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2課 在社會中健康成長2.2 養成親社會行為本節課重點問題概要1、親社會行為的定義是什么?(是什么)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是什么?(是什么)3、社會化的結果是什么?(是什么)學校組織八年級學生參加宣傳“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幾位同學就此展開了討論。A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沒有必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B 節能降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們都應該出一份力。C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了解社會。D 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這個活動很有意義。1. 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2. 另一位同學的觀點為什么不對?課堂筆記問題1:親社會行為的定義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家鄉教育)、友善、服務社會。問題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1. 參加活動后,小東有哪些收獲?八年級學生小東和伙伴們利用暑假在社區組織了“墨緣·大手拉小手”活動,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一個暑假下來,小東和伙伴們收獲了很多“粉絲”,小朋友們親切地稱他們“墨姐姐”“墨哥哥”。為了讓小學生們進步更快,他們還一起討論國畫技法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小東和伙伴們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 小東為什么能有這些收獲?3. 你參加過哪些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活動?說說你的付出和收獲。課堂筆記問題3: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意義: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課堂筆記問題4: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① 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 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③ 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積極融入社會生活;④ 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認真做好值日工作參加校舉行運動會為班級爭光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親社會 我們在行動扶老人過馬路參加愛心捐款幫助媽媽做家務從同學們的行動中,我們應該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課堂小結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定義親社會行為的表現親社會行為的原因及意義親社會行為的培養要求1.(2025 香洲區期末)“雙減”政策背景下,全國各地學校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可謂下足功夫。下表是珠海市某學校給初二學生設計的“十一”假期作業清單。完成下列作業將有助于同學們( ?。?br/>作業清單作業一:參加一次農業勞動作業二:參加一項社區舉辦的志愿服務作業三:針對社區垃圾分類問題提出合理建議A.增強自主學習意識,迅速提高學習成績B.獲得他人的認可,履行應盡的道德義務C.了解和融入社會,積極培養親社會行為D.盡早脫離校園,在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C2.(2025 和田地區期末)親近社會,就是要有親社會的情感和行為。下列不屬于親社會的情感或行為的是( ?。?br/>A.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B.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B3.(2025 翁源縣期末)當前,安徽省各市正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活動。中學生要學會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要成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會,親近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做到( )①關注了解社會,管理社會②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熱心幫助他人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4.(2025 開州區期末)今年暑假,小何和同學們參加了一期主題為“走進社會”的夏令營活動,他們去了紡織廠觀看布料的生產,他們去了農場觀察農場主除害蟲,他們還去了商場體驗了小小售貨員……夏令營結束后,老師要求寫一篇活動感想,以下句子你覺得不能出現在小何的感想中的是( ?。?br/>①社會生活絢麗多彩,學校生活枯燥乏味②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青少年應該走出學校,只了解社會,關注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④我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我們要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