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曾都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質量監測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
(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祝考試順利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無效.
3.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卷上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 道德與法治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
1.青春光芒四射,青春是一場絢麗的夢。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個嶄新的起點,面對青春的邀約,下列行為值得提倡的是
①專注于塑造身體、儀表等外在美 ②堅決杜絕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出現
③面對生理變化不自卑,不嘲弄他人 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熱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場合、方式、時間和頻率。以下異性交往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①下課后,共同討論數學問題 ②班級春游時,只和異性同學單獨呆在一起
③晚上11點約異性同學看電影 ④為異性同學在球場上的精彩表現加油喝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小明根據自己一天的經歷,繪制了情緒曲線圖。對該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情緒變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②情緒是神秘的,穩定而深遠
③小明要遠離生活中的消極情緒
④小明的情緒不夠穩定,波動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春晚成功申遺,晚會中融入了多種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比如開場視覺秀《迎福》中包括打鐵花、慶陽剪紙等,引發了觀眾對中華文明的共情。這說明
①積極情感體驗源于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②情緒的發展體現我們的生命成長③我們可以通過欣賞優秀節目獲得積極情感體驗
④只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對我們的成長才有意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能促進社會發展,提高文明程度。下列同學的做法符合尊重他人要求的是
①敏敏從不歧視成績差的同學
②冬冬從不拒絕網友索要個人信息的要求
③小輝言而有信,答應同學的事一定做到
④小吉發現衣冠不整者進入圖書館,嚴厲呵斥其離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故恥為重。”這就要求青少年自尊自愛,知廉恥、明是非。以下場景中的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微點評與“日常點滴”匹配恰當的是
序號 日常點滴 微點評
① 小強踏青出游,感受自然之美 在自然體驗中感悟生命
② 寧寧非常注重衣著整潔 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
③ 小張喜歡用不雅語言和別人開玩笑 不必在意,還挺有意思
④ 同學說寧寧性格內向,他并不這么認為 重視他人評價,全面改變自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史鐵生雙腿殘疾,卻用“筆”走出世界上最遠的路;貝多芬雙耳失聰,卻用心創造了不朽的“命運交響曲”;霍金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卻用思維走進了宇宙……他們用行動
①詮釋了青春夢想的重要性 ②奏響了自強不息的生命華章
③激勵人們“克己”“自勝”,超越自我 ④鑄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西遞村的“作退一步想”墻角、臨渙古鎮的“一杯茶調解法”,這些蘊藏在徽風皖韻里化解糾紛的方法共同體現了 核心思想理念。
A.守誠信 B.尚和合 C.求大同 D.重民本
10.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七(2)收集了如下素材,給這些素材擬定一個標題,你認為最適合的是
一位市民在樓上對路口執勤的交警致謝:“警察同志,辛苦了!”交警同志轉身、揮手、敬禮,一氣呵成。 一位大叔每次看到路邊環衛工人時,都送去熱水。 志愿者們紛紛寫下“軍令狀”,各司其職,守護我們的城市。
A.崇尚法治尊法守法 B.共享機遇大有作為
C.遵守規則維護秩序 D.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11.《朱子家訓》是記載我國古代優良家風的代表作,其中寫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體現了
A.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B.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某班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下列表格中的行為與小法官點評對應不正確的是
序號 生活中的情境 小法官點評
① 小東給同學小梅起侮辱性綽號 侵犯了小梅的名譽權
② 超市保安懷疑小東偷拿東西,強行對其進行搜身 侵犯小東的隱私權
③ 商家未經劉某同意使用其照片做廣告宣傳 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權
④ 張某將撿到的錢包占為己有 張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14.初中生小輝在回家的一條小路上看到一名歹徒正在搶劫,他趕緊跑到路口向大人求助,叫來了警察,制服了歹徒。這說明小輝
①見義智為,值得點贊 ②膽小怕事,耽誤時間
③奮不顧身,不計后果 ④講究策略,有勇有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2分)
15.【肩挑風雨求知路 逆境自強夢終成】
2025年5月10日,龐眾望被河北省吳橋縣特聘為“吳橋智庫專家”和“文旅形象大使”。龐眾望出生在河北農村,母親癱瘓在床,父親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極度貧困。他從小邊讀書邊照顧父母,放學后撿廢品貼補家用,高中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面對困境,他說:“我無法選擇出身,但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人生.”大學期間他勤工儉學,婉拒社會捐助,堅持靠獎學金和兼職完成學業。龐眾望的研究方向聚焦光網絡信息感知技術,其團隊研發的成果已應用于國產芯片,降低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1)結合材料,說說清華大學生龐眾望事跡觸動你心靈的"感動點"。(6分)
(2)龐眾望說:“我無法選擇出身,但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人生。”結合材料分析自強對個人和國家的重要意義。(4分)
