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模擬試卷初二年級物理(本試卷計算中g取10N/kg,)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 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 )A. 牛頓(N) B. 帕斯卡(Pa) C. 焦耳(J) D. 瓦特(W)2. 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 瓶蓋上有花紋 B. 打球時要用力握緊球拍C. 磁懸浮列車行駛時不接觸軌道 D. 運動員手上涂防滑粉3. 下列實例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A. 汽車駕駛員要系好安全帶 B. 推出去的冰壺仍向前滑行C. 汽車在轉彎時要減速慢行 D. 豎直向下自由墜落的鋼球4. 圖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 瓶蓋起子 B. 核桃夾C. 托盤天平 D. 食品夾子5. 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 壓路機有沉重的碾輪B. 紀念碑下有寬大的底座C. 滑雪時穿滑雪板D. 推土機有寬大的履帶6. 在下列四個實例中,人對(加“ ”)物體做功的是( )A. 人推車,沒推動 B. 人站在勻速水平行駛的汽車上C. 人背著書包上樓 D. 人看著草坪上向他滾來的足球7. 下列實例中,主要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吸盤B. 吸管C. 衛生間的排水管D. 活塞式抽水機8. 如圖所示,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當鉤碼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鉤碼所受的重力B. 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就是鉤碼所受的重力C. 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和鉤碼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 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和鉤碼所受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9. 關于功、功率及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機械效率越大,機械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C. 機械效率越大,做功時間越短 D.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10. 豎直向上拋出一個重12N的小球,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為2N,且大小不變,則小球在上升過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10N,豎直向下 B. 14N,豎直向上C. 10N,豎直向上 D. 14N,豎直向下11. 2024年3月20日,搭載鵲橋二號中繼衛星的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如圖所示。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關于衛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衛星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B. 衛星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C. 衛星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D. 衛星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12. 圖甲中小明做俯臥撐時的情境可抽象成圖乙所示的杠桿。小明的重心在點,地面對腳的力作用在點,欄桿對手的力作用在點且始終與身體垂直。在小明的手臂逐漸伸直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力始終小于小明所受重力B. 力可能等于小明所受重力C. 力先增大,再減小D. 力先減小,再增大13. 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液體。甲試管內液體的密度為,乙試管內液體的密度為。將兩支試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試管豎直。乙試管傾斜,靜止時。兩試管內液面相平,液面距離桌面的高度為,如圖所示。液體對甲。乙兩試管底的壓強分別為和,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 < ,< B. < , =C. > , > D. >, =14. 在豎直放置的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物塊,讓物塊從盛有足量水的容器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勻速下降,逐漸浸入水中。該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隨物塊下降的高度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取,水的密度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塊的質量為B. 物塊的豎直高度為C. 物塊的密度為D. 當時,物塊所受浮力為15. 如圖所示,向溢水杯中注滿密度為的液體,將一個密度為、質量為的小球輕輕放入溢水杯中,待小球和液面都靜止后,測得溢出液體的質量為;將溢水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出并擦干,再向溢水杯中注滿密度為的另一種液體,然后將小球擦干輕輕放入溢水杯中,待小球和液面都靜止后,測得溢出液體的質量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若,則 B. 若,則C. 若,則 D. 