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啟明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啟明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資源簡介

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啟明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1.(2024八上·榮縣月考)下面哪個部位最接近1cm(  )
A.成人食指指甲的寬度 B.成人拳頭的寬度
C.成人褲帶的寬度 D.成人眉毛的長度
【答案】A
【知識點】長度的估測
【解析】【解答】A.成年人食指指甲的寬度在1cm左右,故A符合題意;
B.成年人拳頭的寬度在10c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
C.成人褲帶的寬度在3c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
D.成人眉毛的長度在4c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根據常見物體的長度,結合實際數據,判斷長度合理的物體。
2.(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應先觀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測量時只能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讀起
C.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D.記錄時,必須在數字后面加上單位
【答案】B
【知識點】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
A、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觀察并明確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不符合題意;
B、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符合題意;
C、測量長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符合題意;
D、長度測量的最終結果要有單位.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規則:(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損;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時:①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時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據要寫單位.
3.(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下列記錄中正確的是(  )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答案】C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
【解析】【解答】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測量結果應準確到1mm,還應再估讀一位。
A、測量結論24.3cm,準確到1cm,故A錯誤;
B.由得,準確到dm,即分度值為1dm,故B錯誤;
C.由得,記錄結果準確到1mm,故C正確;
D.由得,準確到1cm,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2024八上·榮縣月考)甲、乙兩列火車,以甲車為參照物,得出乙車向東運動的結論,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的運動情況是(  )
A.向東運動 B.向西運動
C.靜止不動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D
【知識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解析】【解答】甲為參照物,以向東運動。甲的運動狀態位置,因此有三種情況,當甲是靜止的,乙相對地面向東運動;甲向東運動,乙相對地面也向東運動,但比甲的速度大;甲向西運動,乙相對地面保持靜止。所以乙車的運動狀態有多種,可能向東,向西也可能靜止。D正確,ABC錯誤
綜上選D
【分析】物體相對運動:物體與參照物運動狀態不一致,所以物體相對參照物運動,物體與參照物運動狀態不一致,所以物體相對參照物靜止。本題中假設甲的運動狀態,根據甲乙的相對運動,推斷乙的運動情況。
5.(2024八上·榮縣月考)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首歌,其中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山兩岸走”選擇的參照物是(  )
A.竹排 B.水 C.岸 D.青山
【答案】A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當感覺到原本靜止的青山在向后移動,是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結合場景,“青山兩岸走”是以小竹排為參照物,因為小竹排在前進,青山相對于竹排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青山看起來就像在向后移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時,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
6.(2024八上·榮縣月考)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
A.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聲
B.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
C.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
D.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解析】【解答】解:由于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偵察兵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能更早的聽到敵人騎兵的活動情況,從而及早的發現敵情.
這個現象說明了:①振動的物體可以發聲,②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③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快;
只有C選項的解釋有誤,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古代的偵察兵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從而能夠及早的發現敵人的活動情況,是利用了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據此進行解答. 
7.(2024八上·榮縣月考)三峽大壩剛竣工時,經過超聲波檢測,無一結構性裂縫。超聲波探傷儀發出超聲波時,人耳不能察覺,原因是超聲波( )
A.速度太快 B.響度太小 C.頻率太高 D.頻率太低
【答案】C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解答】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超聲波的頻率在20000Hz以上,超出了人的聽覺范圍,因此人耳不能察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超聲波的頻率超過20000Hz,人耳不能聽到。
8.(2024八上·榮縣月考)觀察如圖所示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圖中,房子的煙向左飄,則風向左吹;甲車的旗子與風向相同,則甲車運動狀態有三種可能:向右運動、靜止、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速;乙車旗向右飄,則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根據旗子飄動方向和煙的方向,判斷運動狀況。
9.(2024八上·榮縣月考)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  )
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
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
【答案】C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是在人耳處減弱的;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的;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
故答案為:C。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
