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練習一 、單項選擇題1.如圖所示,手放在喉嚨處,持續不斷地說話,聽到聲音的同時能感受到聲帶的振動, 此事實說明聲音是 ( )A. 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能夠通過空氣傳播C. 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D. 不能通過真空傳播2.如圖所示的實驗,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 ) 第1題圖第2題圖A. 用紙片分別接觸轉速相同、齒數不同的旋轉齒輪,聽聲音的變化B. 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斜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濺C. 玻璃罩內的音樂芯片正在發聲,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聲音的變化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3.下面幾種現象中,能說明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的是 ( )A. 用光將魚引到網里 B. 釣魚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嚇跑魚C. 在岸上聽見河水流動的聲音 D. 人未到海邊就聽到“隆隆”的海浪聲4.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鈴聲 逐漸變小,直至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關于 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鬧鐘振動,就可以聽到鬧鈴聲B.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第4題圖C. 聽不見鬧鈴聲了,是由于鬧鐘不再振動5200msD. 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是由于鬧鐘振動逐漸變劇烈了5.如圖表示聲音在25℃時不同的傳播速度,分析可知聲速與 ( )(空 氣 水 鋼 材第5題圖)A. 溫度有關 B. 介質有關C. 體積有關 D. 質量有關6.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時間C.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D. 敲鼓時,敲擊鼓面后馬上按住鼓面不讓其振動,鼓仍會繼續發聲7. 將耳朵貼在長水管的一端,讓另一個人敲一下水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聲音 ( )A.能聽到一次 B. 能聽到兩次 C.能聽到三次 D. 都有可能8. 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敢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液體中傳播C.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D.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9.關于聲音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B. 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C.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D.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無關10.以下幾個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弱B. 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放在塑料袋里后沒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C. 拉小提琴時,在隔壁房間里也能聽到悠揚的琴聲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11.我國將在2025年實現宇航員登月計劃,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員須借助無線電通信設備才能進 行交談,其原因是 ( )A. 月球上,宇航員的聲帶無法振動發聲 B. 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傳聲C.月球上只能傳遞超聲波 D. 月球上,聲音傳播速度快12.如果聲音傳播的速度比光速還快,下列現象中可能發生的是 ( )A. 下雨天,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B. 百米賽跑時,計時員可以聽聲音計時C. 在大山中喊話,我們會更快的聽到回聲 D.可以利用回聲來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二、填空題13.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一次下雨時,小美觀察到閃電發生后3s 才聽到雷聲,打雷的地方 距離小美 m, 雨滴下落是以 為參照物。(v 聲=340m/s)14.人在岸邊走過時,會嚇跑水中的魚,說明 ,月球上“死寂無聲”是因為◎15.敲擊音叉,將音叉插人水中,觀察到濺起了水花,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而產生的。如 果宇航員在月球上敲擊音叉,他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16.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嚨振動了,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短跑運動 員聽到發令槍聲后迅速起跑,說明 能夠傳聲。17.悠揚的笛聲是 振動產生的;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是因為 ;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18.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15℃的空 氣中的聲速 是 _ m/s 。 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他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你會聽到 兩次敲擊聲,其中最先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選填“鋼管”或“空氣”)傳來的。三、計算題19.小明對著高墻大喊一聲,0.2 s 后聽到回聲,已知小明到墻的距離為34 m, 求聲音在空氣中的 傳播速度 20.已知聲音在15℃時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 在百米賽跑中,計時員聽到發令槍聲才計 時,記錄的時間是13.69 s, 則運動員的實際成績為多少 四、簡答題21.如圖所示,敲擊桌子一端,另一端緊貼桌面的耳朵能更清楚地聽到聲音,這是為什么 (兩耳到 敲擊處的距離相等)2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第21題圖 下表為一些介質中的聲速:介質 v/(m · s ) 介質 v/(m · s )空氣(0℃) 331 海水(25℃) 1531空氣(15℃) 340 冰 3230空氣(25℃) 346 銅(棒) 3750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水(常溫) 1500 鐵(棒) 5200閱讀上面的聲速表,你能獲得關于聲速的哪些信息 寫出一條,有分析,有結論。五 、實驗與探究題23. 如圖所示,老師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老師跟小明相隔一定的距離用土電話“竊竊私語”,而跟老師相同距離 的其他同學卻聽不到他們的談話,這表明(2)如果在通話時,找一個同學用手捏住棉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說話的聲音,這是由于第23題圖(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 (選填“能”或“不 能”)聽到對方的說話的聲音。24.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本實驗說明 ,這種探究方法叫 ;(2)如圖②所示,為了進一步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很大 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球彈起,該實驗能 說明 (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實驗說明了 。圖 ① 圖② 圖 ③ 圖④第24題圖2.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練習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1.如圖所示,手放在喉嚨處,持續不斷地說話,聽到聲音的同時能感受到聲帶的振動, 此事實說明聲音是 (A )A. 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能夠通過空氣傳播C. 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D. 不能通過真空傳播2.如圖所示的實驗,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C) 第1題圖第2題圖A. 用紙片分別接觸轉速相同、齒數不同的旋轉齒輪,聽聲音的變化B. 