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1促進民族團結課件(66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1促進民族團結課件(66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66張PPT)
(部編版)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第一框 促進民族團結
新知導入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27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
52個模范集體、368名模范個人受到表彰。
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習近平等為受表彰的模范個人和模范集體代表頒獎。
視頻: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為什么要為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的模范個人和模范集體頒獎?
新知導入
高山族、滿族
布依族、朝鮮族
苗族、壯族
侗族、瑤族
彝族、維吾爾族
你認識這些少數民族嗎?
人民幣圖案設計說明了什么?
說明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教學重點: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關系。
教學難點:青少年維護民族團結的方法。
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民族概況,能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擁護國家的民族政策。
道德修養:通過了解民族政策,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法治觀念:通過學習民族團結的知識, 能夠自覺反對民族分裂,不做對民族團結不利的事,自黨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責任意識:通過助力民族團結,能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增強責感和使命感。
自學導航
1.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關系?
3.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5.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4.為什么要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6.青少年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探究新知
活動一:
一、民族大家庭
探究新知
考考你:你能說出我國哪些民族?
探究新知
視頻:56個民族代表傳遞國旗
探究新知
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
考考你:
A.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嗎?
B.哪個民族人口最多?哪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
C.你知道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個省嗎?
D.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自治區?
E.我國56個民族總稱為什么民族?
①中華民族的組成: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55)
(漢族, 壯族)
(云南省)
(5個)
中華民族
探究新知
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
漢族
維吾爾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滿族
苗族
少數民族分布圖
觀察少數民族分布圖,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現什么特點?
②民族分布格局: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探究新知
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
我國各民族人民形成了什么樣的兄弟情誼?
③各族人民的關系
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
探究新知
1.我國的民族大家庭:
筆記 我國民族概況
①民族概況:
②分布特點:
③基本方針:
④民族政策:
⑤新型民族關系: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易混易錯
1.我國幫助少數民族的發展有利于形成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2.少數民族地區具有高度自治權。
3.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
×
探究新知
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
①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的組成)
②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未間斷,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國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民族分布特點)
③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各族人民的關系)
探究新知
探究: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思考: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什么方針?
民族平等、
材料二:我國新修訂的選舉法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應當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
材料一: 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以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為例:2977名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人,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85%……
探究新知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民族團結
鄂溫克族抗日騎兵隊
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緬公路
探究新知
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專門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總書記指出,要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思考:材料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
民族團結
探究新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援藏工作。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30年來,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方面先后組織選派10批、近1.2萬名援藏干部人才進藏工作,奮戰在雪域高原各地。
2023年夏天,在國家能源集團援藏項目支持下,銅龍村實施了“零碳”美麗鄉村光伏供暖試點項目,在40戶牧民群眾的住宅屋頂架設光伏板,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暖,每家每戶都安裝了電暖氣片,當地群眾邁入了清潔、高效的現代化供暖生活。
山東援藏工作隊打造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完成造林4萬畝,栽植苗木288萬余株,建設綠色走廊林網、水渠100公里。
2015年以來,中央組織部會同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及對口援藏省市,先后創新開展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拓展開啟“小組團”援藏。以醫療為例,逐步實現400多種“大病”不出西藏,2400多種“中病”不出市地,常見“小病”在縣級醫院基本就能得到及時治療。
2023年夏天,廣東省珠海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合唱團在西藏林芝多地演出,與林芝的同齡人歡聚一堂;同年12月,林芝170余名青少年到達珠海,送去藏家歌舞,再續半年前結下的“山海之情”。
......
團結攜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0年
各民族共同繁榮
思考:對口支援西藏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
探究新知
各民族共同繁榮
“火爆出圈的‘村BA’‘村超’,是新時代各民族自覺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時代畫面。”
“村BA”“村超”是一個窗口,展現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進步的美好畫面,在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社會凝聚力等方面有積極影響。
思考: “村BA”“村超”展現了各民族怎樣的追求 ?
提示: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追求)
探究新知
張騫出使西域
左宗棠收復新疆
江孜保衛戰
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各民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探究新知
探究: 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侮,救亡圖存,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
1903年12月,一支英國侵略軍偷越我國邊界,占領西藏帕里等地區,又于1904年4月進犯江孜。西藏人民踐行“勿讓洋人染指我疆土”“縱然男盡女絕,誓不與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衛戰中浴血奮戰,堅持了3個多月。
思考: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西藏人民在面對外來侵略時團結一致、抵御外辱,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的精神。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探究新知
探究: 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思考:總書記的講話啟示我們為什么加強鞏固民族團結?
提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P96)
探究新知
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什么制度?
思考:
探究新知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
≠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
≠居住
前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注意:區別于港、澳、臺的高度自治!
