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編版)[核心考集訓]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復習學案單元知識結構圖一、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學習目標提示理解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法律,理解法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樹立遵守法律的常識。一、核心詞匯→加深對課本理解1.鳥兒在藍天上飛翔,花兒在陽光下綻放。我們生活在藍天和陽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規范著我們的( ),保護著我們的( ),協調著人與人之間的( )。( )就在我們的身邊,時常與我們相伴。2.法律保護了我們的( )。在法律的規定下,我們享有( )、( )、( )等權利學習知識、快樂成長。3.法律規定了我們的( )。過馬路,要( );在公共場所,要( )、保護環境;借了別人的東西,要( )。等到我們成年后,還要( ),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4.( )、( )與( )規范著我們的行為。與紀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頒布,具有( )和( )。所有社會成員都要( ),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5.( )與( ),是基本的社會規則,對社會而言,它們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 )。6.法律調整( ),保護( ),維護( ))。大到( ) ,小到( ),處處都有( )的身影。7.刑法是規定( )和( )的法律。刑法規定了什么樣的行為是( ),對于犯罪應該給予什么樣的( )。( )懲罰犯罪,保障( ),保衛國家安全,維護( )和( )。8.民法是維護人們日常( )的主要法律。民法保護我們的( )、( )、( ),保護我們的( )、( )、( );民法指導人們簽訂和履行( ),調整生產、貿易、消費等( )。9.除了刑法和民法,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還有( ))等法律。行政法約束( )的權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 ),管理( ),為公眾( )。10.在法律的大家庭里,這些不同的法律( )不同領域的社會關系,發揮不同的( )。它們規范著人們的( ),保障著社會的( )、( )秩序。11.沒有( ),人和人就無法順暢地( );沒有( ),人和人便無法正常地( )。作為社會生活中的( ),法律為我們設定了( ),提供了( ) ,維護著我們的( )。12.法律如同( ),告訴我們行為的( )。法律保障我們可以( )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們( )起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 )。13.法律如同( ),衡量我們行為的( )。合法的行為受到( ),違法的行為受到( )。當爭議和沖突發生時,( )、( )依據法律,作出( )的處理。1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護我們的( )。當我們的( )遭受侵害時,要( )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 )。如果經濟困難,可以通過( ),獲得( )提供的免費法律服務。15.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 )義務。在法律的指引和保護下,個人和家庭( )、( ) ,社會與國家( )、( )。二、核心素養研討→心得體會提升1.( )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它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名譽,保護我們的房屋、用具、儲蓄。A.刑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商法2.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享受著權利,同時也履行著義務,下列( )是我們的義務。(多選)A.過馬路時遵守交通法規 B.上課時認真聽講C.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 D.隨地亂扔垃圾3.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應該( )。A.在學校的草坪和花園里玩耍B.在學校的塑膠操場上騎自行車C.每天上課睡覺,說話,嬉戲打鬧D.借了別人的東西及時歸還4.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下列情景中,需要用到刑法的是( )。A.劉倩借了小紅的筆沒有還 B.大喜一不小心撞到了王博C.小偷偷走了王阿姨的手機 D.麗麗和妹妹因生活瑣事吵架5.一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自己職責的時候,需要遵循( )。A.刑法 B.民法 C.交通法 D.行政法6.法律援助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設立,它的目的是幫助( )。A.有錢的當事人 B.有重大犯罪的人C.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中的當事人 D.以上都對7.( )要遵守法律。A.只有殘疾人 B.只有富有的人C.只有貧窮的人 D.所有社會成員8.下列( )行為會受到刑法的懲罰。A.殺人搶劫 B.不贍養老人C.侵犯他人名譽 D.以上都對樹立正確思想1.劉曼在兒童刊物上發表了一篇小說,出版社以他未滿18歲為由,拒絕給他支付稿費。( )2.王波的爸爸在公共場所吸煙,王波制止了爸爸的行為。( )3.我們的法律是為了保護殘疾人而設立的。( )4.我和媽媽都不會開車,于是喝了酒的爸爸開車把我們送回家。( )5.如果有人欺負自己,我們就要欺負回來。( )6.如果有人偷偷拿我們的東西,我們可以偷回來。( )7.法律援助可以為盲、聾、啞及未成年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 )8.我們可以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9.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爭論和沖突,都要交給國家行政、司法機關處理。( )10.法律規定了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我們在享受權利時,也要盡到自己的義務。( )三、看圖回答問題→圖文意思要理解如圖你是圖中的消費者,應該運用什么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準確連線→一一對應加強掌握閱讀下面的情景描述,把與情景對應的法律用線連起來。五、課本習題解答→重點知識要牢記1.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關嗎?2.說一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有哪些權利呢?3.