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溫馨提示: 1.本卷答題時長40分鐘。請寫在答題卡上,使用2B鉛筆填涂,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2.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保持答題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膠條。一、擇優錄取(選出正確答案)1. “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對偉人毛澤東的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 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自己B. 我經常和爸媽經常交流一天中的各種事情,互相出主意,這也是反思C. 通過反思,我們將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系一起,讓自己做得更好D. 反思不能改變已經發生事情,對我沒有好處2. 河姆渡文化遺址位于下列哪個地區( )。A. 浙江 B. 安徽C. 江蘇 D. 湖南3. 習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加強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都帶“古”字,而中國沒帶,這說明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 )。A.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文明 B. 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C 不同文明應該相互學習和借鑒 D. 中華文明很年輕,沒必要帶“古”字4. 下列對早期文明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古埃及文明發源于非洲東北部B. 甲骨文是美國人發現的C.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之間的地方被稱為“兩河流域”D. 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馴養動物、種植谷物和棉花5. 下列屬于北極地區環境特征的是( )。A. 終年白雪覆蓋,氣溫非常低 B. 樹木稀少,草原廣布C. 干燥少雨,植被稀疏 D. 地勢低平,河網密布6. 學校開展了“提高警惕,遠離網絡電信詐騙”活動,下列場景中需要我們提高警惕的有( )。①街頭有人勸你掃二維碼,免費領取禮品 ②社區干部勸你家人在手機上安裝防詐騙APP③好友勸你網絡刷單,輕松賺取豐厚利潤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7.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由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以下不屬于常任理事國的是( )。A. 意大利 B. 美國 C. 法國 D. 中國8. 中國始終堅持走共同發展的道路,“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B. 加強了沿線各國之間的合作關系C. 致力于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間的相互溝通D. 中國提出這個倡議,是共同發展、共享和平的最佳例證9. 約7000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 ),早就開始了定居生活。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元謀人 D. 山頂洞人10. 下列關于自然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B. 自然災害會造成資源破壞、人員傷亡,但不影響社會穩定C. 自然災害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分別是綠色、黃色、橙色、紅色D. 除了自然的原因,人類的不合理行為也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11. 在東南亞很多地區,氣候炎熱 ,人們居住在( )房屋里,既通風又防潮。A. “牛糞屋” B. 干欄式 C. 蒙古包 D. 帳篷12. 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 )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A. 2月2日 B. 4月22日 C. 6月5日 D. 8月15日13. 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社會進入了機器大工業時代。A. 蒸汽機 B. 航天技術C. 電力 D. 互聯網14. 世界衛生組織屬于( )。A. 世界性、專門性國際組織 B. 區域性國際組織 C. 一般性國際組織 D. 專門性國際組織15. 2025年4月24日是第( )個中國航天日,航天日以“( )”為主題,主場活動將在上海舉行。A. 九 極目楚天,共襄星漢 B. 十 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C. 十 極目楚天,共襄星漢 D. 九 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二、明辨是非16. 孔子的學生曾子是個非常注重反思的人,他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17. 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明之間是相互學習與借鑒的。( )18. 愛面子、不允許別人指責,也是尊重自己的體現。( )19.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要盡快乘坐電梯離開辦公、居住的地方。( )20. 尊重文化多樣性意味著要完全接受其他文化。( )21. 要減少科技應用帶來的煩惱,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不僅需要人類的道德自律,還需要通過法律約束等辦法對科技應用進行規范。( )22. 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間的聯系,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 )23. 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隨時可能爆發世界大戰。( )24. 在現代生活中,移動支付已經完全取代了現金交易。( )25. 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根據前人的天文觀察和推算,提出了地心說。( )26. 每年國際和平日到來之際,聯合國總部都會舉行敲響和平鐘的儀式,決定自2002年起,每年的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 )27. 太陽能、石油、天然氣、煤炭都屬于清潔能源,應大力推廣。( )28. 殷墟發現的大量建筑遺址和以楔形文、鐵器等為代表的豐富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 )29. 和平是世界的主題,但有時候戰爭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30. 2025年5月2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三、綜合應用(一)同學們,請你運用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學到的知識,完成下面任務,相信你能行!31. 請你反思上一周你的言行、舉止、常規表現等,針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常規表現等問題作出承諾,(反思兩個方面即可)。(1)我的反思:(兩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承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根據下列情景,在橫線上寫出恰當的能表示尊重的語言。(1)情景一:路上,有人向你推銷產品,你想拒絕,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景二:你正忙于做作業,一個同學來向你請教問題,你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_。