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物理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 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 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 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用黑色碳 素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28分)1.[4分]物理學家通過對實驗的深入觀察和研究,獲得了正確的科學認知,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 )A.湯姆孫發現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B.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N獲得反沖核O,發現了質子C.查德威克發現了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D.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2.[4分]如圖所示,斜面ABC與圓弧軌道相接于C點,從A點水平向右飛出的小球恰能從C點沿圓弧切線方向進入軌道。O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60°,若AB的高度為h,忽略空氣阻力,則BC的長度為( )A.h B.hC.h D.2h3.[4分]低碳環保是我們追求的生活方式。如圖所示,是一個用來研究靜電除塵的實驗裝置,處于強電場中的空氣分子會被電離為電子和正離子,當鋁板與手搖起電機的正極相連,縫被針與手搖起電機的負極相連,在鋁板和縫被針中間放置點燃的蚊香。轉動手搖起電機,蚊香產生的煙霧會被電極吸附,停止轉動手搖起電機,蚊香的煙霧又會裊裊上升。關于這個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煙塵因為帶正電而被吸附到縫被針上B.同一煙塵顆粒在被吸附過程中離鋁板越近速度越大C.同一煙塵顆粒在被吸附過程中離鋁板越近速度越小D.同一煙塵顆粒在被吸附過程中如果帶電荷量不變,離鋁板越近則加速度越大4.[4分]2023年8月10日,我國成功發射首顆人工智能衛星—地衛智能應急一號,標志著我國在人工智能與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假設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該衛星的周期是地球同步衛星周期的,則它與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之比為( )A. B. C. D.5.[4分]如圖所示為某靜電場中軸上各點電勢 的變化圖像.一帶電粒子從原點處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軸正方向射出,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軸做直線運動,到達時速度達到最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和處的電場強度相同B. 該帶電粒子帶負電C. 該帶電粒子在處的動能大于在處的動能D. 該帶電粒子從原點到過程中,電場力先做負功再做正功6.[4分]如圖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簡諧振動的質點,依次通過相距L的A、B兩點。已知質點在A點的位移大小為振幅的一半,B點位移大小是A點的倍,質點經過A點時開始計時,t時刻第二次經過B點,該振動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 )A.,3t B.,4tC.,t D.,t7.[4分]“平安北京,綠色出行”,地鐵已成為北京的主要綠色交通工具之一。如圖所示為地鐵安檢場景,另一圖是安檢時的傳送帶運行的示意圖,某乘客把一質量為m的書包無初速度地放在水平傳運帶的入口A處,書包隨傳送帶從出口B處運出,入口A到出口B的距離為L,傳送帶始終繃緊并以速度v勻速運動,書包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對于書包由靜止釋放到相對傳送帶靜止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書包的動能變化量為B.摩擦力對傳送帶做的功為C.書包與傳送帶摩擦產生的熱量為μmgLD.電動機增加的平均功率為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8.[5分](多選)如圖所示,由U形管和細管連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溫度均為0 ℃的水槽中,B的容積是A的3倍.閥門S將A和B兩部分隔開.A內為真空,B和C內都充有氣體.U形管內左邊水銀柱比右邊的低60 mm.打開閥門S,整個系統穩定后,U形管內左右水銀柱高度相等.假設U形管和細管中的氣體體積遠小于玻璃泡的容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中氣體壓強為180 mmHgB.打開S前,B中氣體壓強為120 mmHgC.為使左右水銀柱高度差仍為60 mm,可將右側水的溫度加熱到364 KD.為使左右水銀柱高度差仍為60 mm,可將右側水的溫度降低到182 K9.