10.(2024八上·榮縣月考)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的速度之比為3:1,所用時間之比為1:2,則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 )
A.1︰6 B.6︰1 C.3︰2 D.2︰3
【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利用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之比,利用,計算路程之比:,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根據s=vt,計算路程,再計算路程比值。
11.(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對同一書本的長度測量了5次,結果分別是:18.40cm、18.42cm、18.74cm、18.43cm、18.41cm,則這本書的長度應該取(  )
A.18.42cm B.18.40cm C.18.43cm D.18.415cm
【答案】A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五組數據中18.74cm與其它數據相差較大,是錯誤的,應該舍棄。計算四組數據的平均值,以減小誤差,則這本書的長度為: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根據多次測量的數據,差距較大的數據是錯誤的,計算正確數據的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12.(2024八上·榮縣月考)龜和兔在路程為s0的一段平直賽道上進行賽跑競技比賽,它們賽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和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比兔先到達比賽的終點
C.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總是比龜跑得快
D.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D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
【解析】【解答】A.由圖像可知,龜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路程隨時間均勻增加,做勻速直線運動;兔在比賽過程中先靜止,然后運動,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龜到達終點用時 t1,兔到達終點用時 t2,t1 大于 t2,所以兔比龜先到達比賽的終點,故B錯誤;
C.比賽過程中,在 0 - t2 時間段內,兔靜止不動,龜在前進,此時龜比兔快;在 t2 之后,兔運動的速度大于龜,但不能說兔總是比龜快,故C錯誤;
D.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龜的平均速度為 v龜 =,兔的平均速度為 v兔 =,t1 大于 t2,所以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從圖像中提取相關信息,結合速度的知識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判斷。
13.(2024八上·榮縣月考)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圖所示, 同學們聽到的聲音(  )
A.音色不變
B.音調變了
C.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
D.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
【解析】【解答】ABC.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時,空氣柱振動產生聲音,用剪刀剪短吸管,管內空氣柱長度變短,振動頻率變快,音調變高,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D.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后排同學與吸管距離較遠,響度會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發聲體的長度改變,頻率改變,音調改變。
14.(2024八上·榮縣月考)關于聲音的利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在開闊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時,回聲起到了增強原聲的作用
C.利用聲吶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D.利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D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回聲測距離的應用;音色;聲與能量
【解析】【解答】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
B.在開闊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時,由于周圍沒有反射聲音的物體,不能產生回聲,故B錯誤;
C.在地月之間有一段真空地帶,真空不能傳聲,不能用聲吶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故C錯誤;
D.利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是聲波能夠傳遞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不同發聲體音色不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反射需要障礙物,利用聲音做某事,是聲音傳遞能量。
15.(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圖象表示物體運動規律,圖中表示同一運動規律的是(  )
A.甲圖和丙圖 B.甲圖和丁圖 C.乙圖和丙圖 D.乙圖和丁圖
【答案】C
【知識點】時間速度路程的圖像分析
【解析】【解答】甲是s-t圖像,圖線不隨時間變化,是靜止狀態,乙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是勻速直線運動;丙中,是v-t圖線,和時間軸平行時,速度保持不變,是勻速直線運動;丁中,速度隨時間增大而增大,是變速運動,其中乙和丙都表示勻速直線運動,運動方式相同,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路程隨時間不變,是靜止狀態; 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不變;速度隨時間變化,是變速運動。
16.(2024八上·榮縣月考)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的是(  )
A.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安裝消聲器 B.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幕墻
C.在學校附近安裝喇叭禁鳴標志 D.機場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頭盔
【答案】B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A、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A不符合題意;
B、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幕墻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B符合題意;
C、在學校附近安裝喇叭禁鳴標志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C不符合題意;
D、機場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頭盔是在人耳接收處減弱噪聲,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控制噪聲的聲源、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接收處減弱噪聲。
17.(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四次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得到的測量結果分別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測量中存在錯誤的數據是   ,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
【答案】3.58cm;3.62cm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
【解析】【解答】3.56cm與.62cm,3.63cm,3.61這三個數相比,測量結果偏差小,所以其中錯誤的數據是3.58cmcm.
物體長度為3.62cm+3.63cm+3.61cm/3=3.62cm。
故答案為:3.58cm;3.62cm.
【分析】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去掉出現錯誤的數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與測量數值位數一樣,這樣更接近物體長度真實值.
