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專題訓練:曲線運動(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5·惠來模擬)如圖所示,籃球從同一高度先后拋出后均直接落入籃筐,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籃球先后兩次( )A.入籃前運動的時間相同 B.入籃前時的速度相同C.入籃前運動的速度變化率相同 D.入籃前時重力做功的功率相同2.(2025·邵陽模擬)如圖所示,在磁感應強度大小B,方向水平向里的勻強磁場中,有一根長L的豎直光滑絕緣細桿MN,細桿頂端套有一個質量m電荷量的小環。現讓細桿以恒定的速度沿垂直磁場方向水平向右勻速運動,同時釋放小環(豎直方向初速度為0),小環最終從細桿底端飛出,重力加速度為,關于小環在桿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環的軌跡是條直線B.洛倫茲力對小環做負功C.小環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D.小環在絕緣桿上運動時間為3.(2025·邵陽模擬)打羽毛球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如圖所示是羽毛球從左往右飛行的軌跡圖,圖中A、B為同一軌跡上等高的兩點,P為該軌跡的最高點,則羽毛球在該軌跡上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B兩點的動能相等B.AP段重力的沖量小于PB段重力的沖量C.整個飛行過程中經過P點時的速度最小D.在PB下落階段,羽毛球加速度的豎直分量大于重力加速度值4.(2025·長沙模擬)如圖所示,彈珠發射器(可視為質點)固定于足夠高的支架頂端,支架沿著與豎直墻壁平行的方向以速度v1水平運動,同時彈珠發射器可在水平面內沿不同方向發射相對發射器速度大小為v2(v2>v1)的彈珠。彈珠從發射到擊中墻壁的過程中水平方向位移為x,豎直方向位移為y。已知發射器到墻壁的垂直距離為L,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最小值為 B.x的最小值為C.y的最小值為 D.y的最小值為5.(2025·廣西壯族自治區模擬)2025年3月21日,在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世錦賽男子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翊鳴獲得銀牌。如圖所示,某次訓練中,運動員從左側高坡的點滑下,再從斜坡上的點,以的初速度沿與斜坡成方向飛出,在空中完成規定動作后落在斜坡上的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研究運動員空中姿態時可將其視為質點B.運動員在空中飛行時,相同時間內速度變化量不同C.運動員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為D.運動員落到點時的速度方向與方向垂直6.(2025·深圳模擬)某種型號的滾筒洗衣機的滾筒截面是直徑為525mm的圓,如圖所示,a、c位置分別為最低和最高點,b、d位置與圓心等高。洗衣機以800r/min的轉速脫水時,有一玩具隨滾筒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玩具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玩具在b、d兩處的向心力相同B.玩具在b、d兩處的摩擦力相同C.減小洗衣機轉速脫水效果會更好D.玩具在c處時洗衣機對地面的壓力大于玩具在a處時洗衣機對地面的壓力7.(2025·濱州模擬)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圓環豎直放置,兩個質量均為m的可視為質點的小球套在圓環上,靜止在A、B兩點處,可隨著圓環繞過圓心的豎直軸OO'旋轉。A、B連線過圓心且與豎直方向成37°角,兩小球與圓環接觸面上的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圓環角速度從零開始緩慢增大的過程中( )A.兩小球所受的摩擦力隨角速度的不斷增大而增大B.B處的小球先相對圓環開始滑動C.當B處的小球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時,圓環的角速度為D.當圓環角速度為ω0時,A處的小球恰好開始滑動,此時A處的小球所受的支持力為15mω02R8.(2025·靖遠模擬)在某次無人機編隊實飛實投保障演練中,一架水平勻速飛行的無人機將一物資相對無人機由靜止釋放,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則該物資( )A.可能做直線運動 B.可能做圓周運動C.做變加速運動 D.做勻變速運動9.(2025·浙江模擬)雜技表演中,為了提高觀賞性,摩托車手設計沿如圖所示圓錐面的內壁做圓周運動,運動半徑為R,(假設摩托車視為質點)則( )A.摩托車越重越不容易實現圓錐面的內壁做圓周運動B.摩托車無法實現圓錐面的內壁做圓周運動C.摩托車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需要滿足D.摩托車做圓周運動時車胎橡膠與圓錐內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10.(2025·諸暨模擬)如圖所示,兩根長均為L的輕繩a和b固定在質量為m的小球上,輕繩a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點,AB為豎直線,輕繩b的另一端系有輕質小環c,小環c套在豎直光滑桿CD上。情境一:豎直桿CD緩慢右移,使輕繩a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7°;情境二:豎直桿CD繞豎直線AB做勻速圓周運動,使輕繩a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7°。已知小球可看作質點,sin37°=0.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情境一中,輕繩a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mgB.在情境一中,輕繩b對小球的拉力大小為C.在情境二中,轉動轉速越大,輕繩a對小球的拉力越大D.在情境二中,轉動角速度為,輕繩b對小球的拉力為011.(2025·溫州模擬)如圖所示是一種投彈式干粉消防車。某次滅火行動中,消防車出彈口到高樓水平距離,發射滅火彈的初速度與水平面夾角,且滅火彈恰好垂直射入建筑玻璃窗。已知滅火彈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則滅火彈在空中運動的軌跡長度最接近于( )A.13m B.14m C.15m D.20m12.(2025·西城模擬)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繩上端懸于P點,下端拴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繩的拉力大小等于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等于C.