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物理試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物體沿水平面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該物體運動的位移為x,物體運動的時間為t,則以下圖像可能正確的是2.曾同學去西藏旅行時,發現從低海拔地區買的密封包裝的零食,到了高海拔地區時出現了嚴重的鼓包(體積膨脹)現象,如圖所示。假設零食袋里密封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高海拔地區的大氣壓強顯著小于低海拔地區的大氣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袋內氣體的壓強增大B.零食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C.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的過程中,袋內氣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D.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的過程中,外界對氣體做正功3.2024年12月8日發生了木星沖日現象,如圖所示,木星沖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陽幾乎排列成一線,地球位于太陽與木星之間,地球和木星繞太陽公轉的方向相同,軌跡都可近似為圓,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1年,忽略木星與地球間的引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B.木星的運行周期大于1年C.在兩次木星沖日的時間內,木星與太陽中心連線轉過的角度一定大于2πD.在相同時間內,木星與太陽中心連線掃過的面積和地球與太陽中心連線掃過的面積相等4.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 =Ubc,實線為一帶負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R、Q是這條軌跡上的三點,R點在等勢面b上,據此可知A.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B.帶電微粒在P點的電勢能比在Q點的小C.帶電微粒在P點和在R點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D.帶電微粒在P點的加速度比在Q點的加速度小5.一列簡諧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質點P的平衡位置為x=1.5 m,t=0.45 s時質點P(t=0時刻后)第- -次到達波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波的周期為1.8 s B.波的波長為3.2 mC.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6 m/s D.t=2 s時,質點P的位移為0.25 m6.如圖所示,在一個傾角為37°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釋放一小滑塊(視為質點),同時在斜面底端O點正上方的P點將一小球以速度v0=3 m/s水平拋出,一段時間后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擊中滑塊,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sin 37°=0. 6,cos 37°=0.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O、P兩點的高度差為0.8 m .B.滑塊釋放時的高度比小球拋出時的高度高C.滑塊被擊中時距離O點0.48 mD.滑塊被擊中時速度小于小球速度的一半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7.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1934年,居里夫人用粒子轟擊鋁片獲得具有放射性的,發生衰變生成強和另一種粒子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磷肥中若含有,則可用作示蹤原子來觀察磷肥對植物的影響B.該反應的核反應方程為C.粒子Y是正電子()D.的比結合能比的小8.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質量為m的滑塊以一定的初速度從斜面底端滑上斜面,一段時間后又返回斜面底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塊上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大于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B.滑塊返回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于初速度C.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大于tan θD.滑塊上滑過程中和下滑過程中均處于失重狀態9.同一座城市在不同季節,在工作日與節假日,在白天與夜晚,對電力的需求量差異很大,會形.成用電高峰和低谷之間的峰谷負荷差,利用儲能站可以將用電低谷時段部分電能儲存起來。某節能儲能輸電網絡示意圖如圖所示,發電機的輸出電壓U1=600 V,輸出功率P1=800kW,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3:n4=50:1,輸電線總電阻R=10Ω,用戶端的電壓U4=220 V,消耗的功率P4=440 kW,所有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發電機的輸出電流為2 000 AB.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16 kWC.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1:19D.輸送給儲能站的功率為334kW10,如圖所示,一對間距為L、導電性良好且電阻不計的光滑平行導軌傾斜放置,導軌與水平面的夾角為。導軌中段正方形區域內存在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長度均為L的金屬棒a和b靜止放在導軌上,a距磁場上邊界的距離為L。某時刻同時由靜止釋放a和b,a進入磁場后恰好做勻速運動;a到達磁場下邊界時,b正好進人磁場,并勻速穿過磁場。運動過程中兩棒始終保持平行,兩金屬棒的阻值相等且始終與導軌之間接觸良好,導軌足夠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通過磁場區域的時間之比為1:2 B.a、b的質量之比為1:2.C.a、b中產生的熱量之比為1 : 1 D.a、b不能發生碰撞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6分。11.(7分)“燦爛”實驗小組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θ=30°,斜面的底端固定一壓力傳感器,頂端固定有光滑的定滑輪,物塊緊貼壓力傳感器,輕質細線繞過滑輪后與連著物塊的輕質彈簧相連,調整滑輪,使細線與斜面平行,滑輪的右側豎直固定一刻度尺,初始時細線各部分均伸直但無拉力作用,且細線的端點N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現緩慢豎直向下拉端點N,根據記錄的端點N移動的距離x及對應的壓力傳感器的示數FN繪制的FN- x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1)若取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則物塊的質量m=____kg(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若適當減小物塊的質量重新進行實驗,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繪制的FN-x關系圖像的斜率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根據圖乙繪制的圖像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k=_______N/m(結果保留至整數位)。