18.(2024八上·榮縣月考)孫敏在一篇日記中寫道:“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我騎著自行車行駛在寬闊的大道上,兩邊的樹木不斷地往后退去,……學校敞開著大門,兩旁的立柱像舉起的雙臂向我迎來。”在這段話中“太陽升起”的參照物是   ;“自行車行駛”的參照物是   ;“樹木往后退”的參照物是   ;“立柱向我迎來”的參照物是   。
【答案】地面;樹木;自行車;自己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描述太陽運動,應以太陽之外的其他物體作為參照物,是以地面作為參照物,太陽有位置變化;
自行車行駛,自行車相對于樹木,位置發生了變化,則參照物是樹木。
樹木往后退,樹木相對于自行車,位置發生了變化,則樹木是運動的,參照物是自行車。
“立柱向我迎來”,立柱相對于自己,有位置變化,則立柱是運動的,參照物是自己。故第1空填:地面;第2空填:樹木;第3空填:自行車;第4空填:自己。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運動的。
19.(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郊游時,用半小時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時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   km/h,中間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   km/h,后30min的平均速度是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最后一空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4;0;5;0.83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他用半小時走完2km的路程,計算平均速度;
休息半小時,路程為零,平均速度為零;
后30min走的路程2.5km,計算平均速度:,
根據全程的總路程和時間,故平均速度.故第1空填:4;第2空填:0;第3空填:5;第4空填:0.83。
【分析】根據,計算不同時間段的速度;利用總路程和總時間,計算平均速度。
20.(2024八上·榮縣月考)樂音具有三個特性,反映聲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聲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們能把不同的樂音區分開,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   .人們通常說女子的聲音比較尖,是指聲音的   高。
【答案】音調;響度;音色;音調
【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響度及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
【解析】【解答】樂音具有三要素,音調反映聲音的高低,響度反映聲音的大小,不同發聲體具有不同的音色;
女子的聲音通常比較尖,是指聲音的音調高。故第1空填:音調;第2空填:響度;第3空填:音色;第4空填:音調。
【分析】聲音的高度是音調;聲音的大小是響度;聲音的特色,是音色。
21.(2024八上·榮縣月考)中國傳統中醫用“望、聞、問、切”四診法檢查病人,其中“聞”就是   的意思,它利用的是聲波能傳遞   ;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細器械,它利用的是聲波能傳遞   。
【答案】聽;信息;能量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聲與信息;聲與能量
【解析】【解答】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中醫中的“聞”,是指醫生通過聽聲音,來判斷病人的病情,是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細器械,是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第1空填:聽;第2空填:信息;第3空填:能量。【分析】通過聲音得知某事,是聲音傳遞信息;通過聲音做某事,是聲音傳遞能量。
22.(2024八上·榮縣月考)小冬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   而發聲;小冬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二胡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的耳中的.
【答案】振動;音調;空氣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解析】【解答】解:用弓拉動琴弦,琴弦會振動而發聲;
當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時,琴弦振動的快慢會不一樣,所以變聲音的音調就會發生變化;
琴弦發出的聲音會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
故答案為:振動;音調;空氣.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
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進行分析解答.
23.(2024八上·榮縣月考)如圖1所示,用甲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用乙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如圖2所示是某種機械表的實物圖,圖中記錄的時間是   s。
【答案】2.4;2.40;337.5
【知識點】時間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圖中,甲刻度尺最小1格長1cm,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讀數時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根據物體對應的位置,物體長度為:L=9.0cm-6.6cm=2.4cm;
圖中,乙刻度尺1cm之間有10小格,則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根據物體對應的位置,測量長度為
L=8.40cm-6.00cm=2.40cm;
圖2中,在停表的小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5超半格,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則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為t=5min37.5s=337.5s。故第1空填:2.4;第2空填:2.40;第3空填:337.5。
【分析】根據物體對應刻度尺的位置,測量長度;根據秒表的分鐘指針和秒鐘指針的位置,測量時間。
24.(2024八上·榮縣月考)1989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其中第七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不受噪聲污染的義務,有對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的權力。”“第三十五條規定”使用家用電器、樂器和在室內開展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干擾他人。“你認為你所在的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哪些”?列舉二種。噪聲危害極大,就你學校主要噪聲,提出減弱噪聲的三種方法。
【答案】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同學上課的大聲說話、亂打桌子、椅子的聲音。聲源處減小噪聲,禁止大聲喧嘩,嬉戲打鬧;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關閉門窗,人耳處減小噪聲,捂住耳朵。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同學上課的大聲說話干擾上課,亂打桌子、椅子的聲音。聲源處減小噪聲,禁止大聲喧嘩,嬉戲打鬧;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關閉門窗,人耳處減小噪聲,捂住耳朵。
