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運動的描述 同步練習姓名: 班級:一、選擇題1.魯迅在小說《故鄉》中寫道“我們的船向前走,兩岸的青山在黃昏中,都裝成了深黛顏色,連著退向船后梢去.”其中“青山”連著向后“退去”,選取的參照物是( )A.地上的樹 B.船 C.河岸 D.青山2.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兩人的動作高度協調統一,從側面看似完全“重合”,如圖所示,此時,若說全紅嬋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水面 B.跳臺 C.觀眾 D.陳芋汐3.如圖所示,在商場里,小東和媽媽正乘著自動扶梯下樓。小東想跑下扶梯,媽媽說“這樣很危險,乘電扶梯時應該站著不動。”小東和媽媽“站著不動”是相對于( )A.扶梯的臺階 B.小東和媽媽C.展柜里的商品 D.商場里的地面4.空中加油機是給飛行中的飛機補加燃料的飛機,其作用可使受油機增大航程,延長續航時間,增加有效載重,以提高航空兵的作戰能力。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運-20空中加油機給多架戰斗機加油的場景。說“戰斗機是靜止”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大地 B.太陽C.運-20加油機 D.空中飛行的小鳥5.巴黎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潘展樂游出46秒40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的同時贏得冠軍,這也是中國游泳隊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有關比賽過程中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泳池為參照物,潘展樂是靜止的B.以潘展樂為參照物,站立在泳池邊的裁判是運動的C.以潘展樂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是靜止的D.以潘展樂為參照物,浮標是靜止的6.某商場外墻懸掛著一條巨型條幅,從上到下寫著“廣州荔灣歡迎您”字樣,在對面的觀光電梯中,小昕對著該條幅先后拍了兩張照片,如圖所示,則( )A.小昕相對于條幅向下運動 B.小昕相對于觀光電梯向上運動C.觀光電梯相對于條幅向上運動 D.條幅相對于觀光電梯向上運動7.機場周圍不允許有鳥類飛行,以免撞毀飛機。這是因為( )A.以地面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B.以機場內步行的人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機場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飛行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8.下列有關運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A.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以地面為參照物,水流向下運動B.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運動是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C.歌詞“巍巍青山兩岸走”,“青山走”是以河流為參照物D.歌詞“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云朵為參照物,月亮是靜止的二、填空題9. 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搭乘機械臂的航天員A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航天員B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 的,航天員B是 的。10.某人坐在勻速向西行駛的列車中,以列車車廂為參照物,他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此人看到路邊的房屋向 運動.11.某商場外墻上懸掛著一條巨型條幅,從上到下寫著“廣州荔灣歡迎您”,小昕在對面的觀光電梯中,先后對著條幅拍了兩張照片,如圖甲、乙所示。以觀光電梯為參照物,小昕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觀光電梯在向 運動;以觀光電梯為參照物,條幅在向 (后兩空均選填“上”或“下”)運動。12.如圖甲、乙兩圖為小剛從車內后視鏡先后觀察到的后方車輛運動情景,a、b、c為在平直公路上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則小明所乘汽車的速度比汽車a的速度 ,以b車為參照物,a車是向 運動的。以c車為參照物,小明的車是 。13.小永早上跑步時佩戴智能運動手環以測量記錄自己的運動情況,以佩戴手環的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14.如圖所示是我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參加雙人跳水比賽時的情景,當她們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時,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的。15.放在傳送帶上的物體,與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如圖所示,那么,貨物相對于傳送帶是 的,相對于地面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三、簡答題16.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究竟是山在動還是船在行,為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17.如圖所示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則甲、乙小車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參考答案1.B2.D3.A4.C5.B6.C7.D8.D9.靜止;運動10.靜止;東11.靜止;上;下12.快;后;靜止13.靜止;運動14.靜止;相對15.靜止;運動16.答:以船為參照物,山和船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山是運動的,所以“看山恰似走來迎”;以山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船是運動的,所以“是船行”。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7.根據煙的方向可以知道風相對于地面是向左吹,甲車的旗幟向左飄,它可能靜止在地面上,風向左吹;也可能是向右運動,逆風行駛;也可能是向左行駛,速度小于風速.乙車旗幟向右飄,只可能向左以大于風速向左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