若,則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不選均不得分)16. 關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靜止在桌面的課本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從樹上飄落的樹葉對地球一定有引力的作用C. 汽車受到的合力為零時,一定保持靜止狀態D. 小剛乘電梯下降過程中,他受到的合力大小始終為零17. 如圖所示,運動員用冰球桿擊打冰球,冰球離開球桿后在水平冰面上繼續運動一段距離,最終停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冰球在冰面上運動越來越慢時,其慣性越來越小B. 冰球會停下來,是因為力改變了冰球的運動狀態C. 冰球在冰面上繼續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與其運動方向相反D. 若冰球在冰面上運動時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將立即停下來18. 關于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自制氣壓計從一樓拿到五樓,細玻璃管中的液柱會上升B. 將滾筒向前推動,滾筒會向前滾動一段距離,之后會向回滾動C. 將容器左側倒入鹽水,右側倒入水,當左右兩側液面相平時,橡皮膜會向左凸D. 將懸掛在細線下的鐵鎖拉到鼻尖前,由靜止釋放,鐵鎖擺回時,一定不會打到鼻子19. 如圖所示,薄壁柱形容器靜置在水平面上,其中有質量為的水,細繩的一端系在容器底部,另一端系在質量為的木塊上。木塊浸沒在水中保持靜止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木塊所受浮力大小為。已知水的密度、容器的底面積S、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的比為,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為( )A. B. C. D.20. 如圖所示,用兩個質量相同的滑輪組成的滑輪組來提升質量的物體。滑輪組繩子自由端拉力,物體以的速度豎直勻速運動。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拉力的功率為 B. 定滑輪對天花板的拉力為C. 物體所受拉力為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21. 一艘排水量為5000t的輪船,裝滿貨物在長江中航行,則該輪船排水的體積為______m3。(ρ江水取1.0×103kg/m3,g取10N/kg )22. 小麗和小敏一起從一樓爬到五樓。已知:小麗的體重為500N,小敏的體重為400N。若兩人同時到達五樓,則______做功較快。若每層樓高為3m,則小敏爬到五樓至少做功______J。23. 如圖所示,當將活塞式抽水機的C桿向下壓時,A閥門的狀態(圖中未畫出)應該是______(選填“閉合”或“打開”)狀態。24. 小明同學需要初步檢查一批100mL的小瓶消毒酒精密度是否合格。于是他自制一個微型密度計來測量這些消毒酒精的密度,如圖所示。現小明估算密度計的質量。對于100mL的小瓶消毒酒精來說,用微型密度計測量時排開1mL的酒精比較合適,這樣不會導致酒精溢出。若酒精的密度為0.86g/cm ,則密度計的質量約為______g,若要提高微型密度計的精度,需要選用直徑______(選填“粗”或“細”)一些的塑料桿作為密度計。25. 如圖所示,戥子是一種微型桿秤,過去的中藥房里都用戥子稱量中藥。為使問題簡化,以下不考慮秤桿的重力。已知秤砣的質量為m0,零刻度線在提紐右側、離提紐的距離為l0,秤盤離提紐的距離為l1。當秤盤中放入一定質量的中藥后,移動秤砣至桿秤水平平衡時,秤砣懸掛點到提紐的距離是l2,中藥的質量是多少______g。若想提高桿秤的精度可以______A.增大秤砣的質量m0 B.減小秤砣的質量m0C.增大秤盤離提紐的距離l1 D.減小秤盤離提紐的距離l126. 如圖是人們仿照《天工開物》中的桔槔利用杠桿原理從水井中提水的情景。如圖所示,桔槔的主要結構是一根由直立木樁支撐的長木桿,可繞O點轉動,木桿A點綁有配重石塊,B點連接一根細桿,細桿下方連有木桶,使用時人可對細桿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力。已知支點到水桶所受的重力作用線的距離是支點到石塊所受重力作用線距離的3倍。木桿的自重、細桿的質量和支點處的摩擦均忽略不計,汲水過程中細桿始終豎直。當人用桔槔從井中汲水時,裝滿水的木桶總重100N,要使木桿提著裝滿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靜止(木桶完全離開井內水面),人需要對細桿施加30N向上的力。則配重石塊的重力為______N。此時若將A點的配重石塊適當靠近O點,則人對細桿豎直方向的力將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四、實驗探究題(共42分)27. (1)如圖所示,墻上掛著一只皮球,請在圖中畫出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______;(2)如圖所示,O 點為杠桿的支點,拉力 F 作用在杠桿 A 點。圖中的線段______(選填“OA”、“OB”或“AB”)表示拉力 F 對支點 O 的力臂 l。28. 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重為 4N 的物體,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N,物體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29. 在圖所示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1)把小車放在較為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分別向兩邊的 相同的小盤里加砝碼,當兩盤中砝碼的質量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時,小車靜止,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一定大小相等;(2)保持兩盤中砝碼的質量相等,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使拉力 F1、F2 不在同一直線上,放開手時,觀察到小車發生轉動,說明作用在同一輛小車上的彼此平衡的兩個力一定作用在______上。30. 小潔利用沙子、一個小桌和象棋子若干進行實驗,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圖記錄了她進行第①、②、③步實驗操作后觀察到的現象。