[5分](多選)如圖所示,兩理想變壓器間接有電阻R,電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a、b接入電壓有效值不變的正弦交流電源.閉合開關S后 ( )A.R的發熱功率不變B.電壓表的示數不變C.電流表A1的示數變大D.電流表A2的示數變小10.[5分]如圖所示,AC和BC是兩個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頂端A、B在同一豎直線上。甲、乙兩個小滑塊分別從斜面AC和BC頂端由靜止下滑,質量分別為m1、m2(m1A.v1>v2B.Ek1>Ek2C.W1>W2D.t1與t2大小關系不確定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7分)11.[8分]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驗證兩個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時的動量守恒.、為兩個直徑相同的小球,質量分別為、,且.實驗時,接球板水平放置,讓入射球多次從斜軌上點靜止釋放,平均落點為;再把被碰小球靜放在水平軌道末端,再將入射小球從斜軌上某一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相撞,并多次重復,分別記錄兩個小球碰后的平均落點、.圖1(1) 關于該實驗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多選,填正確答案前的標號)A.斜槽末端必須是水平的B.斜槽軌道必須是光滑的C.必須測出斜槽末端的高度D.放上小球后,球必須仍從點釋放(2) 圖1中點為斜槽末端在接球板上的投影點,實驗中測出、、的長度分別為、、.若兩球碰撞時動量守恒,則滿足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題中已知物理量符號表示)(3) 如圖2所示,僅改變接球板的放置,讓接球板的一端緊靠在斜槽末端,使小球仍從斜槽上點由靜止釋放,重復第一次實驗操作,在接球板上得到三個落點、、,其中點為斜槽末端與接球板的接觸點,測出、、長度分別為、、.若兩球碰撞時動量守恒,則滿足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題中已知物理量符號表示)圖2(4) 某同學僅將球替換為半徑相同、質量為的球,重復第一次實驗操作,發現碰撞后球反向運動,沿傾斜軌道上升一段距離后再次下滑離開軌道末端,假設斜槽軌道光滑,測量碰撞后、落點的平均位置到點的距離分別為、.若誤差允許范圍內滿足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題中已知物理量符號表示),則可以認為兩球碰撞前后的動量守恒.12.[8分](6分)(1)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為了測量某一電阻Rx的阻值,A同學先用多用電表進行粗測.使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時,將選擇開關調到歐姆擋“×10”擋位并調零,測量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角度太大,這時他應該先將選擇開關換成歐姆擋的“ ”擋位,將紅、黑表筆短接,再進行 ,使指針指在歐姆表刻度的“0”處;再次測量電阻Rx的阻值時,指針在刻度盤上停留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所測量電阻Rx的阻值為 Ω.甲 乙 丙(2)為進一步精確測量該電阻,實驗臺上擺放以下器材:A.電流表(量程為0~150 mA,內阻約為2.0 Ω)B.電流表(量程為0~0.6 A,內阻約為0.5 Ω)C.電阻箱(最大電阻為99.99 Ω)D.電阻箱(最大電阻為999.9 Ω)E.電源(電動勢為3 V,內阻為0.8 Ω)F.開關2個G.導線若干B同學設計的電路圖如圖乙所示,現按照如下實驗步驟完成實驗:①調節電阻箱,使電阻箱有合適的阻值R1,僅閉合S1,使電流表指針有較大的偏轉且讀數為I;②保持開關S1閉合,閉合開關S2,再次調節電阻箱的阻值為R2,使電流表的讀數仍為I.A.根據實驗步驟和實驗器材規格可知,電流表應選擇 (填器材前字母).B.根據實驗步驟可知,待測電阻Rx= (用題目所給測量數據表示).(3)利用以上實驗電路,閉合S2,調節電阻箱R,可測量出電流表的內阻RA,某同學通過調節電阻箱R,讀出多組R和I值,作出了-R圖像如圖丙所示.若圖像中縱軸截距為1 A-1,則電流表內阻RA= Ω.13.[10分](8分)均勻介質中有向軸負方向傳播的機械波,如圖所示為時的波形圖,為波源位置,已知時,位于軸上處的質點第一次振動到達波谷。(1) 求該機械波的波速大?。?br/>(2) 寫出點的振動方程;(3) 求原點處質點的振動路程。14.[13分]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在第Ⅰ象限內有平行于y軸的勻強電場,方向沿y軸正方向;在第Ⅳ象限有一與x軸相切的圓形勻強磁場區域(圖中未畫出),磁場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大小為B.一質量為m、電荷量大小為q的帶負電粒子,從y軸上的點,以大小為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射入電場,通過電場后從x軸上的點進入第Ⅳ象限的圓形勻強磁場,經過磁場后從y軸上的某點進入第Ⅲ象限,且速度與y軸負方向成45°角,不計粒子所受的重力。求:(1)電場強度E的大小;(2)圓形磁場區域的最小面積;(3)粒子從P點運動開始,到再次經過y軸所經歷的時間。15.