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十四)波與光及相對論A卷高頻考點練清卷考點一簡諧運動1.(多選)如圖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簡諧振動的質點,依次通過相距L的A、B兩點.已知質點在A點的位移大小為振幅的一半,B點位移大小是A點的√3倍,質點經過A點時開始計時,時刻第二次經過B點,該振動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A.2L,3B.2L,4D.2L1213-113-1c昌13+1'72.(2024·河北)如圖,一電動機帶動輕桿在豎直框架平面內勻速轉動,輕桿一端固定在電動機的轉軸上,另一端懸掛一紫外光筆,轉動時紫外光輕桿始終豎直投射至水平鋪開的感光紙上,沿垂直于框架的方向勻速拖動感裝外北陪光紙,感光紙上就畫出了描述光點振動的x-t圖像.已知輕桿在豎直面內長0.1m,電動機轉速為12rmin.該振動的圓頻率和光點在12.5s內悠紙通過的路程分別為A.0.2 rad/s,1.0 mB.0.2rad:s,1.25mC.1.26rad:s,1.0mD.1.26rad:s,1.25m考點二波的產生及傳播、波的圖像3.(2024·湖南)如圖,健身者在公園以每分鐘60次的頻率上下抖動長繩的一端,長繩自右向左呈現波浪狀起伏,可近似為單向傳播的簡諧橫波.長繩上A、B兩點平衡位置相距6m,to時刻A點位于波谷,B點位于波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波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波長為3mB.波速為12m:sC.to十0.25s時刻,B點速度為0D.t0+0.50s時刻,A點速度為04.(多選)(2024·山東)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x軸相4也fcm向傳播,波速均為2ms.t=0時刻二者在x=2m處相遇,波形圖如圖所示.關于平衡位置在x=2m處的質點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0.5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0二4B.t=0.5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一2cmC.t=1.0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D.t=1.0s時,P向y軸負方向運動考點三波的多解性問題5.下面兩圖分別是一列機械波在傳播方向上相距6m的兩個質點P,Q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波的周期是5sB.該波的波速是3m:sC.4s時P質點向上振動D.4s時Q質點向上振動1056.(2025·黑龍江·三模)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t=1s時的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2c/m0.2A.這列波的波長為8mB.平衡位置分別為A、B的兩個質點,振動方向始終相同C.若波向右傳播,則波的最大頻率為0.25HzD.若波向左傳播,則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6ms考點四光的折射及全反射7.(多選)一位潛水愛好者在水下活動時,利用激光器向岸上救援人員發岸上救媛人貞射激光信號,設激光光束與水面的夾角為α,如圖所示.他發現只有當α大于41°時,岸上救援人員才能收到他發出的激光光束,下列說法正水阿確的是()A水的折射率為和B.水的折射率為1漭水愛如好光人一滋光器sin 49C.當他以α=60°向水面發射激光時,岸上救援人員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與水面夾角小于60°D.當他以a=60°向水面發射激光時,岸上救援人員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與水面夾角大于60°8.如圖所示,楔形玻璃的橫截面POQ的頂角為30°,OP邊上的點光源S到頂點O的距離為d,垂直于OP邊的光線SN在OQ邊的折射角為45°.不考慮多次459反射,OQ邊上有光射出部分的長度為()A.d0730C.dD.2d考點五光的干涉及衍射9.(2024·吉林)某同學自制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在紙板上割出一條窄縫,于頭發數窄縫中央沿縫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頭發絲形成雙縫,將該紙板與墻面平行放置,如圖所示.用綠色激光照射雙縫,能夠在墻面上觀察到干涉條紋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鄰兩條亮條紋中心間距變小的是()》…源:血A.換用更粗的頭發絲紙板B.換用紅色激光照射雙縫C.增大紙板與墻面的距離D.減小光源與紙板的距離10.(2024·山東)檢測球形滾珠直徑是否合格的裝置如圖甲所示,將標準滾珠α與待測滾珠b、c放置在兩塊平板玻璃之間,用單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圖乙所示的干涉條紋.若待測滾珠與標準滾珠的直徑相等為合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圖中圖乙106參考答案單元檢測(一)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x=wt一2a2,代入教據解得x=50m,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移之差為△x=x1一x2,代A卷高頻考點練清卷入數據解得△x=24m,故ABC錯誤,D正確.1.C研究入水動作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5.A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不變,木板從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A錯靜止釋獄到下瑞到達A點的過程,有L=a,木板從靜止誤:研究空中轉體姿態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釋放到上瑞到達A點的過程,當木板長度為L時,有2L=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2ai,當木板長度為2L時,有3L=合ai,又1=1-o,1B錯誤;研究百米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能夠忽略,此時運動員能夠看△12=t2一t0,聯立解得△2:1=(5-1):(2-1),A為質點,故C正確:研究運動員通過某個攀巖支,點的動作正確時,運動員的形狀和體積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夠忽6.解析:(1)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根據位移差公式△x=aT可略,此時運動員不能夠看為質點,故D錯誤.故選:C.22.C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即物體的空間位3X0-x0得物體的加速度為4=置隨時間變化的快慢,BD錯誤;根據x與1的關系式可to3to2知,1=0時,質點位于x=1m處,t=1s時,質點位于x=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這一過程的中間時刻的速度,可得6m處,因此質點在第1s內的位移為5m,A錯誤,C2正確,物體在B,點時的速度為UB=20+x05x02to6to3.解析:(1)選擇向西為正方向,如題圖所示,最后6s的住設物體在A點時的速度為A,則可得移為△x3=120m,△13=6s7x0UA=UB一at0=6t0平均連度為==20m=20m8,大小為20m6,」(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可得物體在C點時的速度為方向向西:5.x0_x00(2)全過程的位移為△x=△x3一(△r1十△x2)=120m一c=s+ao=60-30·6=20(30m十60m)=30m時間為△t=5s十58十4s十6s=20s則可得物體在CD段的平均速度為=C十D=024t平均速度為==0m=1,5m/s,大小為1,5m/s,方向△120s2品答案:1)6t0向西;7.C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則(3)全過程的路程為△s=△x3十△x1十△x2=120m十有:專5=10ms,T=5m因ST間的矩高是230m+60m=210mRS的兩倍,而ST段的平均速度是RS段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率為0=2)0m=10.5m8△120s乞,故可得ST段的時間是RS段的時間的4倍,可知:ST1答案:(1)20ms方向向西(2)1.5ms方向向西(3)10.5m/s段的速度減小量是RS段的4倍,則有:vs一VT=4(VR一4.D設公交車開始減速的速度為%,運動總時間為,則公交vs),聯立解得:R=11m8,s=9ms,vT=1m8,故C正確,ABD錯誤.車在最初減連6s內通過的位移為西=o一2a哈=(6一8.C令加速度為a,E到N的距離為L,從E到N有v至=18m),把物體運動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2aL,從N到A有v員=2a·9L,聯立可得vA=3E,故A動,最后68內通過的位移為=2a,代入數據解得x2一錯誤:根據逵度一時間公式,有tA=4一E_2E,gv18m,由于公交車在最初6s內通過的位移與最后6s內通過的位號之比為21:9,則南以上有g18-號又有0=助E一0_E=1,所以汽車通過AE段的時間等于21,故Bat,代入數據解得=10mst=10s,則公交車的總位移為錯誤: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四E-4E=2如E,21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解密】單元檢測(十四)波與光及相對論A卷 高頻考點練清卷--高三物理一輪復習.pdf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