16.【汲古潤今,與時偕行】
文化滲透在生活中,是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你所在的學校決定組織一次“文化之旅”研學活動,現向全校學生征集活動方案。請你積極參與其中,完成研學活動方案。
研學主題: (2分)
研學路線 (4分)
活動目的 為了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關注自度,特組織本次研學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和內容,激發學生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
活動內容 (4分)
活動要求 1.全校學生要充分認識到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積極參與,認真準備。 2.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記錄、影像拍攝等,保存活動精彩瞬間,便于后續的宣傳與分享。 3.活動結束后,每位參與者需提交一份心得體會,分享在活動中的所學、所感、所悟,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1)請為本次研學活動設計一個主題,設計一條能夠感受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學路線,并說明理由。(6分)
(2)請為此次研學活動設計兩項活動內容。(4分)
17.【庭辯求真知 法治夢飛揚】
在法治建設日益深化的今天,自覺將法治理念融入生活已成為我們共同的信念與行動方向。某校七年級(3)班以“增強法治觀念,做守法的公民”為主題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立案環節 審判環節 警示環節
許某是一名 17歲的高中生,其弟與同學李某有矛盾,許某糾集幾個人圍毆李某,致使李某左眼失明,傷情鑒定為重傷。 審判組的同學們審理了許某致李某重傷一案。一位同學在判決書中寫道: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判決如下:判處許某行政拘留14天,罰金2萬元。 通過對上述案件的審理,同學們加深了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法不可違”。
(1)法如明燈照前路,審判環節的判決書有哪些不合理之處 請你說明理由。(6分)
(2)加強自我防范,秉持嚴于律己。讓自律成為習慣,使守法融入血液,書寫無悔人生篇章,繪就美好未來畫卷,請你向同學們發出倡議。(6分)
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遵紀守法是底線,嚴于律己譜華章。讓我們心懷敬畏,行有所止,以律己之光,照亮人生坦途!為此,發出如下倡議: ①_
②_
③_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 倡議人:XXX 2025年5月15日
第二部分 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8.隋唐時期,全國范圍內的公私商船、南北雜貨都經過兩淮(泛指今江蘇、安徽兩省淮河南北的地區)商運樞紐運銷四方。廣州的犀角、象牙,兩湖(湖南、湖北)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錦等都沿江而下,集散于江淮地區。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安定的社會環境 B.絲綢之路的開辟
C.手工業生產發達 D.大運河溝通南北
19.制作歷史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下面的示意圖推斷“ ”處應填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20.如果把唐朝的興衰過程看做一個拋物線形狀(如右圖所示),那么①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A.安史之亂 B.藩鎮割據
C.黃巢起義 D.唐蕃會盟
21.下圖所示內容是五代十國時期和北宋時期社會上出現的不同流行語。導致這一時期流行語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B.經濟重心已完成南移
C.“澶淵之盟”的簽訂 D.崇文抑武方針的實行
22.宋朝慶歷以后,財政每年都入不敷出;到熙寧、元豐年間(宋神宗在位時期)卻出現了“中外府庫,無不充沛,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的景象。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
A.王安石變法 B.崇文抑武政策 C.澶淵之盟 D.設立轉運使
23.下面材料是對宋朝兩位英雄人物的描述,這兩位英雄人物身上體現的共同品質是
岳飛一生廉潔正直,盡忠報國。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 ”岳飛答道:“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后,寧死不屈,寫下《正氣歌》。元世祖親自勸降,他嚴詞拒絕。刑場上,他面南而拜,從容就義。
A.樂觀主義精神 B.艱苦奮斗精神 C.愛國主義精神 D.勇于創新精神
24.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論》中寫到:“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
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此材料反映了
A.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B.中國古代發達的中外交通
C.中國古代科技推動中國社會的變革 D.中國古代繁榮的文學藝術
25.元朝使吐蕃地區直轄于宣政院,并巧妙地利用藏傳佛教來加強治理,執行了較全面的清查戶口、收取賦稅、駐守軍隊、建立官府、設置驛傳等工作。可見,元朝時
A.西域正式歸屬于中國 B.國家疆域達到頂峰
C.邊疆治理得到了加強 D.行政建制趨于完備
26.時空觀念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制作思維導圖有助于理解歷史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念。其空白處應為
A.廢除丞相制度 B.設立“三司” C.推行“八股文” D.設立錦衣衛
27.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府駐兵之后,命人編修《臺灣府志》以“彰一統之盛”,并遷移大量閩南人到臺灣,還允許當地人通過科舉入仕為官。這些措施
A.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 B.消除了民族發展差異
C.挫敗了外來勢力的入侵 D.打擊了西方殖民勢力
28.某班學生在總結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時繪制了示意圖(見右圖),圖中空白處最適合填上的內容是
A.發展商品經濟 B.興修水利工程
C.手工工場出現 D.商幫大量出現
29.“京劇正是循勃興花部之俗并有所發展而興盛起來的。它雖認真吸取昆曲成就,但力避其雅,唱詞淺白、音樂簡明、表演生動而火爆,更重要的是反映著更普遍民眾的心聲。”由此可見,京劇的興盛得益于
A.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B.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
