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8 運動與力五年(2021-2025)中考(一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研真題,明考向。為了進一步配合廣大師生復習備考,21教育重磅推出《(2021-2025)五年中考真題和一年模擬分類匯編》系列。本套資料設計科學,根據地區試題匯編,按照知識點構成情況,將試題分解組合,全面呈現各學科知識點在五年中考和一年模擬題中的考查情況,是考生掌握當地中考命題動向、熟悉中考考查方式、復習備考不可或缺的精品資料!1.(2025 連云港)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值的是( )A.中學生的重力大小約為50N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約為4m/sC.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cm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10s2.(2025 揚州)為防止“天降冰凌”產生危害,將除冰環從橋梁斜拉索上端由靜止釋放,除去斜拉索上的積冰,除冰環在下滑過程中( )A.只受重力作用 B.速度始終不變C.一直處于平衡狀態 D.機械能不斷減小3.(2025 蘇州)如圖,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 重力,加速上升。火箭與飛船分離過程中,火箭相對于飛船是 的。火箭外殼返回過程中,由于空氣摩擦導致其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能的。飛船進入軌道后,利用 傳輸信號與地面聯系。4.(2025 揚州)現收藏于揚州市博物館的東漢銅卡尺如圖1,小明觀察后仿制了一把卡尺,活動長爪滑動到最左側時,其 端與刻度尺“0”刻線對齊。如圖2,用此卡尺測量透明膠帶卷的外徑和厚度,測得外徑為 cm,內徑為 cm。5.(2025 連云港)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大小通過傳感器顯示。當拉動木板時 (選填“必須”或“不必”)保持勻速。當在木塊上增加鉤碼時,傳感器顯示力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6.(2025 蘇州)如圖中,小球在空中運動,畫出它在圖示位置受到的重力G。7.(2025 揚州)如圖,蘋果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作出蘋果的受力示意圖。8.(2025 揚州)某無人快遞配送車輪胎與水平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00cm2,對地面的壓強為1×105Pa,在大小為400N的牽引力作用下勻速行駛,g取10N/kg。求:(1)配送車所受阻力f的大小;(2)配送車與貨物的總質量m。9.(2025 蘇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雪龍”探極“雪龍2號”是我國自主建造的極地考察破冰船,具有船首、船尾雙向破冰技術,填補了中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船首的下部前沿部分叫破冰艏柱,用特殊的高強鋼打造,遇到厚度1.5米左右的冰層時,“雪龍2號”因其船首特有的形狀,易于以一定的航速沖上冰面,在船首重壓下破冰艏柱猶如一把利刃切開厚重的冰層,實現船首破冰。在厚冰海域,通過控制船尾下方吊艙式全回轉螺旋槳(水平面內可360度自由轉動),使船尾轉向,船尾從上方重壓冰層,同時螺旋槳削冰,冰層塌陷,實現船尾破冰。(1)下列物理屬性中, 不是制作破冰艏柱的材料必須具有的屬性;A.耐低溫 B.硬度大C.韌性好(不易斷裂) D.密度小(2)雪龍2號的船首應設計成如圖 所示的形狀。船首破冰時,艏柱猶如利刃切開冰層,是由于船首重壓增大了艏柱對冰面的 ;(3)向南行駛的“雪龍2號”遇到厚冰阻擋,欲采用船尾破冰。調整螺旋槳,讓螺旋槳推動的水流向 (東/南/西/北)運動,可使船尾向東轉向。10.(2024 蘇州)如圖所示,大小適中的實心木球,球面有兩個小孔在某條直徑的兩端,兩孔在球內相通。用一根比孔細的繩子穿過兩孔,在豎直方向上用手拉繩的兩端,球會靜止在繩上,減小拉力球會向下運動。對此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靜止時,繩兩端的拉力是平衡力B.通過拉力的調節,球可以勻速下滑C.繩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勻速下滑D.通過手的運動和拉力調節,球不可能從繩的下端移到上端11.(2024 揚州)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 來增大摩擦。選用水來冷卻拖拉機的發動機,是因為水的比熱容 (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裝有質量為20kg的水,水溫從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 J的熱量。[c水=4.2×103J/(kg ℃)]12.(2024 鹽城)“鯤龍”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最大起飛質量為53500kg,正常的巡航速度為500km/h,一次能將12000kg的水在20s內吸至4m高處。g取10N/kg。求:(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的時間。(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3)飛機吸水的功率。13.(2024 無錫)如圖所示,小明和小華穿著輪滑鞋靜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華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明和小華由于慣性都保持靜止B.小明和小華因為受力一起向前運動C.小明受力向前運動,小華受力向后運動D.小明受力向前運動,小華由于慣性保持靜止14.(2024 南京)如圖所示,甲圖為長方體重物在臺階式自動扶梯上勻速上樓的情景;乙圖為同一重物在斜面式自動扶梯上勻速上樓的情景。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中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重物發生形變產生的B.甲圖中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對扶梯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乙圖中重物的重力和扶梯對重物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乙圖中若重物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重物仍沿扶梯前進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5.(2024 鎮江)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相對核心艙靜止的是( )A.神舟十八號飛船 B.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C.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 D.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16.(2024 鎮江)如圖所示,小明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將物塊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經過區域1和區域2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1.2N和1.8N,兩區域示數不同的原因是( )A.在區域1中A對木板的壓力更大 B.在區域2中A對木板的壓力更大C.木板上區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區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17.(2024 宿遷)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s﹣t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B.乙車速度大于甲車速度C.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D.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向后運動的18.(2024 揚州)寧揚城際鐵路將于2026年建成,全長約58km,快車全程用時約30min,則快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 )A.54km/h B.77km/h C.116km/h D.190km/h19.(2024 鹽城)如圖是我國低真空、磁懸浮高速列車在試驗線上行駛的情形。運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為了減小列車所受( )A.浮力 B.重力 C.阻力 D.支持力20.(2024 無錫)如圖所示是蘋果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以 為參照物蘋果是運動的,比較蘋果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 ,可知蘋果的速度越來越 。21.(2024 徐州)聽到信號出警時,消防員為了盡快從二樓下到一樓車庫,抱著豎直的滑桿勻速滑下,認為消防員是運動的,是以 為參照物。如果消防員重700N,下滑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為 N,重力勢能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2.(2024 南京)圖中,筷子在水平位置處于靜止狀態,畫出筷子的受力示意圖。23.(2024 泰州)“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裝置如圖甲所示。(1)圖甲中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可以 ,通過調整鉤碼數量可以改變卡片所受 的大小。(2)為探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小明豎直向下拉卡片,如圖乙所示。小華提醒該操作不可行,原因是沒有控制兩個拉力的 ,應將卡片轉過一個角度,觀察卡片 (松手前/松手時)的運動狀態。24.(2023 宿遷)圖中兩個實驗分別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在圖甲實驗中,三次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應該相等B.在圖乙實驗中,三次小車運動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應該相等C.在圖甲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可以不沿著水平方向拉動木塊D.在圖乙實驗中,小車所受阻力的改變可以通過在小車上放不同質量的砝碼來實現25.(2023 宿遷)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近期,學校舉行了以“奔月”為主題的科技制作大賽。圖甲是小華的參賽作品——用飲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水火箭”向下噴水從而獲得升空的動力,這是利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小明準備制作一款如圖乙所示的滑翔機模型,機翼的橫截面應設計成圖丙中 (填序號)的形狀。26.(2023 無錫)按要求作圖: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拉動木塊,請畫出木塊所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27.(2023 鎮江)某公司設計了一款太陽能無人駕駛汽車,其設計方案中有如表一段描述:◆整車質量為300kg,最高時速54km/h。當該車在平直公路上以最高時速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02倍。 ◆所鋪設太陽能電池板面積為6.5m2,該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為20%,太陽能電池直接給電機供電,電機將輸入電功率的90%轉化為汽車行駛所需的機械功率。(1)當該車以最高時速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g取10N/kg),求:①該車0.5h內行駛的路程。②維持該車行駛所需的機械功率。(2)小強查找到如下數據:在晴好的夏天,當太陽光垂直照射時,太陽能電池板每平方米面積上接收的太陽輻射功率為700W。請通過計算說明該車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28.(2023 泰州)新能源電動汽車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如圖所示,一輛電動汽車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滿載時整車質量為1.5t,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600cm2。在某段平直路面上,該車滿載時90s內勻速行駛了1.8km,電動汽車受到的阻力為2500N,求:(1)汽車行駛的速度。(2)汽車發動機的功率。(3)汽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g取10N/kg)29.