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新教材】人教版(2019):相互作用-力綜合練習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兩位同學用同樣大小的力共同提起一桶水,桶和水的總重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都是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GB.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都是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C.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之間的夾角變大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變小D.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之間的夾角變大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不變2.如圖所示,上大下小的容器內裝有一定量液體,此時液體容器底的壓強是,若液體溫度升高后(不考慮液體的蒸發)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無法比較它們大小3.力的合成法 如圖所示,半球形容器固定在地面上,容器內壁光滑,同種材質構成的質量分布均勻的光滑球、放在容器內處于平衡狀態,已知容器、、半徑之比為,球的質量為,重力加速度為,若用沿水平方向且延長線過球球心的力緩慢推動球,則當球的球心與半球形容器的球心在同一豎直線上時,水平力的大小為( )A. B. C. D.4.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物塊與長木板間摩擦力.水平向左拉長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甲乙A.物塊與長木板先相對靜止后相對運動B.根據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C.根據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D.5.0 s到5.2 s圖像的波動是由于細線的彈性5.在某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小紅與同學一起到敬老院打掃衛生,為了清掃沙發下的地面,小紅用一水平力推沙發,使其緩慢移動。此時沙發受力個數為( )A.1個 B.2個 C.3個 D.4個6.如圖所示,在水平傳送帶上有三個質量分別為m1、m2、m3的木塊1、2、3,1和2及2和3間分別用原長為L、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現用水平細繩將木塊1固定在左邊的墻上,傳送帶按圖示方向勻速轉動,重力加速度為g,當三個木塊達到平衡后,1、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 )A.2L+B.2L+C.2L+D.2L+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7.如圖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輕繩掛于天花板上,小球靜止,繩1、3傾斜,繩2恰好豎直,則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8.球形飛行器安裝了可提供任意方向推力的矢量發動機,總質量為M。飛行器飛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與其速率平方成正比(即F阻=kv2,k為常量)。當發動機關閉時,飛行器豎直下落,經過一段時間后,其勻速下落的速率為10 m/s;當發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豎直向上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飛行器勻速向上的速率為5 m/s。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考慮空氣相對于地面的流動及飛行器質量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5MgB.當飛行器以5 m/s勻速水平飛行時,發動機推力的大小為MgC.發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勻速水平飛行時,飛行器速率為5 m/sD.當飛行器以5 m/s的速率飛行時,其加速度大小可以達到3g9.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楔ABC靜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在斜面頂端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從A點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推出,物體m沿斜面向下做減速運動,在減速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面對木楔的支持力大于(M+m)gB.地面對木楔的支持力等于(M+m)gC.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水平向右10.如圖,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塊B置于斜面上,通過跨過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物體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已知A、B、C都處于靜止狀態。則(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動的趨勢,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將細繩剪斷,若物塊B依然靜止在斜面上,此時地面對C的摩擦力為0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共56分。