(1)小潔通過______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2)根據實驗現象可得結論:在______一定時,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1. 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先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所示;將鐵塊放在木塊上,再次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和鐵塊一起沿同一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1)圖甲所示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兩次實驗探究的科學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面 A 點由靜止開始滑下,接著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繼續運動,小車分別停在如圖所示的位置。(1)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與______力相互平衡, 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阻力;(2)從實驗中可以發現,小車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運動阻力越______(選填“大”或“小”),小車的運動距離越______(選填“長” 或“短”);(3)從上述實驗結論經過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表面絕對光滑,運動物體受到阻力為零,物體將一直做______。33. 小明做“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表為實驗中的部分數據。實驗序號 鉤碼重 鉤碼上升的高度 自由端拉力F/N 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機械效率1 2 10 0.9 30 74.1%2 4 10 1.6 30 83.3%3 6 10 2.2 30 ①4 6 10 1.9 40 78.9%(1)表中①填__________%(結果保留1位小數);(2)第4次實驗中,滑輪組的額外功是__________J;(3)可以判斷出第4次實驗是用圖_________(選填“甲”或“乙”)裝置進行的;(4)根據表中數據,提出一種提升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34. 小京為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由“十次車禍九次快”提出猜想一:動能的大小可能與速度有關;由“安全駕駛莫超載”提出猜想二:動能的大小可能與質量有關。為了檢驗猜想是否正確,他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甲、乙、丙實驗,其中A、B為兩個質量不相同的小球。(1)實驗中,小球到水平面時的動能是由_________能轉化而來的。(2)實驗中,小球到達水平面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來反映的。木塊被推動的距離越遠,反映小球的動能越_________。(選填“大”或“小”)(3)為了檢驗猜想一,選用甲、乙兩圖進行實驗,由圖中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4)為了檢驗猜想二,在完成圖甲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圖丙的實驗,但發現木塊被撞后滑出了木板,為完成對比實驗,在不改變木板長度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進行調整。A.換比A質量小球 B.給木板上鋪毛巾C.適當降低小球的高度 D.換較重的木塊35. 小石利用同一個調好的微小壓強計等器材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通過________來反映。下列實驗中也運用了這種研究問題方法的是________。(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人們用標有箭頭的幾何線段來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B.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時,用海綿的形變程度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C.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關系時,需控制液體表面積和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速相同(2)圖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_________有關。(3)小紅認為圖乙、丙兩圖所示的實驗不能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另一因素有關,原因是_________。36.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小明猜想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他利用符合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燒杯、水、酒精和多個形狀相同、體積不同(數值已知)的實心鐵塊等器材進行實驗。(1)在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時,有以下主要實驗步驟,請補充完整:①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出某鐵塊所受重力,并記錄數據;②把該鐵塊分別浸沒在酒精和水中的同一深度處,鐵塊靜止時,均未接觸容器的底和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并記錄數據;根據公式__________,計算該鐵塊在兩種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記錄數據。