33. 請寫出一則關于反思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34. 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2025年6月9日,濱州市受高空冷渦影響,出現較明顯雷雨天氣。6月9日10時00分發布強對流黃色預警。全市平均降水量5-10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勻,局部降水量可達20毫米以上。雷雨時伴有8-10級、局部11級的雷雨大風,局部還出現了小冰雹。(1)預警信號一般劃分為四級,請寫出各級別的代表顏色。一般( )色,較重( )色,特別嚴重( )色,嚴重( )色。(2)材料中提出的預警信號屬于幾級預警?(3)這種強對流天氣伴有多種自然災害。請說一說這種自然災害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呢?35. 寫出你生活中發現的環境問題,并提出改善建議。(1)發現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2025年4月22日是第( )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 )”,引導全社會支持參與自然保護和生態修復。A. 55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B. 55 聚焦生態保護與綠色生活C. 56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D. 56 聚焦生態保護與綠色生活37. 同學們學習了第三單元《多樣的文明多彩的生活》收獲很大吧!老師給你們安排了兩個任務,相信你們能完成。請看下面任務。(1)世界上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是世界人民的驕傲。請你寫出兩個世界文化遺產。(要求是不同國家的)(2)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由于文化差異,可能會產生尷尬、矛盾或者沖突。對此,你有什么妙招可以化解?(至少寫出兩條)(3)多元的文化,多樣的魅力,請你從兩個不同方面說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吧!3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京時間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二十號發射圓滿成功。材料二: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世界首次月背“挖寶”之旅。(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2)從我國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你感受到了什么?(3)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以扎實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夢寫到太空。2025年4月,見證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出征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請你寫出神舟二十號三名飛行乘組的航天員。39. 我們這代人生活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傷害,請結合自己或家人具體事件談談科技帶給你的利與弊。40. 在未來的生活中,你最想發明什么?簡單介紹一下你的發明。41. 中國廣泛參加各種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將下列各國際組織的標志與對應的名稱用直線連起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溫馨提示: 1.本卷答題時長40分鐘。請寫在答題卡上,使用2B鉛筆填涂,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2.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保持答題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膠條。一、擇優錄取(選出正確答案)【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B二、明辨是非【16題答案】【答案】√【17題答案】【答案】√【18題答案】【答案】×【19題答案】【答案】×【20題答案】【答案】×【21題答案】【答案】√【22題答案】【答案】√【23題答案】【答案】×【24題答案】【答案】×【25題答案】【答案】×【26題答案】【答案】√【27題答案】【答案】×【28題答案】【答案】×【29題答案】【答案】×【30題答案】【答案】√三、綜合應用(一)同學們,請你運用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學到的知識,完成下面任務,相信你能行!【31題答案】【答案】 ①. 上課是否認真聽講 ②. 作業是否獨立完成 ③. 一定要認真聽講 ④. 要獨立完成作業【32題答案】【答案】 ①. 謝謝,我暫時不需要 ②. 不好意思,等我寫完,立即給你解答【33題答案】【答案】一日三省吾身【34題答案】【答案】(1)藍;黃;紅;橙(2)二級預警。(3)破壞農作物:冰雹和大風可能打壞莊稼,影響農業生產。損壞房屋和基礎設施:大風和冰雹可能砸壞屋頂、窗戶或道路,造成財產損失。引發洪水或內澇:強降雨可能導致積水或洪水,淹沒低洼地區。威脅人身安全:雷擊可能致人傷亡,大風可能導致樹木或廣告牌倒塌傷人。影響交通和生活:道路積水或大風可能阻礙出行,造成交通堵塞或停電。【35題答案】【答案】 ①. 垃圾亂丟亂放 ②. 增設垃圾桶,對垃圾進行分類【36題答案】【答案】C【37題答案】【答案】(1)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2)到別的國家旅游要提前學習了解他國文化;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該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3)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節日;都有自己的文化遺產。【38題答案】【答案】(1)上述材料說明了我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背“挖寶”之旅,展現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進步與實力 。(2)感受到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因為科技發展需要強大的經濟等多方面支撐;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推動了科技的進步;我國科技工作者具有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等精神,為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3)陳冬、陳中瑞和王杰。【39題答案】【答案】 利:跨越距離的陪伴奶奶住在老家,以前只能靠電話聯系,聲音傳遞思念總缺些溫度。智能手機普及后,視頻通話成了日常。春節我沒能回去,打開微信視頻,奶奶布滿皺紋的臉在屏幕里笑開,她舉著剛蒸好的花饃,我能清晰看到褶皺里的麥香,聽她念叨“咱這新智能手機好,想娃了隨時見” 。在線教育也幫了大忙,我備考時,地理知識薄弱,在學習APP上找到名師講解,跟著動畫演示理解板塊運動,原本晦澀的知識變得直觀,成績也穩步提升,科技讓知識獲取突破了地域和時間限制。弊:被偷走相聚時光 可科技也有 “傷人” 時。爸爸工作本就忙,可回家后還抱著手機刷短視頻、回消息。周末一家人圍坐,剛說兩句家常,爸爸手機 “叮咚” 響,又低頭回復。有次我想分享學校的趣事,喊了好幾聲,他才敷衍 “嗯” 一聲,繼續盯著屏幕。我看著他專注手機的背影,覺得科技雖讓他工作溝通便捷,卻也悄悄偷走了我們的親子交流。還有,我沉迷過手機游戲,假期里,本想幫媽媽做家務,可一打開游戲就停不下來,眼睛酸澀、頸椎僵硬,作業也堆積如山,科技帶來的誘惑,差點打亂生活節奏。科技是生活的雙面鏡,映出便捷,也照見隱患。我們該握住它的 “利”,用視頻維系親情、借網絡汲取知識;更要擋住它的 “弊”,別讓屏幕隔開家人溫度,別因沉迷荒廢生活,讓科技真正成為生活的助力,而非羈絆。【40題答案】【答案】空中汽車;不會堵車,在空中飛行,使用清潔能源【41題答案】【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