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2022級第五期第一次月考A.地中海是它們的“內湖”B.帝國統治者集政權、軍權和神權于一身C.促進宗教的傳播和發展D.通過擴張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大帝國歷史試題7.某校九年級()班組織學生開展以“探尋西方文明的源頭”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應首選(一、選釋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帕勒摩石碑(如圖)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編年性質的官方文字記錄。石碑中頻繁出現的肘尺、掌尺、指寸等,是用于記錄尼羅河泛濫水位的長度單位。這反映了古A.胡夫金字塔B.帕特農神廟遺址埃及()C.羅馬斗獸場遺址D.摩亨佐·達羅遺址A.農業生產水平低下8.近代翻譯家嚴復在《原富》一書中把“feudalism”翻譯為“拂特之制”,進而解釋為“顧B.象形文字形成完整體系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C.數學成就領先世界地大民眾者,王力不足以御臨之也”。下列符合“拂特之制”的是()D.自然環境影響文明發展A.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蘇美爾人的文學作品中,常出現“莊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來將它淹沒”這類描述:其數C.封建親戚,以藩屏周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學文獻中則有諸多關于牲群、谷物計量和土地測量的記載。這有助于研究()9.莊園法庭既是領主處理自己與農奴之間關系的機構,同時又是同一莊園里村民之間解決自A.兩河流域的農業文明B.兩河流域成文法發展身事務的機構。下列表述符合西歐中世紀莊園法庭情況的是(C.古代埃及的社會經濟D.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A.道格拉斯和格里芬是莊園的專職法官3.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周圍國家和地區傳播,在東方許多國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B.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將違法者逐出法庭化面貌,構成了“東方佛教文化圈”。佛教在古老的東方得以廣泛傳播的主要原因是()C.佃戶勞森因未按規定繳納足額的租稅而受到處罰A.反對婆羅門的特權B.徹底消除了階級矛盾D.瓊斯家的前面是新建的莊園法庭C.實現了社會的公證D.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10.13世紀西歐鄉村的婦女依然像祖輩那樣從事日常家務、紡織和照料牲畜等勞動,但城市4.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境…形成以里的婦女己經可以和男人一樣成為屠夫、釀造工、魚販子、商人,甚至在一些行業處于‘個人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對此理解正確支配地位。當時巴黎的100多家行會中,有6家是女性專屬,80多家也不排斥女性。這的是(反映出(A.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產生民主政治A.女性主導了城市的發展B.中世紀社會發展停滯B.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決定C.城市提升女性社會地位D.性別與社會分工脫鉤C.強調了自然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11.如圖是某同學在學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關歐洲國家演變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D.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產生個人主義處應填()5.某中學九年級學生小張在筆記本上寫道:“元老院掌握國家統治決策權”“保民官的設立”法蘭西“稱霸地中海地區”“奴隸大逃亡和起義”。他探究學習的主題應是()A.阿拉伯帝國的興衰B.亞歷山大帝國的興衰西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C.羅馬帝國的興衰D.羅馬共和國的興衰羅馬帝國大利6.識讀地圖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從中可以得出兩個帝國的共同0之處是(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波蘭B.阿拉伯帝國、波斯帝國、英格蘭羅馬帝閑的擴張C.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德意志D.東羅馬帝國、查理曼帝國、德意志12.公元646年正月,日本開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廢除部民制,將貴族奴隸主私有屯倉田莊統統收歸國家所有,對大夫以上官員按職級賜予俸祿。這表明當時日本()A.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了實權B.天皇大權旁落C.借助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D.形成了莊園和武士集團13.據史書記載,阿拉伯帝國時期,巴格達的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圖一古代羅馬帝國的擴張示意圖圖二阿拉伯帝國示意圖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等。這表明初三月考歷史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