小球轉動一周,繩拉力的沖量等于0D.小球轉動一周,重力的沖量等于13.(2025·長沙模擬)從一傾角θ=30°的斜面頂端拋出一個小球,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α=45°,在斜面底端放置一足夠長的豎直擋板,小球拋出后直接打到擋板,反彈后垂直打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小球與擋板的碰撞為彈性碰撞,即垂直擋板方向的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反向,豎直方向速度不變,則與擋板碰撞一次后打在斜面上的落點與拋出點的距離是( )A. B. C. D.14.(2025·湖南模擬)我國的風洞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圖所示,在某次風洞實驗中,一質量為m的輕質小球,在恒定的風力作用下先后以相同的速度大小v經過a、b兩點,速度方向與a、b連線的夾角α、β均為45°。已知a、b連線長為L,小球的重力忽略不計。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風力方向與a、b連線平行 B.所用時間為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 D.風力大小為15.(2025·白銀模擬)運動員從點以一定的速度水平飛出后做平拋運動,在空中飛行后,落在斜坡上的點,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斜坡的傾角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運動員經過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A. B. C. D.二、非選擇題16.(2025·廣西壯族自治區模擬)某實驗小組利用手機物理工坊(Phyphox)探究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的影響因素。該小組先探究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步驟如下:①將自行車倒置,并將手機固定在自行車后輪上;②打開手機物理工坊,選擇向心加速度測量功能,轉動后輪;③改變手機在自行車后輪上固定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④利用手機物理工坊得到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如圖(b)和圖(c)所示。(1)探究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利用的科學思想方法是_____;A.等效替代 B.控制變量 C.微小量放大(2)作圖像,得到圖(b),可以初步得到結論:轉動半徑一定時, ;(3)改變自變量,作圖像,得到圖(c),圖中A、B兩次實驗中,轉動半徑 (選填“>”“=”或“<”)。17.(2025·廣州模擬)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兩個必做實驗的部分步驟,請完成實驗操作和計算。(1)如圖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使光源、透鏡、濾光片、單縫、雙縫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軸線上,使單縫與雙縫 ,二者間距約2~5cm。若實驗中觀察到單色光的干涉條紋后,撤掉濾光片,則會在毛玻璃屏上觀察到 。若測量單色光波長時發現條紋太密,難以測量,可以采用的改善辦法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A.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B.增大單縫到雙縫的距離C.增大雙縫間距(2)右圖為“探究向心力大小與半徑、角速度、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在小球質量和轉動半徑相同,塔輪皮帶套在左、右兩個塔輪的半徑之比為2∶1的情況下,逐漸加速轉動手柄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勻速轉動,此時左、右兩側露出的標尺格數之比為 。其他條件不變,若增大手柄的轉速,則左、右兩標尺的格數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兩標尺格數的比值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8.(2025·濰坊模擬)如圖甲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內壁光滑的豎直軌道D,軌道由圓心角為的圓弧軌道和傾角為的足夠長直軌道連接而成,圓弧軌道左端與地面相切。一質量為2m的小球A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P點,P點到地面的距離也為l,其正下方處有一釘子,另一小球B與輕質彈簧連接,靜置于地面上。初始時輕繩拉至水平位置,現由靜止釋放小球A,輕繩碰到釘子后恰好斷裂。時小球A與正前方彈簧接觸,時與彈簧分離;從到時間內,小球B運動的距離為,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小球A與彈簧接觸過程中,A、B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整個過程中系統沒有機械能損失,重力加速度為g。求:(1)輕繩的最大張力;(2)彈簧壓縮量的最大值(用、表示);(3)若,,小球B以一定的速度從圓弧上端沿切向飛出,試通過計算分析小球B能否按原路返回圓弧軌道?19.(2025·濱州模擬)觀察發現青蛙豎直向上起跳,跳起的最大高度為。一長木板靜止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質量為。一質量為的青蛙靜止蹲在長木板的左端。青蛙向右上方第一次跳起,恰好落至長木板右端且立刻相對木板靜止。青蛙繼續向右上方第二次跳起,落到地面。青蛙第三次從地面向右上方起跳并落地。三次向右上方跳躍過程都恰能使青蛙相對地面水平位移最大。木板的厚度不計。已知每次起跳青蛙做功相同,起跳與著陸過程時間極短,青蛙可看作質點,忽略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求:(1)每次青蛙起跳做的功;(2)青蛙第三次向右上方跳躍的水平距離;(3)若長木板的長度為,青蛙第二次向右上方起跳的水平位移(用木板長度表示);(4)長木板的長度與的關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1)B(2)向心加速度隨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3)17.【答案】(1)平行;明暗相間的彩色條紋;A(2)1∶4;變多;不變18.【答案】(1)(2)(3)能19.【答案】(1)(2)(3)(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