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知識點1 物質的構成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B.我們看到的極小的水珠就是一個個水分子C.把一塊銅塊銼成極細的銅屑,銅屑就是銅分子D.分子非常小,人們無法直接用肉眼進行觀察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2.我們知道溫度越 高 (選填“高”或“低”),分子運動越劇烈。我們能夠看到山上的石頭,這是因為光線照到石頭上發生了 反射 (選填“反射”或“折射”),太陽光是 復色光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榫、組裝、打磨、油漆,每一環節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打磨過程,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可以減小砂紙與木頭間的 摩擦力 ,聞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無規則運動 。 4.[跨學科·語文]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的意思是:從花的芳香氣味變濃可以知道周圍的氣溫突然升高,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溫度越高, 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 5.下列現象中,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B )A.塵土飛揚 B.茶香四溢C.樹葉紛飛 D.瑞雪飄飄知識點3 分子間的作用力6.如圖甲,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冷水。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發現裝熱水的杯子變紅的速度更快,這說明了分子的運動跟 溫度 有關。如圖乙,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在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這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 7.[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打開中藥包會聞到淡淡的藥香味,這是 擴散 現象。慢火熬制,等藥湯沸騰后,藥香味更加濃郁,這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 劇烈 (選填“劇烈”或“緩慢”)。藥湯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斥力 (選填“引力”或“斥力”)。 8.[易錯題]用細線綁住干凈的玻璃板,將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沒有離開水面,如圖1所示,測力計示數為F2,再將玻璃板慢慢浸沒在水中,玻璃板沒有接觸杯底,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F3,三次測力計的示數如圖2所示。F2示數應該從 丙 (選填“甲”“乙”或“丙”)圖讀出,且讀出示數為 4 N,F3= 1.4 N。 9.將一小勺白糖慢慢加入滿滿一杯水中,杯中水不會溢出,這是因為分子間有 間隙 。水不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 斥力 。過一會兒整杯水都變甜,這說明了 分子在運動 。如果水溫越高,水變甜越快,說明分子的運動快慢與 溫度 有關。 10.如圖,圖中的兩條虛線分別是分子間斥力與引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圖像,以斥力為正值,以引力為負值,圖中實線是分子間斥力與引力的合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將兩個鉛柱底面削平并緊緊地壓在一起,再在它們下面吊一個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時,接觸面處鉛原子間的距離 > (選填“>”“<”或“=”)r0。 11.[新素材·現代科技]“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乘組的航天員們,通過一系列微重力環境下的趣味實驗,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在《水油分離》實驗中,王亞平將裝有水和油的瓶子搖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勻地混在了一起,這一現象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為分子熱運動是 自發進行的,不需要外力 。 12.[新情境·安全與健康]在疫情防控中,我國啟動了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體現了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關愛。小剛在接種疫苗過程中,能聞到醫護人員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氣味,這是 擴散 現象;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斥力 (選填“引力”或“斥力”)。 13.宏觀熱現象用微觀的分子動理論去分析,常常會得到全新的認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水的汽化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外逃”到空氣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變成水蒸氣屬于升華現象,冰塊內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運動,一段時間后,冰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氣中了C.氣體能夠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D.固體或液體物質不會自動縮小體積說明組成它們的分子間不存在引力14.每年3月份,河源市連平縣的鷹嘴桃花競相開放,花香清淡,讓人心曠神怡。下列詩句或諺語中與上述加點文字描述情景物理原理不同的是( C )A.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B.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C.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D.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15.為了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小明在實驗室用兩個鉛柱做實驗,如圖所示,鉛柱A和鉛柱B所受的重力均為2 N,兩個鉛柱接觸面的面積為3 cm2,當懸掛重物所受的重力為20 N時,兩個鉛柱沒有被拉開。于是,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小華觀測到該實驗室的大氣壓為1×105 Pa,于是她認為兩個鉛柱之所以沒被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利用所學知識和上述數據可得鉛柱B所受的大氣壓力為 30 N,小明做的鉛柱實驗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第2節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知識點1 物質的構成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B.