(2023 無錫)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每次讓小車從斜面的 處由靜止釋放,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獲得相同的速度,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所受的 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先后在水平面上鋪設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通過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 來比較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30.(2023 南京)用木塊、木板、毛巾、棉布、彈簧測力計、金屬塊等器材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1)如圖所示,將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應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 直線運動;(2)實驗中應選擇木板、棉布、毛巾是為了改變 ;(3)在圖示情況下,做以下調整后再次水平拉動木塊,其中會改變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有 (填序號)。①增大拉力②加大拉動木塊的速度③把木塊沿豎直方向截掉一部分④在木塊上加金屬塊31.(2023 常州)南京長江大橋于1968年建成,是長江上第一座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橋梁。近年來,航行船舶逐漸大型化,橋墩遭受船舶撞擊的風險不斷增大。為此,2023年春季,工程師為橋墩加裝保護鎧甲并展開觀測,ρ水=1×103kg/m3,g取10N/kg。①拖拽:如圖甲所示,拖船拖拽兩個“C”形組件,在江面勻速直線行駛20km。抵達橋墩處、行駛過程中拖船的動力為2.15×105N,柴油發動機動力系統的效率為40%,q柴油=4.3×107J/kg。②合圍:將兩個“C”形組件環繞在橋墩外圍,合圍成“O”型鎧甲。鎧甲漂浮在水中,側邊豎直,上下表面積相同,如圖乙所示。鎧甲密度為0.4×103kg/m3,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1m。③觀測:上游暴雨、江水上漲過程中,由于流水沖擊,鎧甲與橋墩發生擠壓,此時靜止的鎧甲在水面下的深度為1.5m,如圖丙所示。鎧甲上表面面積S=100m2。問:(1)拖拽過程消耗柴油的質量?(2)乙圖中,漂浮的鎧甲在水面下的深度?(3)丙圖中,鎧甲受到橋墩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2.(2022 南京)以下情境中,關于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A.甲圖中,直升機上升時所受升力和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乙圖中,回形針受到細線的拉力和磁鐵對它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C.丙圖中,用剪刀將細線剪斷,小球下落,說明物體只有受力才能運動D.丁圖中,擺球擺到最高處B時,若它所受力都消失,擺球將靜止在B處33.(2022 無錫)如圖所示,用力打擊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開始沿水平方向飛出,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同時,這些棋子因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34.(2022 南通)氫能源汽車具有零排放的環保優勢,某款氫能源汽車總質量為1.5×103kg,在水平公路上以7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1.2×103N,行駛0.5h消耗氫0.6kg,已知氫的熱值為1.4×108J/kg,g取10N/kg。求汽車:(1)受到的重力和牽引大的大小;(2)行駛的距離和牽引力做的功;(3)利用氫能的效率。35.(2022 泰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行車功能正從代步轉變為健身。其構造中包含許多物理原理,例如:在輪胎上刻花紋來增大摩擦,下列四種改變摩擦力的方法與該例相同的是( )A.圖甲自行車剎車時捏緊剎把 B.圖乙溜冰時穿旱冰鞋C.圖丙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 D.圖丁運動員擊球時用力握球拍36.(2022 鹽城)古埃及學者埃拉托色尼發現,利用同一時刻在不同地點影子的長度不同可以估測出地球周長。取一根直桿,將其豎直立在地球上的A點,由于光的 形成了桿的影子,記錄直桿在正午時刻影子的長度,算出太陽光與直桿的夾角α1,同樣可以測出此時B點太陽光與直桿的夾角α2,A、B是同一經度上的兩個城市(如圖甲),它們的距離為L,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周長大約為 。實驗中需要測出直桿的長度,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 。37.(2022 南京)南京城墻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磚石構造城市城墻,如圖甲所示。圖乙是一塊質地均勻的平整長方體城磚的示意圖,已知城磚長AC為40cm,寬AB為20cm,厚AD為10cm,質量為20kg。(1)城磚的重力多大?(g取10N/kg)(2)城磚按圖乙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帕?(3)要在AB的中點O處用一與AB垂直的水平力F將城磚推倒,則F至少為 N。38.(2022 蘇州)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車站乘坐復興號列車,進入車廂時,發現旁邊停著一列和諧號列車。(1)坐到座位上后,透過車窗只能看到和諧號列車,發現它動了,據此判斷: 。A.一定是和諧號運動了 B.一定是復興號運動了 C.可能是兩車都運動了(2)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向西行駛,小明發現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變為如圖所示情形,此時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3)行駛過程中,復興號列車以68m/s的速度駛入長1000m的平直隧道,復興號在進入隧道時鳴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護路工人聽到鳴笛的時間為 s。(空氣中聲速340m/s)39.(2021 無錫)飛機研制中,需將飛機模型固定在“風洞”中,讓風迎面吹來,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風相對于風洞是靜止的 B.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是運動的C.風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D.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洞是運動的40.(2021 南通)冬奧訓練場上,滑雪運動員佩戴的護目鏡能有效防止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的傷害;滑雪手套的掌心處很粗糙,這是為了增大手套與滑雪杖之間的 ;滑過終點,運動員不能立即停下,這是因為人具有 。41.(2021 淮安)如圖所示,淮安馬拉松比賽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舉辦,展示了淮安文明向上、蓬勃進取的精神風貌,小明同學參加了全程7.5km的迷你馬拉松比賽,用時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km/h,懸掛在道路兩旁的橫幅相對于奔跑中的小明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42.(2021 無錫)一位質量為75kg的消防戰士穿著25kg的裝備沿著豎直滑竿勻速下滑15m,用時3s。則下滑過程中速度是 m/s,他受到的摩擦力是 N。(g取10N/kg)43.(2021 南京)如圖中,輕拉彈簧,水平面上的物體A和B處于靜止狀態,畫出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44.(2021 鹽城)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天問一號”登陸火星的最后9分鐘2021年5月15日清晨4時許,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器(如圖1甲)進入火星大氣層,經過約9分鐘的減速、懸停和緩沖,成功著落于火星表面,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著陸器剛進入大氣層時,會迅速調整自己的姿勢,使自身的運動方向、質心和壓心處于一條直線上,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姿態下降,此時運動方向與軸線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線上。下降一段時間后,當著陸器速度減小90%左右時,著陸器伸出“小翅膀”,通過向下壓火星大氣產生的反作用力,將其運動方向與軸線方向的夾角調整到0°,為安全打開降落傘擺正姿勢。如圖1乙所示,降落傘打開后減速到一定程度,先拋棄隔熱大底,后拋棄背罩,讓火星車和著陸平臺(如圖1丙)露出真容。隨后,著陸平臺打開發動機,通過向下噴燃氣實現進一步減速,在距離火星地面100m高度處速度減為零,進入懸停狀態。此時著陸平臺開啟雷達和光學相機等進行探測,尋找著陸點,在找準著陸點后繼續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在經過高度20m后,維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穩著陸。(1)著陸器伸出“小翅膀”后,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體是 。(2)從懸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車的動能變化情況是 。A.增大→不變→減小 B.增大→減小→不變C.不變→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不變(3)請在圖1丙中畫出火星車和著陸器平臺處于懸停狀態時,受到的“重力”G和氣體對它的升力F升的示意圖。(4)如圖2四幅圖中,能反映著陸器剛進入大氣層時維持相對穩定姿態下降的是 。(5)已知降落傘下降過程所受氣體阻力大小與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數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別為k1和k2。降落傘達到最小速度時,其所受的氣體阻力與著陸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個降落傘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達到的最小速度分別為v1和v2,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與地球上的重力之比為2:5,則k1:k2為 。A. B. C. D.45.(2021 常州)常州某小學大門口,設有護學崗標志牌及其固定裝置:鐵桿左端固定在墻上、右端固定有鐵夾,鐵夾夾著重4N的護學崗標志牌,鐵夾張開幅度越大,夾得越緊。放學時,值班教師用13N的力可將標志牌豎直向上勻速拔出,此過程中,標志牌桿受到鐵夾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為 N。雨天,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同學們展開合理猜想。猜想1:考慮到“雨天木質標志牌桿受潮膨脹”,導致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大,理由是 。猜想2:考慮到“雨天木質標志牌桿表面濕潤”,導致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小,理由是 。同學們討論后,認為猜想1、猜想2都合理,為確定哪一種猜想起主導作用,同學們先采用原始方案,測量時發現超出測力計的量程,于是設計出改進方案1、改進方案2,如圖所示,每個滑輪重均為0.3N,不計繩重及滑輪處摩擦。應采用改進方案 進行探究,實驗時,勻速拔出過程中,測力計示數為4.4N,拔出后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1.6N。淋濕、吸水后標志牌重為 N。雨天,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為 N,猜想 起主導作用。46.(2021 蘇州)光速的測定在物理學中有多種方法。邁克耳遜曾用類似于下述方法在地球上較精確測定了光速。將激光發射器和接收裝置按圖示位置固定,裝置a是四個側面均鍍有高反光涂層的正方體,可繞固定的中心軸轉動(圖示為俯視圖)。當正方體轉動到圖示位置靜止時,激光束恰能以45°角照射到某側面中心P點處,反射到相距幾十公里外的一個山頂上,經此處的光反射器(內部結構未畫出,不計光在其中的傳播時間)反射后,平行于原光線射到正方體另一側面中心Q點處,最終被接收裝置接收到。(1)若光速為3×105km/s,正方體到光反射器之間的距離為30km,則光從P點射出到射回Q點所用的時間為 s;(2)正方體快速轉動一周,光反射器能接收到 次激光的照射;(3)當正方體的轉速為n圈/秒時,接收裝置可接收到激光,正方體與對面山頂光反射器間距離用d(單位:m)表示,則測得的光速可能為 m/s(填寫選項符號)A.8nd B.12nd C.16nd D.20nd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如圖所示,下列四項運動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識,其描述正確的是( )A.跳水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是因為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B.