你認為違反法律的后果和違反學校紀律的后果是一樣的嗎?4.采訪家人或親戚,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激活巧思維29歲的劉女士購買了一輛汽車。新車還未開出店,就發現車輛發動機存在漏油問題。劉女士應該怎么辦?5.通過采訪同學和老師,了解一下我們的學校生活會涉及哪些法律,這些法律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6.游戲和比賽如果沒有規則,就無法正常進行。如果沒有法律,社會交往會變成什么樣?7.你認同他們的觀點嗎,為什么?8.如果爸爸就職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資,你認為爸爸應該怎么辦?9.組織一次“法律故事會”,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或經歷過的與法律有關的故事,說說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六、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我在行小明和同學小亮正騎著自行車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一輛轎車為躲避前方來車拐進自行車道,將小明撞倒在地。轎車司機下車后發現被撞倒的是一名學生,便駕車飛奔逃走。針對這一事故,故人議論紛紛。甲:“被車撞了,司機又跑了,就自認倒霉吧!”乙:“如果能夠找到肇事司機,就把他的車給砸了。”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機后,應依法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如何看待三位路人的觀點,并說明理由。二、憲法是根本法學習目標提示明白憲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并有自覺遵守憲法的意識,維護憲法的權威。一、核心詞匯→加深對課本理解1.憲法是國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規定了一個國家的( )和( ),規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須履行的( )。同時,憲法也規定了行使國家權力的各個( ),具有最高的( )、( )、( )。2.我國現行憲法是( )年( )月( )日頒布的。2014年,我國將( )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3.( )的設立,不僅是增加了一個紀念日,更是全民的憲法( )、( )、( ),有助于形成舉國上下( ),( ),用( )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國( )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斗的結果。國家憲法日的設立讓( )植根人心,這正是( )、( )的具體體現。5.憲法是( )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 )。人民通過( )管理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 )產生,對( )負責,受( )監督。6.國家憲法日,一年只有( )。但我們對憲法的認識,不能止于這一天。通過豐富多彩的憲法( )活動,我們能夠更好地( ),(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更要做到( ),( ) ,保證( )。7.在法律體系中,( )與其他法律法規不同,它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國家的( )。樹根給枝葉輸送營養,枝葉在樹根支撐下成長。憲法就如同( ),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 )。8.憲法是國家的( ),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 )、( )的問題,其他法律只規定( )某些方面的內容。9.一個團體要有一個( ),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 ),憲法就是一個( ),是( )。——毛澤東10.在我國,其他法律是根據( )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 )。11.我國憲法保護公民享有的( ),防止國家機關( ),任何公民在享有憲法規定的( )的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規定的( )。12.一所學校有學校的( ),一個班級有班級的( )。同樣道理,一個國家必須有一個最高的( ),任何人都必須在這個權威規定的范圍內活動,這個權威就是( )。13.樹立憲法權威,要求我們必須掌握( )。了解憲法如何規定國家的( )、公民的( )和( )以及( ),我們就能體會它在國家和公民生活中的( )),知道它是我們行動的( )。14.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 )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都沒有( )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應該受到( )。二、核心素養研討→心得體會提升1.我國第一部憲法制定于( )。A.1982年 B.2018年 C.1954年2.我國現行憲法是(( )頒布的。A.1954年 B.1982年 C.2019年3.下列法律中最權威的法律是( )。A.憲法 B.民法 C.行政法4.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規定了( )。A.我們該履行的義務 B.我們享受的權利 C.以上都有5.2018年國家憲法日活動的主題是( )。A.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B.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C.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6.憲法日的設立是為了培養( )的社會氛圍。A.尊重憲法,憲法至上,了解憲法B.對法律敬而遠之C.違背法律,踐踏法律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是通過( )產生的。A.民主選舉 B.隨機指定 C.領導指定8.人民通過( )對國家進行管理。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主選舉 C.集體表決9.下列哪項法律具有我國的最高法律效力?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0.我們必須以( )作為活動的根本依據。A.憲法 B.道德準則 C.八榮八恥樹立正確思想1.1982年,我國制定了第一部憲法。( )2.自1982年開始,我國將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 )3.民法、行政法、稅法都是以憲法為基礎制定的。( )4.憲法是為全體公民中的特殊人群而設立的。( )5.在我國,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6.