【分析】阻止噪聲的方法有:阻止聲源產生聲音,阻斷聲音的傳播,在人耳處控制噪聲。
25.(2024八上·榮縣月考)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根據這一現象,你可以提出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答案】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解析】【解答】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生了振動,而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因此可以提出的問題是: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分析】通過敲擊一個音叉,另一個音叉振動,可以探究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26.(2024八上·榮縣月考)為了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小明按圖完成了如下實驗。
(1)按照實驗過程,請補全數據記錄及處理:
路段 距離s/cm 運動時間t/s 平均速度v/(m·s-1)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填“越來越快”或“越來越慢”);
(2)該實驗的原理是   ;
(3)斜面選擇的坡度不能過大,以免   。
【答案】(1)0.2;50.0;1;0.5;0.3;越來越快
(2)
(3)來不及計時
【知識點】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時,
(1)根據路程和時間,AB段的平均速度:
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BC段的距離sBC=60.0cm-10.0cm=50.0cm,
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
則,
AC段的平均速度:
可知,則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
(3)若斜面坡度過大,小車下滑速度較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很短,來不及計時,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分析】(1)根據,計算小車的速度;并比較速度大小;
(2)測量速度的原理是;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下滑越快,測量時間不方便。
(1)[1]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
[2][3][4]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BC段的距離
sBC=60.0cm-10.0cm=50.0cm
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

[5]AC段的平均速度
[6]通過以上計算可知,因此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
(3)若斜面坡度過大,小車下滑速度較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很短,來不及計時,因此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27.(2024八上·榮縣月考)小蘭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的振動時,猜測: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列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
控制條件編號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長度(m) 琴弦的橫截面積(mm2)
A 鋼 20 0.3
B 鋼 20 0.7
C 尼龍絲 30 0.5
D 銅 40 0.5
E 尼龍絲 40 0.5
(1)如果小蘭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你認為她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   的琴弦;(只填寫字母代號)
(2)如果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你認為應選編號為   的琴弦;
(3)如果弦探究發聲的音調與材料的關系,應選編號為    的琴弦;
(4)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們保持不變,進而尋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說出物理中用到這種實驗方法的名稱:   。
【答案】(1)AB
(2)CE
(3)DE
(4)控制變量法
【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物理學方法
【解析】【解答】探究音調高度的影響因素時,
(1)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材料和長度一樣,橫截面積不同,應選用編號為A、B琴弦;
(2)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樣,弦的長度不同,應選用編號為C、E琴弦;
(3)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橫截面積和長度一樣,弦的材料不同,應該選用編號為D、E琴弦;
(4)上述探究過程中,只改變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其它影響因素保持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分析】(1)探究音調和粗細的關系,保持發聲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粗細不同;
(2)探究音調和發聲體的長度的關系,保持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
(3)探究音調和發聲體材料的關系,保持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
(4)探究物理量的影響因素時,需要改變被探究的物理量,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是控制變量法。
(1)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材料和長度一樣,弦的橫截面積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A、B琴弦。
(2)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樣,弦的長度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C、E琴弦。
(3)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橫截面積和長度一樣,弦的材料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D、E琴弦。
(4)上述探究過程中,只改變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其它影響因素保持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28.(2024八上·榮縣月考)隨著時代的變遷,地鐵在眾多的出行方式中,成為一種人們比較青睞的選擇。無錫地鐵二號線于2014年12月28日順利通車,無錫市民出行將更加便利。無錫地鐵二號線全長約27公里,從梅園開源寺到安鎮的部分運行時刻表如下所示:
時間 梅園開源寺 三陽廣場 東亭 安鎮
到站時間   06∶47 06∶56 07∶17
發車時間 06∶32 06∶48 06∶57  
里程/km 0 10 ? 27
(1)一列列車由梅園開源寺駛往安鎮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2)若該列車從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平均速度為40km/h,則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里程為多少?
