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學期八年級五月聯考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每題僅有一個選項,每小題3分,共36分)1.以下關于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r/>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D.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2.下列關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計,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枚雞蛋的重力約為50g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課本對桌面的壓力約為2NC.新泰蓮花山山頂的大氣壓強約為1.2×105PaD.在新秦蓮花山山頂上,水的沸點約為110℃3.《流浪地球》電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質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大小為F1,地球對木星的引力大小為F2,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為(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確定4.2019年春晚精彩紛呈,如圖所示是武術《少林魂》的畫面,演員甲站在一個由多位演員乙托起的大鼓上,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演員甲對鼓的壓力和鼓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演員甲對鼓的壓力和演員乙對鼓的托力是一對平衡力C.演員乙對鼓的支持力和鼓對演員乙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鼓對演員甲的支持力和演員甲對鼓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5.如右圖所示是足球從A處落到地面后反復彈起落下的示意圖,圖中虛線為足球的運動軌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從A點到E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B.從C點到D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在變大C.從D點到E點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變大D.D點的機械能大于E點的機械能 第5題圖6.一個小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落,速度越來越大,相繼經過B、C兩點,如圖所示。若A、B兩點間的距離等于B、C兩點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小球在下落過程中受力平衡B.小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大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第6題圖7.學校運動會上舉行跳繩比賽,初三某同學內搖輕繩120個,每次重心上升的高度約為,則他在整個跳繩過程中的功率約為( ?。?br/>A.50W B.400W C.600W D.1000W8.水平桌面上兩個底面積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放入兩個容器中,靜止時兩球位置如圖所示,兩容器內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兩小球所受浮力FA<FBB.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C.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D.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 第8題圖9.勻速向某容器內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與注水時間的關系如圖。這個容器可能是( )A. 量杯 B. 燒杯 C. 錐形瓶 D. 量筒 第9題圖10.如圖所示,2019年4月23日海軍成立70周年的海上閱艦儀式上,我國新型萬噸級055型導彈驅逐艦接受檢閱,其滿載排水量達12500t,有關該型驅逐艦在海上航行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驅逐艦所受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B.滿載時的排水量指的是驅逐艦所受的重力C.發射導彈后,驅逐艦所受浮力變小D.發射導彈后,驅逐艦會下沉一些 第10題圖11.在物理學中,力和運動正確關系的得出,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歷經二千多年。如圖甲,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從t=0開始,物體的運動情況如圖乙。對于這個過程力和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br/>A.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t=1s時,若F=3N,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也為3NC.從t=0到t=6s的過程中,力F在逐漸增大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的速度為2m/s 第11題圖12.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象。(g取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700 PaB.圓柱體受到的重力是12 NC.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D.圓柱體的密度是1.5×103 kg/m3第12題圖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3.農事中耙主要用于耕后碎土和平整地面。如圖所示的方耙面積較大,人站在上面,不易陷入泥中,主要是通過 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來減小壓強的,耙能碎土和平整地面是利用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在耕牛拉耙平整地面的過程中,耙相對于耕牛是 ___________的。第13題圖 第14題圖 第15題圖14.如圖所示為傾角的固定斜面,可用它把重物移到車上。已知物體上升的高度,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將1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上斜面頂端,拉力做的功為___________,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15.神舟載人飛船返回地面時減速下降,此過程飛船動能___________(選填“增加”“減小”或“不變”,下同),機械能 ___________ ,飛船相對地面___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16.淡水湖面上漂有一塊浮冰,如圖所示,浮冰水上和水下的體積比為1∶9,則冰的密度為 ___________ kg/m3。當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將___________ (選填‘升高’或‘降低’或‘不變’)。第16題圖 第17題圖17.如圖甲所示,同學們學習重力時,用細線拴一塊橡皮甩起來模擬引力實驗,使橡皮繞手做勻速圓周運動,此過程中橡皮的運動狀態___________ (選填“改變”或“不變”)。有的同學換了種玩法,如圖乙所示,他找來一個小球,使其在豎直面內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不計阻力,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剪斷細線,則小球將___________(選填“靜止”“沿BC運動”“沿BD運動”或“沿BE運動”)。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18.如圖所示,物體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右運動,試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第18題圖 第19題圖如圖所示,一個方形木塊從斜面上滑下,請畫出木塊下滑時所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6分)20.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小明用測力計拉同一木塊進行了三次正確實驗操作,實驗情景如圖甲、乙、丙所示:①在乙圖中物體勻速運動,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4.0N,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 N②比較 兩圖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③比較甲、丙兩圖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2)小明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證勻速拉動物體,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不穩定,經老師指導后,將實驗裝置改成如圖戊所示,當他拉出木板的過程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仍然不穩定,你認為不穩定的原因可能是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記錄在表中:(1)分析比較實驗步驟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分析比較A、B、C、D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 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E、F可知:浮力的大小還與 有關。(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F中液體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3)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屬塊密度為 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22.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欣同學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實驗,讓鐵球從同一斜面上某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紙盒相碰,鐵球與紙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1)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應保證鐵球達到水平面的 相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使小球 ;(2)選用甲、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質量相同時, 。(3)三次實驗中,碰撞前動能最小的是圖 ?。ㄌ睢凹住?、“乙”或“丙”)中的小球,原因是 ;(4)小欣同學聯想到“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比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離(如表),小車在三個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將做 運動。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摩擦力 最大 較大 最小小車運動距離 最近 較遠 最遠五、計算題(第23題8分,第24題12分,共20分)23.新情境 祝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象征著我們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我國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未知宇宙的繼續探索和自我超越。如圖所示,“祝融號”火星車的質量為240kg。登火星前,“祝融號”火星車在水平地面上進行了測試,勻速直線行駛90m用時30min,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500N。(取10N/kg)試問:(1)“祝融號”火星車的輪子做得寬大是為了 (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強。“祝融號”火星車在測試過程中受 (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2)在測試過程中,重力對“祝融號”做的功是多少?(3)“祝融號”火星車在測試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4.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內裝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體物塊B的邊長為10cm,用細線(重力和體積忽略不計)拉住物塊B,細線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靜止后物塊B浸入水中的體積為6×10﹣4m3,此時細線被拉直,長為6cm,物塊B所受拉力為1N。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1)物塊B受到的浮力;(2)物塊B受到的重力;(3)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