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5七下·揭西期末)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是(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B.安于現狀和隨遇而安的思維C.厲行法治與依法治國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答案】D【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 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所以D正確;B錯誤, 安于現狀和隨遇而安的思維 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不符;AC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厲行法治與依法治國不是主導歷史發展的核心密碼。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認識,長期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潛移 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 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2.(2025七下·揭西期末)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強調,要引導青少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這啟示青少年( )A.珍惜青春的時光,用行動書寫人生華章B.盡情放飛夢想,趁著青春年華及時行樂C.體會青春期的美好,消除青春期的煩惱D.循著身心變化的軌跡,不斷求知與冒險【答案】A【知識點】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解析】【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強調青少年要堅定信仰、樹立遠大志向、勇于擔當奮斗,這啟示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的時光,用行動書寫人生華章,所以A正確;B錯誤, “及時行樂”與講話中強調的奮斗、擔當相矛盾,不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沒有體現 理想信念和行動要求,應排除;D不符合題意, 我們要遵守道德與法律,不能做冒險的事。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的認識,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3.(2025七下·揭西期末)七年級(3)班的小明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上午真開心,因為班主任王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我月考進步很大。但下午小東竟然在同學面前嘲笑我滿臉痘痘,真煩!”小明同學產生上述心理的原因有( )①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便會感到快樂 ②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贏得他人尊重才有自尊 ③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和舉止 ④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希望贏得他人的認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變化;自尊的內涵與表現【解析】【分析】小明因老師的表揚感到開心,說明自尊需要得到滿足時會快樂。青春期更關注儀容舉止,因此被嘲笑“痘痘”會感到煩惱。 青春期的個體更在意他人評價,渴望認可,所以 受老師表揚時開心, 被嘲笑時煩惱,因此,①③④正確;②錯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沒有他人尊重就無自尊”。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自尊的認識,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 態,是一個人德行的具體表現。自尊的青春有光彩。4.(2025七下·揭西期末) 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這表明( )A.法律比道德更具有約束力B.我國法律保障生活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C.人們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D.使用食品添加劑違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B【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眾健康, 這表明 我國法律保障生活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所以B正確。A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比較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力。C錯誤, “人們不能約束自己”的表述太絕對化,不符合實際。D觀點錯誤,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合法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法律的作用的認識,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是全體社會成 員的整體利益,蘊含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法律 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 益。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2025七下·揭西期末)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個嶄新的起點。伴隨著這個起點的開始,我們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心理變化的是( )A.小文:上初中后,我長得很快,長高了6厘米B.小蒙:上初中后,我感到很孤獨,不愿意與人交往C.小鵬:上初中后,我的臉上長了青春痘D.小虎:上初中后,我一年就增重了10斤【答案】B【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伴隨著生理變化,我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認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據此可知, 上初中后,我感到很孤獨,不愿意與人交往,這屬于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內容屬于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的認識,我們要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我們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6.(2025七下·揭西期末)七年級的小蕊在日記中寫道:“有時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但有時又非常膽小;我經常向好朋友小蘭訴說心中的秘密,回到家后卻與父母無話可說。”小蕊的日記主要體現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 )A.勇敢與怯懦、反抗與依賴 B.勇敢與反抗、閉鎖與依賴C.勇敢與怯懦、閉鎖與開放 D.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有時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但有時又非常膽小,這體現勇敢與怯懦的矛盾心理。 我經常向好朋友小蘭訴說心中的秘密,回到家后卻與父母無話可說,這體現閉鎖與開放的矛盾心理,所以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矛盾心理與題干材料中的情境不是一一對應關系,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認識,青春期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7.(2025七下·揭西期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體現的中華民族思想理念是( )A.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答案】A【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 久。” 意思是事物發展到困境時就要尋求變革,變革才能通達,通達才能持久 ,這體現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所以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選項內容與變革,創新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認識,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8.(2025七下·揭西期末)如右圖漫畫警示我們要( )A.講仁愛、重民本 B.守誠信、崇正義C.尚和合、求大同 D.親仁人、善鄰里【答案】B【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誠信”核心思想理念;“崇正義”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我們應當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崇正義,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 事。