足球運動員對球的作用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舉重運動員將杠鈴舉在空中靜止時,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籃球運動員拋出的籃球在空中先上升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2.周末,小麗和媽媽乘坐高速列車去旅行。當列車勻速行駛時,小麗看到窗外站臺上的柱子飛速向后掠過。她選擇的參照物是( )A.站臺 B.鐵軌 C.高速列車 D.遠處的山3.如圖所示,當鐵錘松動時,握住錘柄迅速向下撞擊堅硬的地面,錘頭就會緊套在錘柄上。此現象主要利用了( )A.手的慣性 B.錘柄的慣性C.錘頭的慣性 D.地面的慣性4.小明踢足球時,腿部受了傷,醫生替他涂抹了藥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藥膏蓋子上的條紋是為了減小摩擦B.藥膏蓋子上的尖銳凸起部分是為了增大壓強,從而容易戳破封口C.藥膏袋受到擠壓時變形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D.藥膏袋打開后能夠聞到藥膏的氣味,這屬于擴散現象5.近期有媒體報道,我國實踐21號衛星成功捕獲了失效的北斗2號G2衛星并將其拖到離地球更遠的“墓地軌道”后,自己又回到了地球同步軌道,自此,中國的“空間碎片減緩技術”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G2衛星到達“墓地軌道”后,處于靜止狀態B.G2衛星被拖離過程中,實踐21號對其做功C.實踐21號返回地球同步軌道后,以地球為參照物是靜止的D.實踐21號返回地球同步軌道后,受非平衡力作用6.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v=0.8m/s的速度順時針勻速轉動,將行李箱輕輕的放在傳動器的左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忽略空氣阻力,傳送帶足夠長)( )A.行李箱在傳送過程中動能越來越大B.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C.行李箱剛放上傳送帶時受到向左的靜摩擦力D.若傳送帶突然停止運動,行李箱由于慣性將向右運動或傾倒7.如圖所示,農民在用風車精選谷種時,在同一風力作用下,谷種(飽滿,質量較大)和秕谷(質量較小)都從洞口水平飛出,結果谷種和秕谷落地點不同,自然分開。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谷種和秕谷剛飛出時的勢能相同B.在下落過程中秕谷的運動狀態不變C.谷種的落地點為N,秕谷的落地點為MD.谷種下落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8.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f+F=G1+G2 B.f+F=G2 C.F=G1+G2+f D.F=G2+f9.如圖所示,用陰影部分面積描述的物理量中,不正確的是( )10.如圖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10N拉一根彈簧,使彈簧伸長了2cm;如果在該彈簧兩端同時用兩個力F2和F2′沿水平方向拉彈簧,如圖乙所示,要使此彈簧同樣伸長2cm,則力F2和F2′的大小分別為( )A.5N、5N B.10N、10N C.10N、20N D.20N、20N二.多選題(共2小題)(多選)11.如圖,小麗把懸掛的鐵鎖拉住并靠近自己的鼻子(不碰到),穩定后松手,頭保持不動,鐵鎖向前擺去又擺回(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要鐵鎖的質量夠大,鐵鎖擺回來時會碰到鼻子B.鐵鎖向下擺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鎖擺到最低點后會繼續上升,是因為鐵鎖具有慣性D.鐵鎖在擺動過程中,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多選)12.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倍受矚目,下列關于運動員踢足球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力可以使足球發生形變B.足球離開腳后能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C.腳對球的力和球對腳的力是一對平衡力D.足球運動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三.填空題(共8小題)13.構建知識體系可以明晰知識間的關聯,請將空格處填寫相應內容。(1) ;(2) 。14.將氣球吹大,用夾子把口封緊,剪取一段10cm長的吸管,用膠帶把它固定在氣球上,將一根細繩穿過吸管水平拉直,兩端固定把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運動過程中氣球與吸管保持相對靜止。如圖所示是氣球運動時每隔0.5s的頻閃照片,則氣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過程中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實際平均速度為 m/s。15.如圖所示為多功能飛行器,它具有4個獨立旋翼,均可通過無線電進行操控,在拍攝調查、無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某快遞公司的一架質量為2kg的無人機載著質量為6kg的貨物停在地面上,支架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cm2。則:(g=10N/kg,不計空氣阻力)(1)無人機載貨停放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是 Pa,勻速上升時受到的升力為 ;(2)該機每個旋翼的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0W,額定電流為2A,為了保證4個旋翼均能正常工作,則所配電池的電壓為 V,電池此時工作的電流為 A;(3)若這塊電池的容量為5000mA h,電能的80%用于飛行,則充滿電后,飛行過程中電池可提供能量 J,若該飛行器最多能持續飛行0.6h,飛行時的實際功率為 W。16.上課的時候,小強偷吃橙子,很快就被老師發現了,這是由于橙子香氣四溢,這是 現象,說明了 ,且溫度越 (填“高”或“低”),這種現象越明顯。學了物理知識以后,小明知道自己跳起來最終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自己受到重力,重力方向總是 ,同時自己對地球也有吸引力,因為 。17.有一個物體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不動。現用20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但沒有推動,此時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此時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左或向右)當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結果使它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又改用4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此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18.如圖甲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殲15”在空中加油時的示意圖。以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飛機的機翼做成如圖乙的形狀,是利用氣體的流速越小,氣體的壓強越 (選填“大”或“小”)的原理,使機翼上下表面產生壓強差,從而產生升力。19.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實驗操作考查時,同學們進行以下的實驗探究:(1)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在同一木塊上加上重力不同的砝碼,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運動。①如圖甲、乙、丙所示,為準確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應沿水平桌面拉著木塊做 運動;②由甲、乙、丙三圖測量數據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③增大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④繼續改變砝碼的重力進行實驗,得到滑動摩擦力隨砝碼重力的變化如圖丁所示,則木塊的重力為 N。20.游泳時小濤向后劃水以獲得向前的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到達終點時,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運動,這表明作用力改變了他的 。四.作圖題(共3小題)21.如圖所示,請在重心O點畫出小球受到重力G和墻壁對小球支持力F的示意圖。22.如圖所示,木塊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動并壓縮彈簧,請在O點畫出木塊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圖。23.如圖,一個質地均勻的正方體物體浸沒在水中靜止,請在圖中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五.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24.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 拉動木塊。(2)如圖甲、乙、丙所示,測量了三次滑動摩擦力大小,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F3。①根據甲、丙圖中 的現象,可知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②圖丁中,自行車選用橡膠做剎車皮,這用到了 兩圖探究的結論。③三次實驗中,木塊的速度大小,不能是 圖象所描述的情況。A.B.C.D.25.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車。(1)如圖甲所示,實驗時要固定斜面,每次讓小車從斜面的 (相同/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2)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的越 (快/慢),推理:如果沒有阻力,小車將 。(3)小紅還想利用斜面“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將小車從斜面上高h處由靜止釋放,運動至水平木板上后與木塊碰撞。①此實驗是通過 來反映動能的大小。②比較場景A和B,可探究動能大小與 的關系。③若實驗裝置的水平面絕對光滑, (能/不能)得出實驗結論。④小紅移去木塊后,進行場景C和D實驗時,其中場景D小車上加一鉤碼,當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距離相同時,此時小車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W1 W2(>/</=)。26.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上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并在線的兩端掛上兩個不同的物體,當兩邊多次掛上重力相等的物體時,都發現卡片靜止,而掛上重力不等的物體時,卡片就不能靜止,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能/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4)當圖甲中A物體重8N,B物體重3N時,則松手后,繩子對A的拉力 (大于/等于/小于)8N,B對繩子的拉力 (大于/等于/小于)3N,若A著地后,B首先做 (加速/勻速/減速)運動(卡片、B都未與滑輪接觸,不考慮空氣阻力和滑輪的摩擦力)。(5)利用圖乙裝置 (能/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六.綜合應用題(共4小題)27.如圖所示是“大型雙動力智能型雙臂手搶險救援機器人”,具有燃油和電力雙動力交替驅動。履帶為雙節,前進的時候,實行輪履復合切換行駛,能實現500米內的遠程遙控操作。該機器人在某次地震救援現場進行作業,1min內行駛了32m,停頓10秒后,繼續前行40m用了50s,若該機器人的質量為30t,作業時與地面接觸的總有效面積為4m2。在行進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阻力大小恒為3×104N。則(g取10N/kg):(1)機器人在作業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機器人在本次作業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若機器人用10s時間將5t的重物提升了3m,機械臂做功功率是多少?28.如圖甲所示,是正在建設中的常泰長江大橋,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集公路的“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橋全長約10km,其中主橋約1200m。上層為設計時速100km/h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一級公路和城際鐵路。(1)汽車以設計時速通過該橋主橋,需要多少秒?