[18分]如圖所示,MN和PQ是兩根相距L=0.5m豎直固定放置的光滑金屬導軌,導軌足夠長,其電阻不計。水平條形區域I和Ⅱ內均有磁感應強度B=1T、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其寬度均為d=0.3m,區域I和區域Ⅱ相距h=0.2m,其它區域內無磁場。導體棒ab的長度L=0.5m、質量m=0.5kg、電阻R=0.5Ω,開關S處于斷開狀態。現將ab棒由區域I上邊界上方H=0.4m處由靜止釋放,ab棒下落時閉合S。已知ab棒在先后穿過兩個磁場區域的過程中,流過棒的電流及其變化情況相同。導體棒始終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計算結果可以保留根號。求:(1)ab棒進入磁場區域I的瞬間,通過棒的電流強度I;(2)ab棒穿過磁場區域I的過程中,棒上產生的熱量Q;(3)ab棒穿過磁場區域Ⅱ過程所用的時間t。參考答案1.【答案】B 【解析】湯姆孫發現了電子,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選項A錯誤;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N獲得反沖核O,核反應方程為HeN→H,發現了質子,選項B正確;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選項C錯誤;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選項D錯誤.2.【答案】 B【詳解】 小球飛出后做平拋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夾角為θ,設此時位移方向與初速度方向夾角為α。根據平拋運動規律得tan θ=2tan α=,解得x=h,所以A、C、D錯誤,B正確。3.【答案】B【詳解】ABC.中性空氣分子在強電場中被電離成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煙塵顆粒吸附電子后帶上負電,在電場力作用下向鋁板做加速運動,故AC錯誤;B正確;D.因鋁板與縫被針間的電場線形狀相當于橫向放置的錐形體,離鋁板越近,電場線越稀疏,電場強度越小,煙塵顆粒受電場力越小,加速度越小,故D錯誤。故選B。4.【答案】B【詳解】設該衛星的周期為,軌道半徑為,地球同步衛星周期為,軌道半徑為,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又題意可得,聯立可得該衛星與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之比為,選B。5.【答案】B【解析】圖像切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電場強度大小,處的切線斜率大于處的切線斜率,故處的電場強度大于處的電場強度,且方向相反,故錯誤;帶電粒子到達時速度達到最大,則帶電粒子從原點到過程中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則帶電粒子到達時電勢能最小,由題圖可知處的電勢最大,故該帶電粒子帶負電,故正確;處的電勢等于處的電勢,則帶電粒子在處的電勢能等于其在處的電勢能,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帶電粒子在處的動能等于在處的動能,故錯誤;該帶電粒子從原點到過程中,電勢先增大后減小,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故電場力先做正功再做負功,故錯誤.6.【答案】BC【解析】當A、B兩點在平衡位置的同側時有A=Asin φA,A=Asin φB,可得φA=或π(由圖中運動方向知應舍去),φB=或,因此可知第二次經過B點時φB=,則T=t,解得T=4t,此時位移關系為A-A=L,解得A=,故A錯誤,B正確;當A、B兩點在平衡位置兩側時有-A=Asin φA,A=Asin φB,解得φA=-或-(由圖中運動方向知應舍去),φB=或,當第二次經過B點時φB=,則T=t,解得T=t,此時位移關系為A+A=L,解得A=,C正確,D錯誤。7.【答案】A【詳解】A.書包的最終速度為v,故動能變化量為,故選項A正確;B.摩擦力對物塊做的功為物塊動能的增量因為傳送帶的位移是所以摩擦力對傳送帶做的功為故選項B錯誤;C.書包與傳送帶摩擦產生的熱量故摩擦生熱小于μmgL故選項C錯誤;D.由能量守恒得,電動機增加功等于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經歷時間平均功率故選項D錯誤。故選A。8.【答案】ACD【解析】C中氣體壓強始終不變,B內封閉氣體初狀態pB=pC+60 mmHg,打開閥門后p'B=pC,由題意知V'B=VB,由玻意耳定律有pBVB=pB'VB',得pB'=180 mmHg=pC,pB=240 mmHg,A正確,B錯誤.改變C內氣體溫度,C內封閉氣體做等容變化,若水銀柱左高右低,加熱后C內氣體壓強p'C=pC+60 mmHg,=,代入數據可得=,得T'=364 K;若水銀柱右高左低,降溫后壓強p″C=pC-60 mmHg,=,代入數據可得=,解得T″=182 K,C、D正確.9.【答案】BC 【解析】將降壓變壓器和右側電路等效為電阻,等效電阻R'=R燈,閉合開關S后,R燈減小,等效電阻阻值減小,因為a、b之間電壓有效值不變,升壓變壓器匝數比不變,則電壓表示數不變,流過等效電阻的電流增大,電流表A1、A2示數均變大,R的發熱功率增大,A、D錯誤,B、C正確.10.