【答案】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開源寺駛往安鎮的全程的時間t=07∶17-06∶32=45min=0.75h
全程的路程為27km,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2)從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行駛時間:t'=06∶56-06∶32=24min=0.4h
通過的路程為:s'=vt'=40km/h×0.4h=16km
答:(1)一列列車由梅園開源寺駛往安鎮全程的平均速度為36km/h;
(2)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里程為16k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速度;
(2)根據s=vt,計算列車通過的路程。
1 / 1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啟明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1.(2024八上·榮縣月考)下面哪個部位最接近1cm(  )
A.成人食指指甲的寬度 B.成人拳頭的寬度
C.成人褲帶的寬度 D.成人眉毛的長度
2.(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應先觀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測量時只能從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讀起
C.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D.記錄時,必須在數字后面加上單位
3.(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下列記錄中正確的是(  )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4.(2024八上·榮縣月考)甲、乙兩列火車,以甲車為參照物,得出乙車向東運動的結論,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乙車的運動情況是(  )
A.向東運動 B.向西運動
C.靜止不動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5.(2024八上·榮縣月考)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首歌,其中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山兩岸走”選擇的參照物是(  )
A.竹排 B.水 C.岸 D.青山
6.(2024八上·榮縣月考)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
A.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聲
B.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
C.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
D.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
7.(2024八上·榮縣月考)三峽大壩剛竣工時,經過超聲波檢測,無一結構性裂縫。超聲波探傷儀發出超聲波時,人耳不能察覺,原因是超聲波( )
A.速度太快 B.響度太小 C.頻率太高 D.頻率太低
8.(2024八上·榮縣月考)觀察如圖所示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
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
9.(2024八上·榮縣月考)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  )
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
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
10.(2024八上·榮縣月考)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的速度之比為3:1,所用時間之比為1:2,則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 )
A.1︰6 B.6︰1 C.3︰2 D.2︰3
11.(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對同一書本的長度測量了5次,結果分別是:18.40cm、18.42cm、18.74cm、18.43cm、18.41cm,則這本書的長度應該取(  )
A.18.42cm B.18.40cm C.18.43cm D.18.415cm
12.(2024八上·榮縣月考)龜和兔在路程為s0的一段平直賽道上進行賽跑競技比賽,它們賽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和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龜比兔先到達比賽的終點
C.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總是比龜跑得快
D.在完成s0賽段的比賽中,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
13.(2024八上·榮縣月考)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圖所示, 同學們聽到的聲音(  )
A.音色不變
B.音調變了
C.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
D.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14.(2024八上·榮縣月考)關于聲音的利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在開闊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時,回聲起到了增強原聲的作用
C.利用聲吶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D.利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15.(2024八上·榮縣月考)用圖象表示物體運動規律,圖中表示同一運動規律的是(  )
A.甲圖和丙圖 B.甲圖和丁圖 C.乙圖和丙圖 D.乙圖和丁圖
16.(2024八上·榮縣月考)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的是(  )
A.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安裝消聲器 B.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幕墻
C.在學校附近安裝喇叭禁鳴標志 D.機場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頭盔
17.(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四次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得到的測量結果分別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測量中存在錯誤的數據是   ,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
18.(2024八上·榮縣月考)孫敏在一篇日記中寫道:“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我騎著自行車行駛在寬闊的大道上,兩邊的樹木不斷地往后退去,……學校敞開著大門,兩旁的立柱像舉起的雙臂向我迎來。”在這段話中“太陽升起”的參照物是   ;“自行車行駛”的參照物是   ;“樹木往后退”的參照物是   ;“立柱向我迎來”的參照物是   。
19.(2024八上·榮縣月考)某同學郊游時,用半小時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時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   km/h,中間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   km/h,后30min的平均速度是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最后一空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0.(2024八上·榮縣月考)樂音具有三個特性,反映聲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聲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們能把不同的樂音區分開,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   .人們通常說女子的聲音比較尖,是指聲音的   高。
21.(2024八上·榮縣月考)中國傳統中醫用“望、聞、問、切”四診法檢查病人,其中“聞”就是   的意思,它利用的是聲波能傳遞   ;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細器械,它利用的是聲波能傳遞   。
22.(2024八上·榮縣月考)小冬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   而發聲;小冬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二胡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的耳中的.
