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八課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議學情境圖片一:不孝敬父母圖片二:亂丟垃圾圖片三:泄露國家機密以上圖片中的行為是正確的嗎?從道德層面說說理由。你能從中得到什么結論? 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辯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②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認為上卿藺相如功勞不如自己,官位卻在自己之上,為此他非常不滿,便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退讓,表示將相不和就會削弱國家的力量。廉頗聽聞后,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從此以后,他們成了好朋友,齊心協力保衛趙國。品讀經典美德故事楊時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一天,他與游酢一起去老師程頤家請教問題。時值隆冬,朔風凜冽。到程頤家時,適逢老師在爐旁閉目養神。他們擔心驚擾老師,就在旁邊靜靜等候。程頤覺察后,門外的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但楊時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上述故事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你還知道哪些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西晉末期,社會動蕩,內憂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時有個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希望報效國家。有一天,他們在半夜聽到雞鳴,心情振奮,于是披衣起床,拔劍練武。禮義廉恥精忠報國孝悌忠信品讀經典美德故事這些美德故事為何至今仍要傳承呢?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1.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①②③p66④p68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②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詩鑒賞《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用一個字總結這些古詩的主旨孝悌忠信相關鏈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孝,指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和愛戴;悌,本義指對兄長的敬愛和恭順,也泛指對同輩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盡心竭力、盡職盡責,常指為國盡忠;信,指講誠信;禮,指為人處世懂禮貌、講規矩;義,指做事情符合道義;廉,指廉潔奉公;恥,指自尊自重,有羞恥之心。名句鑒賞以下詩句分別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哪些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力則不寧。①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②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禮義廉恥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據《元史》記載,元代大學者許衡同眾人一起逃難,時值盛夏,人們又饑又渴。有人發現路邊有一棵梨樹,大家便爭先恐后去摘梨。許衡卻端坐樹下,不為所動。人們問他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們說亂世中梨樹無主,許衡說:“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梨沒有主人管,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探究與分享許衡所說的內心的主人是指什么?你怎樣理解“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自己的道德觀念和原則體現了他堅守內心的道德標準,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不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動搖自己的原則,做到自我約束。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作用: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閱讀感悟有一次,墨子路過一個染坊,看到純白的絲放進染缸里,拿出來就成為五顏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說:絲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變成青色,放到黃色的染缸里就變成黃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來的顏色也不同。所以染絲不能不慎重啊!這一故事流傳到后世,形成了“墨悲絲染”的典故,人們常用它說明人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熏染。讀完“墨悲絲染”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環境可以塑造人,環境與交往對個人品性、國家命運的深刻影響。弘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視頻分享視頻中的哪個瞬間或者舉動使你感動不已?說說打動你的理由。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感動中國人物徐夢桃的體育生涯,是一部充滿挑戰與堅持的奮斗史。她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歷經無數次傷病的折磨,但始終沒有放棄。她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滑雪事業的熱愛,一次次從挫折中站起來,不斷挑戰人類極限,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奧運冠軍夢。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并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她是體育精神的最佳詮釋者,激勵著無數人在各自的領域中勇往直前。錢七虎院士以六十余載的堅守,詮釋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與擔當。他如同地下的鋼鐵長城,默默守護著國家的安全。在艱苦的科研歲月里,他不畏困難,自學編程,爭分奪秒地進行運算,為國防工程防護事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他對教育的無私奉獻,更是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防護工程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他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道路。為什么每年都會評選感動中國人物?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原因:中華民族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作用: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思考:說到愛國,請你分享你知道的名言警句或榜樣人物“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陳祥榕: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張桂梅:身而高山,心擁江河華春瑩:巾幗外交,中國聲音內涵: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作用: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內涵: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作用: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盡責、擔當意識的體現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要求: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作用: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體現)P66-68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1.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我們有著獨特的文化精髓。在新時代的前行道路上,中華兒女必將踐行這一精髓,做自信的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精髓指的是( )A.中華民族精神B.中華優秀傳統文化C.中華傳統美德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C2.2024年4月8日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春華秋實,感動依然,十多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動,更是感召。他們是老科學家俞鴻儒、特教老師劉玲琍、社區干部孟二梅、泳壇名將張雨霏、水稻專家楊華德等十人,這些閃亮的名字令人動容、催人奮進!下列對國家舉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的點評正確的是( )①能使我們接受榜樣的熏陶,變得完美②有利于營造向榜樣學習的良好社會環境③有利于我們體味積極情感,促進精神發展④體現了國家重視發揮榜樣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C3.在巴黎奧運會、殘奧會賽場上,我國的體育健兒頑強拼搏、為國爭光,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每一位中華兒女都倍感榮光。這說明( )①只有體育健兒才能為國爭光②愛國情懷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③情感會使我們作出不理智的行為④中華兒女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D4.延安干旱少雨,寶塔區的革命舊址九成以上都是磚木結構。寶塔消防救援站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衛紅色舊址”的口號,指戰員們踏遍了轄區內的山峁溝梁,對轄區每一處革命舊址實地尋訪、登記造冊,并探索建立“一址一策一演練”精準化響應機制。50年來,寶塔消防救援站指戰員防火巡查累計步行里程達10萬公里,確保所有革命舊址的消防安全。這些消防救援站指戰員( )A.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B.認真履行職責,對自己負責C.社會責任意識強,勇于擔當D.弘揚了誠信的優良品質C5.中華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我們為此倍感自豪和驕傲。以下關于中華傳統美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③中華傳統美德只體現在古代人身上,與當代人關系不大④中華傳統美德是寶貴的物質財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6.據《元史》記載,元代大學者許衡同眾人一起逃難,時值盛夏,人們又饑又渴。有人發現路邊有一棵梨樹,大家便爭先恐后去摘梨。許衡卻端坐樹下,不為所動。人們問他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們說亂世中梨樹無主,許衡說:“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下列行為與上述故事體現的道理相符的有( )①在深夜無人的街頭仍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②小明遲到了,在門衛處登記了其他同學的名字③撿到他人遺失的財物,將其據為己有④考試時即便沒有老師監考也絕不作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7.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下列古語蘊含的道理與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相一致的是( )①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②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8.“全國十佳農民”劉天民帶領村民,從果蔬種植、休閑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全方位發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他的做法( )①傳承了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處事準則②表現出待人以禮、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③彰顯了敢于追夢、振興鄉村的愛國情懷④展現了奉獻社會、為他人謀幸福的擔當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