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6屆云南三校高考備考實用性聯考卷(一) 物理試卷一、單選題1.如圖,一物體通過細繩懸掛于O點,用作用于A點的水平外力F1緩慢拉動細繩,在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外力F1和細繩OA的拉力F2的合力將是( )A.變小 B.變大C.不變 D.先變大,再變小2.如圖所示,虛線為靜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一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其在B點的電勢能,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電勢大于B點的電勢B.電子在A點時的加速度大于其在B點時的加速度C.將電子在B點由靜止釋放,其受靜電力將減小D.將電子在A點由靜止釋放,在很短的過程中,其電勢能將減小3.一列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中沿軸傳播,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圖乙為質點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波沿軸正方向傳播B.從時刻起,質點的振動方程為C.質點在時刻的位置為D.在時間內,質點的路程為4.質量為1kg的某種海鳥可以像標槍一樣一頭扎入水中捕魚,假設其在空中的俯沖可以看作自由落體運動,進入水中后可以看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其v t圖像如圖所示,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為t1=0.6s,整個過程的運動時間為,最大速度為vm=6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內,海鳥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10kg m/sB.整個過程中,海鳥下落的高度為6mC.時間內,海鳥所受的阻力是重力的2.5倍D.時間內,海鳥的加速度大小為20m/s25.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定值電阻、和的阻值分別為和。A為理想交流電流表,正弦交流電源輸出電壓的有效值恒為。當開關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則當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A. B. C. D.6.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陳冬、陳中瑞和王杰三位航天員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任務。神舟飛船返回過程可簡化為如圖所示模型,橢圓軌道1為載人飛船返回時的運行軌道,圓形軌道2為空間站運行軌道,為兩軌道切點,為軌道1近地點,離地高度不計。已知軌道2的半徑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地球半徑為,載人飛船在軌道1的周期為,引力常量為。下列分析或結論正確的是( )A.地球質量B.載人飛船在軌道1上點的加速度大于在軌道2上點的加速度C.載人飛船在軌道1上經過點時速度為D.載人飛船在軌道1的運行周期和空間站運行周期之比為7.如圖所示,小球A和小球B均用長為的細線懸掛于點,小球B處于靜止狀態,將小球A拉到一定的高度,使懸掛A球的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由靜止釋放小球A,小球A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A運動到最低點與小球B沿水平方向發生彈性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第一次碰撞結束后A向左、B向右上升的高度之比為。小球A、B均可視為質點A的質量為,重力加速度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B的質量為B.小球A與B第一次碰撞前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C.小球A與B第一次碰撞后,小球A上升的高度為D.小球A與B第一次碰撞過程,A對B的沖量大小為二、多選題8.如圖所示是某種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球體過球心的橫截面,內徑為,外徑為。現有一束單色光從外球面上A點射入,光線與直線所成夾角為時,經折射后恰好與內球面相切。已知光速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材料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為B.該單色光在材料中的傳播速度為C.該單色光在材料中的傳播時間為D.該單色光在材料中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9.一物塊在高為、長為的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勢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的變化關系如圖中直線、所示,重力加速度。則( )A.物塊的質量為B.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75C.物塊下滑時,加速度大小為D.物塊下滑1.25m時,機械能損失了10J10.如圖所示,兩根等高光滑的圓弧軌道半徑為r、間距為L,軌道的電阻不計。在軌道的頂端連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現有一根長度稍大于L、質量為m、電阻也是R的金屬棒從軌道的最低位置cd開始,在拉力作用下以速率v0沿軌道向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至ab處,則該過程中( )A.通過電阻的電流方向為f→R→eB.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C.cd棒上產生的熱量為D.拉力做功為三、實驗題11.某實驗小組欲通過實驗間接測量如圖甲所示的一段粗細均勻、中空的圓柱形導體中空部分的直徑大小,其橫截面和中空部分橫截面均為圓形。(1)該實驗小組先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這段導體橫截面的直徑,如圖乙所示,則直徑 mm,然后又測得該導體的長度為。(2)該實驗小組接著用歐姆表“”擋粗測這段導體兩端面之間的電阻值,示數如圖丙所示,對應的讀數是 。