我國先后共建立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
探究新知
少數民族人大代表
漢族人大代表
你覺得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
民族不同
地域不同
信仰不同
習慣不同
相同
權利
義務
社會地位
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探究新知
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
①在我國,各民族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地位平等)
②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權利義務平等)
同等的社會地位
享有平等的權利
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
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別
消除差異× 縮小差異√
探究新知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探究新知
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民族關系?
《憲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 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在此基礎上
形成了
探究合作
討論:少數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般情況,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范圍在少數民族高考可以加5-20分左右,但具體還是需要根據不同省份和具體的加分項。1、在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少數民族,在高考當中加20分。2、散居在少數民族鄉的少數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時候加10分。3、散居在城市的少數民族,在高考當中可以加5分。
思考:這一政策的規定是否違背民族平等的方針?
提示:不違背。平等的含義還包括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相對落后,因此在政策上給與特殊照顧。
堅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別
民族平等≠各民族發展程度相同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照顧≠違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則
探究新知
視頻: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探究新知
“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民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探究歸納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什么?
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探究新知
活動二:
二、家和萬事興
探究新知
探究: 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
從2023年上半年經濟總量方面來看,廣東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蘇上半年GDP緊隨其后,山東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寧夏、青海、西藏分別居29、30、31位。
思考:查找右圖中少數民族聚居省份GDP情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提示: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與其他省份經濟水平有較大差距。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筆記: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探究新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探究新知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
探究新知
4.為什么要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①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關廣大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福祉;
③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
探究新知
視頻:關注重慶,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西部大開發,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
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經濟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
探究新知
經濟方面:
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青藏鐵路
西部大開發戰略
興邊富民行動
對口支援
探究新知
5.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措施)
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①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
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
③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④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西氣東輸
青藏鐵路
西電東送
興邊富民行動
探究新知
5.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措施)
②民生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發展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派遣援藏教師
積極的就業政策
探究新知
視頻:中國的文化自信——任何國家都偷不走的底蘊
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
探究新知
文化方面:
蒙古族 那達慕大會
藏戲
壯族三月三
彝族火把節
傣族潑水節
回族開齋節
探究新知
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探究新知
5.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措施)
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藏語文的學習、使用受到法律保護和標準化指導;藏文典籍得到保護和利用。
衣食、住房、節慶等傳統習俗現代文化接軌;正常宗教活動得到法律保護。
由三世達賴建成的『理塘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這里居住著4300多名僧侶素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稱
探究新知
5.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措施)
④政治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探究新知
5. 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措施)
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②民生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③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④政治方面: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和
探究新知
有人說,對于怎樣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只能由國家來制定策略,公民個人對此無能為力。你認為呢?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探究歸納
⑤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P96(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P92
②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歷史淵源)P92
③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追求)P92
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P96(義務)
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p92-96
探究新知
6.青少年應怎樣維護民族團結?
(1)思想上: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主動關心幫助其他民族的同學;
(2)學習上:學習有關的民族政策、方針,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3)行動上: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②了解和宣傳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民族團結的意義;
③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少數民族的同學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等等。
從公民角度分析,我們能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做些什么?
個人
角度
探究補充
(一)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2.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
3.有利于鞏固新型民族關系
4.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
(二)為什么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的發展?
“地位”+“意義”
探究拓展
①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堅持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落實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④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業
⑤全國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⑥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拓展:我國少數民族取得成就(獲得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課堂小結
促進民族團結
民族大家庭
家和萬事興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
各民族共同繁榮
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為什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
1.經濟: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2.民生: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初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進民族交流。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措施
課堂練習
1. (2023年湖北宜昌)宜昌對口支援的新疆溫泉、西藏山南的學生來宜交流,他們游覽主峽,參觀校園,與宜昌的學生同臺演出。如果為該活動擬定標題,最恰當的是
A.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B.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D.重視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C
課堂練習
2.(2023年江蘇省泰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因此,我們中學生應該( )
①加強溝通交流,實現文化統一
②堅定政治信仰,擁護民族政策
③樹立法治觀念,打擊分裂犯罪