民法是我國的根本法。( )7.生活中,我們只需要遵守憲法就可以了。( )8.國家憲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們只要在這一天遵守憲法就可以了。( )9.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學生,都應該好好學習憲法。( )10.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三、準確連線→一一對應加強掌握下面列出了憲法的部分條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請你用連線的方式把對應的內容連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生活中的場景四、課本習題解答→重點知識要牢記1.你知道為什么設立國家憲法日嗎?2.你對國家憲法日有什么印象,快和同學一起說說吧!3.通過對國家憲法日的了解,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憲法的內容?4.從憲法的內容中,我們還會有哪些發現?看看下面的同學是怎么討論的,你也可以和同學交流。5.觀察這張圖片,從中你有什么樣的發現?6.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條規定的共同點是什么?這一規定反映了憲法與其他法律是什么關系?7.你對上面的觀點有什么看法?你認為生活中應該怎樣維護憲法權威呢?8.為什么要進行憲法宣誓?你知道我國的憲法宣誓制度自誕生之日起有哪些發展嗎?五、能力培優,拓展思維我們國家現在是和平時期,為什么還要加強國防。解放軍在維護和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我在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標準計算賠償金。有公民對此提出合憲性審查建議,認為這樣會導致司法審判實踐中出現不公平現象,與憲法有關精神不一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后,建議最高人民法院適時修改完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統一城鄉居民人身損害賠償標準。1.提出審查建議,體現出該公民對憲法有什么認識。2.公民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作為未成年人應履行哪些義務? (至少3點)3.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依據。請用概念圖表示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走進生活1.觀察這張圖片,從中你有什么樣的發現?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我們國家將( )設立為國家憲法日。A.12月9日B.12月4日C.10月1日D.5月1日3.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保障的公民都享有哪些權利?(至少3點)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編版)[核心考集訓]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復習學案單元知識結構圖一、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學習目標提示理解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法律,理解法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樹立遵守法律的常識。一、核心詞匯→加深對課本理解1.鳥兒在藍天上飛翔,花兒在陽光下綻放。我們生活在藍天和陽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規范著我們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權利),協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時常與我們相伴。2.法律保護了我們的(權利)。在法律的規定下,我們享有(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等權利學習知識、快樂成長。3.法律規定了我們的(義務)。過馬路,要(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要(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等到我們成年后,還要(努力工作),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4.(紀律)、(道德)與(法律)規范著我們的行為。與紀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國家)制定和頒布,具有(強制力)和(權威性)。所有社會成員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5.(道德)與(法律),是基本的社會規則,對社會而言,它們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6.法律調整(社會關系),保護(合法權益),維護(公共秩序)。大到(國家的政治生活) ,小到(個人的家庭生活),處處都有(法律)的身影。7.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刑法規定了什么樣的行為是(犯罪),對于犯罪應該給予什么樣的(懲罰)。(刑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8.民法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名譽),保護我們的(房屋)、(用具)、(儲蓄);民法指導人們簽訂和履行(合同),調整生產、貿易、消費等(社會關系)。9.除了刑法和民法,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還有(行政法)等法律。行政法約束(行政機關)的權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職責),管理(公共事務),為公眾(提供服務)。10.在法律的大家庭里,這些不同的法律(調整)不同領域的社會關系,發揮不同的(功能)。它們規范著人們的(行為),保障著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11.沒有(語言),人和人就無法順暢地(溝通);沒有(規則),人和人便無法正常地(交往)。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基本規則),法律為我們設定了(行為準則),提供了(外部保障) ,維護著我們的(正常生活)。12.法律如同(指南針),告訴我們行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們(積極承擔)起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責任)。1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們行為的(對錯)。