12. (9分)現代社會人們倡導綠色生活,電瓶車已經進人千家萬戶。沈明同學嘗試測量電瓶車上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已知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2V,內阻較小。(1)為了使電壓表示數變化得比較明顯,沈明在思考后決定將R0=4Ω的定值電阻串入電路中,他想到了圖甲中A.B兩種實驗電路圖,你認為應該選擇_____(填“A”或“B")電路。(2)該同學連接正確的實驗電路后,多次調節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讀出相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U和I,將測得的數據描繪出如圖乙所示的U-I圖像。則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E=_____ V、內阻r=______Ω。(均用a、b、c和R0表示)(3)該實驗中由于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為非理想電表,從而引起系統實驗誤差。圖丙中,實線是根據本實驗的數據描點作圖得到的U-I圖像,虛線是該電源在沒有電表內阻影響的理想情況下所對應的U-I圖像。其中正確的是_____。13.(10分)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矩形的透明玻璃磚的厚度為d,玻璃磚對紅光的折射率n=,現有一細束紅光從玻璃磚的上表面射入,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入射角的正弦值,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c,求:(1)紅光射入玻璃磚時折射角的正弦值sinr;(2)該細光束通過玻璃磚所用的時間t。14. (14分)如圖所示,空間中有一直角坐標系,第一象限中存在方向平行于y軸向下的勻強電場,第二象限內,在圓心為O1、半徑未知的圓形區域內,有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圓形區域與x軸和y軸相切,與y軸的切點為A點。現有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從x軸上的N點以速率v0射入第一象限,射入速度的方向和x軸負方向的夾角θ=60°,一段時間后,粒子從A點平行于x軸射入磁場,經磁場偏轉后到達x軸上的M點(未畫出),粒子到達M點時速度方向與x軸負方向的夾角仍然為60°。已知O、N兩點的距離為L,不計粒子受到的重力。求:(1)圓形區域的半徑R;(2)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E;(3)圓形區域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15. (16分)如圖所示,靜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B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弧槽,圓弧槽的半徑為R,兩槽的最低點均與水平面相切,初始時兩槽的最低點均位于P點,B槽固定在水平面上。現將質量為m的小球C(可視為質點)從A槽上端點a的正上方R處由靜止釋放,小球C從a點落入A槽內,一段時間后從P點滑上B槽,A槽的質量為4m,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一切摩擦,忽略空氣阻力。(1)小球C第一次從A槽最低點滑出時,求小球C到P點的距離;(2)小球C經過B槽上端點b時,求B槽對C的彈力大小;(3)判斷小球C能否第三次經過B槽的上端點b,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求出小球C第三次經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高二物理試卷參考答案1.B【解析】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242,則該物體的x一:圖像為開口向上的拋物線,選項B正確,選項A、C、D錯誤。2.C【解析】根據氣體的等溫變化規律可知,袋內氣體壓強減小,選項A錯誤;溫度不變,則零食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選項B錯誤;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的過程中,袋內氣體對外界做正功,袋內氣體的內能不變,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袋內氣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選項C正確、D錯誤。3.B【解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GMm2=ma,因為r木>r越,所以木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加速度,選項A錯誤: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mr織,所以木星的運行周期大于地2球的運行周期(1年),選項B正確:由于地球的角速度比木星大,所以地球在兩次木星沖日的時間內轉過的角度大于2π,在該時間段內木星轉過的角度小于2π,選項C錯誤;根據開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同一行星與中心天體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也可以根據數學知識推導出,在相同時間內,木星與太陽中心連線掃過的面積大于地球與太陽中心連線掃過的面積,選項D錯誤。4,A【解析】帶電微粒做曲線運動,所受電場力方向必定指向運動軌跡的內側。又由于電場線方向和等勢面垂直,故可知電場線大致由c等勢面指向α等勢面,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則c的電勢最高,選項A正確;根據帶電微粒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可以知道若帶電微粒從P點運動到Q點,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選項B錯誤;若帶電微粒從P點運動到R點,電場力做正功,帶電微粒的速度增大,選項C錯誤;根據“密大疏小”可知,P點的電場強度大于Q點的電場強度,則帶電微粒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大于在Q點受到的電場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帶電微粒在P點的加速度比在Q點的加速度大,選項D錯誤。5.C【解析】簡諧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根據同側法可知,t=0時刻質點P從平衡位置向上振動,根據題意有1=0,45s-T.則波的周期T=0.6s根據題圖可知,質點P的平衡位置x-冬+合,解得被長入-3.6m,選項A,B錯誤:波的傳播速度大小0=子-6m/s,選項C正4確:質點P的振動方程為y=0.5sin(徑)cm,則1=2s時,質點P的位移y=4cm,選項D錯誤。6.D【解析】如圖所示,小球垂直擊中斜面上的滑塊時,小球速度的偏轉角P=53°,將小球的速度分解,有tan53°=,解得t=0.4s。該時間段內小U。58037【高二物理·參考答案第1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物理答案(PDF版).pdf 湖南省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