23.(2024八上·榮縣月考)如圖1所示,用甲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用乙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   cm。如圖2所示是某種機械表的實物圖,圖中記錄的時間是   s。
24.(2024八上·榮縣月考)1989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其中第七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不受噪聲污染的義務,有對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的權力。”“第三十五條規定”使用家用電器、樂器和在室內開展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干擾他人。“你認為你所在的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哪些”?列舉二種。噪聲危害極大,就你學校主要噪聲,提出減弱噪聲的三種方法。
25.(2024八上·榮縣月考)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根據這一現象,你可以提出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26.(2024八上·榮縣月考)為了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小明按圖完成了如下實驗。
(1)按照實驗過程,請補全數據記錄及處理:
路段 距離s/cm 運動時間t/s 平均速度v/(m·s-1)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填“越來越快”或“越來越慢”);
(2)該實驗的原理是   ;
(3)斜面選擇的坡度不能過大,以免   。
27.(2024八上·榮縣月考)小蘭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的振動時,猜測: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列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
控制條件編號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長度(m) 琴弦的橫截面積(mm2)
A 鋼 20 0.3
B 鋼 20 0.7
C 尼龍絲 30 0.5
D 銅 40 0.5
E 尼龍絲 40 0.5
(1)如果小蘭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你認為她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   的琴弦;(只填寫字母代號)
(2)如果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你認為應選編號為   的琴弦;
(3)如果弦探究發聲的音調與材料的關系,應選編號為    的琴弦;
(4)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們保持不變,進而尋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說出物理中用到這種實驗方法的名稱:   。
28.(2024八上·榮縣月考)隨著時代的變遷,地鐵在眾多的出行方式中,成為一種人們比較青睞的選擇。無錫地鐵二號線于2014年12月28日順利通車,無錫市民出行將更加便利。無錫地鐵二號線全長約27公里,從梅園開源寺到安鎮的部分運行時刻表如下所示:
時間 梅園開源寺 三陽廣場 東亭 安鎮
到站時間   06∶47 06∶56 07∶17
發車時間 06∶32 06∶48 06∶57  
里程/km 0 10 ? 27
(1)一列列車由梅園開源寺駛往安鎮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2)若該列車從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平均速度為40km/h,則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里程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長度的估測
【解析】【解答】A.成年人食指指甲的寬度在1cm左右,故A符合題意;
B.成年人拳頭的寬度在10c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
C.成人褲帶的寬度在3c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
D.成人眉毛的長度在4c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根據常見物體的長度,結合實際數據,判斷長度合理的物體。
2.【答案】B
【知識點】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
A、使用刻度尺之前,首先要觀察并明確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不符合題意;
B、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符合題意;
C、測量長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符合題意;
D、長度測量的最終結果要有單位.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規則:(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損;③分度值是多少;
(2)使用時:①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時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據要寫單位.
3.【答案】C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
【解析】【解答】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測量結果應準確到1mm,還應再估讀一位。
A、測量結論24.3cm,準確到1cm,故A錯誤;
B.由得,準確到dm,即分度值為1dm,故B錯誤;
C.由得,記錄結果準確到1mm,故C正確;
D.由得,準確到1cm,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答案】D
【知識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解析】【解答】甲為參照物,以向東運動。甲的運動狀態位置,因此有三種情況,當甲是靜止的,乙相對地面向東運動;甲向東運動,乙相對地面也向東運動,但比甲的速度大;甲向西運動,乙相對地面保持靜止。所以乙車的運動狀態有多種,可能向東,向西也可能靜止。D正確,ABC錯誤
綜上選D
【分析】物體相對運動:物體與參照物運動狀態不一致,所以物體相對參照物運動,物體與參照物運動狀態不一致,所以物體相對參照物靜止。本題中假設甲的運動狀態,根據甲乙的相對運動,推斷乙的運動情況。
5.【答案】A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當感覺到原本靜止的青山在向后移動,是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結合場景,“青山兩岸走”是以小竹排為參照物,因為小竹排在前進,青山相對于竹排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青山看起來就像在向后移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時,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
6.【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解析】【解答】解:由于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偵察兵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能更早的聽到敵人騎兵的活動情況,從而及早的發現敵情.
這個現象說明了:①振動的物體可以發聲,②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③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快;
只有C選項的解釋有誤,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古代的偵察兵把耳朵貼在地面上,從而能夠及早的發現敵人的活動情況,是利用了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據此進行解答. 
7.【答案】C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解答】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超聲波的頻率在20000Hz以上,超出了人的聽覺范圍,因此人耳不能察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超聲波的頻率超過20000Hz,人耳不能聽到。
8.【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圖中,房子的煙向左飄,則風向左吹;甲車的旗子與風向相同,則甲車運動狀態有三種可能:向右運動、靜止、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速;乙車旗向右飄,則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根據旗子飄動方向和煙的方向,判斷運動狀況。
