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模芳前熱身卷(二)(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山東東營·二模)銠106的半衰期約370天,衰變方程為Rh→1%Pd十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題中方程式無法判斷X粒子的種類B.采取低溫冷凍的措施可適當降低輻射風險和輻射劑量C.lPd的比結合能比Rh的比結合能大,衰變時釋放能量D.任意370天中,1000個1Rh原子核將會有500個發生衰變2.(2025·黑龍江·二模)如圖所示,半徑為1m的四分之三光滑圓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B點為軌道最低點,A點與圓心O等高.質量為1kg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在A點正上方0.75m處靜止釋放,下落至A點時進入圓軌道,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則5288888688566A.小球在B點的動能為7.5JB.小球在A點受到軌道的彈力大小為10NC.小球上升過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為1.75mD.小球離開軌道后將落至軌道B點3.(2025·江西省南昌市一模)雨天路滑,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的剎車距離會明顯增加.如圖所示為駕駛員駕駛同一輛汽車分別在干燥和濕滑兩種路面緊急剎車時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駕駛員反應時間為1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tr皿's湯2010024 5 8/sA.圖線1表示干燥路面,動摩擦因數是濕滑路面的0.75倍B.圖線1表示干燥路面,動摩擦因數是濕滑路面的1.33倍C.圖線2表示干燥路面,動摩擦因數是濕滑路面的0.75倍D.圖線2表示干燥路面,動摩擦因數是濕滑路面的1.33倍一1174.(2025·河北模擬)如圖所示,兩根相同的輕質彈簧一端分別固定于M、N兩點,另一端分別與輕繩OP、OQ連接于O點.現用手拉住OP、OQ的末端,使OM、ON兩彈簧長度相同(均處于拉伸狀態),且分別保持水平、豎直.最初OP豎直向下,OQ與OP成120°夾角.現使OP、OQ的夾角不變,在保持O點不動的情況下,將OP、OQ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70°.已知彈簧、輕繩始終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則在兩輕繩旋轉的過程中(WibnoA.OP上的作用力一直減小B.OQ上的作用力一直減小C.OP上的作用力先增大后減小D.OQ旋轉至水平位置時,OQ上作用力最大5.(2025·湖北·一模)圖甲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0.1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在x=1.5m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在x=12m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Y/cmYcm1010-x/m000.20.3s-10-10-圖甲圖乙A.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在t=0.25s時,質點P的位置坐標為(1.5m,52cm)C.從t=0.1s到t=0.25s的過程中,質點Q的位移大小為30cmD.從t=0時刻開始計時,質點P在t=(0.125十0.2n)s時(n=0、1、2…)到達波峰6.(2025·浙江·一模)麥克斯韋從場的觀點出發,認為變化的磁場會激發感生電場.如圖甲所示,半徑為的絕緣光滑真空管道(內徑遠小于半徑r)固定在水平面上,管內有一質量為、帶電量為十q的小球,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真空管處在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隨時間變化如圖乙所示,規定豎直向上為正方向.t=0時刻無初速釋放小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18參考答案單元檢測(一)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x=wt一2a2,代入教據解得x=50m,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差為△x=x1一x2,代A卷高頻考點練清卷入數據解得△x=24m,故ABC錯誤,D正確.1.C研究入水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5.A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變,木板從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A錯靜止釋獄到下瑞到達A點的過程,有L=a,木板從靜止誤:研究空中轉體姿態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釋放到上瑞到達A點的過程,當木板長度為L時,有2L=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2ai,當木板長度為2L時,有3L=合ai,又1=1-o,1B錯誤;研究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能夠看△12=t2一t0,聯立解得△2:1=(5-1):(2-1),A為質點,故C正確:研究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正確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6.解析:(1)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根據位移差公式△x=aT可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D錯誤.故選:C.22.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即物體的空間位3X0-x0得物體的加速度為4=置隨時間變化的快慢,BD錯誤;根據x與1的關系式可to3to2知,1=0時,質點位于x=1m處,t=1s時,質點位于x=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這一過程的中間時刻的速度,可得6m處,因此質點在第1s內的位移為5m,A錯誤,C2正確,物體在B,點時的速度為UB=20+x05x02to6to3.解析:(1)選擇向西為正方向,如題圖所示,最后6s的住設物體在A點時的速度為A,則可得移為△x3=120m,△13=6s7x0UA=UB一at0=6t0平均連度為==20m=20m8,大小為20m6,」(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可得物體在C點時的速度為方向向西:5.x0_x00(2)全過程的位移為△x=△x3一(△r1十△x2)=120m一c=s+ao=60-30·6=20(30m十60m)=30m時間為△t=5s十58十4s十6s=20s則可得物體在CD段的平均速度為=C十D=024t平均速度為==0m=1,5m/s,大小為1,5m/s,方向△120s2品答案:1)6t0向西;7.C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則(3)全過程的路程為△s=△x3十△x1十△x2=120m十有:專5=10ms,T=5m因ST間的矩高是230m+60m=210mRS的兩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率為0=2)0m=10.5m8△120s乞,故可得ST段的時間是RS段的時間的4倍,可知:ST1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3)10.5m/s段的速度減小量是RS段的4倍,則有:vs一VT=4(VR一4.D設公交車開始減速的速度為%,運動總時間為,則公交vs),聯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正確,ABD錯誤.車在最初減連6s內通過的位移為西=o一2a哈=(6一8.C令加速度為a,E到N的距離為L,從E到N有v至=18m),把物體運動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2aL,從N到A有v員=2a·9L,聯立可得vA=3E,故A動,最后68內通過的位移為=2a,代入數據解得x2一錯誤:根據逵度一時間公式,有tA=4一E_2E,gv18m,由于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號之比為21:9,則南以上有g18-號又有0=助E一0_E=1,所以汽車通過AE段的時間等于21,故Bat,代入數據解得=10mst=10s,則公交車的總位移為錯誤: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四E-4E=2如E,21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解密】一模考前熱身卷(二)--高三物理一輪復習.pdf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