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海市曹楊二中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姓名、班級、學號等在指定位置填寫清楚。2.本試卷共有23道試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請考生用黑色水筆或鋼筆將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卷上。3.本試卷標注“多選”的問題,每小題應選兩個及以上的選項,但不可全選;未特別標注的選擇類問題,每小題只能選一個選項。4.本試卷標注“計算”“簡答”“論證”的問題,在列式計算、邏輯推理以及回答問題過程中,須給出必要的圖示、文字說明、公式、演算等。5.除特別說明外,本卷所用重力加速度大小g均取9.8m/s2.一、單選題1.一只金絲猴靜止地掛在水平樹枝上,則金絲猴對樹枝的壓力( )A.就是金絲猴所受的重力B.是樹枝的微小形變產生的C.方向與金絲猴爪子的形變方向相同D.是金絲猴的爪子為了恢復形變產生的2.小理用右手豎直握著一個玻璃瓶向右勻速走去,則( )A.玻璃瓶在運動,不受靜摩擦力B.手對玻璃瓶的彈力水平向右C.手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D.握力增大時,玻璃瓶受到的靜摩擦力增大3.磨刀的場景如圖所示,當人向前推動刀的過程中,磨刀石保持靜止,則( )A.刀所受的合力一定為0 B.磨刀石受到四個力的作用C.刀對磨刀石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D.地面對磨刀石的摩擦力方向向前4.如圖所示,a、b和c三個物塊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 分別作用于物體b、c上, a、b和c均保持靜止。以. 分別表示a與b、b與c、c與桌面間的靜摩擦力大小,則( )5.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以相同的速度勻速行駛,甲在乙的前方x處。甲車以恒定的加速度剎車,經過40m后停止。甲車停止瞬間,乙車以相同的加速度開始剎車。要保證兩車不相撞,則x至少為( )A. 20m B. 40m C. 80m D. 120m二、填空題6. 一根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250N,若兩人沿相反方向拉繩,當每人用力達到 N時,繩子會被拉斷。若繩的一端被固定,一人用力拉繩子的另一端,則此人用力達到 N時,繩子會被拉斷。7.如圖所示,一根彈性桿的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重為5N的小球。小球處于靜止狀態,則彈性桿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 N,方向 。8.如圖所示,一光滑輕繩穿過質量為m的小環A,輕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B、C兩點。給小環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小環靜止時,AB段輕繩豎直,AC段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取 則繩中張力的大小拉力的大小為9.研究彈簧彈力F與彈簧長度L 的關系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F-L圖像,則彈簧原長 , 彈簧的勁度系數 k= N/m。三、研究共點力的合成在“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中,圖(a)為某次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拉橡皮筋的示意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達到的位置,OB 和OC 為帶繩套的細繩。10.本實驗主要采用的思想方法是( )A.控制變量B.等效替代 C.極限思想 D.多次測量取平均11. OC繩所連彈簧測力計的讀數12.已知OB 繩所連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記錄F 和F 的方向如圖(b)所示,用圖示法畫出合力F ,可知其大小為F= N。13.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使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仍到達O點,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 則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 (選填: A. F B. F')。14.已知OB、OC的夾角大于90°。增大F 且保持其方向不變,要使結點仍到達O點。F 的大小應 ,與合力的夾角應 。(兩空均選填:A.增大B. 不變C. 減小)15.測得圖(a)中彈簧測力計刻度線1和2的間距d=1.60cm,則該彈簧測力計所用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四、校園運動會校園運動會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充滿了運動與力之美。16.100m比賽中,測得小舞7s末的速度大小為8.8m/s,12.5s末沖線時的速度大小為10.2m/s。(1)小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A.8.0m/sB.8.8m/s C.10m/s D.10.2m/s(2)小舞在加速過程中,地面對她的摩擦力( )A.是滑動摩擦力 B.是靜摩擦力C.與她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方向與她前進的方向相反17. 自行車比賽中,某段時間內騎手與自行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滿足(1)為了描述騎手的整體運動,可以選擇一個點代表他,圖中各點中最合適的是(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2)騎手與自行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m/s ,前2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m/s。18.800米比賽中,當小理跑到距終點L=50m的直道上時,因體力不濟, 只能以的速度勻速向前跑。此時在小理身后x=6.25m處的小安,速度 他立即以不變的加速度 沖刺。(1)(論證)分析說明小理將痛失冠軍。(2)(計算)求小安到達終點前,兩人之間的最大距離 xm。五、行駛在大路上(第2集)大巴司機老李每次出車都會認真清潔車輛。某日,他駕駛著總質量 的大巴從甲地前往乙地。19. 某段高速限速120km/h, 大巴經過20km的“區間測速”路段, 用時 12min, 則 ( )A.該大巴一定超速了 B.該大巴一定沒有超速C.該大巴可能超速了 D.“區間測速”無法監測所有超速車輛20.如圖(a)所示,固定的測速儀每隔1s發出一超聲波脈沖。大巴在平直的公路上向測速儀勻速運動。某次脈沖發出后經過0.96s測速儀接收到汽車反射的信號;下一次發出脈沖后經0.84s收到反射信號。已知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則汽車的速度為 m/s(結果保留1位小數)。21.大巴在一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其v-t圖像如圖(b)所示。(1)大巴AB段的加速度 (選填:A.大于 B.等于 C.小于)CD段的加速度。(2)大巴在45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22.(計算)午后,老李將大巴停在傾角/β=15°的斜坡上,求大巴對斜坡的壓力。23.如圖(c)所示,老李用沿拖桿斜向下、大小為50N的力F推著拖把頭拖地。當拖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時,拖把頭水平向前勻速滑動。已知拖把的質量m=2kg,不計拖把桿的質量。取:(1)拖把所受摩擦力與推力的合力方向為( )A.沿拖桿向上 B.水平向前C.豎直向下D.豎直向上(2)(計算)求拖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