(2)若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駛入大橋,假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經15s行駛0.315km后,然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用時15s,求在這30s整個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是m/s?29.氫能源汽車具有零排放的環保優勢,某款氫能源汽車總質量為1.5×103kg,在水平公路上以7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1.2×103N,行駛0.5h消耗氫0.6kg,已知氫的熱值為1.4×108J/kg,g取10N/kg。求汽車:(1)受到的重力和牽引大的大小;(2)行駛的距離和牽引力做的功;(3)利用氫能的效率。3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掃地機器人的“眼睛”掃地機器人能自動避開障礙物,像是長了眼睛,它的“眼睛”是什么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機型使用的是紅外探測器。紅外探測器測距的原理如圖所示,紅外發射器以一定的角度發射紅外光束,光束遇到物體被反射,再通過有濾光作用的凸透鏡(又叫濾鏡)后照射到CCD檢測器上的某一位置,該位置不在透鏡的主光軸(中心線)上,偏離的距離叫偏移值L.根據幾何關系可知:物體離傳感器越遠,L就越小。在知道了偏移值L、兩中心線間距X以及濾鏡的焦距f后,可以計算得到距離D,也就知道物體有多遠了。CCD檢測器能將測得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電信號的大小叫做探測器的輸出值,輸出值與偏移值L成正比,L增大2倍,輸出值也增大2倍,當然有例外,當D很小時,L值較大,光點可能超出探測器的探測范圍,即L超過某一值時,輸出值會隨著L的增大而快速變小,直至變為零;當D很大時,L值又會很小,這時檢測器能否分辨得出這個很小的L值成為關鍵,也就是說CCD的分辨率決定能不能獲得足夠精確的L值,要檢測越遠的物體,CCD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所以通常的探測器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有效測量距離D。紅外探測器在使用中有兩個性能指標:深色物體檢出率和環境光抗干擾能力,因為深色物體會吸收部分光能量,而環境光可能對測量產生干擾,這些是紅外傳感器的研發方向之一。(1)紅外傳感器發射紅外光束,遇到物體時,光束會發生 ;而濾鏡是 (阻擋/允許)紅外線通過。(2)若某品牌紅外探測器:甲探測范圍10cm﹣﹣80cm,乙探測范圍20cm﹣﹣150cm,則 (甲/乙)的CCD檢測器分辨率較高。(3)下列關于紅外探測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濾鏡對光束有發散作用 B.物體離得越近越容易探測C.環境光可能會干擾測量 D.探測的可靠性與物體的顏色無關(4)文中所述的紅外探測器的輸出值與到物體的距離的關系圖象大致為 (5)某型號掃地機器人呈圓盤形,圓盤的直徑是30cm,工作時的行走速度約為3m/min,要清掃一個長4.5m、寬3.3m的空房間,它沿3.3m的寬邊從一側走到另一側需要 min,要將整個空房間清掃一遍至少需要 min。五年真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考點】重力的估測;常見的長度及估測;時間的估測;速度的估測.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A.成年人的體重約為600N,中學生的重力大小約為500N,故A錯誤;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B錯誤;C.一根筷子的長度約為18cm,初中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接近,約為18cm,故C正確;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5min=600s,故D錯誤,故選:C。2.【考點】機械能的概念;重力的概念;平衡狀態的判斷.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應用能力.【解答】A、除冰環在下滑過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還受到斜拉索的摩擦力,故A錯誤;B、除冰環在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會增大,故B錯誤;C、除冰環在下滑過程中,速度會增大,運動狀態在改變,不是一直處于平衡狀態,故C錯誤;D、除冰環在下滑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因此除冰環的機械能不斷減小,故D正確。故選:D。3.【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電磁波的傳播.版權所有【專題】分子熱運動、內能;信息的傳遞;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時,兩個力的合力向上,與運動方向相同,此時火箭加速上升;火箭與飛船分離過程中,火箭相對于飛船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火箭相對于飛船是運動的;火箭外殼返回過程中,由于空氣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導致火箭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火箭的內能;飛船進入軌道后,利用電磁波傳輸信號與地面聯系。故答案為:大于;運動;做功;電磁波。4.【考點】測量直徑的長度.版權所有【專題】簡答題;長度、時間、速度;理解能力.【解答】(1)由圖可知,卡尺的活動長爪滑動到最左側時,其右端與刻度尺“0”刻線對齊。(2)由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測膠帶卷的外徑時,活動長爪的右端與5.2cm刻度線對齊,則測得外徑為5.20cm;測膠帶卷的厚度時,活動長爪的右端與1.4cm刻度線對齊,則測得內徑為5.20cm﹣2×1.40cm=2.40cm。故答案為:右;5.20;2.40。5.【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理解能力.【解答】(1)拉動木板時,不管勻速還是變速,不影響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也不影響兩者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不影響摩擦力的變化,不必保持勻速;(2)增加鉤碼,木塊對木板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增大,傳感器拉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傳感器顯示力變大;故答案為:不必;變大。6.【考點】重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小球重心(球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7.【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蘋果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過重心O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分別用G和F表示,如圖所示:8.【考點】壓強的公式的應用;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壓強、液體的壓強;應用能力.【解答】(1)配送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與牽引力平衡,大小相等,故配送車所受阻力:f=F牽=400N;(2)地面的受力面積等于配送車輪胎與水平地面接觸的總面積,根據p可得,配送車對地面的壓力:F=pS=1×105Pa×500×10﹣4m2=5000N,配送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配送車與貨物的總重力,即配送車與貨物的總重力:G=F=500N,根據G=mg可得,配送車與貨物的總質量:m500kg。答:(1)配送車所受阻力為400N;(2)配送車與貨物的總質量為500kg。9.【考點】增大壓強;物質的物理屬性;力的相互性.版權所有【專題】粒子與宇宙、材料世界;運動和力;壓強、液體的壓強;應用能力.【解答】(1)極地環境溫度低,所以材料需要耐低溫;破冰艏柱要切開冰層,需要硬度大;在破冰過程中不能輕易斷裂,需要韌性好。而密度小不是必須的屬性,因為密度主要影響船的載重等方面,與破冰艏柱的主要功能關系不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2)根據破冰要求設計的船首。設計水線以下艏柱呈傾斜狀,與基線構成30°夾角,其首端為折角形,在水線以下部分較傾斜,與水平面成20°~25°夾角。破冰船和經常在冰區航行的船舶采用這種形式,它有助于船體較容易地沖上冰層,壓碎冰塊,破冰前進。結合壓強公式重新分析,雪龍2號的船首應設計成如圖乙所示的形狀,根據壓強公式p,當船首重壓時,壓力F增大,而受力面積S不變,所以壓強p增大,艏柱就猶如利刃切開冰層。(3)因為“雪龍 2 號”向南行駛,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螺旋槳推動水流向西運動時,水流會對船尾有一個向東的反作用力,使得船尾向東轉向。故答案為:(1)D;(2)乙;壓強;(3)西。10.【考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析;慣性的概念.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分析題意可知,球面有兩個小孔在某條直徑的兩端,兩孔在球內相通,而球內通道并不是直線通道,而是彎曲的通道,拉緊繩子兩端會增加繩子與小球之間的壓力,從而增大繩子與小球之間的摩擦力,同理可知減小拉力時繩子與小球間的摩擦力也會減小,進而產生題中的現象(球會向下運動);A、在豎直方向上用手拉繩的兩端,球會靜止在繩上,此時繩子也處于靜止狀態,對繩子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繩子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拉力、自身的重力以及球對繩子的摩擦力,所以繩兩端的拉力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B、在豎直方向上用手拉繩的兩端,球會靜止在繩上,此時球受到向下的重力與向上的摩擦力平衡;通過拉力的調節,當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時,球可以勻速下滑,故B正確;C、繩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加速下滑,故C錯誤;D、通過手的運動和拉力調節,球保持靜止,突然向下拉繩子時,由于慣性球保持原來靜止狀態,球可能從繩的下端移到上端,故D錯誤。故選:B。11.【考點】利用比熱容的公式計算熱量;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利用比熱容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水的比熱容特點及實際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比熱容、熱機、熱值;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拖拉機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在同樣吸放熱的情況下,溫度變化小;水吸收的熱量:Q吸=cmΔt=4.2×103J/(kg ℃)×20kg×(70℃﹣20℃)=4.2×106J。故答案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大;4.2×106J。12.【考點】速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計算;功率的計算.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重力、彈力、摩擦力;功、功率、機械效率;應用能力.【解答】(1)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的時間為:t0.2h;(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為:G=mg=53500kg×10N/kg=5.35×105N;(3)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為:W=G水h=m水gh=12000kg×10N/kg×4m=480000J,則飛機吸水的功率為:P24000W。答:(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0.2h;(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為5.35×105N;(3)飛機吸水的功率為24000W。13.【考點】力的相互性.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運動和力;理解能力.【解答】ABCD.小華推小明時,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對小華也有力的作用,小華向后退,小明向前運動,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4.【考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彈力的概念;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A、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自動扶梯發生形變產生的,故A錯誤;B、甲圖中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對扶梯的壓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乙圖中重物的重力和扶梯對重物的支持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原來重物隨扶梯一起向上運動,若重物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重物仍沿扶梯前進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15.