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斜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濺C. 玻璃罩內的音樂芯片正在發聲,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聲音的變化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3.下面幾種現象中,能說明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的是 (B )A. 用光將魚引到網里 B. 釣魚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嚇跑魚C. 在岸上聽見河水流動的聲音 D. 人未到海邊就聽到“隆隆”的海浪聲4.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鈴聲 逐漸變小,直至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關于 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只要鬧鐘振動,就可以聽到鬧鈴聲B.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第4題圖C. 聽不見鬧鈴聲了,是由于鬧鐘不再振動5200msD. 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是由于鬧鐘振動逐漸變劇烈了5.如圖表示聲音在25℃時不同的傳播速度,分析可知聲速與 (B)A. 溫度有關 B. 介質有關C. 體積有關 D. 質量有關6.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時間C.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D. 敲鼓時,敲擊鼓面后馬上按住鼓面不讓其振動,鼓仍會繼續發聲7. 將耳朵貼在長水管的一端,讓另一個人敲一下水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聲音 (C )A.能聽到一次 B. 能聽到兩次 C.能聽到三次 D. 都有可能8. 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敢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液體中傳播C.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D.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9.關于聲音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B. 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C.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D. 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無關10.以下幾個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弱B. 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放在塑料袋里后沒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C. 拉小提琴時,在隔壁房間里也能聽到悠揚的琴聲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11.我國將在2025年實現宇航員登月計劃,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員須借助無線電通信設備才能進 行交談,其原因是 (B)A. 月球上,宇航員的聲帶無法振動發聲 B. 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傳聲C.月球上只能傳遞超聲波 D. 月球上,聲音傳播速度快12.如果聲音傳播的速度比光速還快,下列現象中可能發生的是 (B)A. 下雨天,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B. 百米賽跑時,計時員可以聽聲音計時C. 在大山中喊話,我們會更快的聽到回聲D.可以利用回聲來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二、填空題13.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一次下雨時,小美觀察到閃電發生后3s 才聽到雷聲,打雷的地方 距離小美 1020 m, 雨滴下落是以 地面 為參照物。(v 聲=340m/s)14.人在岸邊走過時,會嚇跑水中的魚,說明 液體能傳播聲音 ,月球上“死寂無聲”是因為月 球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傳聲◎15.敲擊音叉,將音叉插人水中,觀察到濺起了水花,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振 動而產生的。如 果宇航員在月球上敲擊音叉,他 不 能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16.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嚨振動了,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振 動 產生的。短跑運動 員聽到發令槍聲后迅速起跑,說明 空 氣能夠傳聲。17.悠揚的笛聲是空氣柱 振動產生的;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是因為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18.溫度一定時,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選填“相同”或“不同”)的。15℃的空 氣中的聲速 是340 _ m/s 。 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他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你會聽到 兩次敲擊聲,其中最先聽到的聲音是通過鋼管(選填“鋼管”或“空氣”)傳來的。三、計算題19.小明對著高墻大喊一聲,0.2 s 后聽到回聲,已知小明到墻的距離為34 m, 求聲音在空氣中的 傳播速度 解聲音的速度 m/s。答: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20.已知聲音在15℃時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 在百米賽跑中,計時員聽到發令槍聲才計 時,記錄的時間是13.69 s, 則運動員的實際成績為多少 解:由 得,聲音傳播100 m 所需時間:所以運動員跑了0.29s 才開始計時,運動員的實際運動時間:1 運 動 員 =t+tm=13.69 s+0.29 s=13.98 s。答:運動員的實際成績為13.98 s。四、簡答題21.如圖所示,敲擊桌子一端,另一端緊貼桌面的耳朵能更清楚地聽到聲音,這是為什么 (兩耳到 敲擊處的距離相等)答: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和氣體傳播,耳朵緊貼桌面,聽到的敲擊聲是通過桌面傳播的,因為固體比氣體傳聲效果好,所以緊貼桌面的耳朵能更清楚地聽到聲音。2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第21題圖 下表為一些介質中的聲速:介質 v/(m · s ) 介質 v/(m · s )空氣(0℃) 331 海水(25℃) 1531空氣(15℃) 340 冰 3230空氣(25℃) 346 銅(棒) 3750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水(常溫) 1500 鐵(棒) 5200閱讀上面的聲速表,你能獲得關于聲速的哪些信息 寫出一條,有分析,有結論。答:①比較空氣、水和銅三種介質的聲速,發現:一般情況下,固體中聲速最大、液體次之、氣體 中聲速最小;②0℃空氣中聲速是331m/s,15℃ 空氣中聲速是340m/s,25℃ 空氣中聲速是346 m/s, 由此 可見:同種介質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大;③聲速表中的介質既有氣體,也有液體和固體,說明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④綜合以上可知:聲速與介質種類和介質溫度兩個因素都有關。五 、實驗與探究題23. 如圖所示,老師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老師跟小明相隔一定的距離用土電話“竊竊私語”,而跟老師相同距離 的其他同學卻聽不到他們的談話,這表明 固體比氣體傳聲效果好 ;(2)如果在通話時,找一個同學用手捏住棉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說話的聲音,這是由于 棉 第23題圖線不能振動;(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 不 能(選填“能”或“不 能”)聽到對方的說話的聲音。24.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將音叉的振動放大 ; 本實驗說明 發聲體在振動 ,這種探究方法叫 轉換法 ;(2)如圖②所示,為了進一步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很大 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在 桌面上撒一些紙屑 ;(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球彈起,該實驗能 說明 氣 體(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個實驗說明了 真空不能傳聲 。圖 ① 圖② 圖 ③ 圖④第24題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