漫畫反映社會對失信的人的行為進行限制,這警示我們要守誠信、崇正義 ,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思想理念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認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 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9.(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右邊漫畫《警惕AI換臉詐騙》,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注: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網絡詐騙。A.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B.人工智能使個人的財產權必受侵犯C.“變臉”詐騙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D.侵犯公民財產權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答案】A【知識點】人格尊嚴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法律保護隱私權。隱私是我們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 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漫畫《警惕AI換臉詐騙》 反映網絡中存在非法獲取了個人生物信息 利用AI技術進行換臉詐騙的行為,這啟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所以A正確;B錯誤, 選項中必受侵犯 的觀點太絕對,這與實際不符;C錯誤,“變臉”詐騙的行為如果性質嚴重,觸犯刑法可能構成犯罪;D錯誤, 侵犯公民財產權,不一定都是犯罪。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隱私權的認識,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 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10.(2025七下·揭西期末)2024年6月,李德仁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和他的夫人朱宜萱同為武漢大學教授,他們在珞珈山下相識、相知、相戀,繼而相互鼓勵,一道攀登測繪遙感科技高峰。無數網友感慨:“頂尖科學家的平凡日子,卻是愛情最好的樣子!”愛情最好的樣子應是( )A.有熱烈的情感和抗爭的勇氣 B.有彼此的欣賞和物質的供養C.有彼此的尊重和自我的犧牲 D.有責任和擔當與共同的追求【答案】D【知識點】異性朋友及異性情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真正的愛情,不僅意味著熱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賞和尊重,而且需要責任、能力和擔當。 李德仁院士和他的夫人朱宜萱同為武漢大學教授,他們在珞珈山下相識、相知、相戀,繼而相互鼓勵,一道攀登測繪遙感科技高峰,這說明愛情意味著有責任和擔當與共同的追求,所以D正確;A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抗爭的勇氣;B不符合題意, 物質的供養與材料中的與科學家精神不符;C不符合題意,題干有體現自我犧牲的精神。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異性情感的認識,在與異性交往中,我們可能會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未來的向往而感到愉悅,也容易把這種欣賞和向往當作愛情。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11.(2025七下·揭西期末)“法律明白人”是具有較好法治素養和一定法律知識、經過法治培訓、能夠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帶頭參與基層法治實踐的人員。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明白人”,我們應( )A.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B.不顧一切同違法犯罪作斗爭C.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D.主動完善我國法律體系【答案】C【知識點】厲行法治【解析】【分析】分析題肢選項,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體現具有較好法治素養, 能夠積極開展法治宣傳, 符合 "法律明白人"的職責要求和工作定位,所以C正確;A不符合題意, "嚴厲打擊"是執法機關職責,非基層普法人員工作要求;B觀點錯誤,我們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依法維權,而不是不顧一切;D不符合題意, "完善法律體系"是立法機關的職能 。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厲行法治的認識,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12.(2025七下·揭西期末)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故事與其所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正確的是( )A.程門立雪——尊敬師長 B.鑿壁偷光——勤儉節約C.孔融讓梨——寬以待人 D.愚公移山——助人為樂【答案】A【知識點】以禮待人;關愛他人的內涵和意義;中華傳統美德;尊重老師的原因;師生交往【解析】【分析】A項:程門立雪講述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為了求學,在程頤家門外等待,恰逢天降大雪,二人依舊在門外等候,直到程頤醒來,發現門外積雪已有一尺多深,于是趕忙將他們迎進門去。這個故事體現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求學的誠懇,與“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相符;B項:鑿壁偷光實際上講述的是西漢匡衡勤奮讀書,因家境貧寒,夜晚無法點燈,便鑿穿墻壁,借鄰居家的燭光讀書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體現的是勤奮好學的精神,而非勤儉節約。勤儉節約通常指的是在物質使用上的節儉和合理,與此故事不符;C項:孔融讓梨講述的是孔融在四歲時就懂得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和弟弟吃的故事,這主要體現了孔融的謙讓和友愛精神,而非寬以待人。寬以待人通常指的是對待他人寬容、不計較,與此故事的核心意義不符;D項:愚公移山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體現的是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改造自然的決心和勇氣,與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無直接關聯。助人為樂通常指的是幫助他人并以此為樂,與此故事不符。故答案為:A。【點評】考查尊敬師長等知識。注意理解一些故事中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13.(2025七下·揭西期末)民法典記載了一個自然人從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種權利。但是,這些權利如果不被權利人行使或者積極主張,那么民法典也不過是一張寫滿了權利的“廢紙”。這啟示我們( )A.只要守法律,就能維護權利 B.行使權利不需要有顧慮C.只享受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D.要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答案】D【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強調的是權利需要主動行使和積極主張,否則法律規定的權利就難以真正實現,這啟示我們要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所以D正確;A錯誤,選項觀點太絕對,這與實際不符,且與 題干中強調的"主動行使"不符;B錯誤,行使權利有界限,必須遵守道德和法律;C錯誤,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4.(2025七下·揭西期末)校園霸凌并不僅僅是打人,還包括辱罵、嘲弄、惡意中傷、團體排擠、人際關系對立、網絡霸凌等,會讓受害一方內心變得脆弱、無助,造成長期的身心傷害,有些受害者甚至需要用一生來治愈那段陰暗的時光。為防止傷害,青少年要做到( )A.依法加大對欺凌霸凌的懲戒力度B.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C.敢于善于斗爭,機智應對,及時求助D.加強法治教育,加強督導和巡視【答案】C【知識點】敢于、善于應對犯罪【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面對 校園霸凌,為了防止傷害,我們青少年應 敢于善于斗爭,機智應對,學會依法及時求助 ,所以C正確;A錯誤,青少年沒有執法權,無法懲戒欺凌霸凌者;B錯誤,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這是對家長的要求,而不是對學生的要求;D錯誤, 加強法治教育,加強督導和巡視的主體是學校和教育部門,不是學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認識,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 聲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 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 式,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15.