9.【答案】C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是在人耳處減弱的;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的;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
故答案為:C。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
10.【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利用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之比,利用,計算路程之比:,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根據s=vt,計算路程,再計算路程比值。
11.【答案】A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解析】【解答】根據題意,五組數據中18.74cm與其它數據相差較大,是錯誤的,應該舍棄。計算四組數據的平均值,以減小誤差,則這本書的長度為: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根據多次測量的數據,差距較大的數據是錯誤的,計算正確數據的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12.【答案】D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
【解析】【解答】A.由圖像可知,龜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路程隨時間均勻增加,做勻速直線運動;兔在比賽過程中先靜止,然后運動,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龜到達終點用時 t1,兔到達終點用時 t2,t1 大于 t2,所以兔比龜先到達比賽的終點,故B錯誤;
C.比賽過程中,在 0 - t2 時間段內,兔靜止不動,龜在前進,此時龜比兔快;在 t2 之后,兔運動的速度大于龜,但不能說兔總是比龜快,故C錯誤;
D.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龜的平均速度為 v龜 =,兔的平均速度為 v兔 =,t1 大于 t2,所以兔比龜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從圖像中提取相關信息,結合速度的知識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判斷。
13.【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
【解析】【解答】ABC.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時,空氣柱振動產生聲音,用剪刀剪短吸管,管內空氣柱長度變短,振動頻率變快,音調變高,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
D.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后排同學與吸管距離較遠,響度會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發聲體的長度改變,頻率改變,音調改變。
14.【答案】D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回聲測距離的應用;音色;聲與能量
【解析】【解答】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
B.在開闊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時,由于周圍沒有反射聲音的物體,不能產生回聲,故B錯誤;
C.在地月之間有一段真空地帶,真空不能傳聲,不能用聲吶探測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故C錯誤;
D.利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是聲波能夠傳遞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不同發聲體音色不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反射需要障礙物,利用聲音做某事,是聲音傳遞能量。
15.【答案】C
【知識點】時間速度路程的圖像分析
【解析】【解答】甲是s-t圖像,圖線不隨時間變化,是靜止狀態,乙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是勻速直線運動;丙中,是v-t圖線,和時間軸平行時,速度保持不變,是勻速直線運動;丁中,速度隨時間增大而增大,是變速運動,其中乙和丙都表示勻速直線運動,運動方式相同,C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路程隨時間不變,是靜止狀態; 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不變;速度隨時間變化,是變速運動。
16.【答案】B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A、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A不符合題意;
B、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幕墻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B符合題意;
C、在學校附近安裝喇叭禁鳴標志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C不符合題意;
D、機場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頭盔是在人耳接收處減弱噪聲,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控制噪聲的聲源、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接收處減弱噪聲。
17.【答案】3.58cm;3.62cm
【知識點】長度及其測量
【解析】【解答】3.56cm與.62cm,3.63cm,3.61這三個數相比,測量結果偏差小,所以其中錯誤的數據是3.58cmcm.
物體長度為3.62cm+3.63cm+3.61cm/3=3.62cm。
故答案為:3.58cm;3.62cm.
【分析】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去掉出現錯誤的數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與測量數值位數一樣,這樣更接近物體長度真實值.
18.【答案】地面;樹木;自行車;自己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描述太陽運動,應以太陽之外的其他物體作為參照物,是以地面作為參照物,太陽有位置變化;
自行車行駛,自行車相對于樹木,位置發生了變化,則參照物是樹木。
樹木往后退,樹木相對于自行車,位置發生了變化,則樹木是運動的,參照物是自行車。
“立柱向我迎來”,立柱相對于自己,有位置變化,則立柱是運動的,參照物是自己。故第1空填:地面;第2空填:樹木;第3空填:自行車;第4空填:自己。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運動的。
19.【答案】4;0;5;0.83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他用半小時走完2km的路程,計算平均速度;
休息半小時,路程為零,平均速度為零;
后30min走的路程2.5km,計算平均速度:,
根據全程的總路程和時間,故平均速度.故第1空填:4;第2空填:0;第3空填:5;第4空填:0.83。
【分析】根據,計算不同時間段的速度;利用總路程和總時間,計算平均速度。
20.【答案】音調;響度;音色;音調
【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響度及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
【解析】【解答】樂音具有三要素,音調反映聲音的高低,響度反映聲音的大小,不同發聲體具有不同的音色;
女子的聲音通常比較尖,是指聲音的音調高。故第1空填:音調;第2空填:響度;第3空填:音色;第4空填:音調。
【分析】聲音的高度是音調;聲音的大小是響度;聲音的特色,是音色。
21.【答案】聽;信息;能量
【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聲與信息;聲與能量
【解析】【解答】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中醫中的“聞”,是指醫生通過聽聲音,來判斷病人的病情,是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細器械,是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第1空填:聽;第2空填:信息;第3空填:能量。【分析】通過聲音得知某事,是聲音傳遞信息;通過聲音做某事,是聲音傳遞能量。
22.【答案】振動;音調;空氣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解析】【解答】解:用弓拉動琴弦,琴弦會振動而發聲;
當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時,琴弦振動的快慢會不一樣,所以變聲音的音調就會發生變化;
琴弦發出的聲音會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
故答案為:振動;音調;空氣.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
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進行分析解答.
