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三)牛頓運動定律B卷高考能力評價卷(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內蒙古赤峰·一模)如圖所示,一根細線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在木箱上,木箱內放有一個質量m=0.1kg的物塊,物塊與水平輕質彈簧相連,彈簧的另一端與木箱左壁相連,此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彈簧的彈力為0.5N,物塊保持靜止狀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用剪刀把細線剪斷的瞬間,物塊的加速度大小是A.a=0B.a=5 m/s2C.a=10 m s2D.a=55 mfs22.(2025·陜西渭南統考一模)智能手機安裝軟件后,可利用手機上的傳感器測量手機運動的加速度,帶塑膠軟殼的手機從一定高度由靜止釋放,落到地面上,手機傳感器記錄了手機運動的加速度α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不計空氣阻力.則手機第一次與地面碰撞過程中()a10gt13A.t2時刻手機開始著地B.t2時刻手機速度最大C.與地面作用時間為t3一t1D.所受最大彈力為自身重力的10倍3.(2024·全國甲卷)如圖,一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的一端系物塊P,P置于水平桌面P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繩的另一端懸掛一輕盤(質量可忽略),盤中放置砝碼.改變盤中砝碼總質量m,并測量P的加速度大小a,得到a一m圖像.重力加速度大小為.在下列a一m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5-----004.(2025·菏澤二模)如圖所示,兩段輕繩A、B連接兩個小球1、2,懸掛在天花板上·一輕彈簧C一端連接球2,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輕繩A與豎直方向、輕繩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0°,彈簧C沿水平方30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1A.球1和球2的質量之比為1:1B.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1的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C.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1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gD.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2的加速度大小為2g-215.(2025·河北·二模)某冰壺比賽賽道的簡化圖如圖所示,A、B、C、D是水平冰面直線賽道上的四個點,其中A是擲出點,D是營壘中心,AB=BC=CD.運動員將冰壺從A點以初速度vo擲出,冰壺沿直線AD做減速運動,經過B點時速度恰好為?,另一運動員用冰刷摩擦B、D之間的冰面以減小動摩擦因數,冰壺恰好到達營壘中心D.若未用冰刷摩擦冰面時,冰壺與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假設摩擦后的冰面光滑程度處處相同,則摩擦后冰壺與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月防B營壘A號B片c.號D.號6.(2025·湖北二模)如圖所示,A、B兩木塊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它們之間用------B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兩次連接情況中輕繩傾斜方向不同,已知兩木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A和以B,且0和F2拉著A、B一起水平向右勻速運動,則勻速運動過程中()A.F1B.F1>F2C.F1=F2D.無法確定7.(2025·四川瀘州·三模)靜置于水平地面上質量為的物體,受一豎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從靜止開始向上運動.經時間t后撤去F,又經時間t物體剛好落回地面.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恒力F等于(5A.3mgB.3mgC.2mgD.3mg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如圖所示,原長為1的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與一質量為的小球相連.小球套在豎直固定的粗糙桿上,與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桿上M、N兩點與O點的距離均為1,P點到O點的距離為21,OP與桿垂直.當小球置于桿上P點時恰好能保持靜止.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從M點向下運動到N點,在此過程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的勁度系數為B.小球在P點下方21處的加速度大小為(3巨-4)gC.從M點到N點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變小再變大D.從M點到P點和從P點到N點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9.(2025·陜西·三模)傳送帶廣泛的應用于物品的傳輸、分揀、分裝等工AB作中,某物流公司利用如圖所示的三角形傳送帶進行物品的分揀,傳送帶以2m.s的速度逆時針勻速轉動,兩邊的傳送帶長都是2m,且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7°.現有兩個貨箱A、B從傳送帶頂端都以1ms的初⊙3737{⊙速度沿傳送帶下滑,兩貨箱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都是0.5,g=10m:s2,si37°=0.6,cos37°=0.8,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貨箱B先到達傳動帶底端B.貨箱B在傳送帶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3msC.下滑過程中相對傳送帶的路程貨箱A小于貨箱BD.下滑過程中,兩貨箱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度相同—22參考答案單元檢測(一)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x=wt一2a2,代入教據解得x=50m,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差為△x=x1一x2,代A卷高頻考點練清卷入數據解得△x=24m,故ABC錯誤,D正確.1.C研究入水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5.A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變,木板從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A錯靜止釋獄到下瑞到達A點的過程,有L=a,木板從靜止誤:研究空中轉體姿態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釋放到上瑞到達A點的過程,當木板長度為L時,有2L=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2ai,當木板長度為2L時,有3L=合ai,又1=1-o,1B錯誤;研究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能夠看△12=t2一t0,聯立解得△2:1=(5-1):(2-1),A為質點,故C正確:研究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正確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6.解析:(1)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根據位移差公式△x=aT可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D錯誤.故選:C.22.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即物體的空間位3X0-x0得物體的加速度為4=置隨時間變化的快慢,BD錯誤;根據x與1的關系式可to3to2知,1=0時,質點位于x=1m處,t=1s時,質點位于x=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這一過程的中間時刻的速度,可得6m處,因此質點在第1s內的位移為5m,A錯誤,C2正確,物體在B,點時的速度為UB=20+x05x02to6to3.解析:(1)選擇向西為正方向,如題圖所示,最后6s的住設物體在A點時的速度為A,則可得移為△x3=120m,△13=6s7x0UA=UB一at0=6t0平均連度為==20m=20m8,大小為20m6,」(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可得物體在C點時的速度為方向向西:5.x0_x00(2)全過程的位移為△x=△x3一(△r1十△x2)=120m一c=s+ao=60-30·6=20(30m十60m)=30m時間為△t=5s十58十4s十6s=20s則可得物體在CD段的平均速度為=C十D=024t平均速度為==0m=1,5m/s,大小為1,5m/s,方向△120s2品答案:1)6t0向西;7.C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則(3)全過程的路程為△s=△x3十△x1十△x2=120m十有:專5=10ms,T=5m因ST間的矩高是230m+60m=210mRS的兩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率為0=2)0m=10.5m8△120s乞,故可得ST段的時間是RS段的時間的4倍,可知:ST1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3)10.5m/s段的速度減小量是RS段的4倍,則有:vs一VT=4(VR一4.D設公交車開始減速的速度為%,運動總時間為,則公交vs),聯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正確,ABD錯誤.車在最初減連6s內通過的位移為西=o一2a哈=(6一8.C令加速度為a,E到N的距離為L,從E到N有v至=18m),把物體運動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2aL,從N到A有v員=2a·9L,聯立可得vA=3E,故A動,最后68內通過的位移為=2a,代入數據解得x2一錯誤:根據逵度一時間公式,有tA=4一E_2E,gv18m,由于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號之比為21:9,則南以上有g18-號又有0=助E一0_E=1,所以汽車通過AE段的時間等于21,故Bat,代入數據解得=10mst=10s,則公交車的總位移為錯誤: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四E-4E=2如E,21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解密】單元檢測(三) 牛頓運動定律B卷 高考能力評價卷(pdf版,含答案)--高三物理一輪復習.pdf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