C.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D.迎合廣大民眾的需要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
30.【共建中華民族共同體】(9分)
材料一 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
——摘編自崔明德《中國民族關系十講》
契丹本無文紀,惟刻木為信,漢人陷番(指契丹)者,以隸書之半加減,撰為胡書(契丹字)。 ——摘編自《五代會要》 西夏文字是參照漢字“六書”理論、運用合成造字法所創造的表意文字。在6000余個西夏文字中有400余個漢語借詞。 ——摘編自《西夏文字的字形結構組合形式與造字方法》 元朝官印使用官 方的八思巴文,但一 律用篆體形式刻制。 ——摘編自《元國書 官印匯釋》
材料三 一般來說,中原王朝和邊疆民族關系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中原政權覆滅,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第二種是邊疆民族的強大導致其與中原王朝勢均力敵,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種是統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強大,各邊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區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摘編自《歷史創新能力培養》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的“成熟辦法”。 (2分)
(2)依據材料二,概括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在創制或使用方面的共同特點,并指出中華文化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原因。(3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知識,你認為唐、元時期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關系的發展分別屬于哪一種模式 依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民族關系的看法(4分)
31.【糧食安全】(10分)
材料一 中國古代隋唐至清朝全國耕地面積及糧食產量一覽表
時期或時間 隋唐 宋遼西夏(1100年) 明朝(1600年) 清朝(1800年)
全國耕地面積(億市畝) 6.42 7.2 10.7 10.5
糧食畝產(市斤) 154 140/343 155/337 155/337
總產量(億市斤) 889.82 1749.45 2385.88 2340.97
(注:“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糧食畝產量,343、337指南方糧食畝產量)
———摘編自吳賓、黨曉虹《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
材料二 宋神宗時大搞農田水利。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復并興建了許多圩(圍)田和其他水利設施。宋太宗曾令江南、兩浙等諸州長吏,勸諭百姓種植北方的粟、麥、黍、豆等作物。宋真宗時,將從越南引進、原在福建種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廣到長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時,太湖地區便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摘編自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隋唐遼宋金卷》
材料三 明清農業較之前代的發展,在農作物品種的增加、多種經營方式的推廣方面,則有比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馬鈴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明清時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第二版)》
(1)根據材料一,概括隋唐至清朝時期我國糧食生產的特點。(3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宋朝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采取的措施。(3分)
(3)根據材料三,歸納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影響。(4分)
32.【體育承載歷史】(7分)
材料一 下面是唐代馬球競技概況。
群體 競技活動
帝王 唐太宗喜歡觀看西蕃人(胡人)打馬球。
吐蕃迎娶金城公主時,當時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與吐蕃進行馬球友誼賽,唐朝取勝。
進士 新科進士劉覃跨馬打球,從武將手中搶回球場。
婦女 “聚女騎驢擊球,制(制作)釧驢鞍,及諸服用。”
材料二 清帝每年(在木蘭圍場)舉行的秋獵,實際上是一次軍事演習,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娛樂消遣,而主要是使人練習騎射,達到練武的目的,提高軍隊士氣和戰斗力,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每次圍獵結束,全體在野外擺上所獵野味,點起堆堆篝火舉行野宴,并觀看馬技等體育表演。到木蘭行圍結束,全體回到避暑山莊,要舉行更隆重更盛大的塞宴。……清帝和隨從官員以及各族首領、蒙古王公等齊集一堂舉行慶功宴,招待遠道而來的貴賓,皇帝對有功人員還要論功行賞。
——摘編自徐素卿《訪避暑山莊話體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馬球競技反映出的時代風貌。(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朝皇帝舉行秋獵的意義。(3分)
33.【經濟重心南移】(10分)
材料
組別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組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狀元籍貫分布統計表(部分) 地區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明 清 北方 40 6 28 0 11 10 南方 18 10 24 37 77 69 教育發展
第二組 人口分布
第三組 北宋經濟重心的轉移在民族地區……具體表現在社會治理的漢化、經濟往來的禮邦化等方面。……生活化反映在民族飲食、民族服飾等方面,比如北方宮廷萊肴普遍被民眾接受。對于少數民族上層寫照最顯著的表現是少數民族社會管理日漸規范化、體系化,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周邊少數民族效仿北宋互市在邊疆地區設立茶馬道,通過與北宋政府的談判,少數民族在經濟往來中日益禮邦化,推動了中國邊疆貿易的發展。——摘編自高欣、劉良《北宋經濟重心轉移對少數民族的影響》 民族交往
按照示例,在第一、二組中任選一組,幫該小組撰寫一份簡要的研究報告。(要求:標明研究角度,結合素材信息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研究思路,結論明確)
研究報告示例
研究角度:民族交往