【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相對核心艙是靜止的;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與核心艙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相對核心艙是運動。故選:A。16.【考點】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將物塊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經過區域1和區域2時,物塊對木板的壓力等于其物塊的重力,大小不變;物塊受到的拉力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1.2N和1.8N,拉力大小不同、滑動摩擦力大小不同,原因是兩區域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板上區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17.【考點】s﹣t圖像描述物體的運用.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長度、時間、速度;理解能力.【解答】AB、已知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由圖象可知:在相同時間內,甲走的路程較多,由公式v可得,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故A正確、B錯誤;C、甲乙兩車的速度不同,相對不靜止,故C錯誤;D、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v甲>v乙,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前運動,故D錯誤。故選:A。18.【考點】平均速度.版權所有【專題】長度、時間、速度;理解能力.【解答】已知寧揚城際鐵路全長約為58km,快車全程用時約30min=0.5h,由速度公式可求快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16km/h,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9.【考點】力與運動的關系.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分析、綜合能力.【解答】磁懸浮高速列車,利用低真空環境和超聲速外形減小空氣阻力,通過磁懸浮減小摩擦阻力。故選:C。20.【考點】頻閃照相測速.版權所有【專題】長度、時間、速度;應用能力.【解答】蘋果下落過程,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改變了,故以地面為參照物蘋果是運動的,圖中時間間隔相同,運動的路程越來越大,比較蘋果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知蘋果的速度越來越大。答案為:地面;路程;大。21.【考點】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參照物的選擇;摩擦力的大小.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應用能力.【解答】消防員為了盡快從二樓下到一樓車庫,抱著豎直的滑桿勻速滑下,認為消防員是運動的,是以地面為參照物。如果消防員重700N,因做勻速直線運動,故下滑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為700N;因高度變小,故重力勢能變小。故答案為:地面;700;變小。22.【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筷子在水平位置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豎直向下的重力G,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二力的作用點都畫在筷子的重心O(在手指與筷子接觸點的上方),如圖所示:23.【考點】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二力平衡的反向、共線條件.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運動和力;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可以改變施力方向;小卡片兩端通過滑輪各掛一個鉤碼,兩個鉤碼由于重力通過繩子對小卡片施加了兩個方向相反的拉力,并通過調整鉤碼的個數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根據圖乙可知,此時沒有控制兩個拉力的方向相反;實驗中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使小卡片兩端的拉力不在一條直線上,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故答案為:(1)改變施力方向;拉力;(2)方向相反;松手時。24.【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改變阻力大小的方法.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分析、綜合能力.【解答】AC.圖甲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實驗過程中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木塊需沿著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可以通過測力計示數知道大小,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大小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所以三次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用相等,故A、C錯誤;BD.圖乙實驗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過程中應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B正確;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如果在小車上放不同質量的砝碼,盡管可以改變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但是研究對象本身也改變了,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正確方法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故D錯誤。故選:B。25.【考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力的相互性.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氣體的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分析、綜合能力.【解答】水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沖力”,即高壓氣體將水向下噴射出去,對水施加一個向下的力,物體間的力都是相互的,水對火箭施加一個向上的力,火箭就升空了。所以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水。飛機獲得升力靠飛機機翼上凸下平的形狀,使得機翼上面流速大,壓強小,下方流速慢,壓強大,從而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使得飛機飛起來,故應選擇A形狀。故答案為:相互;水;A。26.【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圖所示:27.【考點】功率的計算;太陽能的利用.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功、功率、機械效率;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①車的最高時速54km/h,則該車0.5h內行駛的路程為:s=vt=54km/h×0.5h=27km=2.7×104m;②車受到的重力為G=mg=300kg×10N/kg=3000N,因該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故F=f=0.02G=0.02×3000N=60N,則車行駛所需的機械功率為:PFv=60N×54m/s=900W;(2)方法一:車實際獲得的機械功率P機=700W/m2×6.5m2×20%×90%=819W,因為819W<900W,所以方案不合理;方法二:需要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S7.14m2;因為7.14m2>6.5m2,所以方案不合理;方法三:1s內需要的太陽能E需5000J,1s內能獲得的太陽能E獲=P太St=700W/m2×6.5m2×1s=4550J,因為4550J<5000J,所以方案不合理。答:(1)①該車0.5h內行駛的路程為2.7×104m;②維持該車行駛所需的機械功率為900W;(2)見解答內容。28.【考點】速度公式的應用;壓強的公式的應用;功率的計算.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液體的壓強;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汽車行駛的速度:v20m/s;(2)汽車勻速行駛時,汽車的牽引力與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汽車的牽引力:F=f=2500N,汽車發動機的功率:PFv=2500N×20m/s=5×104W;(3)滿載時整車的重力:G=mg=1.5×1000kg×10N/kg=1.5×104N,汽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壓=G=1.5×104N,汽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2.5×105Pa。答:(1)汽車行駛的速度為20m/s;(2)汽車發動機的功率5×104W;(3)汽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2.5×105Pa。29.【考點】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實驗基本能力.【解答】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控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每次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獲得相同的速度;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先后在水平面上鋪設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材料表面越粗糙,通過的距離越短,表明小車運動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大,通過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比較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故答案為:同一高度;重力;距離。30.【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如圖,將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勻速拉動木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即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實驗選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是在壓力一定,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摩擦力;(3)①增大拉力,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①不符合題意;②加大拉動木塊的速度,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②不符合題意;③把木塊沿豎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受力面積變小,壓力也變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變小,故③符合題意;④在木塊上加金屬塊,壓力變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變大,故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其中會改變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有③④。故答案為:(1)勻速;(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③④。31.