③若該鐵塊在兩種不同液體中受到浮力大小____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則可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2)在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是否有關時,小明先測出某鐵塊的重力,再將該鐵塊浸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圖所示,分別測出鐵塊受到的拉力大小,計算出鐵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并進行比較。該實驗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37. 實驗臺上有如下實驗器材:如圖所示,一個帶支架的杠桿(杠桿上有刻度)、一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六個質量均為100g的鉤碼和兩段細繩(質量忽略不計)。小平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了一個實驗,證明“在杠桿水平平衡時,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變,則動力跟動力臂成反比”。(1)以下是她設計的實驗步驟,請你補充完整。①將彈簧測力計指針______位置。②調節杠桿使其在______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③然后用細繩做成兩個繩套,將一個繩套拴牢在杠桿的A點,在A點處掛6個鉤碼,將另一個繩套拴在B點處,______,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動力臂記錄在表格中。④______⑤仿照上述實驗步驟,再做四次,分別記錄各次的動力和各次的動力臂在表格中。(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數據記錄的表格。38. 兩端開口的錐形管被固定在鐵架臺上,其下端開口面積為。用一個與錐形管下端開口面積相同的輕質塑料片B擋住其下端開口,使水不能進入錐形管A內。如圖所示,將錐形管A和塑料片B一同放入水中,當在塑料片B上放置一個質量為的小物塊C時,塑料片恰好從錐形管的下端脫離。已知水的密度為,取。將小物塊C取出后,下列方案中的________可以使塑料片B從錐形管A的下端脫離,并說明其可行的理由:方案1:往錐形管中輕輕注水,直到注入水的質量為;方案2:往錐形管中輕輕注水,直到注入水的深度為。五、計算題(共8分)39. 如圖是小強利用器械進行鍛煉的示意圖,其中橫桿AB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A∶OB=3∶2,在桿A端用細繩懸掛重為300N的配重,他在B端施加豎直方向的力FB,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F。已知小強重為650N,不計桿重與繩重。(1)求力FB。(2)畫出小強的受力示意圖。(3)求壓力F。40. 小林在研究各種材料的性質時,發現EPE珍珠棉(全稱聚乙烯發泡棉)具有隔水、防潮、隔音、保溫、環保、抗撞力強、密度小等諸多優點。經查閱,某款EPE珍珠棉的密度僅為28kg/m3,使用防水布緊密包裹此款珍珠棉制作一件負重感輕的水上救生衣,可提供給大體重人士使用。他親自動手實踐,用質量為0.3kg的防水布和一些珍珠棉,制作了一件體積為2.5×10-2m3(約等于珍珠棉的體積)的救生衣,如圖所示。(ρ水=1×103kg/m3,g取10N/kg)求:(1)該救生衣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衣;(2)該救生衣的重力G衣;(3)使用救生衣時至少保證使人的頭部露出水面,若成年人的頭部體積約占人體總體積的10%,人的平均密度為1.02×103kg/m3,請你通過計算判斷:該救生衣能否供一位質量為153kg的人士使用?北師大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模擬試卷初二年級物理(本試卷計算中g取10N/kg,)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D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不選均不得分)【16題答案】【答案】AB【17題答案】【答案】BC【18題答案】【答案】ABD【19題答案】【答案】AC【20題答案】【答案】AD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21題答案】【答案】5000【22題答案】【答案】 ①. 小麗 ②. 4800【23題答案】【答案】閉合【24題答案】【答案】 ①. 0.86 ②. 細【25題答案】【答案】 ①. ②. BC【26題答案】【答案】 ①. 210N ②. 變大四、實驗探究題(共42分)【27題答案】【答案】 ①. ②. OB【28題答案】【答案】 ①. 3.4 ②. 0.6【29題答案】【答案】 ①. 光滑 ②. 相等 ③. 一條直線【30題答案】【答案】 ①. 小桌陷入沙子的深淺 ②. 受力面積 ③. 壓力越大【31題答案】【答案】(1) ①. 等于 ②. 見解析(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是否有關【32題答案】【答案】 ①. 重 ②. 支持 ③. 小 ④. 長 ⑤. 勻速直線運動【33題答案】【答案】(1)90.9(2)0.16 (3)乙(4)增大被提升物體的重力【34題答案】【答案】 ①. 重力勢 ②. 大 ③. 動能大小和速度有關 ④. A【35題答案】【答案】 ①. 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大小 ②. B ③. 液體的深度 ④. 沒有控制液體深度不變【36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不相等(2)沒有控制排開液體體積相同【37題答案】【答案】(1) ①. 調到零刻度線 ②. 水平位置 ③. 便于測量力臂的長度 ④. 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住B處套環 ⑤. 見解析(2)見解析【38題答案】【答案】見解析,理由見解析五、計算題(共8分)【39題答案】【答案】(1)450N(2) (3)200N【40題答案】【答案】(1)250N(2)10N (3)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