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10 我們當地的風俗風俗就在我身邊抓周,是周歲禮中一項很重要的儀式,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的古俗,在民間流傳。它是小孩一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禮、滿月禮、百日禮等一樣,同屬于傳統的誕生禮儀,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美好未來的祝福與期待。風俗就在我身邊十二屬相詩南朝.沈炯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隰(xí)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雞砧(zhēn)引清杯。狗其懷物外,豬蠡(lí)窅(yǎo)悠哉。風俗就在我身邊祝壽的習俗從唐代開始盛行,是晚輩對長輩祝福壽辰、祝愿長者長壽的一種活動。自古以來,老人的壽辰都有雅稱,在我國民間,人們對不同年齡的壽辰稱呼是不同的。50歲稱“艾壽”,60歲稱“花甲壽”,70歲稱為“古稀壽”,80歲、90歲稱“耄耋大壽”,100歲稱“期頤”。此外,人們為長壽老人祝壽,還有喜、米、白、茶壽之說。喜壽指77歲,米壽指88歲,白壽指99歲。茶壽指108歲。風俗就在我身邊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風俗就在我身邊奇妙的節日風俗奇妙的節日風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佩戴五彩絲線奇妙的節日風俗初一:包餃子吃硬幣、給小輩壓歲錢、給長輩拜年除夕:貼窗花、貼年畫、攏旺火、接財神、熬年守歲二月二:剃龍頭、吃豆豆臘八節:泡臘八蒜、吃臘八粥(面)祭灶:二十三,糖瓜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初二:回娘家(歸寧)破五:放鞭炮、打掃衛生,辟邪除災、迎祥納福中元節:用新糧等祭供,報告收成。十月一,也叫寒衣節。奇妙的節日風俗不同的風俗體現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祝愿,表達了人們多樣的情感。你還知道我們當地的哪些風俗,它寄托了了家鄉人怎樣的愿望和情感?完成P78《節日的風俗》。祭敖包:祭的是天地自然和祖先,意在祈福禳災。現在祭敖包已成為政府推動民間組織、人民大眾參與的一種民間民俗文化盛會。每年農歷4月13日或7月13日,牧民們便成群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并將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獻哈達,焚香燃燈,誦經念咒,乞求神靈保佑,群眾則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三圈,希望迎來牧業豐收年。最后人們相聚野餐,盡興而歸。奇妙的節日風俗奇妙的節日風俗風俗的演變風俗的演變小調查風俗的名稱風俗的主演活動淘汰或者變革的理由可能的替代性活動調查的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風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變革。風俗的演變2017年2月,廣東揭陽市某村村民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爆炸,導致附近幾戶民宅玻璃震碎,并有一戶民宅起火,造成19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傷。2009年2月9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因焰火表演而引發大火。這場大火一直燃燒了將近6個小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64億元人民幣。其中1名消防員犧牲,8名消防員及30多名群眾燒傷。閱讀資料,對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為什么?風俗的演變重陽詩會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日杜甫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登巴臺白居易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九日齊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