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國家利益至上第二框 捍衛國家利益“捍衛國家利益”作為第四單元第十課第二課時,在教材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承接了上一課時對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關系的探討,進一步深入引導學生理解捍衛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精神。本課時內容豐富多樣,通過多個板塊引導學生捍衛國家利益。從陸家三代人堅守邊疆,到中學生在國際活動中為維護國旗尊嚴而努力,再到東北抗日聯軍英勇抗爭,以及我國在多領域捍衛國家主權的實際行動,全面且深入地闡釋了捍衛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和具體實踐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利益至高無上,激發學生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對國家利益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國家利益的基本概念,但對于國家利益的內涵、重要性以及如何捍衛國家利益等深層次的內容理解還不夠透徹,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一些與國家利益相關的新聞、事件或話題,但這些認知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同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參與捍衛國家利益的具體行動較少,對于自身在維護國家利益中的責任和義務認識不夠清晰。此時,需要教師通過恰當的引導和豐富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維護國家利益的信念,并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1.通過“生活觀察”等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個人命運與國家利益的緊密聯系,認識到守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公民的神圣職責。結合東北抗日聯軍英雄案例,感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傳承,激發學生自覺維護國家尊嚴的使命感。(道德修養)2.通過“探究與分享”“閱讀感悟”等課堂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積極關注國家大事,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利益。培養學生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使學生樹立強烈的擔當意識,在面對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沖突時,能夠以國家利益為重,勇于擔當,積極為維護國家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責任意識)教學重點:捍衛國家利益的做法。教學難點: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教法:情境式、啟發式。學法:自學、小組合作。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教材P90“生活觀察”或播放陸家三代人守衛祖國邊疆的相關視頻,請同學們對陸家三代人守衛祖國邊疆的事跡作出評價。學生思考后,討論交流,暢所欲言。教師導入:同學們,當我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中,可曾想過——國家的尊嚴與安全,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根基?從歷史長河中抵御外侮的英雄先烈,到新時代守護邊疆的人民子弟兵……國家利益,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血脈的責任。今天,讓我們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在現實中明晰擔當,一起走進這場關于“捍衛國家利益”的深度思考。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探究 捍衛國家利益1.多媒體出示材料: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思考:在你看來,魯迅先生為什么說他們是“中國的脊梁”?請用具體人物或事件加以說明。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講述:捍衛國家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神圣職責,我們要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堅決維護國家的尊嚴、榮譽和利益。2.多媒體出示教材P90“探究與分享”: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邀請,一名中國中學生參加在荷蘭舉辦的“世界兒童為和平、為未來”見面活動。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在廣場升起了50多個國家的國旗。這名中學生挨個尋找,就是找不到中國國旗,她立即找到組委會負責人,急切而有禮貌地說:“一定要升起中國國旗!因為我是來自中國的代表。”組委會負責人告訴她:“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由于某些原因,一時沒能找到中國國旗。”在該中學生的再三堅持下,組委會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一面五星紅旗。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會場上空迎風飄揚,她露出了笑容。思考:該中學生為什么一再堅持升起中國國旗?請你評價她的行為。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講述: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國家發展為我們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應該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努力學習,提高素質,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本領。對危害國家利益、威脅國家生存和發展的行為,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學會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3.多媒體出示材料:錢偉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1931年,19歲的錢偉長考入清華大學。當他考慮讀歷史專業還是中文專業時,傳來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制造九一八事變的消息,他毅然決定轉學物理,以求科學救國。后來,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且收入頗豐。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傳來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消息,他當即決定回國,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1948年,當他有機會重返美國工作時,面對簽證申請表上的“若中美交戰,你是否忠于美國”一欄,他毫不猶豫地填上“否”,放棄了赴美機會。思考:(1)結合以上案例,說說錢偉長是如何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的。(2)當個人利益與國家需要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派代表回答。教師講述: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顧全大局,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必要時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4.多媒體出示教材P92“閱讀感悟”。思考:你從東北抗日聯軍英雄身上感受到一種什么精神?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講述:捍衛國家利益,要發揚斗爭精神。當國家尊嚴受到侵犯、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發展受到阻撓時,我們應挺身而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利益。5.組織課后活動,完成教材P92“啟思導行”。(1)教師活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我國在南海、東海、臺海捍衛國家主權的具體實例,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并在全班交流分享,引導學生制訂個人行動計劃。活動結束后,教師對各小組的計劃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創新思維,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引導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行動計劃。注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個人行動計劃與國家利益相結合,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從哪些小事做起維護國家利益,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踐行,為維護國家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2)學生活動:分組進行資料查閱和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本小組的行動計劃,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和評價。三、暢所欲言 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課知識點,理清脈絡線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