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暑假預習講義 2025-2026學年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一、長度的測量1. 基本單位- 國際單位:米(m)- 常用單位及換算:- 1千米(km)= 1000米(m)- 1米(m)= 10分米(d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微米(μm)= 10 米,1納米(nm)= 10 米2. 測量工具- 刻度尺(最常用):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零刻度線。- 其他工具: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更精密測量)。3. 正確使用方法- 放對: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與被測邊平行。- 看對:視線垂直刻度尺,避免視差。- 讀對:讀數 = 準確值 + 估讀一位(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對:數字 + 單位(如2.35 cm)。4. 誤差與錯誤- 誤差:不可避免,可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 錯誤:操作不當(如未對齊零刻度線),可避免。二、時間的測量1. 基本單位- 國際單位:秒(s)- 常用單位及換算:- 1小時(h)= 60分鐘(min)= 3600秒(s)- 1毫秒(ms)= 10 秒,1微秒(μs)= 10 秒2. 測量工具- 停表(秒表):機械停表或電子停表,可精確到0.1秒。- 其他工具:鐘表、石英鐘、實驗室用打點計時器。3. 停表使用要點- 啟動/停止:按按鈕記錄開始和結束時間。- 讀數:先讀分鐘盤,再讀秒鐘盤(注意是否需要估讀)。三、特殊測量方法1. 長度測量的技巧- 累積法:測多算少(如測一張紙厚度,測100張后除以100)。- 化曲為直:用軟尺或細線測量曲線長度(如地圖上的河流)。- 輔助工具法:三角板配合刻度尺測圓柱直徑(平移法)。2. 時間測量的技巧- 測擺動一次時間:測多次擺動總時間后求平均值(如單擺實驗)。四、易錯點提醒1. 長度測量時,忘記估讀或單位錯誤(如2.3 cm寫成2.3)。2. 停表讀數時,忽略分鐘盤是否過半(決定秒鐘盤是否加30秒)。3. 混淆誤差(不可避免)和錯誤(可避免)。五、典型例題參考1. 用刻度尺測鉛筆長度,讀數12.5 cm,則分度值是______(答案:1 cm)。2. 停表顯示1分40秒,合______秒(答案:100 s)。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單位換算中,推導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A.2.5 m=2.5×100=250 cmB.2.5 m═2.5×10 cm=250 cmC.2.5 m=2.5×100 cm/1m=250 cmD.2.5 m=2.5×100 cm=250 cm2. 如下圖所示的儀器中,用于測量時間的是( )A.卷尺B.游標卡尺C.螺旋測微器D.日晷3.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A. B.C. D.4.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準確仔細認真可以杜絕誤差B.采用精密儀器可以消除誤差C.誤差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除D.誤差是由錯誤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5.八年級同學剛剛開始學習物理,在學習和生活中,你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下列對身邊物理量估測的數據,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A.初中生跑100m約需8sB.我們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C.一元硬幣的厚度約為1cmD.人眨眼一次需要1s6.若四次測量一本書的寬度的數據記錄為:12.38cm,12.36cm,12.39cm,12.37cm,則這本書寬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75cm C.12.36cm D.12.37cm7.如圖是國旗護衛隊在天安門廣場正步走的情景,從金水橋走到國旗桿下的正步數剛好為138 步,則這段距離約為( )A.100cm B.100dm C.100m D.1000m8.中國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讓世人悲痛不已。如圖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在水稻基地中做調研的情景,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可估測出成熟的水稻高度約為( )A.0.5mm B.0.5m C.0.5km D.0.5 μm二、填空題9.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該物體的長度是 。小明參加校運動會1500m比賽的成績如圖所示為 s。10.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一元硬幣的直徑,他用同一把刻度尺對硬幣的直徑測量了4次,這樣做是為了減小 ,測量的數據為2.46cm、2.48cm、2.69cm、2.47cm,其中錯誤的數據是 。除去錯誤的數據后,硬幣的直徑應為 。11.在測物體的長度時,兩種方式中正確的是圖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鉛筆的長度應為 cm。12.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是 cm。為了減少測量的誤差,可以采用 的方法。PM2.5是漂浮于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即 m的顆粒物。13.炎炎進行測量讀數練習。如圖所示,讀出圖中木塊長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選填“A”或“B”)刻度尺進行測量;他用此刻度尺多次測量另一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分別記為15.65cm、15.64cm、15.85cm和15.65cm cm。三、實驗探究題14.在《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的實驗探究課中,萱萱用刻度尺測量了鉛筆的長度、用機械停表測量了她脈搏跳動120次所用的時間,如圖所示:(1)測量前,萱萱需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 、單位等信息;(2)測量時,她將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緊貼鉛筆,零刻線對齊鉛筆 端(左/右);(3)讀數時,正確的方法是 (選填“A”或“B”),測量的結果應為 cm;(4)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縮,則所測結果 真實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萱萱當時脈搏跳動120次用時為 s。答案1.D2.D3.C4.C5.B6.A7.C8.B9.1mm;2.55cm;33810.誤差;2.69cm;11.乙;1mm;3.4012.1.60;多次測量求平均值;2.5×10-613.B;15.6514.(1)分度值(2)左(3)A;5.50(4)大于(5)99.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