(2025七下·揭西期末)下列對事件所體現的權利分析正確的是( )選項 事件 權利A 賴某懷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機,擅自對王某搜身 侵犯他人生命權B 小李將自己做生意獲得的收益向災區捐款2萬元 依法行使財產的處分權C 小粵努力工作,每月領取工資和獎金9000元 依法獲得繼承權D 某作家作品出版后發現稿酬支付單中標有稅收金額 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權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人身自由權;社會經濟權利;依法納稅【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財產所有權是指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處分的權利。小李將自己做生意獲得的收益向災區捐款2萬元,這依法行使了財產的處分權,所以B正確;A錯誤, 賴某懷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機,擅自對王某搜身,這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權;C錯誤, 小粵努力工作,每月領取工資和獎金9000元,這依法享有勞動權;D錯誤, 某作家作品出版后發現稿酬支付單中標有稅收金額,這履行了依法納稅的義務。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財產權,勞動權,人身自由權和依法納稅的認識,我們擁有的合法財產,是實現其他權利的物質基礎。切實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對于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激勵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16.(2025七下·揭西期末)以下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A.做自尊的人要學會尊重他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B.做自尊的人要用平和、豁達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議論C.面對他人的侮辱,做自尊的人要針鋒相對、決不讓步D.做自尊的人要接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世風格【答案】A【知識點】尊重他人;做自尊的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視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漫畫中的女士罵保安看門狗,這沒有尊重他人,這啟示我們,做自尊的人要學會尊重他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所以A正確;BD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C錯誤,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做自尊的人和尊重他人的認識,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視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接納他人不同的個性和處世風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珍視他人的勞動和付出。17.(2025七下·揭西期末) 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表明( )①優先發展經濟,再進行生態環境建設 ②人類開發自然,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④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就是要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關系,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這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所以 ③④正確。①錯誤,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 錯誤,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認識,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18.(2025七下·揭西期末)觀察小明一天的情緒變化曲線圖,可以得出的觀點有( )①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②我們要避免產生消極情緒③情緒會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化④青少年情緒不穩定,容易走向極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情緒及情緒的作用【解析】【分析】在一天中,小明同學在不同時間受不同事件的影響,情緒反應也不同,說明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情緒會伴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人的情緒具有復雜多樣性,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錯誤,我們應調控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④不符合題意,青春期情緒容易走向極端與小明一天的情緒變化無關。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情緒及情緒的作用的認識,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各種各樣的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活。19.(2025七下·揭西期末) 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時有發生。實踐證明,事前的預防,永遠好過事后的懲治。做好事前預防,需要未成年人( )①不參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動 ②勇于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③不斷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 ④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敢于、善于應對犯罪【解析】【分析】事前預防減少未成年人惡性犯罪,關鍵是要從自身行為約束和法治意識入手,這需要未成年人 不斷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 ,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所以③④正確 ;錯誤, 我們要積極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不參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動不利于我們健康成長;②錯誤,未成年人沒有執法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預防犯罪的認識,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 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20.(2025七下·揭西期末) 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的馮新巖被評為“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因練就了“聽聲定位”的絕活,被同行尊稱為“馮爾摩斯”。他累計發現設備重大缺陷100余次,避免了因設備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數十億元。這啟示我們( )A.選擇好的職業,才能成為大國工匠B.培養敬業精神,勇擔時代責任C.提升自身素質,努力成為大國工匠D.學會換位思考,平等對待他人【答案】B【知識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 馮新巖 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敬業奉獻, 通過苦練技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這啟示我們要 立足崗位 ,培養敬業精神,勇擔時代責任,所以B正確;A錯誤, 任何職業都能通過敬業與鉆研成就卓越,選項觀點太絕對,應排除;C錯誤,我們要學習他的工匠精神,而不是要努力成為 大國工匠 ;D錯誤,選項觀點與題意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的認識,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 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只有敬業樂群,才能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21.(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強調“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1)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小明認為,中華傳統美德只要大力弘揚讓人們知道就行了,不必踐行。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小粵的觀點進行評析。【答案】(1)①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 弘揚好中華傳統美德,有利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2)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①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因此中華傳統美德需要大力弘揚。