11.如圖,重物M放在桌面P上,桌面對重物的支持力是 的形變產生的,該實驗裝置體現的思想方法是 。12.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得到了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已知每條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即兩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 s,依打點先后編為0,1,2,3,4,…,由于不小心,紙帶被撕斷了,如圖乙所示,根據給出的A、B、C、D四段回答:甲(1)在B、C、D三段紙帶中為3,4兩點的紙帶,選出紙帶A上撕下的那段應該是 (填B、C或D); 乙(2)紙帶A上,打點1時重物的速度是 m/s(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從紙帶A上可測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3.如圖,用“打夯”方式夯實地面的過程可簡化為:兩人通過繩子對重物同時施加大小相等、方向與豎直方向成的力F,使重物恰好脫離水平地面并保持靜止,然后突然一起發力使重物升高一定距離后即停止施力,重物繼續上升,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實。已知重物的質量為60kg取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氣阻力,求:F的大小(畫出重物的受力分析后解答)14. (15分)如圖甲所示,一個質量為的小環掛在長為的細線中間,細線兩端分別固定在水平桿上兩點,間距取。(1)求小環靜止時細線上的拉力大小;(2)對小環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使小環靜止在點正下方,如圖乙所示,求此時細線上的拉力大小和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3)恢復靜止狀態,現對小環施加一垂直紙面向外的水平力,使與小環組成的平面與豎直方向成角靜止,求此時細線上的拉力大小。圖甲圖乙15.如圖所示,物塊A、B、C、D疊放在傾角為的固定斜面上,物塊的質量分別為,A與B間、B與C間、C與D間、D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B、D通過繞過光滑定滑輪的輕質細繩相連,連接B、D的細繩與斜面平行,A通過另一輕質細繩與垂直固定于斜面的擋板P連接,細繩與擋板P之間的夾角也為。現用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拉D物塊,使其勻速下滑。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已知重力加速度,。求:(1)物塊A受到的細繩拉力的大小;(2)物塊B受到的細繩拉力的大小;(3)物塊C與物塊D之間的摩擦力f和外力F的大小。參考答案1.【知識點】三角函數求解力、力的分解的定解及極值問題、受力分析、合力與分力、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問題【答案】B【詳解】設兩位同學的手臂對水桶的拉力大小為F,由題兩位同學的手臂均與豎直方向成θ 角,根據對稱性可知,兩人對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則根據平衡條件得:2Fcosθ=G;得:;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都是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G/2;當兩人對水桶的作用力之間的夾角變大時,每人的作用力大小變大;故選B.考點:力的合成2.【知識點】彈力【答案】B【詳解】設液體原來的密度是,深度是不同深度對應的平均面積是,加熱后密度變為,深度是,平均面積為,如圖所示因為液體質量一定,由得得由圖知所以,所以即故選B。3.【知識點】正交分解法與三角形定則在平衡問題中的應用【答案】A【詳解】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設球的半徑為,則有,,,即是直角三角形,根據力的平衡可知,球對球的彈力大小為,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球對球的彈力大小為,又球受力平衡(關鍵:受力分析時注意研究對象的選取),則有,正確。4.【知識點】滑動摩擦力的判斷與計算【答案】C【解析】根據圖乙可知,板塊間開始是靜摩擦力,后來是滑動摩擦力,所以,物塊與長木板先相對靜止后相對運動,A正確;根據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約1.08 N,B正確;根據圖乙可求得滑動摩擦力,但不知道正壓力,無法計算動摩擦因數,C錯誤;5.0 s到5.2 s圖像的波動是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后,細線的彈性引起的,D正確.5.【知識點】受力分析【答案】D【詳解】由題意可知,沙發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總共4個力的作用。選D。6.【知識點】彈力的大小與胡克定律【答案】B【解析】對木塊3分析,其在水平方向所受滑動摩擦力與彈簧彈力平衡,有μm3g=kx,可得x=,對木塊2和3整體分析,水平方向所受滑動摩擦力與彈簧彈力平衡,有μ(m2+m3)g=kx',可得x'=,則1、3兩木塊之間的距離s=2L+x+x'=2L+,故B正確.7.【知識點】受力分析【答案】ABC【詳解】由題意,繩2恰好豎直,小球處于平衡狀態,則由平衡條件可知,若繩1對小球沒有作用力,小球受到重力和繩3的拉力兩個力作用,不可能只受一個力作用,同理,若繩3沒力,則繩1也沒力.若繩1有力,則繩3也有力,且兩力的合力與繩2方向相同,故可能受到2個力,也可能為3個力,甚至可能為4個力,故ABC正確,D錯誤;故選ABC.8.【知識點】兩類動力學問題、求合力的常用方法及合力的取值范圍【答案】BC 【詳解】本題考查力的合成與分解。