側液面有高度差,進行調節時,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1]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知,液體密度相同,丙中深度較大,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較大,液體產生的壓強較大,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由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壓強越大,為了使攔河壩能承受更大的水壓,應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3)研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密度增大的同時,液體深度也增大了,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不變;為控制深度相同,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上移。(4)[1]由題意知,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當觀察到橡皮膜相平時,左右液體產生的壓強相同,所以需要測量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和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故BD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D。[2]由以上分析可知ρ水gh4=ρgh2解得25.(1)B(2) 不是 高度差 轉換法(3) 增大 1000(4) 先變大后變小 沒有控制深度相同【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連通器的原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密度及質量、轉換法【詳解】(1)當實驗前發現U形管兩液面高度不相同時,說明U形管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不相等,此時應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裝,使U形管內氣壓與外界氣壓相等。故選A。(2)[1]連通器是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而組裝好的壓強計一端是封閉的,不滿足連通器的定義,所以組裝好的壓強計不是連通器。[2][3]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側的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大小,液面高度差越大,說明液體壓強越大。此處所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轉換法。(3)[1]分析比較圖甲和乙可知,探頭在同種液體中,乙圖中探頭所處的深度比甲圖中深,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比甲圖大,說明液體壓強比甲圖大。所以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2]自由液面到U形管底部水的深度h=10cm=0.1m則U形管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4)[1]抓住手柄豎直向下緩慢將漂浮的塑料盒壓入水中,直至浸沒到水下一定深度靜止的過程中,塑料盒先排開水的體積逐漸增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 =ρ液 gV排 ,可知塑料盒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塑料盒處于平衡狀態時,手對手柄的向下的力F與浮力F浮 和塑料盒的重力G滿足F+G=F浮 ,塑料盒重力G不變,浮力F浮 增大,所以手對手柄的力F逐漸增大;隨著深度增加,液體壓強增大,塑料盒上的橡皮膜向內凹,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小,所受浮力變小,則手對手柄的向下的力逐漸變小。因此手對手柄的力是先變大后變小。[2]由圖可知,圖丁、戊沒有控制深度相同,不能得出“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的結論。26.(1) 液體壓強 轉換法(2)越大(3)液體密度(4) ① 燒杯中換密度更大的液體,將U形管中換密度更小的液體【知識點】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數據記錄和結果分析【詳解】(1)[1][2]實驗中采用了轉換法,是是通過壓強計U形管中兩側液柱的高度差來反映液體壓強大小。(2)比較圖甲和圖乙知道,液體密度相同,而探頭所處液體深度不同,因此由圖知道,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3)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比較圖甲和圖丁知道,液體密度不同,探頭所處液體深度相同,所以,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4)[1]將金屬盒放在更深的位置,由知道,液體內部壓強都增大,但密度大的液體內部壓強變化更大,能使兩側液面高度差對比更加明顯;將U形管換成更細的,由知道,不能使兩側液面高度差對比更加明顯,因此方法①可行。[2]由知道,深度相同,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所以燒杯中換密度更大的液體,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27.(1)7.5×103Pa(2)450J(3)0.5m/s【知識點】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功的計算和估算【詳解】(1)鎂鋰合金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鎂鋰合金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由知,克服重力做功為(3)由知,鎂鋰合金塊勻速直線提升的速度28.(1)(2)(3)(4)見解析【知識點】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密度及質量、物體沉浮狀態與浮力、重力和體積的關系、功的計算和估算【詳解】(1)在水面下深處,聲吶探測器受到海水的壓強(2)驅逐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3)驅逐艦滿載時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則驅逐艦滿載時所受的總重力驅逐艦以的速度在海面上勻速直線航行時受到的阻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驅逐艦受到的牽引力由得,驅逐艦航行通過的路程牽引力做的功(4)想提高驅逐艦的裝載能力,可以在最大排水量不變時,用更輕薄的材料制造驅逐艦,減輕自重或增大驅逐艦的排水體積,從而增大排水量,增大驅逐艦受到的浮力。29.(1)1.1×103Pa(2)3N(3)3×103Pa【知識點】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液體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和壓力【詳解】(1)由題意知,A點所處的深度hA=15cm-4cm=11cm=0.11m則A點受到水的壓強pA=ρghA=1×103kg/m3×10N/kg×0.11m=1.1×103Pa(2)由題意知,水的深度為h=15cm=0.15m水對杯底的壓強p=ρgh=1×103kg/m3×10N/kg×0.15m=1.5×103Pa水對杯底的壓力F=pS=1.5×103Pa×2×10-3m2=3N(3)由題意知,水和杯子的總重力為G總=m總g=(0.3kg+0.3kg)×10N/kg=6N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力F=G總=6N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30.(1)2000N(2)1×105Pa【知識點】壓強公式的簡單應用、重力的計算與估算【詳解】(1)汽車的重力車輛行駛時受到的阻力(2)車輛靜止時對地面的壓力與等于車輛的重力,即車輛對地面的壓強31.(1) 相平 不同(2)C(3) 閥門B 下游(4) U形管液面高度差 不是(5)C【知識點】熟悉船閘的工作過程、連通器的原理、探究液體壓強的實驗裝置和步驟【詳解】(1)圖甲玻璃管中水面靜止,再將右側玻璃管升高,水向左流動,左側液面也升高,待液面靜止后,兩管中的液面相平,左管中的液面高度與原來不同。(2)圖乙中靜止的豎直“液片”AB,是假設的,厚度可以不計,由于靜止,左右壓強相等,因而左側液體的壓強向右,導致液片左側面受到的壓力水平向右。由于處于液面下一定深度,壓強不為零。(3)圖丙船閘,起始狀態是上、下游閘門和A、B閥門均關閉。船要從下游駛向上游,應首先打開閥門B,使閘室和下游連通,構成連通器。(4)U形壓強計的右端用橡皮管連接一個開有小孔的金屬盒,金屬盒上蒙有一層橡皮膜,它是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加在橡皮膜上的壓強,該裝置中U形管右側密封,不是兩端開口,故不是連通器。(5)閥門打開,液面穩定時,左右高度相同,假設都是,液體的總體積不變,,解得:,左管水面上升的距離。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