【考點】物體浮沉條件;密度的簡單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密度及其應用;重力、彈力、摩擦力;浮力;浮沉的應用;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拖船拖拽兩個“C”形組件,在江面勻速直線行駛20km,行駛過程中拖船的動力為2.15×105N,則拖船的動力做的功為:W=Fs=2.15×105N×20×103m=4.3×109J;根據η可知,柴油放出的熱量為:Q放10.75×109J,則拖拽過程消耗柴油的質量為:m250kg;(2)設鎧甲上表面面積為S,鎧甲的高度為H;因鎧甲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浮沉條件可知,F浮=G,即ρ水gV排=ρ水gV鎧,ρ水g(H﹣2.1m)S=ρ鎧gHS,代入數據,1×103kg/m3×(H﹣2.1m)=0.4×103kg/m3×H,解得:H=3.5m,故漂浮的鎧甲在水面下的深度為H﹣2.1m=3.5m﹣2.1m=1.4m;(3)鎧甲上下表面積相同,上表面面積S=100m2,則鎧甲的體積為V=SH=100m2×3.5m=350m3,鎧甲的重力為G=mg=ρ鎧Vg=0.4×103kg/m3×350m3×10N/kg=1.4×106N;鎧甲在水面下的深度為1.5m,則鎧甲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3kg/m3×10N/kg×100m2×1.5m=1.5×106N>G=1.4×106N,因鎧甲處于靜止狀態,故鎧甲受到橋墩施加的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大小為f=F浮﹣G=1.5×106N﹣1.4×106N=1×105N。答:(1)拖拽過程消耗柴油的質量為250kg;(2)乙圖中,漂浮的鎧甲在水面下的深度為1.4m;(3)丙圖中,鎧甲受到橋墩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為1×105N,方向豎直向下。32.【考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力與運動的關系.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A、甲圖中,直升機上升時所受的升力大于所受的重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乙圖中,回形針受到細線的拉力和磁鐵對它的吸引力在同一直線上,但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物體不受力時,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D、單擺的擺球擺動到最高點時,擺球的速度為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擺球將靜止,故D正確。故選:D。33.【考點】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的概念.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①受到打擊的棋子飛出去,棋子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生了變化,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③由于下方的棋子飛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下面的棋子上。故答案為:運動狀態;慣性;重力。34.【考點】功的簡單計算;熱機的效率公式與計算;重力的計算.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比熱容、熱機、熱值;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①汽車受到的重力:G=mg=1.5×103kg×10N/kg=1.5×104N②因為勻速行駛,根據二力平衡原理,汽車受到的牽引力:F牽=f=1.2×103N(2)①汽車行駛的距離為:由得s=vt=70km/h×0.5h=35km=3.5×104m②牽引力做的功為:W=F牽s=1.2×103N×3.5×104m=4.2×107J(3)氫完全燃燒所產生的熱量:Q=mq=0.6kg×1.4×108J/kg=8.4×107J汽車利用氫能的效率:η%答:(1)汽車受到的重力為1.5×104N,汽車受到的牽引力為1.2×103N;(2)汽車行駛的距離為3.5×104m,牽引力做的功為4.2×107J;(3)汽車利用氫能的效率為50%。35.【考點】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在輪胎上刻花紋,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A、用力捏剎把剎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B、溜冰時穿旱冰鞋,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C、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鎂粉,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運動員擊球時用力握球拍,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故選:C。36.【考點】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長度的特殊方法.版權所有【專題】學科綜合題;光的傳播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長度、時間、速度;應用能力.【解答】(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射到不透明的桿上,由于桿擋住了一部分光線,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桿的影子;(2)因為A、B是同一經度上的兩個城市,所以A、B兩點所對的圓心角:α=α2﹣α1,由題意可知,圓心角α所對應的弧長為L,則每1度所對應的弧長是,則360度所對應的弧長,即地球的周長為360°;(3)由圖乙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直桿的長度為50.00cm。故答案為:直線傳播;;50.00cm。37.【考點】壓強的公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液體的壓強;簡單機械;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城磚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2)城磚按圖乙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地面的受力面積S=AC×AD=20cm×10cm=200cm2,城磚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城磚對地面的壓力:F=G=200N,城磚對地面的壓強:p1×104Pa;(3)要在AB的中點O處用一與AB垂直的水平力F將城磚推倒,可把城磚看成一個繞底部轉動的杠桿,動力F的力臂大小等于城磚AC的長,即L1=40cm,阻力F=G=200N,阻力臂L2AD10cm=5cm,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L1=G×L2,代入數據解得:F25N。故答案為:(1)城磚的重力為200N;(2)城磚按圖乙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對地面的壓強是1×104Pa;(3)25。38.【考點】速度公式的應用;摩擦力的方向;物體相對運動的判斷.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1)坐在復興號列車上的小明看到和諧號動了,說明復興號與和諧號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可能是復興號運動的結果,可能是和諧號運動的結果,還可能是兩車都在運動,但運動方向不同,或是運動方向相同,運動速度不同。故選C;(2)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向西行駛,看到茶杯中水面向東傾斜,說明列車在向西加速運動,因為茶杯隨列車加速,水由于慣性還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東運動,所以此時水面會向東傾斜;茶杯隨列車加速向西,水平方向只受一個摩擦力作用,因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所以摩擦力方向向西;(3)假設列車靜止在隧道口,鳴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則聽到的鳴笛時間為t=5s,列車從進入隧道口開始鳴笛持續5s,列車行駛的距離:s=vt=68m/s×5s=340m,聲音傳播這段路程的時間:t′1s,實際列車第5s末鳴笛聲到達隧道另一端則少用t′的時間,所以在隧道另一端口的護路工人聽到鳴笛的時間為t﹣t′=5s﹣1s=4s。故答案為:(1)C;(2)向西;(3)4。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日期:2039.【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參照思想;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A、風從風洞中通過時,風與風洞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所以風相對于風洞是運動的,故A錯誤;B、飛機模型和迎面吹來的風之間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飛機模型和風是相對運動的,故B正確;C、風從風洞中通過時,風與飛機模型之間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風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運動的,故C錯誤;D、飛機模型固定在風洞中,飛機和風洞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所以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洞是靜止的,故D錯誤。故選:B。40.【考點】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紫外線;慣性的概念.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護目鏡能有效防止來自太陽的輻射,主要是能阻擋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滑雪手套的掌心處很粗糙,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滑過終點,運動員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紫外線;摩擦;慣性。41.【考點】平均速度.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應用能力.【解答】已知s=7.5km,t=45minhh,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10km/h;以小明為參照物,懸掛在道路兩旁的橫幅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懸掛在道路兩旁的橫幅相對于奔跑中的小明是運動的。故答案為:10;運動。42.【考點】根據運動狀態件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版權所有【專題】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1)消防戰士下滑過程中速度:v5m/s;(2)消防戰士和其裝備的總重力:G總=(m戰士+m裝備)g=(75kg+25kg)×10N/kg=1000N,消防戰士沿著豎直滑竿勻速下滑,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消防戰士和其裝備的總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他受到的摩擦力f=G總=1000N。故答案為:5;1000。43.【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以A為研究對象,此時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A與B沒有發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也不受摩擦力作用;在豎直方向上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從A的重心,分別沿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分別用G和F表示,如圖所示:44.【考點】力與運動的關系;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力的相互性.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著陸器伸出“小翅膀”后,給火星大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火星大氣給小翅膀一個向上的推力,所以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體是火星大氣;(2)在找準著陸點后繼續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在經過高度20m后,維持恒定速度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火星車的質量不變,則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最后保持不變,故選B;(3)懸停時,火星車和著陸器平臺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重力”G和氣體對它的升力F升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重力作用在質心上,升力作用在壓心上,故力的示意圖為:;(4)根據題意可知,著陸器剛進入大氣層時,會迅速調整自己的姿勢,使自身的運動方向、質心和壓心處于一條直線上,但與軸線不重合,故C正確;(5)已知降落傘下降過程所受氣體阻力大小與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數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別為k1和k2,則:f=kv;降落傘達到最小速度時,其所受的氣體阻力與著陸器重力大小相等,即f=G;則:G=kv;同一個降落傘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達到的最小速度分別為v1和v2,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與地球上的重力之比為2:5;則k1:k2:,故A正確。