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內 能 知識點1 內能1.某物體具有的動能為a J,分子總勢能為b J,機械能為c J,彈性勢能為d J,內能為e J,則它的重力勢能為 c-a-d J,分子的總動能為 e-b J。 2.如圖所示,a杯中的水量較少,b、c、d杯中的水量相同,水溫如圖中標示。通過比較可知, a (填寫序號)杯中的水的內能最小。 3.質量相同的0 ℃的水和0 ℃的冰比較,它們的內能哪個大? 0 ℃的水 ;判斷的理由是 0 ℃的冰融化成0 ℃的水要吸熱 。 知識點2 熱傳遞與內能的改變4.如圖所示,在圖a中,企鵝改變內能的方式是 熱傳遞 ,圖b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 機械 能轉化為 內 能。 5.熱熔膠是一種在常溫下為固態的黏合劑,使用時先用熱熔膠槍加熱使其熔化,再凝固來黏合物體。用熱熔膠槍給熱熔膠加熱,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增大熱熔膠的內能,同時會聞到熔膠的氣味,這是 擴散 現象。熱熔膠被膠槍擠出,并“粘”在物體上,說明分子間存在 引力 。 6.下面事例中,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 )A.用熱水袋焐手,手會變暖和B.雙手相互摩擦,手會變暖和C.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變熱D.用砂輪磨工件,會火星四濺知識點3 做功與內能的改變7.如圖,小明將測溫探頭置于注射器內并密封,向左推動活塞并觀察溫度計示數變化。關于此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D )A.溫度計示數變小B.通過熱傳遞改變氣體內能C.保持活塞不動,取下橡皮帽,溫度計示數不變D.撤去外力,活塞快速向右運動,溫度計示數減小第7題圖 第8題圖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刮痧是我國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如圖所示,當刮痧板在身體上刮動時,身體會感覺到熱。下列實例與刮痧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B )A.熱水暖手 B.搓手取暖C.蒸鍋蒸蛋 D.烤火取暖9.[易錯題]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0 ℃的物體也具有內能B.只要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就一定降低C.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10.[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收錄了貴州省凱里市的白酸湯魚,聞到酸湯魚香味是因為分子做 無規則運動 ,入口后除舌尖上感覺到美味外,舌尖的溫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內能 增加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這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了舌尖的內能。 11.[跨學科·物理學與工程實踐]上海科技活動節推出了一項節能環保、可調節室溫的江水源熱泵技術。如圖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時的流程,當江水循環到冷凝器時,利用江水與冷凝器存在的溫度差,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帶走室內熱量,從而實現降溫;江水經過冷凝器后內能將 增加 。 12.[新素材·現代科技]如圖甲所示是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打開降落傘后下落時的情景,在這段時間內艙內航天員的慣性 不變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返回艙相對于 航天員 是靜止的。如圖乙所示,著陸后可見返回艙表面有燒灼的痕跡,這是因為其穿越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通過 做功 的方式改變了內能。 13.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物體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內能越多B.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也沒有內能C.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但有內能D.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具有的內能多14.如圖所示,向瓶內打氣,當瓶塞跳起時會看到瓶內出現“白氣”,下面敘述合理的是( B )A.打氣時,瓶內空氣內能減小B.瓶塞跳起時,瓶內空氣內能減小C.瓶內的“白氣”是水蒸氣D.打氣時,瓶內空氣溫度降低15.[新考法·設計實驗]為了探究做功與物體內能變化的關系,某小組同學利用氣壓式噴霧器、數字式溫度計、小葉輪等進行實驗,如圖所示。【提出問題】做功與物體內能的變化存在怎樣的關系?【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①先用溫度計測出氣壓式噴霧器內氣體的溫度,如圖甲所示。②關閉噴嘴處的閥門,接著用手按壓活塞快速打氣,并用溫度計測出噴霧器內部氣體的溫度,如圖乙所示。③打開噴嘴處的閥門,迅速放出噴霧器內一部分氣體,并用溫度計測出噴霧器內部氣體的溫度,如圖丙所示。【分析與論證】(1)該實驗通過 溫度計示數的變化 來反映氣體內能的變化,這里所應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轉換法 。 (2)用手按壓活塞快速打氣的目的是 對氣體做功 。 (3)打開噴嘴處的閥門,迅速放出噴霧器內一部分氣體時,內能 減少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實驗結論】(4)比較甲、乙兩圖可知: 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 。 (5)比較甲、丙兩圖可知: 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減少 。 第3節 內 能 知識點1 內能1.某物體具有的動能為a J,分子總勢能為b J,機械能為c J,彈性勢能為d J,內能為e J,則它的重力勢能為 J,分子的總動能為 J。 2.如圖所示,a杯中的水量較少,b、c、d杯中的水量相同,水溫如圖中標示。通過比較可知, (填寫序號)杯中的水的內能最小。 3.質量相同的0 ℃的水和0 ℃的冰比較,它們的內能哪個大? ;判斷的理由是 。 知識點2 熱傳遞與內能的改變4.如圖所示,在圖a中,企鵝改變內能的方式是 ,圖b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 能轉化為 能。 5.熱熔膠是一種在常溫下為固態的黏合劑,使用時先用熱熔膠槍加熱使其熔化,再凝固來黏合物體。用熱熔膠槍給熱熔膠加熱,是通過 的方式增大熱熔膠的內能,同時會聞到熔膠的氣味,這是 現象。熱熔膠被膠槍擠出,并“粘”在物體上,說明分子間存在 。 6.下面事例中,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用熱水袋焐手,手會變暖和B.雙手相互摩擦,手會變暖和C.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變熱D.用砂輪磨工件,會火星四濺知識點3 做功與內能的改變7.如圖,小明將測溫探頭置于注射器內并密封,向左推動活塞并觀察溫度計示數變化。關于此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計示數變小B.通過熱傳遞改變氣體內能C.保持活塞不動,取下橡皮帽,溫度計示數不變D.撤去外力,活塞快速向右運動,溫度計示數減小第7題圖 第8題圖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刮痧是我國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如圖所示,當刮痧板在身體上刮動時,身體會感覺到熱。下列實例與刮痧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A.熱水暖手 B.搓手取暖C.蒸鍋蒸蛋 D.烤火取暖9.[易錯題]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 ℃的物體也具有內能B.只要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就一定降低C.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10.[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收錄了貴州省凱里市的白酸湯魚,聞到酸湯魚香味是因為分子做 ,入口后除舌尖上感覺到美味外,舌尖的溫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了舌尖的內能。 11.[跨學科·物理學與工程實踐]上海科技活動節推出了一項節能環保、可調節室溫的江水源熱泵技術。如圖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時的流程,當江水循環到冷凝器時,利用江水與冷凝器存在的溫度差,通過 的方式帶走室內熱量,從而實現降溫;江水經過冷凝器后內能將 。 12.[新素材·現代科技]如圖甲所示是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打開降落傘后下落時的情景,在這段時間內艙內航天員的慣性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返回艙相對于 是靜止的。如圖乙所示,著陸后可見返回艙表面有燒灼的痕跡,這是因為其穿越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通過 的方式改變了內能。 13.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內能越多B.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也沒有內能C.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但有內能D.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具有的內能多14.如圖所示,向瓶內打氣,當瓶塞跳起時會看到瓶內出現“白氣”,下面敘述合理的是( )A.打氣時,瓶內空氣內能減小B.瓶塞跳起時,瓶內空氣內能減小C.瓶內的“白氣”是水蒸氣D.打氣時,瓶內空氣溫度降低15.[新考法·設計實驗]為了探究做功與物體內能變化的關系,某小組同學利用氣壓式噴霧器、數字式溫度計、小葉輪等進行實驗,如圖所示。【提出問題】做功與物體內能的變化存在怎樣的關系?【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①先用溫度計測出氣壓式噴霧器內氣體的溫度,如圖甲所示。②關閉噴嘴處的閥門,接著用手按壓活塞快速打氣,并用溫度計測出噴霧器內部氣體的溫度,如圖乙所示。③打開噴嘴處的閥門,迅速放出噴霧器內一部分氣體,并用溫度計測出噴霧器內部氣體的溫度,如圖丙所示。【分析與論證】(1)該實驗通過 來反映氣體內能的變化,這里所應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2)用手按壓活塞快速打氣的目的是 。 (3)打開噴嘴處的閥門,迅速放出噴霧器內一部分氣體時,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實驗結論】(4)比較甲、乙兩圖可知: 。 (5)比較甲、丙兩圖可知: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3內能-學生版.docx 13.3內能.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