合法的行為受到(保護),違法的行為受到(制裁)。當爭議和沖突發生時,(國家行政)、(司法機關)依據法律,作出(公正)的處理。1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護我們的(堅強盾牌)。當我們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經濟困難,可以通過(法律援助),獲得(政府)提供的免費法律服務。15.人人依法享有(權利),人人依法(履行)義務。在法律的指引和保護下,個人和家庭(快樂)、(幸福) ,社會與國家(公正)、(和諧)。二、核心素養研討→心得體會提升1.( C )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它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名譽,保護我們的房屋、用具、儲蓄。A.刑法 B.行政法 C.民法 D.商法2.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享受著權利,同時也履行著義務,下列( ABC )是我們的義務。A.過馬路時遵守交通法規 B.上課時認真聽講C.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 D.隨地亂扔垃圾3.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應該( D )。A.在學校的草坪和花園里玩耍B.在學校的塑膠操場上騎自行車C.每天上課睡覺,說話,嬉戲打鬧D.借了別人的東西及時歸還4.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下列情景中,需要用到刑法的是( C )。A.劉倩借了小紅的筆沒有還 B.大喜一不小心撞到了王博C.小偷偷走了王阿姨的手機 D.麗麗和妹妹因生活瑣事吵架5.一名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自己職責的時候,需要遵循( D )。A.刑法 B.民法 C.交通法 D.行政法6.法律援助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設立,它的目的是幫助( C )。A.有錢的當事人 B.有重大犯罪的人C.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中的當事人 D.以上都對7.( D )要遵守法律。A.只有殘疾人 B.只有富有的人C.只有貧窮的人 D.所有社會成員8.下列( A )行為會受到刑法的懲罰。A.殺人搶劫 B.不贍養老人C.侵犯他人名譽 D.以上都對樹立正確思想1.劉曼在兒童刊物上發表了一篇小說,出版社以他未滿18歲為由,拒絕給他支付稿費。( × )2.王波的爸爸在公共場所吸煙,王波制止了爸爸的行為。( √ )3.我們的法律是為了保護殘疾人而設立的。( × )4.我和媽媽都不會開車,于是喝了酒的爸爸開車把我們送回家。( × )5.如果有人欺負自己,我們就要欺負回來。( × )6.如果有人偷偷拿我們的東西,我們可以偷回來。( × )[解析]道德與法律,是基本的社會規則,即使別人拿了我們的東西,我們也不可以價別人的東西。7.法律援助可以為盲、聾、啞及未成年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 √ )8.我們可以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 )9.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爭論和沖突,都要交給國家行政、司法機關處理。( × )10.法律規定了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我們在享受權利時,也要盡到自己的義務。( √ )三、看圖回答問題→圖文意思要理解如圖你是圖中的消費者,應該運用什么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答:對于網購的商品,商家以“已拆封”為由拒絕退貨,侵犯了我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會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準確連線→一一對應加強掌握閱讀下面的情景描述,把與情景對應的法律用線連起來。五、課本習題解答→重點知識要牢記1.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關嗎?答:學生乘坐大巴旅游可能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旅游合同、文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法律問題。爸爸媽媽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可能涉及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藥品質量監管、監護人義務等法律問題。2.說一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有哪些權利呢?答: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享有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而擁有的一切正當權利。包括:①受教育權。學生的受教育權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②人身權。人身權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為豐富的一項權利。③國家對學生的財產權、身體健康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等特殊保護。3.你認為違反法律的后果和違反學校紀律的后果是一樣的嗎?答:當然不一樣。法律具有強制力、權威性和普遍性,違反后會受到法律制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學校紀律是以學校為單位實施的,只對學校成員起作用,違反后受到學校的處罰,如停課、寫檢討,記過等。因此違反法律的后果比違反學校紀律更嚴重。4.采訪家人或親戚,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規范和保護。工廠與工人的關系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范,人們過馬路、開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范,超市中的消費行為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范,學生上學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范。激活巧思維29歲的劉女士購買了一輛汽車。新車還未開出店,就發現車輛發動機存在漏油問題。劉女士應該怎么辦?答:劉女士可以首先和商家溝通、協商解決這件事。如果協商不成功,劉女士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向工商行政部門進行投訴。請其介入解決。劉女士還可以向法院和仲裁機構提出申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5.