故答案為:(1)火星大氣;(2)B;(3)如圖;(4)C;(5)A。45.【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簡單機械;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放學時,值班教師用13N的力可將標志牌豎直向上勻速拔出,標志牌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摩擦力和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三個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為13N﹣4N=9N,方向是豎直向下的;(2)猜想1:考慮到“雨天木質標志牌桿受潮膨脹”,則鐵夾張開幅度越大,夾得越緊,即壓力越大,則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大;考慮到“雨天木質標志牌桿表面濕潤”,在壓力不變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導致標志牌桿拔出鐵夾過程中,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小;(3)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物體的重力為4N,拔出標志牌后,測力計示數為1.6N,要小于標志牌的重力,所以采用是實驗方案2;實驗時,由圖可知,滑輪組有3段繩子拉著動滑輪,拔出后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1.6N,則F'(G'+G動),吸水后的標志牌的重力為:G'=nF'﹣G動=3×1.6N﹣0.3N=4.5N;勻速拔出過程中,測力計示數為4.4N,不計繩重及滑輪處摩擦,則:F(FG+G動),標志牌受到向上的拉力為:FG=nF﹣G動=3×4.4N﹣0.3N=12.9N,則受到的摩擦力為:f=FG﹣G=12.9N﹣4.5N=8.4N;由此可知,摩擦力變小了,即猜想2起主導作用。故答案為:豎直向下;9;鐵夾張開幅度越大,壓力越大,標志牌桿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標志牌桿受到鐵夾的摩擦力變小;2;4.5;8.4;2。46.【考點】速度推導公式求解路程和時間.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應用能力.【解答】(1)正方體到光反射器之間的距離為30km,則光所走的路程為2×30km=60km,光從P點射出到射回Q點所用的時間為:t2×10﹣4 s;(2)正方體有四個側面,則有四個側面中心點處,由圖可知正方體快速轉動一周,光反射器能接收到4次激光的照射;(3)正方體與對面山頂光反射器間距離用d(單位:m)表示,則每反射一次光所走的路程為2d,正方體快速轉動一周,光反射器能接收到4次激光的照射,當正方體的轉速為n圈/秒時,光每秒所走的路程為2d×4×n=8nd,故選:A。故答案為:(1)2×10﹣4;(2)4;(3)A。一年模擬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考點】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慣性的概念;慣性與力的區別;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析.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解答】A、跳水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是重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B、球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對球的作用,與足球運動員對球的作用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舉重運動員將杠鈴舉在空中靜止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加上杠鈴的重力,地面對他的支持力和他的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籃球運動員拋出的籃球在空中先上升是由于籃球具有慣性,不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2.【考點】參照物的選擇.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當列車勻速行駛時,以站臺、鐵軌和遠處的山為參照物,站臺上的柱子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以高速列車為參照物,站臺上柱子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3.【考點】慣性的利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將錘子倒著舉起來向下撞擊時,原來錘頭和錘柄都處于運動狀態,當錘柄碰到堅硬的地面后靜止,而錘頭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此時錘頭能緊緊的套在錘柄上,故C正確。故選:C。4.【考點】擴散現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強.版權所有【專題】分子熱運動、內能;運動和力;壓強、液體的壓強;理解能力.【解答】A、藥膏蓋上的條紋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錯誤;B、藥膏蓋上的尖銳凸起部分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從而容易戳破封口,故B正確;C、藥膏袋受到擠壓時變形可以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故C正確;D、藥膏袋打開后能夠聞到藥膏的氣味,這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A。5.【考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平衡狀態的判斷.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功、功率、機械效率;應用能力.【解答】A.G2衛星到達“墓地軌道”后,其運動狀態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因為位置在不斷變化,故A錯誤;B.G2衛星被拖離過程中,實踐21號對其產生拉力并在拉力方向上移動了距離,拉力對其做功,故B正確;C.實踐21號返回地球同步軌道后,其運動狀態與地球同步,故以地球為參照物是靜止的,故C正確;D.實踐21號返回地球同步軌道后,做圓周運動,運動狀態一直在發生改變,故受非平衡力作用,故D正確。故選:A。6.【考點】摩擦力的方向;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運用慣性判斷物體的運動.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A、行李箱在傳送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不變,故動能不變,故A錯誤;B、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使行李箱改變了運動狀態,是動力,故B錯誤;C、行李箱剛放上傳送帶時,相對于傳送帶具有向左的運動趨勢,所以受到向右的靜摩擦力,故C錯誤;D、若傳送帶突然停止運動,行李箱由于慣性將向右運動或傾倒,故D正確。故選:D。7.【考點】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平衡力的判斷.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應用能力.【解答】A.谷種和秕谷剛飛出時,高度相同,但質量不同,故重力勢能不同,故A錯誤;BD.從圖中看出,谷種和秕谷飛出洞口后做曲線運動,運動狀態改變,是因為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D錯誤;C.相同風力對谷種和秕谷做的功相同,質量大的谷種飛出時的速度較小,而谷種和秕谷的運動時間相同,所以谷種的水平運動的距離較小,秕谷的水平運動的距離較大,所以M處是秕谷,N處是谷種,故C正確。故選:C。8.【考點】力的合成與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研究對象是返回艙,對其進行受力分析,返回艙受到三個力的作用: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返回艙受到的重力G2,如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受力平衡,則f+F=G2。故選:B。9.【考點】電功率的綜合計算;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密度的簡單計算;壓強的公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電能和電功率;密度及其應用;長度、時間、速度;壓強、液體的壓強;應用能力.【解答】A、橫坐標表示電流I,縱坐標表示電壓U,根據P=UI可知,橫、縱坐標之積表示電功率,故A正確;B、橫坐標是受力面積S,縱坐標是壓力F,根據p可知,橫、縱坐標之積不是壓強,故B錯誤;C、橫坐標是體積Ⅴ,縱坐標是密度ρ,根據m=ρV可知,橫、縱坐標之積恰好是質量,故C正確;D、橫坐標是時間t,縱坐標是速度v,根據s=vt可知,橫、縱坐標之積正好是路程,故D正確。故選:B。10.【考點】彈簧測力計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定性思想;順推法;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已知在甲圖中,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1=10N的水平拉力拉甲的右端,彈簧伸長了2cm;在乙圖中,在彈簧左右兩端均施加水平拉力,彈簧仍伸長2cm,由于兩種方法是等效的,所以加在彈簧左右兩端的力也是10N。故選:B。二.多選題(共2小題)11.【考點】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慣性的概念;力與運動的關系.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解答】A、鎖在擺到過程中,鎖和空氣之間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不斷減小,所以質量再大也碰不到鼻子,故A錯誤;B、鎖向下擺的過程中,鎖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故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B正確;C、到達最低點,由于慣性繼續運動;但繼續上升,是由于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緣故,故C錯誤;D、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鐵鎖在擺動過程中,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故選:AC。12.【考點】運用慣性判斷物體的運動;平衡狀態的判斷;平衡力的判斷;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A、足球在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同時,力也可以使足球發生形變,故A正確;B、足球離開腳后能繼續向前運動,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B正確;C、腳對球的力和球對腳的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足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處于非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選:CD。三.填空題(共8小題)13.【考點】摩擦力的分類;力的三要素的概念.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理解能力.【解答】地球附近所有物體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可以判斷是重力;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故答案為:重力;動摩擦力。14.【考點】力的相互性;頻閃照相測速.版權所有【專題】運動和力;理解能力.【解答】把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球收縮,給氣體一個向后的力,使氣體向后噴出,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給氣球一個向前的力,氣球向前運動;由圖知,在相同時間間隔,由A到B的路程逐漸增大,故氣球在做變速運動;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圖中吸管和AB的長度,發現AB長度約為吸管長度的12倍,吸管長10cm=0.1m,故AB段的路程約為0.1m×12=1.2m;AB間有4個時間間隔,已知頻閃照片的拍攝間隔為0.5s,則氣球從A到B共用時0.5s×4=2s,故氣球的平均速度v0.6m/s。