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 第1課時 歐姆定律在串聯電路中的應用 知識點1 串聯電路電阻1.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U=U1+U2,即U=IR1+IR2=I(R1+R2)。又因為U=IR總,所以I(R1+R2)=IR總,即R總= 。要得到一個30 Ω的電阻,若已有一個18 Ω的電阻,則還需要一個 Ω的電阻與之串聯。 2.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有兩個阻值分別為R1=12 Ω和R2=10 Ω的電阻串聯在電路中,總電阻為()A.6 Ω B.22 Ω C.15 Ω D.9 Ω3.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9 V,則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A.1.6 A B.0.9 AC.0.6 A D.0.53 A知識點2 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4.有兩個定值電阻,R1=10 Ω,R2=15 Ω,將它們串聯在電源電壓U=15 V的電路中,則R1、R2的串聯等效電阻R為 Ω,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為 V,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為 V,U1∶U2=R1∶R2= ,U1∶U=R1∶R= ,U2∶U=R2∶R= 。說明串聯電路具有分壓作用,且電阻越大,分到的電壓越多。總結起來就是串聯電路具有分壓作用,分壓與電阻成 。 5.將定值電阻R1、R2串聯接在電壓保持不變的電路中,已知電阻R1兩端的電壓與電源電壓之比為1∶4,則電阻R1∶R2= 。 知識點3 串聯電路簡單計算6.[新課標·科學論證]圖中電源電壓為3 V恒定不變,電阻R1=10 Ω,R2=5 Ω,則閉合開關S后,電壓表示數為 V。 第6題圖 第7題圖7.電阻甲與電阻乙串聯在電路中,它們的電流和電壓關系如圖所示。當電路中電流為0.2 A時,電阻乙的阻值為 Ω,它們兩端的電壓之比U甲∶U乙= ;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5 A時,電路的總電阻為 Ω。 8.[易錯題]如圖所示,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V1、V2的示數之比為3∶4,則L1、L2的電阻之比為 。 9.在創客比賽中,曉光設計了一個暖箱溫度顯示器,如圖甲所示,其原理是利用電壓表的示數表示暖箱內的溫度,已知電源電壓恒定為4 V,R0的阻值為150 Ω,R1是熱敏電阻,圖乙是它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圖像,電壓表的量程為0~3 V,則暖箱內的最高溫度是 ℃。 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R1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后,在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壓表V1的示數變大B.電流表A的示數變大C.電壓表V2的示數變大D.電路的總電阻變小11.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定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將滑片P從最右端逐步移到最左端,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并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R1和R2的U-I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線Ⅱ為R2的“U-I”圖像B.當R2=R1時,電流的大小為0.2 AC.電源電壓為8 VD.R1的阻值為30 Ω12.[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潛水愛好者。為了保障安全,潛水員潛水時會佩戴水壓表和深度表。圖甲是某深度表的工作原理簡化電路圖,電源電壓U=6 V且恒定不變,定值電阻R0=15 Ω,電壓表量程為0~3 V,RP是阻值隨水的深度變化的電阻,其變化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RP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24 A。求:(1)電壓表示數為2 V時,潛水員下潛的深度。(2)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該深度表能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13.[新課標·科學論證]現有一熱敏電阻,其阻值R隨溫度t的升高而減小,部分數據如表所示,利用它可以制作溫度報警器,其電路的一部分如圖所示,圖中兩個虛線框內一個接熱敏電阻,一個接定值電阻,電源電壓恒為12 V,當圖中的輸出電壓達到或超過8 V時,便觸發報警器(圖中未畫出)報警,不考慮報警器對電路的影響。