通過采訪同學和老師,了解一下我們的學校生活會涉及哪些法律,這些法律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答:《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等。《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有助于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校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學校的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6.游戲和比賽如果沒有規則,就無法正常進行。如果沒有法律,社會交往會變成什么樣?答:如果沒有了法律,那么社會經濟秩序沒有了強制保障力,犯罪者得不到應有的懲戒,犯罪率將大幅提升,人們生活將一片混亂。因為法律是保障公民行使權利的一種武器,是懲罰犯罪的一把利劍。法律保障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們積極承擔起對他人應盡的責任。社會和國家的責任。依法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社會就會井然有序,人民就會安居樂業。7.你認同他們的觀點嗎,為什么?答:不認同,因為我們不能以暴制暴或自認倒霉,應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8.如果爸爸就職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資,你認為爸爸應該怎么辦?答;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爸爸應該:①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部門投訴;②如果簽訂了合同,可以直接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③向法院提出申請,拿出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起訴用人單位。9.組織一次“法律故事會”,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或經歷過的與法律有關的故事,說說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答:早晨八點多,張女士剛起床,就聽見院里一片嘈雜。原來是他們院里一個老爺爺由于年歲已高,反應稍慢,騎自行車軋了一條小狗的尾巴,小狗的主人不依不饒,非得逼老爺爺賠償。張女士下樓問清楚情況后,對那人說:“第一,我們需要你出示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法律規定遛狗時間是晚上七點以后至第二天七點以前。”聽了張女士的話,養狗人自覺理虧,說了幾句抱怨的話,就走了。啟示:法律與我們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爭端,化解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六、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我在行小明和同學小亮正騎著自行車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一輛轎車為躲避前方來車拐進自行車道,將小明撞倒在地。轎車司機下車后發現被撞倒的是一名學生,便駕車飛奔逃走。針對這一事故,故人議論紛紛。甲:“被車撞了,司機又跑了,就自認倒霉吧!”乙:“如果能夠找到肇事司機,就把他的車給砸了。”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機后,應依法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如何看待三位路人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1)甲的觀點錯誤。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如果忍氣吞聲,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會助長違法分子的囂張氣焰;(2)乙的觀點錯誤。這樣做是非法報復,會導致新的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3)丙的觀點正確。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的幫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憲法是根本法學習目標提示明白憲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并有自覺遵守憲法的意識,維護憲法的權威。一、核心詞匯→加深對課本理解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依據),它規定了一個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規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同時,憲法也規定了行使國家權力的各個(國家機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權威)、(法律地位)。2.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頒布的。2014年,我國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3.(國家憲法日)的設立,不僅是增加了一個紀念日,更是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斗的結果。國家憲法日的設立讓(憲法意識)植根人心,這正是(忠于憲法)、(維護憲法)的具體體現。5.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管理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6.國家憲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我們對憲法的認識,不能止于這一天。通過豐富多彩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我們能夠更好地(學習憲法),(了解憲法)。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更要做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 ,保證(憲法實施)。7.在法律體系中,(憲法)與其他法律法規不同,它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國家的(根本法)。樹根給枝葉輸送營養,枝葉在樹根支撐下成長。憲法就如同(樹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葉)。8.憲法是國家的(總章程),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其他法律只規定(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內容。9.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澤東10.