②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③ 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知識點】中華傳統美德;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我們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原因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弘揚美德有利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小明的觀點錯誤。根據所學,理由可以從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需要弘揚,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我們要講 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 加美好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美德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在生活 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22.(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法典誕生后,小華同學的時政摘抄筆記中有了以下片段:★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所涉及領域貫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房產買賣,小到針線交易,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 ★民法典旗幟鮮明地傳遞出保護善人善舉的信號,為救危扶弱者撐腰,讓“扶不扶”“救不救”等問題不再成為困擾社會的兩難選擇。 材料二:某市對當地近三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進行調查,其中兩項基本情況如下:(1)請根據小華同學的摘抄筆記,分析民法典誕生的意義(2)材料二對青少年預防違法犯罪有何警示?【答案】(1)① 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②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③ 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有利于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2)① 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 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③ 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④ 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知識點】預防犯罪的做法;實施民法典的意義【解析】【分析】(1)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這說明 民法典 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更加和諧,有利于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典旗幟鮮明地傳遞出保護善人善舉的信號,為救危扶弱者撐腰, 這說明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據此組織答案。(2)材料二 近三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進行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低,存在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比較容易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警示可以從要努力學習,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杜絕不良行為。增強自控力,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實施民法典的意義,預防犯罪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社會成 員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為確保各成員合 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 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 色等基本原則。23.(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七年級(2)班正在召開“煥發青春活力”主題班會,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 【探究一】在學校的歌唱比賽活動中,小麗正準備上臺之際,她害怕會因緊張忘詞,想退出比賽。這時,班主任將一張字條塞到她的手中并對她說:“如果你忘詞了就打開看看歌詞。”結果,她并沒有打開那張字條,演唱也很成功。下臺后,她打開那張字條,發現其實是一張白紙。班主任笑著說:“你手中握的不是字條,而是自信!” 【探究二】趙慧嬋從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畢業后,帶著對機器人領域的熱情赴美深造。多年后,回歸祖國的她致力于探索新形態機器人系統的廣闊未來。她的柔性機器人研究立足國家發展和需求,希望在深海探索、考古探測等重要領域實現應用。她曾表示:“可能100次探索,只有一次成功。但這一次成功可能就會顛覆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然后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這個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探究三】近年來,大量案件表明,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問題:說謊欺騙,道德品質差;厭學逃學,文化素質低;不學法不守法,法律意識淡薄,盲目攀比,虛榮心強······此外,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其不良行為或違法行為大多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1)上述材料中的班主任為什么將“自信”送給小麗?(2)趙慧嬋的故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3)運用“自尊”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做到行己有恥。【答案】(1)①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② 自信讓人樂觀堅定,充滿希望和力量,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③ 自信讓人遠離自負和自卑,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2)① 自強使人自主自立,奮發向上。② 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③我們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勤學好問,夯實基礎。④我們要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3)① 人須有自尊,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② 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③ 要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④ 要真誠面對自我,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他人的評價。【知識點】自信及其意義;行己有恥及做法;自尊的內涵與表現;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內容,班主任將“自信”送給小麗原因可以從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遠離自負和自卑,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分析題干材料找到關鍵信息“可能100次探索,只有一次成功。但這一次成功可能就會顛覆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然后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這個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這啟示我們要自強,具體可以從 自強使人自主自立,奮發向上。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根據所學,做到行己有恥可以從要知廉恥、明是非。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他人的評價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自信,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行己有恥,自尊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 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在美好 的青春年華里,我們要手握歷史的接力棒,做自強不息的中 國人。1 / 1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1.(2025七下·揭西期末)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是(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B.