④高舉團結旗幟,崇尚平等互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對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和把握。①: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維護民族團結就要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而不是實現文化統一,①說法錯誤;②④:中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當樹立堅定的政治信仰,擁護國家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自覺維護民族團結,②④說法正確;③:打擊分裂犯罪是國家機關的職責,不是中學生應該做的,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課堂練習
3.(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族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
②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以民族團結為前提和基礎
③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在民族鄉設立人民政府作為民族自治機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③:根據所學,民族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故①③正確;②: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前提和基礎的,故②錯誤;④: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
課堂練習
4.(2024·湖北·中考真題)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要通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下列符合這一規定的是( )
①某校舉辦“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動
②“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建設年啟動
③某市組織開展藏漢學生“同上一節課”
④湖北推出“紅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線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①③:分析題文,某校舉辦“鄂疆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動,增進了不同民族地區少年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某市組織開展藏漢學生“同上一節課”,促進了藏族和漢族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團結,有助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故①③符合題意;
②:“大地歡歌”全國鄉村文化建設年啟動,主要側重于鄉村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
④:湖北推出“紅色鄂豫皖”精品旅游線路,重點在于紅色旅游資源的推廣,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無關;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課堂練習
5.(2024·河北·中考真題)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我國各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完成下面小題。
2.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共御外辱。在東北,漢、滿、朝鮮等各族同胞組織起東北抗日聯軍;在西南,侗族等少數民族組成抗日軍;在海南島,黎族、苗族和漢族同胞建立了海南瓊崖抗日縱隊……各族人民團結一致,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充分說明,我國各族人民( )
A.共同開拓祖國疆域 B.共同保衛偉大祖國
C.共同建設偉大祖國 D.共同繁榮民族經濟
【解析】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B:題文中我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共御外辱”、“團結一致、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充分說明我國各族人民共同保衛偉大的祖國,故B符合題意;
ACD:觀點正確,但題文中未體現,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課堂練習
6. (2024·河北·中考真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上,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開一幅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長卷。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中華民族一家親”“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留言簿上的這些感言讓我們體會到,舉辦此展有利于( )
①促進我國各民族實現同步富裕
②確保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權
③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③④:從題文中“中華民族一家親”、“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等感言可知,舉辦此展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①說法錯誤;
②:題文中未體現民族區域自治,故②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課堂練習
7.(2024·天津·中考真題)國家通過實施“石榴紅”工程,深入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學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這有利于( )
A.實現各地區同步富裕 B.擴大公民民主政治權利
C.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D.把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到實處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
D:分析題文,國家實施“石榴紅”工程,深入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引導各族群眾相互學習、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這有利于把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到實處;故D符合題意;
A:“實現各地區同步富裕”表述錯誤,應該是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故A錯誤;
B: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是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不能隨意擴大;故B錯誤;
C:我國“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早已形成,不是通過該工程形成的;故C錯誤;
故本題選D。
課堂練習
8.(2024·貴州黔南·中考真題)“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無論是出臺法律法規還是政策措施,都要著眼于強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動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以上言論共同指向了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該主線是( )
A.民族交錯居住分布格局 B.各民族經濟建設全面同步
C.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民族團結。
A:民族交錯居住分布格局是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之一;故A不符合題意;
B:各民族經濟建設不可能全面同步,而是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故B說法錯誤;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故C不符合題意;
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故D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D。
課堂練習
9.(2024·福建·中考真題)自秦代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既有漢民屯邊,又有邊民內遷,各民族歷經幾次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開拓著腳下的土地。這說明我國( )
①各民族逐漸形成了相同的風俗習慣
②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實現了共同富裕
③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④各族人民努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民族團結。
③④:分析題文,我國各民族歷經幾次大融合,共同開拓腳下的土地,這說明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各族人民努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不會形成完全相同的風俗習慣;故①錯誤;
②:我國還在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尚未實現共同富裕;故②錯誤;
故本題選D。
課堂練習
10.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這表明( )
A.我國始終堅持把少數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國致力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發展
D.我國堅持民族平等、獨立、共同繁榮的方針
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C
課堂練習
11.近年來,河南省援疆工作隊在維護穩定上當先鋒、在產業援疆上謀長遠、在智力援疆上結碩果、在改善民生上作表率、在交往交流上搭橋梁,為師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援疆力量”,贏得了各族干部職工群眾的一致認同和廣泛贊譽。河南開展援疆工作有利于( )
①促進民族團結,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②促進新疆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③新疆實現高度自治,融洽民族關系
④消除各民族之間的差異,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區域自治
尊重
課堂練習
12. (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題)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截至2024年底,各援疆省市(含兵團)累計援疆資金近1700億元,1100萬各族群眾住房條件改善,200多萬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這有利于( )
A. 促進共同繁榮,完成祖國統一
B. 堅持民族平等,實現高度自治
C. 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新疆發展
D. 保障政治權利,彰顯制度優勢
C
課堂練習
13. (2025·山東·中考真題)近年來,山東某地在對口援疆工作中積極落實“文化潤疆”戰略,
把陶器鏤空技術傳授給新疆土陶藝人。改造后的土陶制品不僅外
觀精美,而且附加值更高,有效助力當地發展。該做法
①有利于推動各民族同步富裕
②推動了魯疆兩地的文化交融
③實現了打造服務型政府的目的
④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会东县| 揭东县| 云浮市| 北碚区| 青阳县| 元阳县| 万载县| 万荣县| 云和县| 海林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 仙居县| 华池县| 西峡县| 无极县| 简阳市| 德保县| 安溪县| 淳化县| 南安市| 米易县| 读书| 高陵县| 温州市| 临湘市| 昌宁县| 洛扎县| 南木林县| 黄陵县| 道孚县| 遂宁市| 肇庆市| 鄄城县| 和田市| 广东省| 元江| 长治县| 霍邱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