飛行器以10 m/s的速率勻速下落時,有100k(N)=Mg,飛行器以5 m/s的速率勻速向上運動時,有Fm=25k(N)+Mg,解得Fm=1.25Mg,k=,A錯誤;當飛行器以v1=5 m/s的速率勻速水平飛行時,發動機推力的大小為F==Mg,B正確;當發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勻速水平飛行時,有Fm=,解得v=5 m/s,C正確;當飛行器以v′=5 m/s的速率向上減速飛行時,滿足Fm+Mg+kv′2=Ma,此時加速度最大,解得最大加速度為a=2.5g,故D錯誤。9.【知識點】在共點力平衡中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答案】AD【詳解】m沿斜面減速運動,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可知m在豎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對系統研究,豎直方向上有:N-(M+m)g=may,可知地面對木楔的支持力大于(M+m)g,故A正確,B錯誤;水平方向上有:f=max,可知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D正確.所以AD正確,BC錯誤.10.【知識點】靜摩擦力有無的判定及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方向【答案】CD【詳解】A.若繩對B的拉力恰好與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則B與C間的摩擦力為零,A項錯誤;BC.將B和C看成一個整體,則B和C受到細繩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動的趨勢,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項錯誤、C項正確;D.將細繩剪斷,若B物體依然靜止在斜面上,利用整體法判斷,BC系統在水平方向不受其它外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則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為0,D項正確。故選CD。11.【知識點】彈力有無及方向的判斷、彈性形變和彈力【答案】桌面;放大法;【詳解】[1]桌面對重物的支持力施力物體是桌面,所以是桌面的形變產生的;[2]利用該實驗裝置,把桌面的微小形變通過鏡面法線角度的變化,用電光源投影進行放大,體現的思想方法是放大法。12.【知識點】力學實驗、重力加速度及其計算【答案】C;3.47;9.00;【分析】(1)根據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等于常數,可以判斷是哪條紙帶.(2)根據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1點時的速度,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物體下落的加速度大小.【詳解】(1)由A圖可知:s2-s1=aT2=9cm,因此s4-s2=2aT2=18cm,即s4=57.2cm,故紙帶C滿足條件,即在B、C、D三段紙帶中選出從紙帶A上撕下的那段應該是C.故選C.(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特點可知:.由逐差法可得:s4-s1=3aT2;所以:;13.【知識點】解析法在解動態平衡問題中的應用【答案】375N【詳解】重物處于平衡狀態,由代入數據解得F=375N14.【知識點】圖解法在動態平衡問題中的應用【答案】(1)(2)(3)【解析】 (1)細線長為間距,結合幾何知識可知小環兩側細線夾角為。設細線上的拉力大小為,則(2分)解得(1分)(2)設細線豎直段長度為,傾斜段長度為,則(1分)(1分)聯立解得(1分)設細線傾斜段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分)設此時細線上的拉力大小為,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為,對小環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1分)圖1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1分)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1分)聯立解得(2分)(3)設此時細線上的拉力大小為,細線上的拉力的合力(1分)作出細線上的拉力的合力FT合、重力mg,水平力F’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圖2豎直方向有(1分)聯立解得(1分)15.【知識點】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問題【答案】(1)(2)(3),【詳解】(1)對物塊A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因為物塊A靜止,根據平衡條件,有其中聯立解得物塊A 受到的細繩拉力的大小物塊B對物塊A的支持力和物塊B對物塊A的摩擦力分別為、故A受到的拉力(2)當用平行于斜面的外力 F拉D物塊,使其勻速下滑時,物塊B勻速上滑,對物塊B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平衡條件,有其中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有聯立解得物塊C對物塊B的支持力和物塊C對物塊B的摩擦力分別為、故B受到的拉力(3)對物塊C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物塊D對物塊C的摩擦力除外)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有在方向上受力平衡,有在方向上,有因此物塊C有向上運動趨勢,物塊D對物塊C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為對物塊D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物塊D勻速下滑,根據平衡條件,有其中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聯立解得外力F的大小為故物塊C與物塊D之間的摩擦力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