安于現狀和隨遇而安的思維C.厲行法治與依法治國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2.(2025七下·揭西期末)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強調,要引導青少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這啟示青少年( )A.珍惜青春的時光,用行動書寫人生華章B.盡情放飛夢想,趁著青春年華及時行樂C.體會青春期的美好,消除青春期的煩惱D.循著身心變化的軌跡,不斷求知與冒險3.(2025七下·揭西期末)七年級(3)班的小明同學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上午真開心,因為班主任王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我月考進步很大。但下午小東竟然在同學面前嘲笑我滿臉痘痘,真煩!”小明同學產生上述心理的原因有( )①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便會感到快樂 ②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贏得他人尊重才有自尊 ③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和舉止 ④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希望贏得他人的認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5七下·揭西期末) 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這表明( )A.法律比道德更具有約束力B.我國法律保障生活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C.人們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D.使用食品添加劑違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5.(2025七下·揭西期末)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個嶄新的起點。伴隨著這個起點的開始,我們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心理變化的是( )A.小文:上初中后,我長得很快,長高了6厘米B.小蒙:上初中后,我感到很孤獨,不愿意與人交往C.小鵬:上初中后,我的臉上長了青春痘D.小虎:上初中后,我一年就增重了10斤6.(2025七下·揭西期末)七年級的小蕊在日記中寫道:“有時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但有時又非常膽小;我經常向好朋友小蘭訴說心中的秘密,回到家后卻與父母無話可說。”小蕊的日記主要體現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 )A.勇敢與怯懦、反抗與依賴 B.勇敢與反抗、閉鎖與依賴C.勇敢與怯懦、閉鎖與開放 D.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7.(2025七下·揭西期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體現的中華民族思想理念是( )A.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8.(2025七下·揭西期末)如右圖漫畫警示我們要( )A.講仁愛、重民本 B.守誠信、崇正義C.尚和合、求大同 D.親仁人、善鄰里9.(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右邊漫畫《警惕AI換臉詐騙》,我們得到的啟示是( )注: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網絡詐騙。A.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B.人工智能使個人的財產權必受侵犯C.“變臉”詐騙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D.侵犯公民財產權是嚴重的違法行為10.(2025七下·揭西期末)2024年6月,李德仁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和他的夫人朱宜萱同為武漢大學教授,他們在珞珈山下相識、相知、相戀,繼而相互鼓勵,一道攀登測繪遙感科技高峰。無數網友感慨:“頂尖科學家的平凡日子,卻是愛情最好的樣子!”愛情最好的樣子應是( )A.有熱烈的情感和抗爭的勇氣 B.有彼此的欣賞和物質的供養C.有彼此的尊重和自我的犧牲 D.有責任和擔當與共同的追求11.(2025七下·揭西期末)“法律明白人”是具有較好法治素養和一定法律知識、經過法治培訓、能夠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帶頭參與基層法治實踐的人員。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明白人”,我們應( )A.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B.不顧一切同違法犯罪作斗爭C.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D.主動完善我國法律體系12.(2025七下·揭西期末)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故事與其所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正確的是( )A.程門立雪——尊敬師長 B.鑿壁偷光——勤儉節約C.孔融讓梨——寬以待人 D.愚公移山——助人為樂13.(2025七下·揭西期末)民法典記載了一個自然人從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種權利。但是,這些權利如果不被權利人行使或者積極主張,那么民法典也不過是一張寫滿了權利的“廢紙”。這啟示我們( )A.只要守法律,就能維護權利 B.行使權利不需要有顧慮C.只享受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D.要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14.(2025七下·揭西期末)校園霸凌并不僅僅是打人,還包括辱罵、嘲弄、惡意中傷、團體排擠、人際關系對立、網絡霸凌等,會讓受害一方內心變得脆弱、無助,造成長期的身心傷害,有些受害者甚至需要用一生來治愈那段陰暗的時光。為防止傷害,青少年要做到( )A.依法加大對欺凌霸凌的懲戒力度B.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C.敢于善于斗爭,機智應對,及時求助D.加強法治教育,加強督導和巡視15.(2025七下·揭西期末)下列對事件所體現的權利分析正確的是( )選項 事件 權利A 賴某懷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機,擅自對王某搜身 侵犯他人生命權B 小李將自己做生意獲得的收益向災區捐款2萬元 依法行使財產的處分權C 小粵努力工作,每月領取工資和獎金9000元 依法獲得繼承權D 某作家作品出版后發現稿酬支付單中標有稅收金額 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權A.A B.B C.C D.D16.(2025七下·揭西期末)以下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A.做自尊的人要學會尊重他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B.做自尊的人要用平和、豁達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議論C.面對他人的侮辱,做自尊的人要針鋒相對、決不讓步D.做自尊的人要接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世風格17.(2025七下·揭西期末) 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表明( )①優先發展經濟,再進行生態環境建設 ②人類開發自然,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④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5七下·揭西期末)觀察小明一天的情緒變化曲線圖,可以得出的觀點有( )①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②我們要避免產生消極情緒③情緒會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化④青少年情緒不穩定,容易走向極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5七下·揭西期末) 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時有發生。實踐證明,事前的預防,永遠好過事后的懲治。做好事前預防,需要未成年人( )①不參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動 ②勇于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③不斷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 ④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025七下·揭西期末) 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的馮新巖被評為“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因練就了“聽聲定位”的絕活,被同行尊稱為“馮爾摩斯”。他累計發現設備重大缺陷100余次,避免了因設備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數十億元。這啟示我們( )A.選擇好的職業,才能成為大國工匠B.培養敬業精神,勇擔時代責任C.提升自身素質,努力成為大國工匠D.學會換位思考,平等對待他人21.(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強調“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1)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小明認為,中華傳統美德只要大力弘揚讓人們知道就行了,不必踐行。