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 練習一、單選題1.“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熱氣騰騰,溫馨的廚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這是寧寧放學回家時看到的情景。讓家更美好,寧寧應該( )①主動分擔家務勞動②完全聽從長輩的意見③增強家庭責任意識④與家庭成員和睦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家庭成員間需要相互信任、體諒與寬容。大軍的爸爸媽媽因小事爭吵了起來,下面大軍的做法有利于化解父母矛盾的是( )①叫上爸爸一起出去打羽毛球 ②選擇恰當的時機與媽媽聊天③幫媽媽一起批評、指責爸爸 ④充當“黏和劑”幫助父母和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全體家庭成員共同創建。下列行為有利于建設美好家庭的是( )①放學回家后,主動分擔家務 ②害怕父母生氣,謊報考試成績③面對父母爭吵,積極勸說和解 ④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信任、體諒、包容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張舜華秉承“孝悌忠信、自強精進”的家訓,躬身垂范引導子女熟讀深究經典讀物,堅持培養子女們勤學明辨、自立自強的品格,還經常帶著孩子們去山上認藥、采藥。在她的嚴格教導和悉心啟發下,五個子女都事業有成,在不同領域各有建樹。由此可見(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 ②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③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 ④父母的教導對子女事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等你考上大學了,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畢業工作了,媽媽就享福!”公益廣告《別讓等待成為遺憾》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是( )A.與父母平等溝通,有話好好說B.善待父母,平等合作C.關心體貼父母,調適叛逆心理D.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6.每年的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家庭日的確立是為了提高政府和公眾對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和睦、幸福和進步。下列對家庭和睦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①面對家庭矛盾,成員之間相互理解,能讓家庭更和睦 ②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體諒和包容,可以增進感情 ③只要家庭成員之間不吵架,家庭就一定和睦 ④家庭和睦主要看父母,與我們關系不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中國春運可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這個景觀背后,流淌的是最具中國味的濃濃親情。這份親情中有中國人( )①對家的依戀,因為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②對家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的身心寄居之所③對家的責任,只因這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④對家的依靠,因為家是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古語包含“孝”這一精神內涵的是( )A.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B.行己有恥,止于至善C.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歌曲《回家真好》中這樣唱道:“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磚一瓦用愛創造,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財寶,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這幾句歌詞能讓你感受到( )①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有了房子才能稱之為家③家是心靈的港灣 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5月15日是世界家庭日,老師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要求圍繞主題做一個小事并自愿拍照在微信群里分享,請觀看他們的照片,判斷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主題是( ) A.家的意味 B.中國人的“家” C.和諧家庭我出力 D.愛的碰撞11.小妍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和同桌鬧矛盾,情緒有點低落,回到家做作業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媽媽在我耳邊嘮叨個不停,我感覺心煩意亂,都想不理她了?!睂Υ龐寢尩摹皣Z叨”,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A.左耳進,右耳出,對媽媽的嘮叨置之不理B.逃避媽媽的嘮叨,不讓媽媽進自己的房間C.學會尊重理解媽媽,懂得嘮叨也是一種愛D.對媽媽發脾氣,埋怨媽媽不體諒、理解自己12.母親節這天,社區組織“謝謝媽媽”主題活動。在活動中,九年級學生小芳端上第一次親手做的菜請媽媽品嘗,媽媽幸福地說:這是女兒的味道,真好!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材料表明( )①盡孝在當下,需要實際具體的行動②子女扶助和保護父母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③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是子女與父母溝通的最佳方式④孝親敬長,關愛他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3.下列對家認識正確的有( )①家就是我們住的房子,沒有其他意義 ②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④家對于我們有著豐富的意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家和萬事興,下列同學的做法有利于構建和諧家庭的是( )①小張常常因玩網游,被父親家暴②小劉父親在外工作,她經常幫媽媽做家務③小明與父母、 爺爺奶奶經常利用暑期外出游玩④小華對父母讓她課后補課的做法反感,離家出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爸媽落伍了,和他們說不上幾句話就要吵架?!泵鎸Σ糠滞瑢W與父母交往的窘境,你推薦的合理途徑是( )①溝通,尋找彼此能接受的點②冷靜,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③和解,共建和諧美好的家庭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16.“家風”,這一浸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詞匯,因央視《新春走基層》節目而重新躍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重視家風教育有利于( )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消除與父母間的代際差異③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下列行為能體現關愛晚輩的是( )①參加工作后,女兒首次領到工資,悄悄為媽媽安排了一次健康體檢②五一出游,兒子背著年邁的父親登上長城,實現了父親多年的心愿③面試前,媽媽叮囑女兒要相信自己,不管結果如何,只要盡力就好④上學路上,爸爸撐著雨傘幫兒子遮雨,自己衣服淋透了卻無暇顧及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8.家是一盞明燈,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家是溫馨的港灣,為我遮擋人生中的風風雨雨……某班正在進行“愛在家人間”網上學習討論,同學們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下列觀點中,你認同的是( )①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②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條件③當我們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時,說明親情已經消失④家人之間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2024年春節,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我與家人合個影”網絡征集活動。