在我國,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11.我國憲法保護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防止國家機關(濫用權力),任何公民在享有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12.一所學校有學校的(章程),一個班級有班級的(班規)。同樣道理,一個國家必須有一個最高的(法律權威),任何人都必須在這個權威規定的范圍內活動,這個權威就是(憲法)。13.樹立憲法權威,要求我們必須掌握(憲法知識)。了解憲法如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機構),我們就能體會它在國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們行動的(根本依據)。14.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都沒有(超越憲法)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應該受到(追究)。二、核心素養研討→心得體會提升1.我國第一部憲法制定于( C )。A.1982年B.2018年C.1954年2.我國現行憲法是( B )頒布的。A.1954年B.1982年C.2019年3.下列法律中最權威的法律是( A )。A.憲法B.民法C.行政法4.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規定了( C )。A.我們該履行的義務B.我們享受的權利C.以上都有5.2018年國家憲法日活動的主題是( B )。A.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B.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C.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6.憲法日的設立是為了培養( A )的社會氛圍。A.尊重憲法,憲法至上,了解憲法B.對法律敬而遠之C.違背法律,踐踏法律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是通過( A )產生的。A.民主選舉B.隨機指定C.領導指定8.人民通過( A )對國家進行管理。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民主選舉C.集體表決9.下列哪項法律具有我國的最高法律效力? ( C )A.《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0.我們必須以( A )作為活動的根本依據。A.憲法B.道德準則C.八榮八恥樹立正確思想1.1982年,我國制定了第一部憲法。( × )2.自1982年開始,我國將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 √ )3.民法、行政法、稅法都是以憲法為基礎制定的。( √ )4.憲法是為全體公民中的特殊人群而設立的。( × )5.在我國,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 )6.民法是我國的根本法。( × )7.生活中,我們只需要遵守憲法就可以了。( × )8.國家憲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們只要在這一天遵守憲法就可以了。( × )[解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依據,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我們必須時刻遵守。9.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學生,都應該好好學習憲法。( √ )10.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 )三、準確連線→一一對應加強掌握下面列出了憲法的部分條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請你用連線的方式把對應的內容連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生活中的場景四、課本習題解答→重點知識要牢記1.你知道為什么設立國家憲法日嗎?答: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頒布的。2014年,我國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國家憲法日的設立,不僅是增加了一個紀念日,更是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2.你對國家憲法日有什么印象,快和同學一起說說吧!答: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如憲法知識大賽、憲法主題宣傳和法官講憲法知識等。國家憲法日自2014年設立以來,每年都有不同的活動主題。2014年: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2015 年: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2016年:學憲法,講憲法。2017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憲法權威。2018年: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2019年: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0年:深入學習宣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2021年:堅定不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2022年: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3.通過對國家憲法日的了解,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憲法的內容?答:憲法在法律體系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規定了國家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尤其是與公民切身利益相關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任何主體包括國家機關都不得任意侵害這些權利。4.從憲法的內容中,我們還會有哪些發現?看看下面的同學是怎么討論的,你也可以和同學交流。答;我國現行憲法包括5個部分。分別是: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憲法是國家的總章程,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憲法規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憲法賦予我們受教育權、財產權、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等基本權利,和憲法為公民設定服兵役、依法納稅等基本義務。5.