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小粵的觀點進行評析。22.(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法典誕生后,小華同學的時政摘抄筆記中有了以下片段:★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所涉及領域貫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房產買賣,小到針線交易,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 ★民法典旗幟鮮明地傳遞出保護善人善舉的信號,為救危扶弱者撐腰,讓“扶不扶”“救不救”等問題不再成為困擾社會的兩難選擇。 材料二:某市對當地近三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進行調查,其中兩項基本情況如下:(1)請根據小華同學的摘抄筆記,分析民法典誕生的意義(2)材料二對青少年預防違法犯罪有何警示?23.(2025七下·揭西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七年級(2)班正在召開“煥發青春活力”主題班會,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 【探究一】在學校的歌唱比賽活動中,小麗正準備上臺之際,她害怕會因緊張忘詞,想退出比賽。這時,班主任將一張字條塞到她的手中并對她說:“如果你忘詞了就打開看看歌詞。”結果,她并沒有打開那張字條,演唱也很成功。下臺后,她打開那張字條,發現其實是一張白紙。班主任笑著說:“你手中握的不是字條,而是自信!” 【探究二】趙慧嬋從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畢業后,帶著對機器人領域的熱情赴美深造。多年后,回歸祖國的她致力于探索新形態機器人系統的廣闊未來。她的柔性機器人研究立足國家發展和需求,希望在深海探索、考古探測等重要領域實現應用。她曾表示:“可能100次探索,只有一次成功。但這一次成功可能就會顛覆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然后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這個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探究三】近年來,大量案件表明,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問題:說謊欺騙,道德品質差;厭學逃學,文化素質低;不學法不守法,法律意識淡薄,盲目攀比,虛榮心強······此外,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其不良行為或違法行為大多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1)上述材料中的班主任為什么將“自信”送給小麗?(2)趙慧嬋的故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3)運用“自尊”的相關知識,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做到行己有恥。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 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所以D正確;B錯誤, 安于現狀和隨遇而安的思維 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不符;AC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的主流價值觀 ,厲行法治與依法治國不是主導歷史發展的核心密碼。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認識,長期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潛移 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 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2.【答案】A【知識點】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解析】【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強調青少年要堅定信仰、樹立遠大志向、勇于擔當奮斗,這啟示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的時光,用行動書寫人生華章,所以A正確;B錯誤, “及時行樂”與講話中強調的奮斗、擔當相矛盾,不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沒有體現 理想信念和行動要求,應排除;D不符合題意, 我們要遵守道德與法律,不能做冒險的事。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的認識,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3.【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及青春期生理變化;自尊的內涵與表現【解析】【分析】小明因老師的表揚感到開心,說明自尊需要得到滿足時會快樂。青春期更關注儀容舉止,因此被嘲笑“痘痘”會感到煩惱。 青春期的個體更在意他人評價,渴望認可,所以 受老師表揚時開心, 被嘲笑時煩惱,因此,①③④正確;②錯誤,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沒有他人尊重就無自尊”。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自尊的認識,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 態,是一個人德行的具體表現。自尊的青春有光彩。4.【答案】B【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眾健康, 這表明 我國法律保障生活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所以B正確。A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比較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力。C錯誤, “人們不能約束自己”的表述太絕對化,不符合實際。D觀點錯誤,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合法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法律的作用的認識,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是全體社會成 員的整體利益,蘊含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法律 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 益。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答案】B【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伴隨著生理變化,我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變化:認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據此可知, 上初中后,我感到很孤獨,不愿意與人交往,這屬于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內容屬于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的認識,我們要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我們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6.【答案】C【知識點】青春期矛盾心理(心理變化)【解析】【分析】有時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但有時又非常膽小,這體現勇敢與怯懦的矛盾心理。 我經常向好朋友小蘭訴說心中的秘密,回到家后卻與父母無話可說,這體現閉鎖與開放的矛盾心理,所以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矛盾心理與題干材料中的情境不是一一對應關系,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認識,青春期矛盾心理有時讓我們煩惱,但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這些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7.【答案】A【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 久。” 意思是事物發展到困境時就要尋求變革,變革才能通達,通達才能持久 ,這體現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所以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選項內容與變革,創新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認識,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8.【答案】B【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誠信”核心思想理念;“崇正義”核心思想理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我們應當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崇正義,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 事。漫畫反映社會對失信的人的行為進行限制,這警示我們要守誠信、崇正義 ,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思想理念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認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 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9.