研究思路:從組內搜集的素材看,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少數民族在社會生活和政治方面有所漢化,同時推動了邊疆貿易的發展。結合相關知識并深入分析可發現,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少數民族地區的封建化程度不斷加強,與中原地區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
研究結論: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推動了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曾都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質量監測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B B B D A C B D D C A A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2分)
15.(1)(6分)①家庭極度貧困,通過撿廢品貼補家用,完成學業,展現了自強不息,堅韌奮斗的精神。②邊讀書邊照顧患病父母,用實際行動孝親敬長,勇于擔當。③勤工儉學,婉拒社會捐助,彰顯了他自立自強,品格高潔。④帶領團隊推動國產芯片自主研發,體現他的家國情懷和科技強國的使命感等等。(任意三點,言之有理即可。)
(2)(4分)①自強使人自主自立。自強使人奮發向上。②自強關系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地接力傳承,中華民族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點兩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16.(1)(6分):主題:賡續文化血脈,譜寫青春華章。(體現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即可得2分)
路線一:①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參觀孔廟、孔府、孔林,感悟儒家文化。理由:有利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②西安,游覽兵馬俑、大雁塔 理由:有利于學生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激發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③炎帝神農故里了解人文始祖 理由:有利于學習炎帝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④泰山 理由:感受"會當凌絕頂"的攀登意志,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寫出一個能夠感受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點2分,說明理由2分,屬于開放性問題,回答要點符合題意即可。)
(2)(4分)①實地參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點,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②通過組織講座、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③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領略傳統技藝的精湛。
④參與傳統技藝的制作過程,如剪紙、書法、國畫等,親身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只要能夠體驗學習傳統文化得活動形式即可,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17.(1)(6分)依據的法律不當,處罰不當。(2分)理由:①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②許某致李某重傷,已經構成犯罪。③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不屬于刑罰。(4分)
(2)(6分)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
②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違法犯罪會對他人、社會和國家造成危害。
③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任意三點,即可滿分。)
曾都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D C A D A C A C C A B D
二、非選擇題
30.(1)辦法:民族平等,與少數民族真心相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
(2)特點:深受漢字的影響。(1分)原因:各民族互相學習、吸收外來文化。(2分)
(3)唐————第三種;元————第一種。(2分)加強民族間的交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等。(言之有理,答出1點2分)
31.(1)特點:耕地面積不斷增加;糧食總產量不斷增加;北方的糧食畝產量相對穩定;宋代以來南方的糧食畝產量超過北方且相對穩定。(任意1點2分,2點3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得分)
(2)措施:興修水利;政府鼓勵種植北方農作物;引進推廣占城稻。(任答1點2分,2點3分)
(3)表現:農作物品種增加;經營方式多樣;高產農作物引進提高糧食總產量;農產品商品化趨勢加強。(任答兩點即可,2分)
影響:明清農業發展緩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繁榮;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任答一點即可,2分)
32.(1)唐朝民族交融加深;尚武的社會風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社會的開放與包容等。(任答2點4分)
(3)提高軍隊的士氣和戰斗力,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籠絡人心;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任答1點2分2點3分)
33.【示例】
研究角度:教育發展(2分)
研究思路:從組內搜集的素材看,從唐朝開始,南方籍貫狀元的人數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到明、清時期,南方籍貫狀元的人數遠遠超過北方籍貫的狀元人數。結合相關知識并深入分析可發現,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經濟不斷發展,為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從而提高了南方士人的文化素養,使其在科舉考試中占據優勢。(6分)
研究結論: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推動南方地區教育的發展。(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永胜县| 益阳市| 台山市| 大足县| 桓台县| 双鸭山市| 邛崃市| 民乐县| 会昌县| 通榆县| 普兰县| 广饶县| 南城县| 虎林市| 南宫市| 云龙县| 崇仁县| 台湾省| 惠州市| 磐安县| 临洮县| 明溪县| 革吉县| 通化县| 石棉县| 香港| 海原县| 阳山县| 石林| 东港市| 天长市| 蒙自县| 镇坪县| 日喀则市| 灵武市| 闽侯县| 霍城县| 青岛市| 庆阳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