觀察這張圖片,從中你有什么樣的發現?答:圖中的樹代表了我國已形成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樹干代表憲法,樹枝代表不同的部門法,而各個細小的枝Y則是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管理的具體制度。這幅圖生動地體現了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憲法是根本法,是部門法存在的基礎。憲法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6.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條規定的共同點是什么?這一規定反映了憲法與其他法律是什么關系?答:三部法律都有“根據憲法,制定憲法”這句話。反映了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其他法律依據憲法而制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7.你對上面的觀點有什么看法?你認為生活中應該怎樣維護憲法權威呢?答:我認為這些同學的話都有道理。我們應該:(1)宣傳憲法精神,讓廣大公民認識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樹立憲法的權威性。(2)向身邊的人宣傳憲法知識,共同學習憲法、遵守憲法、落實憲法。(3)把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同我們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8.為什么要進行憲法宣誓?你知道我國的憲法宣誓制度自誕生之日起有哪些發展嗎?答;憲法宣誓儀式首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進行憲法宣誓,表明國家對憲法宣誓儀式的高度重視,反映了憲法在我國至高無上的地位。憲法宣誓制度于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誕生,誓詞共70個字:“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2018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憲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訂,新的誓詞為:“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五、能力培優,拓展思維我們國家現在是和平時期,為什么還要加強國防。解放軍在維護和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即使在和平時期,也非常有必要加強國防建設,但加強國防建設并不意味著戰爭。我國國防力量的強大對維護我國和平與安全以及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在維護我國和平與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還在維護國際安全或其他國家的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六、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我在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別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標準計算賠償金。有公民對此提出合憲性審查建議,認為這樣會導致司法審判實踐中出現不公平現象,與憲法有關精神不一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后,建議最高人民法院適時修改完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統一城鄉居民人身損害賠償標準。1.提出審查建議,體現出該公民對憲法有什么認識。答: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2.公民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作為未成年人應履行哪些義務? (至少3點)答: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復興,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 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3.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依據。請用概念圖表示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走進生活1.觀察這張圖片,從中你有什么樣的發現?答: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依據。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我們國家將( B )設立為國家憲法日。A.12月9日B.12月4日C.10月1日D.5月1日3.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保障的公民都享有哪些權利?(至少3點)答:如休息權、物質幫助權、平等權、人身自由權、財產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文化權利、勞動權等。學校門口的墻上、街道邊的電線桿上被人貼滿了煙草廣告。張叔叔和吳阿姨在談戀愛,他們準備結婚。張蘭大學畢業,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被聘為一所學校的數學老師。一家工廠向河里排放污水,導致大量魚蝦死亡。新學期開學典禮,校長帶領師生全體肅立,一起唱《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張天天的父親向稅務部門繳納個人所得稅。劉某在微博上謾罵同事張某,人民法院判決劉某向張某公開賠禮道歉。區政府在房屋拆遷中毀損了李強家的屋內合法財產,予以賠償。縣政府投入資金植樹造林。王某某破壞路燈被公安機關拘留。第十二條 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 法律納稅的義務。學校門口的墻上、街道邊的電線桿上被人貼滿了煙草廣告。張叔叔和吳阿姨在談戀愛,他們準備結婚。張蘭大學畢業,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被聘為一所學校的數學老師。一家工廠向河里排放污水,導致大量魚蝦死亡。新學期開學典禮,校長帶領師生全體肅立,一起唱《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張天天的父親向稅務部門繳納個人所得稅。劉某在微博上謾罵同事張某,人民法院判決劉某向張某公開賠禮道歉。區政府在房屋拆遷中毀損了李強家的屋內合法財產,予以賠償。縣政府投入資金植樹造林。王某某破壞路燈被公安機關拘留。第十二條 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 法律納稅的義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