【答案】A【知識點】人格尊嚴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法律保護隱私權。隱私是我們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 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漫畫《警惕AI換臉詐騙》 反映網絡中存在非法獲取了個人生物信息 利用AI技術進行換臉詐騙的行為,這啟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所以A正確;B錯誤, 選項中必受侵犯 的觀點太絕對,這與實際不符;C錯誤,“變臉”詐騙的行為如果性質嚴重,觸犯刑法可能構成犯罪;D錯誤, 侵犯公民財產權,不一定都是犯罪。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隱私權的認識,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 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10.【答案】D【知識點】異性朋友及異性情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真正的愛情,不僅意味著熱烈的情感、彼此的欣賞和尊重,而且需要責任、能力和擔當。 李德仁院士和他的夫人朱宜萱同為武漢大學教授,他們在珞珈山下相識、相知、相戀,繼而相互鼓勵,一道攀登測繪遙感科技高峰,這說明愛情意味著有責任和擔當與共同的追求,所以D正確;A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抗爭的勇氣;B不符合題意, 物質的供養與材料中的與科學家精神不符;C不符合題意,題干有體現自我犧牲的精神。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異性情感的認識,在與異性交往中,我們可能會萌發對異性的朦朧情感,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未來的向往而感到愉悅,也容易把這種欣賞和向往當作愛情。面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11.【答案】C【知識點】厲行法治【解析】【分析】分析題肢選項,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體現具有較好法治素養, 能夠積極開展法治宣傳, 符合 "法律明白人"的職責要求和工作定位,所以C正確;A不符合題意, "嚴厲打擊"是執法機關職責,非基層普法人員工作要求;B觀點錯誤,我們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依法維權,而不是不顧一切;D不符合題意, "完善法律體系"是立法機關的職能 。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厲行法治的認識,現代社會的公民,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12.【答案】A【知識點】以禮待人;關愛他人的內涵和意義;中華傳統美德;尊重老師的原因;師生交往【解析】【分析】A項:程門立雪講述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為了求學,在程頤家門外等待,恰逢天降大雪,二人依舊在門外等候,直到程頤醒來,發現門外積雪已有一尺多深,于是趕忙將他們迎進門去。這個故事體現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求學的誠懇,與“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相符;B項:鑿壁偷光實際上講述的是西漢匡衡勤奮讀書,因家境貧寒,夜晚無法點燈,便鑿穿墻壁,借鄰居家的燭光讀書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體現的是勤奮好學的精神,而非勤儉節約。勤儉節約通常指的是在物質使用上的節儉和合理,與此故事不符;C項:孔融讓梨講述的是孔融在四歲時就懂得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和弟弟吃的故事,這主要體現了孔融的謙讓和友愛精神,而非寬以待人。寬以待人通常指的是對待他人寬容、不計較,與此故事的核心意義不符;D項:愚公移山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體現的是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改造自然的決心和勇氣,與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無直接關聯。助人為樂通常指的是幫助他人并以此為樂,與此故事不符。故答案為:A。【點評】考查尊敬師長等知識。注意理解一些故事中蘊含的中華傳統美德。13.【答案】D【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強調的是權利需要主動行使和積極主張,否則法律規定的權利就難以真正實現,這啟示我們要增強自己的權利意識,所以D正確;A錯誤,選項觀點太絕對,這與實際不符,且與 題干中強調的"主動行使"不符;B錯誤,行使權利有界限,必須遵守道德和法律;C錯誤,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認識,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4.【答案】C【知識點】敢于、善于應對犯罪【解析】【分析】根據所學,面對 校園霸凌,為了防止傷害,我們青少年應 敢于善于斗爭,機智應對,學會依法及時求助 ,所以C正確;A錯誤,青少年沒有執法權,無法懲戒欺凌霸凌者;B錯誤,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親子關系,這是對家長的要求,而不是對學生的要求;D錯誤, 加強法治教育,加強督導和巡視的主體是學校和教育部門,不是學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認識,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 聲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 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 式,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15.【答案】B【知識點】人身自由權;社會經濟權利;依法納稅【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財產所有權是指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處分的權利。小李將自己做生意獲得的收益向災區捐款2萬元,這依法行使了財產的處分權,所以B正確;A錯誤, 賴某懷疑王某偷了他的手機,擅自對王某搜身,這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權;C錯誤, 小粵努力工作,每月領取工資和獎金9000元,這依法享有勞動權;D錯誤, 某作家作品出版后發現稿酬支付單中標有稅收金額,這履行了依法納稅的義務。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財產權,勞動權,人身自由權和依法納稅的認識,我們擁有的合法財產,是實現其他權利的物質基礎。切實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對于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激勵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16.【答案】A【知識點】尊重他人;做自尊的人【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視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漫畫中的女士罵保安看門狗,這沒有尊重他人,這啟示我們,做自尊的人要學會尊重他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所以A正確;BD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C錯誤,面對他人的侮辱和詆毀,我們應當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做自尊的人和尊重他人的認識,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視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接納他人不同的個性和處世風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珍視他人的勞動和付出。17.【答案】D【知識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解析】【分析】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就是要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關系,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這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所以 ③④正確。①錯誤,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 錯誤,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認識,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18.【答案】B【知識點】情緒及情緒的作用【解析】【分析】在一天中,小明同學在不同時間受不同事件的影響,情緒反應也不同,說明情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情緒會伴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人的情緒具有復雜多樣性,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錯誤,我們應調控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④不符合題意,青春期情緒容易走向極端與小明一天的情緒變化無關。