故答案為:相互,變速,0.6。15.【考點】電功率P=UI的簡單計算;根據運動狀態件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壓強的公式的應用;電功與電能的計算;實際功率.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電流和電路;電能和電功率;運動和力;壓強、液體的壓強.【解答】(1)無人機的重力:G=mg=(2+6)kg×10N/kg=80N,無人機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F=G=80N,由題知,起飛前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S=20cm2=2×10﹣3m2,無人機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p4×104Pa;不計空氣阻力,當無人機勻速上升時,受到的升力與重力平衡,大小相等,即:升力F升=G=80N;(2)電動機并聯,由P=UI可得,所配電池的電壓為U15V,電池此時工作的電流I總=4I=4×2A=8A;(3)電池的輸出電壓為15V,容量為5000mA h,則電池儲存的能量:W=UIt=15V×5000×10﹣3A×3600s=2.7×105J,當電池電能的80%用于飛行時,電能轉化為的機械能,即在飛行過程中電池可提供的能量:W機械=W×80%=2.7×105J×80%=2.16×105J,則飛行時的實際功率為:100W。故答案為:(1)4×104;80N;(2)15;8;(3)2.16×105;100。16.【考點】溫度對分子熱運動的影響;力的相互性;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分子的熱運動;擴散現象.版權所有【專題】分子熱運動、內能;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春天的公園里花香四溢,這是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并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小明知道自己跳起來最終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自己受到重力,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同時自己對地球也有吸引力,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為:擴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高;豎直向下;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7.【考點】增大拉力推力情況下摩擦力的大小;平衡狀態下的摩擦力分析.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1)用20N的力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沒有推動,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是由于物體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并且水平方向受到的靜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0N,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用40N的力推這個物體勻速直線前進,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所以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N;(3)若推力增加到45N,由于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未變,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變,仍為40N。故答案為:20;向左;40;40。18.【考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參照物的選擇.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氣體的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答】以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和加油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稱它是靜止的。飛機的機翼上方突起,下方平直。這樣的結果決定了當飛機啟動后,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空氣壓強小,空氣壓力方向向下;機翼下方空氣流速慢,空氣壓強大,空氣壓力方向向上。兩個壓力形成一個向上的合力,當合力達到一定程度后,飛機就可以騰空而起。故答案為:靜止;大。19.【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運動和力;重力、彈力、摩擦力;分析、綜合能力.【解答】(1)①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時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與拉力的大小相等;②由甲、乙、丙三圖測量數據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彈簧測力計不同,故甲、乙、丙三圖應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③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間的壓力大小有關,如果在拉動過程中突然增大拉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物體間的壓力不變,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不變;④因為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設木塊的重力為G木,則由圖象中的數據可得出如下等式:,解得:G木=1.5N。故答案為:(1)①勻速直線;②壓力大小;③不變;④1.5。20.【考點】力的相互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解答】游泳時小濤向后劃水以獲得向前的力,是由于手給水一個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會給手一個向前的力;即手和水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到達終點時,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運動,這表明作用力改變了他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相互的;運動狀態。四.作圖題(共3小題)21.【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應用能力.【解答】力的示意圖指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墻壁對小球支持力垂直于墻壁向外,作用點均在物體重心上,如圖所示,故答案為:22.【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運動和力;應用能力.【解答】木塊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動并壓縮彈簧,從木塊重心作水平向左的彈力F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如圖所示:。23.【考點】畫力的示意圖.版權所有【專題】作圖題;運動和力;浮力.【解答】物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作用,如圖所示:。五.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24.【考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版權所有【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條件,使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2)①甲、丙兩次實驗壓力相同,彈簧測力計示數F1<F3,可知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②根據甲、丙兩圖的實驗可知,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③由圖象可知D應為加速運動,故不可能是D。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2)①F1<F3;②甲、丙;③D。25.【考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運動和力;機械能及其轉化;實驗基本能力.【解答】(1)讓小車從斜面相同高度由靜止下滑,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使小車的速度相等;(2)車在水平面上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會停下來,毛巾最粗糙,對小車的阻力最大,滑行距離最近;木板最光滑,阻力最小,滑行距離最遠;這說明,在初速度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越慢,小車滑行距離越遠;由三個水平面上距離的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合理推理得到,如果小車不受阻力,小車速度將不再發生改變,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①小車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被撞出的距離來反映的,這是轉換法的應用;②比較場景A和B,小車質量相同,下滑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時速度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可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③若實驗裝置的水平面絕對光滑,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木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無法比較木塊移動的距離,所以不能得出實驗結論;④移去木塊后,進行場景C和D,小車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小車的質量不同,重力不同,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不同,小車和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不同,小車滑行距離相同,克服摩擦做功不同,小車越重,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滑行相同距離,根據做功公式W=Fs可知克服摩擦做功越多,故W1<W2。故答案為:(1)相同;(2)慢;做勻速直線運動;(3)①木塊被撞出的距離;②速度;③不能;④<。26.【考點】探究二力平衡的反向、共線條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探究二力平衡的等大條件;探究二力平衡的同體條件.版權所有【專題】實驗題;運動和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基本能力;科學探究能力.【解答】(1)實驗時,當兩邊多次掛上重力相等的物體時,都發現卡片靜止,而掛上重力不等的物體時,卡片就不能靜止,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大小相等;(2)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小卡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片就會轉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在同一直線上;(3)當小卡片平衡時,用剪刀迅速剪斷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體上,所以兩側鉤碼落下,說明二力平衡的又一個條件是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下一步的操作是: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剪開,觀察卡片的運動情況;(4)當圖甲中A物體重8N,B物體重3N時,則松手后,此時受非平衡力作用,合力大小為8N﹣3N=5N,所以,繩子對A的拉力小于8N;繩子對B的拉力大于3N;若A著地后,B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首先做減速運動;(5)因為小卡片很輕,左右兩側各通過一個定滑輪,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照樣能完成實驗。故答案為:(1)大小相等;(2)不能;在同一直線上;(3)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剪開,觀察卡片的運動情況;(4)小于;大于;減速;(5)能。六.綜合應用題(共4小題)27.【考點】功率的計算;平均速度;壓強的公式的應用.版權所有【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