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諸暨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選題1.青春是一份特殊的邀約。下列關于青春期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青春期是人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 ②青春期是心理“斷乳期”③青春期要拒絕與異性交往④青春期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新增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边@表明( )A.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擔刑事責任B.《刑法》是規定了什么行為是違法的法律C.我國逐漸形成了以刑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D.《刑法》需要立足國情與實際需要進行更新3.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A.刑法與憲法 B.人身權與生命權 C.罰款與罰金 D.道德與法律4.下表中的“微行為”與“微點評”對應正確的有( )微行為 微點評① 小明積極參加志愿活動,去敬老院為老人讀書讀報 幫助他人,奉獻社會② 小李覺得英語是薄弱項,不如沉迷游戲忘掉煩惱 正視不足,改善自我③ 小王上臺表演前總是很緊張,用深呼吸使自己放松 調節情緒,放松訓練④ 小張在運動會上努力拼搏,為班級贏得榮譽 積極情感,傳遞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名言與“人貴自尊”理念最相符的是( )A.自敬,則人敬之 B.茍日新,日日新,又一新C.君子養心,莫善于誠 D.知錯能改,善莫大焉6.2025川渝春晚李子柒在舞臺上展示了蜀錦、成都漆藝等25項非遺技藝,美麗優雅的展示受到熱評。從鄉村女孩到網紅,再到與資本博弈,她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但她始終保持著對田園的熱愛,對創作的堅持,把非遺文化傳播作為自己熱衷的事業。這啟示我們要( )①相信自己的能力 ②唯我獨尊 ③發揮自身優勢 ④敢于迎接挑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判斷題7.真正的自尊,來自一個人的努力、拼搏和進取。( )8.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遠離違法犯罪,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9.法律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三、分析說明題10.閱讀某校新聞專欄的兩則新聞,并完成下列任務。主題:▲新聞一如此“同學” 2025年5月10日,姜昭鵬與同學坐網約車赴山東省職教高考考點過程中同學突然臉色發白,心臟驟停,姜昭鵬運用心肺復蘇對其緊急搶救,司機緊急聯系相關部門并只用7分鐘將兩人送至醫院。最終同學經搶救恢復心跳,而姜昭鵬因送醫延誤,錯過語文考試。對此姜昭鵬表示并不后悔:“考試一次沒考還有下一次,但是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2025年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公告: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某(姜昭鵬)參加考試。(1)運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闡釋姜昭鵬作出如此選擇的理由。新聞二如此“商家” 2024年3月,湖北宜昌一家餐館老板李某為吸引更多顧客,將罌粟果與其他香料混合加入火鍋中,經相關部門檢測調料中含有嗎啡、罌粟堿等有毒有害成分。 近日,湖北興山縣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終身禁止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2)聯系“生活在法治社會”的有關知識,說說李某的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為什么? (3)綜合新聞一、二,為該新聞專欄擬定一個主題。四、綜合探究題11.回顧古代歷史,探究民族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典籍中的歷史】(1)運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指出詞中反映了主人公怎樣的情緒與情感?這些情緒與情感對主人公有何積極作用?【我眼中的歷史】(2)岳飛與文天祥的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人們將他們視為民族英雄。對此,請你任選其中一位,結合上述事跡,以“我眼中的▲(岳飛或文天祥)”為題寫一則評論。(要求:事理結合,邏輯清晰,角度多元,字數150左右)參考答案1.B2.D3.B4.C5.A6.C7.正確8.正確9.正確10.(1)姜昭鵬的選擇是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體現,是弘揚講仁愛的核心思想理念,能夠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是弘揚人文精神的體現,是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能夠愛人利人,擇善而行;是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體現,是在關鍵時刻做扶危濟困的人,當他人身處困境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2)刑事違法行為;李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3)法治天下,德潤人心;珍愛生命,關愛他人;抉擇背后的原則與良知等。11.(1)(1)情緒:①“談笑’體現喜的情緒;②“怒發沖冠”“仰天長嘯”等反映強烈的憤怒情緒;③“空悲切”體現哀的情緒。(2)情感:①愛國主義情感:“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體現對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深切維護,以及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 ②責任感與使命感:“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展現了主人公不計個人功名、以家國為重的責任感,以及為實現目標不懈奮斗的使命感。(3)作用:①憤怒的情緒能夠激發斗志,使人面對國仇家恨時保持警醒,化憤怒為動力和堅定抗敵的決心;② 愛國主義情感和責任感、使命感是強大的精神支柱,激勵他不畏艱難,堅守抗金報國的目標,驅動他為收復失地、洗刷國恥而不懈奮斗,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促使作出積極行動。(2)我眼中的岳飛:岳飛的形象,是憤怒與赤誠交織的豐碑。“怒發沖冠”燃自“靖康恥”的國仇家恨,他將憤怒化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征程動力,毅然扛起抗金大旗;“三十功名塵與土”的淡泊,“收拾舊山河”的壯志和家國情懷,彰顯著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存亡緊密相連的擔當,他以生命踐行“精忠報國”,讓愛國主義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踏破賀蘭山的堅實腳步。 我眼中的文天祥:文天祥的精神,是絕望中不滅的赤誠與堅守。面對元軍的威逼利誘,他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將對國家的忠誠熔鑄為不朽氣節和“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堅定使命感,身陷囹圄,仍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以氣節守護民族尊嚴的擔當,讓愛國主義超越戰場勝負,升華為精神層面的不屈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