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組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課題 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 第三課 夢想始于當下 《做有夢想的少年》科目 年級 課型 主備人 課時 時間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 新授課 1 45分鐘課程標準 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 年版)》,本課時對應 “課程目標” 中 “第四學段” 的 “政治認同”,要求學生理解中國夢的內涵,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契合 “課程內容” 中 “第四學段” 的 “國情教育”,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堅定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 。教材分析 本課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第一框。教材先引導學生認識夢想的含義與意義,再闡述少年夢想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相聯系,培養責任感 。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通過案例和活動,激發學生對夢想的思考,為后續學習如何實現夢想奠定基礎 。 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理解中國夢內涵,將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道德修養:樹立正確夢想觀念,培養積極進取、勇于擔當的道德品質,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 健全人格:通過探討夢想,培養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心態,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學會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態度 。 責任意識:明確實現夢想需付出努力和承擔責任,激發學生為夢想拼搏的動力,樹立對自己、對社會負責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夢想的含義與意義;少年夢想的特點 。 難點:理解少年夢想與中國夢的關系,引導學生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培養社會責任感 。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情境,如播放夢想主題的電影片段、講述名人追夢故事等,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夢想力量 。 小組合作探究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夢想相關話題,如 “夢想對個人成長的作用” 等,促進學生交流互助,培養團隊協作和探究能力 。 角色扮演法: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模擬不同職業人士,體驗夢想在生活中的體現,加深對夢想的理解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學生探究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5 分鐘) 播放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主角克里斯 加德納在困境中堅持追求成為股票經紀人夢想的精彩片段 。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從克里斯的經歷中,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認為夢想對一個人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夢想的重要性,從而導入本節課主題 。 2.知識講解與小組討論(20 分鐘) 夢想的含義與意義 展示教材中關于夢想含義的表述: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 。簡單講解后,開展 “夢想詞匯接龍” 游戲:教師說出一個與夢想相關的詞語,如 “成功”,然后讓學生依次接龍,說出一個新的與夢想相關的詞語,如 “奮斗”“希望” 等 。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對夢想的聯想 。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夢想對個人和社會分別有哪些重要意義?每個小組 4 - 6 人,討論時間 5 分鐘 。小組內推選一名記錄員記錄要點 。 小組討論結束,各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觀點 。教師總結:夢想能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夢想推動人類不斷進步和發展,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未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 少年夢想的特點 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展示一些名人年少時確立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最終成功的案例,如周恩來總理少年時就立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的志向 。提問學生:這些名人的故事給我們確立少年夢想帶來什么啟示?學生思考后,小組內交流 。教師引導總結:少年的夢想應該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明確的人生目標就像燈塔,能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 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播放一段關于我國科技發展成就(如航天事業發展)的視頻,提問學生:從我國的發展中,我們的夢想應該如何與之相聯系?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小組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我們生活在偉大的時代,少年的夢想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與中國夢緊密結合 。中國夢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我們的夢想也為中國夢的實現增添力量 。 3.角色扮演與小組互助(15 分鐘) 設計 “夢想職業體驗” 角色扮演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職業進行模擬,如醫生、教師、科學家、運動員等 。小組成員分別扮演該職業中的不同角色,模擬他們在工作中的場景,展現該職業人員為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 。 角色扮演結束后,各小組進行展示,展示結束后其他小組進行提問和評價 。例如,其他小組可以問扮演醫生小組:“在你們看來,成為一名優秀醫生的夢想需要具備哪些品質和條件?” 扮演醫生小組進行回答 。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互動中深入理解不同職業夢想的內涵和實現途徑 。 接著,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夢想,并結合剛才的活動,討論如何將自己的夢想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小組其他成員給予建議和幫助 。 4.課堂總結(5 分鐘) 教師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夢想的含義、意義以及少年夢想的特點 。夢想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少年的夢想有著獨特的價值,它既關乎個人成長,也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 。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樹立遠大志向,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5.布置作業(5 分鐘) 讓學生課后制作一份 “夢想手抄報”,內容包括自己的夢想、夢想對自己的意義、為實現夢想的初步計劃,以及一些激勵自己的夢想名言等 。 下節課前,將手抄報交給小組組長,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互評,從內容豐富度、創意性、對夢想的理解等方面提出評價意見和建議,幫助同學完善手抄報,深化對夢想的認識 。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激發了學生興趣,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積極參與 。但在引導學生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深度融合時,部分學生理解不夠深入,后續教學可增加更多社會熱點案例分析,組織實地參觀等活動,增強學生感性認識 。同時,在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中,個別學生參與度不足,需進一步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