要求環境溫度達到或超過40 ℃時開始報警,則熱敏電阻應接在虛線框 (填數字)內,另一虛線框內定值電阻阻值為 kΩ。若將虛線框內兩元件對調,則報警器報警的最高溫度為 ℃。 環境溫 度t/ ℃ 5 10 20 30 40 50 60熱敏電 阻R/kΩ 6.0 4.4 2.8 1.8 1.1 0.8 0.7 第2課時 歐姆定律在并聯電路中的應用 知識點1 并聯電路電阻1.教室內有一盞日光燈壞了,其他的日光燈還可以正常發光,說明日光燈之間是 (選填“串聯”或“并聯”)的,教室內日光燈開得越多,電路中的總電阻越 (選填“大”或“小”)。 2.有兩個電阻,其中R1=3 Ω,R2=6 Ω,將它們并聯后的總電阻是() A.25 Ω B.5 ΩC.2 Ω D.12 Ω知識點2 并聯電路的分流原理3.[新課標·科學論證]有兩個定值電阻,R1=10 Ω,R2=15 Ω,將它們并聯在電源電壓U=3 V的電路中,則R1、R2并聯的等效電阻R為 Ω,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為 A,通過電阻R2的電流I2為 A,I1∶I2=R2∶R1= ,I1∶I=R∶R1= ,I2∶I=R∶R2= 。說明并聯電路有分流的作用,且電阻越大,分到的電流越少。總結起來就是并聯電路具有分流作用,分流與電阻成 。 4.如圖所示,燈泡L1、L2的電阻分別為20 Ω和30 Ω。閉合開關S,通過燈泡L1、L2的電流分別為I1、I2,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U2,則下列正確的是()A.I1∶I2=2∶3,U1∶U2=1∶1B.I1∶I2=3∶2,U1∶U2=1∶1C.I1∶I2=1∶1,U1∶U2=2∶3D.I1∶I2=1∶1,U1∶U2=3∶2知識點3 并聯電路簡單計算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定值電阻R1=20 Ω,只閉合開關S1,電流表示數為0.3 A,則電源電壓為 V;同時閉合開關S1、S2,電流表示數為0.5 A,則R2的阻值為 Ω。 第5題圖 第6題圖6.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U保持不變,其中R1=40 Ω,R2=60 Ω,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0.9 A,則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 A。 7.[易錯題]如圖所示,當開關S閉合,甲、乙兩表為電壓表時,兩表讀數之比U甲∶U乙=4∶1,則R1∶R2= ;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為電流表時,通過兩電表的電流之比I1∶I2= 。 第7題圖 第8題圖8.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兩個規格相同的滑動變阻器R1和R2的滑片均位于中點處,閉合開關S,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將R1的滑片P向左移動,將R2的滑片P向右移動,則電流表的示數()A.一定不變 B.可能不變C.一定增大 D.一定減小9.如圖所示,R0為定值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 A1、A2為實驗室用電流表(接線柱上標有“-”“0.6”“3”),閉合開關后,調節滑片P,使兩電流表指針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流表 A1與 A2的示數之比為1∶4B.通過R0與R1的電流之比為4∶1C.R0與R1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4D.R0與R1的阻值之比為4∶1第9題圖 第10題圖1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 A1、 A2示數都變小B.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 A2示數的比值不變C.電流表 A1與 A2示數的差值變大D.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 A1示數的乘積變大1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要使A、B之間的總電阻RAB=(3個電阻的阻值相等,都為R),應將()A.S1、S2閉合,S3、S4斷開B.S1、S3閉合,S2、S4斷開C.S1、S4閉合,S2、S3斷開D.S2、S3閉合,S1、S4斷開12.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2 V且保持不變,電阻R1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標有“20 Ω 2 A”字樣,電流表A的示數為1.2 A,電流表的表盤如圖乙所示。(1)求此時變阻器R2接入電路的阻值。(2)移動滑片,求電流表的示數的最小值。(3)將電流表改接在干路中,再次移動滑片,發現電流表示數的最大變化量與原來電流表示數的最大變化量相同,求定值電阻R1允許的取值范圍。13.如圖所示是由十二個不同的電阻組成的部分電路,已知R1= 12 Ω,其余電阻阻值未知,測得A、B間總電阻為6 Ω。將R1換成6 Ω的電阻,則A、B間的總電阻為 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