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情緒及情緒的作用的認識,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除了基本情緒還有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復雜情緒,各種各樣的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活。19.【答案】D【知識點】敢于、善于應對犯罪【解析】【分析】事前預防減少未成年人惡性犯罪,關鍵是要從自身行為約束和法治意識入手,這需要未成年人 不斷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 ,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所以③④正確 ;錯誤, 我們要積極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不參與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動不利于我們健康成長;②錯誤,未成年人沒有執法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預防犯罪的認識,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 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20.【答案】B【知識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 馮新巖 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敬業奉獻, 通過苦練技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這啟示我們要 立足崗位 ,培養敬業精神,勇擔時代責任,所以B正確;A錯誤, 任何職業都能通過敬業與鉆研成就卓越,選項觀點太絕對,應排除;C錯誤,我們要學習他的工匠精神,而不是要努力成為 大國工匠 ;D錯誤,選項觀點與題意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的認識,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 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只有敬業樂群,才能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21.【答案】(1)①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 弘揚好中華傳統美德,有利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2)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①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因此中華傳統美德需要大力弘揚。②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③ 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知識點】中華傳統美德;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我們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原因可以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弘揚美德有利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小明的觀點錯誤。根據所學,理由可以從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需要弘揚,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我們要講 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 加美好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美德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在生活 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22.【答案】(1)① 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②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③ 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有利于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2)① 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 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③ 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④ 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知識點】預防犯罪的做法;實施民法典的意義【解析】【分析】(1)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這說明 民法典 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更加和諧,有利于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典旗幟鮮明地傳遞出保護善人善舉的信號,為救危扶弱者撐腰, 這說明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據此組織答案。(2)材料二 近三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進行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低,存在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比較容易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警示可以從要努力學習,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杜絕不良行為。增強自控力,增強法治觀念,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實施民法典的意義,預防犯罪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社會成 員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為確保各成員合 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 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 色等基本原則。23.【答案】(1)①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② 自信讓人樂觀堅定,充滿希望和力量,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③ 自信讓人遠離自負和自卑,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2)① 自強使人自主自立,奮發向上。② 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③我們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勤學好問,夯實基礎。④我們要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3)① 人須有自尊,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② 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③ 要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④ 要真誠面對自我,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他人的評價。【知識點】自信及其意義;行己有恥及做法;自尊的內涵與表現;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內容,班主任將“自信”送給小麗原因可以從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人樂觀堅定,遠離自負和自卑,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分析題干材料找到關鍵信息“可能100次探索,只有一次成功。但這一次成功可能就會顛覆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然后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這個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這啟示我們要自強,具體可以從 自強使人自主自立,奮發向上。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根據所學,做到行己有恥可以從要知廉恥、明是非。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他人的評價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自信,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中國人,行己有恥,自尊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 幾千年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沉淀出的優良傳統。在美好 的青春年華里,我們要手握歷史的接力棒,做自強不息的中 國人。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