眾多網友積極參與曬照片、吐真情,留下許多幸福瞬間?;赝粋€個瞬間,充滿著無數的愛與溫暖。這說明( )A.家是我們的心靈的港灣 B.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是相同的C.親子沖突是不可調和的 D.孝敬父母就要對父母言聽計從20.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承擔著多種功能。以下對家庭功能認識正確的是( )A.家庭是人類繁衍的基本單位——生活功能B.家庭中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休息與娛樂功能C.家庭承擔著撫養后代和贍養老人的作用——感情交流功能D.家庭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功能二、分析說明題21.【溫暖的牽掛】材料一 父愛是光,照亮前進的路;父愛是傘,撐著整片天空。有那么一個人…他想每一秒都陪著你,可你要成長,他才早出晚歸。他改掉好多壞毛病,因為你把他當英雄,他不敢讓你失望。他不厭其煩地和你玩無聊的游戲,只是因為,你喜歡。他也會累、會受傷,可你還不能獨自奔跑,他只能堅強。他總說挺好,可有一天,他再也無力把你舉過頭頂。他正在老去,他可能會忘了自己,卻永遠不會忘記愛你。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br/>(1)閱讀材料一中的文字,你感悟到了什么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條規定,你準備采取哪些行動讓你的家庭更和諧 22.【愛的碰撞】材料一:某市心理咨詢中心對1500名學生進行專項調查,調查結果如下。項目 比例與父母的交流和溝通 偶爾與父母溝通 61.9%不與父母進行溝通 25.8%經常與父母溝通 12.3%遇到的困惑或煩惱 不把心事告訴父母 86.0%把心事告訴父母,找父母商量 14.0%材料二: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2)材料二的做法體現了 的家庭美德。談談為什么要傳承這一美德。(3)結合以上兩則材料,談談對我們建設和諧家庭的啟示。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愛的歸途】一句“回家過年”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最溫馨的情愫。2月15日,2023年春運正式收官。40天里,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超過15億人次。收拾好行囊的人們,帶著親人的祝福,重新奔向天南海北,交織成一幅流動中國的溫暖圖景。(1)這幅溫暖圖景表明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有著怎樣深厚的意味?【家風家訓】良好的家風家訓濃縮著華夏子孫幾千年來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耙挥柛复?,二訓子孝,三訓臣忠,四訓夫義,五訓婦從,六訓友恭,七訓敬長,八訓擇友,九訓睦族,十訓和鄰。”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楊時親自訂立家訓家規,用以垂訓子孫、治家立身。(2)分析楊時訂立的家訓內容,說說哪些內容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并說明理由。【孝親敬長】資料1: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墩撜Z·學而》中說:“孝弟也者,為其仁之本也!”資料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3)對于這兩則材料,你是如何理解的?(4)盡孝在當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請說說你準備如何孝親敬長?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1年10月23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此法旨在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教家風,在《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鳳建設論述摘編》中,深刻闡釋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基礎性地位。(1)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其中孝親敬長是重要的精神內涵。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優良家風?(2)有人認為:“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很多,孝親敬長已經過時了?!苯Y合材料,請你對上述觀點進行評析。《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 練習》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A D D B A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B C D C A D A D21.(1)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親情,激勵我們奮斗拼搏,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靠。③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2)①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信任、體諒和包容,增進理解,化解矛盾和沖突。②家務我分擔。我們要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建設和諧家庭作貢獻。③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的變化,讓親情更濃,讓我們的家庭更和睦。22.(1)材料一反映大多數同學不會主動、經常與父母溝通;(2) 孝親敬長。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3)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②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在生活中發生矛盾,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③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要共同分擔,相互協作,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23.(1)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2)答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由入情入理、邏輯清晰,與所選的家訓內容相符合即可。示例:父慈、子孝、友恭、敬長、睦族、和鄰符合正確的價值取向與精神追求,可以繼承與弘揚。理由:家訓中提倡的“父慈子孝”、“友恭敬長”“睦族和鄰”等原則,體現了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這些原則能夠幫助人們維持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秩序。(3)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4)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如有不同見解,不急于反駁,理性地與他們溝通。聆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聆聽他們的心聲。雙親長輩不在身邊時,要經常和他們保持聯系。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是感恩;了解雙親長輩的喜好,體諒他們的辛勞,平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家人一起建設家庭,也是感恩。24.(1)誠實守信、勤儉節約、互幫互助、吃苦耐勞、尊老愛幼等。(2)①這種觀點是錯誤的。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孝親敬長有利于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有利于營造良好家庭氛圍的社會環境,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有利于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是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基礎;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③孝親敬長并沒有過時,我們應該尊敬、傾聽、感恩長輩,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