23.【答案】2.4;2.40;337.5
【知識點】時間及其測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圖中,甲刻度尺最小1格長1cm,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讀數時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根據物體對應的位置,物體長度為:L=9.0cm-6.6cm=2.4cm;
圖中,乙刻度尺1cm之間有10小格,則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根據物體對應的位置,測量長度為
L=8.40cm-6.00cm=2.40cm;
圖2中,在停表的小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5超半格,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則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為t=5min37.5s=337.5s。故第1空填:2.4;第2空填:2.40;第3空填:337.5。
【分析】根據物體對應刻度尺的位置,測量長度;根據秒表的分鐘指針和秒鐘指針的位置,測量時間。
24.【答案】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同學上課的大聲說話、亂打桌子、椅子的聲音。聲源處減小噪聲,禁止大聲喧嘩,嬉戲打鬧;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關閉門窗,人耳處減小噪聲,捂住耳朵。
【知識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學校噪聲的主要來源是同學上課的大聲說話干擾上課,亂打桌子、椅子的聲音。聲源處減小噪聲,禁止大聲喧嘩,嬉戲打鬧;傳播過程中減小噪聲,關閉門窗,人耳處減小噪聲,捂住耳朵。
【分析】阻止噪聲的方法有:阻止聲源產生聲音,阻斷聲音的傳播,在人耳處控制噪聲。
25.【答案】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
【解析】【解答】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生了振動,而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因此可以提出的問題是: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分析】通過敲擊一個音叉,另一個音叉振動,可以探究空氣能傳遞聲音嗎。
26.【答案】(1)0.2;50.0;1;0.5;0.3;越來越快
(2)
(3)來不及計時
【知識點】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時,
(1)根據路程和時間,AB段的平均速度:
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BC段的距離sBC=60.0cm-10.0cm=50.0cm,
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
則,
AC段的平均速度:
可知,則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
(3)若斜面坡度過大,小車下滑速度較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很短,來不及計時,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分析】(1)根據,計算小車的速度;并比較速度大小;
(2)測量速度的原理是;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下滑越快,測量時間不方便。
(1)[1]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
[2][3][4]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BC段的距離
sBC=60.0cm-10.0cm=50.0cm
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

[5]AC段的平均速度
[6]通過以上計算可知,因此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
(3)若斜面坡度過大,小車下滑速度較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很短,來不及計時,因此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27.【答案】(1)AB
(2)CE
(3)DE
(4)控制變量法
【知識點】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物理學方法
【解析】【解答】探究音調高度的影響因素時,
(1)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材料和長度一樣,橫截面積不同,應選用編號為A、B琴弦;
(2)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樣,弦的長度不同,應選用編號為C、E琴弦;
(3)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應保證弦的橫截面積和長度一樣,弦的材料不同,應該選用編號為D、E琴弦;
(4)上述探究過程中,只改變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其它影響因素保持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分析】(1)探究音調和粗細的關系,保持發聲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粗細不同;
(2)探究音調和發聲體的長度的關系,保持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
(3)探究音調和發聲體材料的關系,保持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
(4)探究物理量的影響因素時,需要改變被探究的物理量,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是控制變量法。
(1)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材料和長度一樣,弦的橫截面積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A、B琴弦。
(2)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樣,弦的長度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C、E琴弦。
(3)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保證弦的橫截面積和長度一樣,弦的材料不同,由表中數據可知,應該選用編號為D、E琴弦。
(4)上述探究過程中,只改變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其它影響因素保持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28.【答案】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開源寺駛往安鎮的全程的時間t=07∶17-06∶32=45min=0.75h
全程的路程為27km,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2)從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行駛時間:t'=06∶56-06∶32=24min=0.4h
通過的路程為:s'=vt'=40km/h×0.4h=16km
答:(1)一列列車由梅園開源寺駛往安鎮全程的平均速度為36km/h;
(2)梅園開源寺到東亭的里程為16k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速度;
(2)根據s=vt,計算列車通過的路程。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乐安县| 秦安县| 德保县| 江源县| 金平| 房山区| 龙游县| 陕西省| 绩溪县| 上虞市| 滕州市| 颍上县| 扎赉特旗| 乐安县| 定襄县| 忻州市| 珲春市| 将乐县| 桂林市| 定州市| 永安市| 那曲县| 夏津县| 嘉黎县| 棋牌| 噶尔县| 香港| 宁德市| 德州市| 姜堰市| 厦门市| 永宁县| 奉节县| 石台县| 罗甸县| 巴彦淖尔市| 东城区| 桂东县| 陇川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