(3)然后該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電路,用伏安法測量這段導體兩端面之間的電阻值。則測量結果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4)查閱資料得到這段導體材料的電阻率為,則中空部分直徑 (用D、L、R、表示)。12.物理實驗小組采用如圖 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驗證 “當質量一定時,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這一物理規律, 試回答下列問題∶(1)關于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A.必須用天平測出重物的質量B.必須保證小車的質量遠大于重物的質量C.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連接小車和重物的細線要與長木板保持平行(2)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1~5為選取的連續計數點(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則小車加速度的大小為 (結果保留 3 位有效數字)。(3)某同學做實驗時,未把木板的一側墊高平衡摩擦力,就繼續進行其他實驗步驟, 該同學作出的小車加速度與彈簧測力計示數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圖中、已知,則實驗中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小車的質量為 。四、解答題13.云南初春時節溫差較大,某天的溫度范圍為。某同學把一導熱氣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空氣,如圖 所示。溫度最低時,該同學測得缸內氣體長度為。已知缸內氣體的內能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溫度最低時氣體內能為,外界大氣壓始終為,活塞橫截面積為,忽略活塞與氣缸壁的摩擦,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求∶(1)溫度最高時缸內氣體的長度;(2)氣溫從最低溫到最高溫的過程中,缸內氣體吸收的熱量。14.某游樂場的滑梯可以簡化為如圖所示豎直面內的ABCD軌道,AB為長L=6m、傾角α=37°的斜軌道,BC為水平軌道,CD為半徑R=9m、圓心角β=37°的圓弧軌道,CD與BC相切于C點,軌道AB段粗糙且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其余各段均光滑。一小孩(可視為質點)從A點由靜止下滑,沿軌道運動到D點時的速度恰好為零(不計經過B點時的能量損失)。已知該小孩的質量m=30kg,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計空氣阻力,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1)該小孩第一次經過圓弧C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FN;(2)AB段的動摩擦因數和該小孩在軌道AB上第一次從A下滑到B的時間t。15.如圖所示,紙面內有直角坐標系,直線、與軸平行,與間的距離為,與軸間的距離為。直線與之間足夠大的區域內有大小為、方向沿 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直線與軸之間足夠大的區域內有大小為、方向沿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在圓心位于(,0)、半徑的圓形區域內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現讓一電量為、質量為的帶正電粒子,從直線上某恰當位置由靜止釋放,經兩個電場區域后射入勻強磁場,到達軸時沿軸正方向離開勻強磁場。不計粒子重力,求∶(1)粒子經過軸時速度的大小;(2)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3)粒子從點釋放至離開磁場的時間。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C D D A BC AC BC11.(1)4.486/4.485/4.489/4.487(2)50(3)偏小(4)12.(1)D(2)1.11(3)13.(1)(2)【詳解】(1)由題意可知,氣缸內氣體溫度由 變為根據蓋呂薩克定律則有可得(2)設最高溫時內能為 ,因內能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由題意可知則內能變化量為根據其中可得在此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14.(1)420N,方向豎直向下(2),2s【詳解】(1)由C到D速度減為0,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解得在C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解得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小孩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2)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得解得設小孩第一次從A運動到B的時間為t,由解得15.(1)(2)(3)【詳解】(1)設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為 ,離開電場時的速度為,經過電場的時間為,加速度為,離開電場時速度方向與軸正方向成夾角,軸方向的分速度為,粒子從出發到離開電場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有,粒子經過電場的過程中,軸方向上有軸方向上有,聯立可得(2)粒子運動軌跡如圖軌跡與軸的交點為,則有解得由題意可知粒子沿圓形磁場區域的半徑方向射出磁場, 則粒子必沿圓形磁場區域的半徑方向射入磁場;設粒子在圓形區域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由幾何關系可知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有聯立解得(3)設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及勻變速運動規律有設粒子從點運動到圓形區域過程中的位移為,時間為,則有在勻強磁場中運動,通過的圓弧長為,時間為,由幾何知識及勻速圓周運動規律有則粒子從點釋放至離開磁場的時間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