我們看到的極小的水珠就是一個個水分子C.把一塊銅塊銼成極細的銅屑,銅屑就是銅分子D.分子非常小,人們無法直接用肉眼進行觀察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2.我們知道溫度越 (選填“高”或“低”),分子運動越劇烈。我們能夠看到山上的石頭,這是因為光線照到石頭上發生了 (選填“反射”或“折射”),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榫、組裝、打磨、油漆,每一環節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打磨過程,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可以減小砂紙與木頭間的 ,聞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 4.[跨學科·語文]古詩“花氣襲人知驟暖”的意思是:從花的芳香氣味變濃可以知道周圍的氣溫突然升高,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溫度越高, 。 5.下列現象中,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塵土飛揚 B.茶香四溢C.樹葉紛飛 D.瑞雪飄飄知識點3 分子間的作用力6.如圖甲,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熱水,另一個同樣的燒杯中裝等量的冷水。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發現裝熱水的杯子變紅的速度更快,這說明了分子的運動跟 有關。如圖乙,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在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這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 。 7.[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打開中藥包會聞到淡淡的藥香味,這是 現象。慢火熬制,等藥湯沸騰后,藥香味更加濃郁,這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 (選填“劇烈”或“緩慢”)。藥湯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選填“引力”或“斥力”)。 8.[易錯題]用細線綁住干凈的玻璃板,將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沒有離開水面,如圖1所示,測力計示數為F2,再將玻璃板慢慢浸沒在水中,玻璃板沒有接觸杯底,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F3,三次測力計的示數如圖2所示。F2示數應該從 (選填“甲”“乙”或“丙”)圖讀出,且讀出示數為 N,F3= N。 9.將一小勺白糖慢慢加入滿滿一杯水中,杯中水不會溢出,這是因為分子間有 。水不容易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 。過一會兒整杯水都變甜,這說明了 。如果水溫越高,水變甜越快,說明分子的運動快慢與 有關。 10.如圖,圖中的兩條虛線分別是分子間斥力與引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圖像,以斥力為正值,以引力為負值,圖中實線是分子間斥力與引力的合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將兩個鉛柱底面削平并緊緊地壓在一起,再在它們下面吊一個重物且重物不掉落時,接觸面處鉛原子間的距離 (選填“>”“<”或“=”)r0。 11.[新素材·現代科技]“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乘組的航天員們,通過一系列微重力環境下的趣味實驗,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在《水油分離》實驗中,王亞平將裝有水和油的瓶子搖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勻地混在了一起,這一現象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為分子熱運動是 。 12.[新情境·安全與健康]在疫情防控中,我國啟動了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體現了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關愛。小剛在接種疫苗過程中,能聞到醫護人員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氣味,這是 現象;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選填“引力”或“斥力”)。 13.宏觀熱現象用微觀的分子動理論去分析,常常會得到全新的認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的汽化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分子運動越快,“外逃”到空氣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變成水蒸氣屬于升華現象,冰塊內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運動,一段時間后,冰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氣中了C.氣體能夠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D.固體或液體物質不會自動縮小體積說明組成它們的分子間不存在引力14.每年3月份,河源市連平縣的鷹嘴桃花競相開放,花香清淡,讓人心曠神怡。下列詩句或諺語中與上述加點文字描述情景物理原理不同的是( )A.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B.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C.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D.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15.為了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小明在實驗室用兩個鉛柱做實驗,如圖所示,鉛柱A和鉛柱B所受的重力均為2 N,兩個鉛柱接觸面的面積為3 cm2,當懸掛重物所受的重力為20 N時,兩個鉛柱沒有被拉開。于是,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小華觀測到該實驗室的大氣壓為1×105 Pa,于是她認為兩個鉛柱之所以沒被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利用所學知識和上述數據可得鉛柱B所受的大氣壓力為 N,小明做的鉛柱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2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學生版.docx 13.2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