【答案】AD【詳解】設斜面的傾角為θ,斜面水平長度為L,由動能定理得mgLtan θ-μmgcos θ·=mv2-0,解得v=,由于兩種情況g、L、μ都相同,只是θ1>θ2,所以v1>v2,A正確;小滑塊滑至底端C時的動能為Ek=mv2=mgL(tan θ-μ),由于兩種情況g、L、μ都相同,但是m1θ2,所以無法確定兩個小滑塊滑至底端C時動能的大小關系,B錯誤;小滑塊滑至底端C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μmgcos θ·=μmgL,由于兩種情況g、L、μ都相同,但是m111.【答案】(1)(2)(3)(4)【解析】(1) 為使小球運動至軌道末端的速度相同,放上小球后,球必須仍從點釋放,為保證小球從斜槽末端飛出后做平拋運動,斜槽末端必須水平,安裝的斜槽軌道不需要光滑,故、正確,錯誤;小球從斜槽末端飛出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上,小球下落的高度相等,則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小球水平位移之比等于小球初速度之比,實驗不需要測出斜槽末端距地面的高度,故錯誤.(2) 小球從斜槽末端飛出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上,小球下落的高度相等,則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設為,碰撞前小球的速度為,碰撞后小球、小球的速度分別為,,兩球碰撞前后的總動量守恒,有,整理得.(3) 設斜面的傾角為 ,小球做平拋運動,有,,解得,則碰撞前小球的速度為,碰撞后小球、小球的速度分別為,,兩球碰撞前后的總動量守恒,有,整理得.(4) 碰撞后球反向運動,斜槽軌道光滑,結合(2)問分析可知,若誤差允許范圍內滿足關系式,可以認為兩球碰撞前后的動量守恒.12.【答案】(1)×1 歐姆調零 18 (2)a.A b.R2-R1 (3)2.2【解析】(1)測電阻時選歐姆擋“×10”擋位并調零,測量時指針向右偏轉角度太大,說明所選擋位太大,為準確測出電阻,應先將選擇開關換成歐姆擋的“×1”擋位,將紅、黑表筆短接,再進行歐姆調零;由題圖甲所示表盤可知,所測量電阻Rx的阻值為Rx=18×1 Ω=18 Ω.(2)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通過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約為Imax=<= A≈0.167 A=167 mA,如果電流表選B,則讀數誤差太大,故電流表應選A;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S2斷開時有E=I(Rx+R1+RA+r) ①S2閉合時有E=I(R2+RA+r) ②聯立①②解得Rx=R2-R1.(3)閉合S2后,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A+r),則有=R+,則-R圖像的縱軸截距b==1 A-1,解得RA=Eb-r=3×1 Ω-0.8 Ω=2.2 Ω.13.【答案】(1)(2)(3)【詳解】(1) 由圖可知點第一次振動到達波谷處時,機械波向左傳播了(點撥:時,處的質點處于波谷,振動形式傳播到點需要傳播),用時,則波速為(2分)(2) 由圖可知機械波的波長,則機械波周期(1分)(1分)由圖可知機械波的振幅,則點的振動方程為(關鍵:由波形圖分析質點的起振方向為沿軸負方向)(1分)說明:振動方程沒有單位不扣分,寫成或或也可(3) 機械波傳播到點需要的時間為(1分),點處質點振動時間為(1分)則內,處質點的振動路程為(1分)14.【答案】(1);(2); (3)【詳解】(1)粒子在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則水平方向有豎直方向有且有解得(2)粒子到達a點時沿y軸負方向的分速度粒子到達a點時的速度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為45°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軌跡如下圖所示,粒子在磁場區域中的軌跡是以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上的圓弧ab,a點和b點在所求圓形磁場區域的邊界上。在通過a、b兩點的不同圓中,面積最小的是以ab連線為直徑的圓,設圓形磁場區域的半徑為R。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由幾何關系可知,圓形磁玚區域的最小半徑圓形磁場區域的最小面積解得(3)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粒子離開磁場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到達y軸需要的時間粒子總的運動時間15.【答案】(1) (2) (3)【詳解】(1)令ab棒剛進入磁場區域Ⅰ時的速度大小為,通過它的電流大小為i,則根據動能定理得解得通過棒的電流強度為解得(2)令ab棒從磁場區域Ⅰ上邊界到磁場區域Ⅱ上邊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Q,已知ab棒在先后穿過兩個磁場區域的過程中,流過棒的電流及其變化情況相同。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解得(3)由上可得,令ab棒到達磁場區域Ⅰ下邊界時速度大小為,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解得由題意知ab棒穿過磁場區域Ⅰ和Ⅱ所用的時間相同,設為t,令ab棒穿過磁場區域Ⅰ過程中的平均電動勢大小為、平均電動勢大小為、則有根據動量定理得解得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